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妈妈抱怨,爸爸们说自己也照顾了宝宝,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拿手的事就 是抢夺胜利果实。其实,爸爸在宝宝的成长中也是肩负重任的,随着宝宝摆脱奶瓶、尿布,爸爸会开始
【 tulaoshi.com - 爸爸 】
很多父母会发现,幼儿在到了睡眠时间时会有很多问题。宝宝会请求父母让他们多待一会儿。而且不愿意睡在自己的床上,让他们躺下睡觉又是一番斗争。一到幼儿该睡眠的时间父母就头痛,因为想让他们睡,大概又要花两个小时了。那么到底该怎么让宝宝睡觉呢?有什么步骤呢?
1.让幼儿养成定点睡眠的习惯
幼儿们喜欢每天的东西不变。事情没有变化,让幼儿感觉到安全感。所以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应该让幼儿形成定点睡眠的习惯。每个晚上,在同一时间,把婴儿放在同一张床上。在黑夜中,与婴儿一起躺下,直到他们睡着为止。并且让婴儿觉得睡眠是件快乐而又轻松的事情。这样婴儿长到幼儿的时候就会有个好的睡眠习惯。
2.睡的两个小时,让幼儿放松
不要让幼儿在晚上到室外乱跑。到了晚上让他们安静的玩耍,可以让幼儿看电视。睡前安宁有助他www.Tulaoshi.com们睡眠。睡前还可以给孩子洗个澡。很多父母认为让幼儿筋疲力尽,他们就会睡觉,这是不对的。幼儿如果太累一般很难入睡,反而晚上会做噩梦。
3.睡前三十分钟,和幼儿做些有趣的事情
可以读书给幼儿听,并且书籍的内容可以各异。和孩子一起躺下,读那些他们喜欢的书籍。读书的声音要柔和,这不仅会帮助幼儿入睡,还会增加幼儿日后对书籍的兴趣。
4.给幼儿读完书,他就明白该睡觉了
读完书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把灯关掉。然后和孩子一起躺下,直到他们入睡。
5.固定幼儿的睡眠时间
你的宝宝可能会和你商量,让他们待会再睡。这个时候一定要说‘不’。因为一旦你答应了,那么以后就很难控制他们的睡眠时间了。
6.控制孩子睡前吃食
在孩子睡前可以给他们喝咖啡,但是不要让他们吃甜品
7.别让幼儿在床上看电视
很多父母会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看电视,这样幼儿在睡眠时间到来后自然不会睡觉。他们一定要把电视看完才会睡。所以不要让宝宝躺床上看电视。
8.让宝宝带着喜爱的玩具上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ba/)让幼儿带着玩具上床,这样他们就会很开心。
9.不要让月光照射进宝宝的睡房
如果孩子看到了月光,也许他们就不愿意睡觉了。
10.睡觉时准备好一碗水
孩子为了晚点睡觉或者为不睡觉找借口,他们会要水喝,所以父母要把水早准备好。
有一个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尽管他的出现遭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笔者倒是认为这种严苛教育对于孩子成长很有必要。
在狼爸之前就有一位虎妈闻名遐迩,她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最终虎妈的教育方法大获全胜,长女被哈佛、耶鲁录取。肯定会有人质疑,是否进了名校就是成功,以此来判断家长教育的成败失之偏颇。当然,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进名校只是人生最初的那一步。也不是赞同狼爸、虎妈此等极端的教育孩子方法,孩子能否成龙成凤关键还得看自身天生的资质,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最基本的挫折教育,而这又往往与家长的过分溺爱息息相关。
自从80后开始,这代人就被人们称之为温室里长大的一代,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每个家庭就那么一个孩子,这种温室感在90后、00后表现得越发强烈。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恨不得就把孩子装自己心窝窝里。打也不是、骂也不得,久而久之,孩子娇纵,没有基本的是非观,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差。稍遇挫折就要生要死,如今孩子因不堪各种压力而选择跳楼轻生的比例直线上升。生命宝贵之类的话不想赘述,只是笔者始终想不明白,死亡如此恐怖,骨头粉碎,脑浆迸出,为何有死的勇气却没有生存下去的胆量?我们必须承认,孩子天生是有动物性存在的,任由他恣意生长未必就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与疼爱。尤其是从小就在一个人造的、甜到发腻的环境中成长,他甚至都无法抵御外在稍微一点点的恶意或伤害。
