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强势智慧,父母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比如当孩子看到别人做某件事,他心里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
【 tulaoshi.com - 早教 】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在胎儿期,这些感知觉就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了。
触觉发展得最早,婴儿在早期通过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来探索外部世界。对5~12周的婴儿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婴儿已经能够通过口腔触觉建立条件反射。他们往往对自己吸吮过的表面凹凸的奶嘴会注视更长的时间,说明他们已经发展了视、触觉协调的能力,有了视、触觉协调能力,婴儿就能够有意识地开展大量的动作和活动,例如通过手眼协调来完成够物的动作,甚至可以抓住运动着的物体,于是,个体探索外部世界的活动就开始了。
儿童出生后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觉调节、视觉幅合、视觉分辨和颜色知觉。新生儿的眼睛比较小,视网膜结构还不完整,视神经也没有发育完全,因而视觉范围很狭窄,但是在出生后2~10周之间,视觉范围就会增加到两倍以上。婴儿的视觉在6个月到周岁之间,将会发展到成人的水平。大约在3个月时,婴儿就已经完成了双眼幅合,视线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新生儿表现出对人脸和细栅条图案的偏好,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视觉分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视觉分辨能力也逐步完善,在4~6岁时趋于稳定。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儿便能够以相当成熟的方式来知觉色彩,研究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区别红、绿、蓝、黄等颜色,而且显示出了对蓝、红的偏好。
婴幼儿的昕觉也有很大的发展,新生儿就可以把头转向声音源。出生3天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新的语音和他们曾昕过的语音,而且还能够将视觉体验与声音结合起来,大约在4~7个月时,他们能够对说话声音与面部表情运动相统一的刺激注视更长的时间,而对说话声音与面部表情不一致的剌激会表现不安。
小视窗:视觉悬崖
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zaojiao/)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强势智慧,父母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比如当孩子看到别人做某件事,他心里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他完成一件事时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他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迅速,无师自通这Tulaoshi.com都是他们身上的强势智慧。
另外判断孩子最发达智慧的一个好方法,是观察他们在生活中不规矩的表现:语言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比较爱说话;空间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人际交往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肢体动作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坐不住、爱打闹。这些生活中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就是一种信号。
观察孩子倾向的重要途径是多和孩子在一起,即在无人指导下,看他在做些什么。可以通过观察他与同伴、朋友谈话和讨论问题时的情况来了解;还可以收集孩子活动资料、参考学习成绩等。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做有心人,孩子的点点滴滴都不要放过。此外,家长还应注意观察分析孩子的特长,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新的科学方法和观察技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zaojiao/)刚满4周岁的小汤姆是个既懂事又乖巧的小男孩,平时很喜欢将自己画的画、捏的小泥人、捉到的蚱蜢得意地展示给父母看,也爱在父母面前引吭高歌;如果爸爸或妈妈称赞他几句,他便会高兴得眉飞色舞。平时在家里称得上是个温顺、随和、听话的乖孩子。
然而,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小汤姆就会一反常态。比如,在姐姐玛丽的一次生日会上,当客人们纷纷向玛丽送上鲜花、糖果、玩具等生日礼物时,他便故意大喊我肚子痛,还真的在地板上打起滚来!有一年的圣诞节,他竟然当着众亲朋的面故意打碎了一个价值不菲的中国花瓶,气得爸爸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上个月在奶奶的寿筵上,他居然宣布绝不吃那些他称之为脏东西的炸牛排,最后闹得客人们也不欢而散。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其实这种人来疯有别于一些孩子每每见到人多时的瞎胡闹、乱起哄,而是某些孩子对自己不受关注的反抗,其潜台词是:如果你们还不把我当作一回事儿,我就会闹得更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zaojiao/)要知道,幼儿要求受到成人的关注不仅是他们的一种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采取自我表现等积极的方式来引起大人们的关注,他们也迫切希望大人们对他的作为作出认可和称赞,从中获取自尊和自信。一旦他们发现自己不受关注(如原本总是家庭中心的小汤姆发觉,在姐姐的生日宴会上姐姐成了焦点人物,在奶奶的寿筵上他也并不唱主角时),他们就可能产生自卑或微不足道等负面感觉,进而作出一些在大人们看来极其 怪诞的举动,如假装生病、拒绝吃饭甚至破坏物品等。他们之所以这么干,其实只是想利用消极、隐蔽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要,目的也只是想给大人们发出 信号:我不想受到冷落尽管大人们实际上可能也并没有故意冷落他。
幼儿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说到底就是渴望受到大人的尊重,并从中确认自己的存在。这一渴望是否得到满足,对孩子的人格、自尊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因心智水平所限,这种微妙的心理渴望往往难以像其他种种生理渴望(如吃、喝、睡等)那样明白无误地向大人们表示,于是他们转而采用一些胡闹的手段。对大人们来说,悟出孩子的言外之义情感需求并给予必要的合理的满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zaojiao/)敏感期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某个时期,对环境中某种事物的感受性极其敏锐、产生不可抗拒的冲动,同时其器官技能能够获得积极发展,研究表明,婴幼儿某个特定的敏感期是学习某种特定技能的最佳年龄。
孩子3岁前出现的敏感期主要有:次序的敏感期、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小物体关注的敏感期。
次序的敏感期
敏感期时间:出生到3岁。
敏感期表现:一个刚刚满月的孩子,家里人把他抱到楼下,孩子就哭了,过了一会儿,把他抱到原来的房间,孩子就不哭了。这表明,孩子对环境、对他原来生活的房间的次序有了感觉。
敏感期作用:给孩子一种有次序的生活能稳定孩子的情绪,并且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动作的敏感期
敏感期时间: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身体运动如走路,另一个是手的动作。走路的敏感期是12岁,手的动作敏感期是1.5岁3岁。
敏感期表现:孩子从迈步到学会走路这个过程中,是非常愿意走路的,而且不愿意让成人拉着走,手的动作是伴随着走路而发展的,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敏感期作用:孩子的学习都是通过手来进行和获得的。手连着大脑,手的活动又受到大脑的支配。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4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