123怀孕网(www.123huaiyun.com)溺爱百科为您提供溺爱的含义、溺爱孩子的危害等,如您想查看更多溺爱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123怀孕百科,有更多溺爱相
【 tulaoshi.com - 溺爱 】
溺爱,通常是指父母过分关爱子女。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但是当今社会,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爱的含义溺爱的类型溺爱孩子的危害如何矫正家长的溺爱?溺爱孩子的七大后果溺爱,即照顾者与儿童关系的一种特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过分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现在来来,溺爱孩子可能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爱、不会给予他人爱的个性特征。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艰苦经历的影响,将一切希望系于孩子身上,视孩子为掌上明珠,而产生了“绝不能让孩子遭一点罪、受一点委屈”的心理,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
·宝宝爱发脾气 爸妈如何应对?
(一)模具制造型
很多父母都持此类教育方式。此类家长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二)温室培养型
要操心孩子的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要操心孩子的穿,总是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要操心孩子的行,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陪着;要操心孩子的交往,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还更操心孩子的学,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中。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没有普及,大学生的就业率很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较好的前程。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未必让孩子减负,连小学生的作业,家长都要求孩子完成两套三套,而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教师面临的考核压力,也使学校的减负成为镜花水月。在平时,孩子们都被迫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在等待着被压榨得灯枯油尽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设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家长们,不设法补救,却推波助澜,成为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同案犯。
溺爱,属于教导方面的异常,是一种家庭功能失调,家长对子女一种畸形的爱,也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爱。溺爱所造成的后果有多方面:
1、自我中心化倾向
孩子从小就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呵护,往往会形成“自我中心化倾向”。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其已得到充足的爱,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便不分青红皂白的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如此,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2、妨碍独立自主能力培养
有调查指出,溺爱型家庭的幼儿比严厉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幼儿更易发生感统失调。因为家长的过分溺爱保护,对孩子的长期搂抱,剥夺了孩子接触坏境和爬行练习的机会;凡事包办替代,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再加上老人担心孩子被别人欺负和住房单元化,孩子很少出门,接受外界感觉信息刺激的机会少,在进入小学、中学或大学时,还要家长、同学帮他做事。因溺爱造成孩子以后的独立自主能力缺乏,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学还是就业,都有家长为其解决后顾之忧,而孩子只有坦然接受父母照顾。
3、耐挫能力差,形成不良习惯
在一些家境富裕的家庭里,父母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的生活,那么孩子的愿望能够马上满足,而造成缺乏为生活奋斗的体验。有的家长误以为只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钱不是问题,花钱进好学校,就能成才。长期的纵容导致孩子耐挫能力差。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即可惹较大的波动,稍有点挫折便丧失生活的勇气和完善发展自己的愿望。
4、不利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
因溺爱而形成品德缺陷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性和为所欲为,且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转向寻求父母帮助。溺爱型家长一般很反感别人的批评,并不断为自己的溺爱行为寻找更多的借口以求得心理平衡,使教师的说服教育工作很难奏效。长此如此,对宝宝的成长,性格形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观察孩子五种过分依赖的表现·五个原因易导致孩子爱撒谎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把一切都给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爱得适当,爱得合理,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应怎样做到对孩子关心而不溺爱呢?
1、平等对待
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导孩子把玩具分给大家一起玩;吃东西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长期坚持,可以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2、不要轻易满足要求
不要轻易满足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当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时,家长不能爽快答应,而是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避免隔代溺爱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但是爷爷奶奶辈的教育跟不上形式,又不好过多指责。那么,这时家长就应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
4、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长到两三岁时,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家长就因势利导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幼儿期的自理能力培养,这是独立性培养的主要内容,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自己洗手等。
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谁能真的狠下心来打骂批评自己的孩子,虽然道理都懂,可人是感性的,对自己的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但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父母可以有适当地宠爱,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是百害无一利的。对此,父母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父母过度宠溺孩子会有些什么后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会为他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才不会吃亏。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这是被宠溺的直接后果。由于父母一切让步,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用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孩子不懂礼节目无长辈。
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也没有阻止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因而出现目无长辈,口无遮拦的现象,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
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宠溺下,一切有父母的代办,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开温室就必然被暴风雨摧毁。
孩子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自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障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而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以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为人着想,总站在不平等的角度来行事,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际关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学习就业以及爱情婚姻可能都变得困难。
孩子健康状况不良。
溺爱孩子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对孩子身体的损害,要么因挑食而营养不良,要么任性暴饮暴食,造成肥胖,两者都是健康的大敌;更由于懒惰,而不会去锻炼身体,于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从小就落下病根子,对今后一辈子的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124/79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