因此,狼爸、虎妈的教育经验不在于打、狠狠地打,而在于教导孩子辨别是非曲直的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挫折教育,让他们知道世界其实是残酷的,竞争在哪里都是惨烈的,这样才不至于被一点风吹雨打就刮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诚然,狼爸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孩子的性格可能会受到扭曲,所以不值得提倡推广。但是,我们如今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少的就是父母狠下心肠的强硬,凡事对孩子无原则,认为只要自己孩子做的都是正确的,这样最终反而会害了自己的孩子。从孩子成人的角度而言,从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而言,狼爸、虎妈这样的教育意识都是有其正面价值的。
多妈妈抱怨,爸爸们说自己也照顾了宝宝,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拿手的事就 是抢夺胜利果实。其实,爸爸在宝宝的成长中也是肩负重任的,随着宝宝摆脱奶瓶、尿布,爸爸会开始慢慢登场,扮演给宝宝引导和力量的角色。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跟宝宝早期更多需要生活照顾,而渐渐长大则十分需要精神引导有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ba/)扬长避短:培养出色的宝宝,营造甜蜜的家
身为女性,妈妈往往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显得更沉静、更精细,更能处理日常生活中琐细的事情。加上小肌肉群发展得比男性好,女性做起精细的动作,比如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等,相对得心应手。
作为男性,爸爸往往更有大局感,更多地从大局看问题,而不十分看重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这决定了他们在生活小事上往往是差不多先生的水平,只要大体ok,妈妈不必要太苛责。而男性的运动能力常比女性强,那么,就让爸爸负责宝宝的体育锻炼和外出探险游玩吧。
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男性注重思想交流,女性则更偏爱情感交流。和宝宝的相处也一样。爸爸更多地和宝宝谈理想、谈未来,给宝宝理性地分析生活,引导宝宝面对困难,适应社会。他们在意和宝宝思想上的碰撞,而常常忽略和宝宝肢体的接触。
妈妈则相反,她们喜欢和宝宝有亲密感,更多地拥抱宝宝,用肢体接触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增强宝宝的感受。所以,小时候由妈妈来哄宝宝睡,给宝宝讲温情的故事,或哼哼儿歌,宝宝会更有安全感,感觉更好,睡得更香。到宝宝长大一点儿了,有一定理解能力了,可以把讲睡前故事的任务交给爸爸,给宝宝讲更多生活化的故事,暗藏人生智慧的故事,宝宝能从故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宝宝成长的某一阶段,妈妈或是爸爸需要做不同的工作,或做更多的工作,是十分自然的。当爸爸们和妈妈们停止抱怨,换位思考,就能够开始理性地去思考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进而扬长避短,各显身手,培养出色的宝宝,营造甜蜜的家。
妈妈难当:事业和育儿的双重压力之下,心理容易失衡
很多妈妈抱怨,爸爸们说自己也照顾了宝宝,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拿手的事就
是抢夺胜利果实。当我们照顾宝宝吃喝拉撒,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他们总是笨手笨脚插不上手;等到我们把宝宝尿布换好,洗得白白、喂得饱饱之后,他们却比谁都更快地凑上去亲宝宝,跟宝宝逗乐。而且,他们还以事业的理由去做各种工作和非工作事情,以此逃避家庭责任,我们却没有任何借口说因为工作忙而不管孩子。
累,不算什么,妈妈原本是累并幸福着,无论多么辛劳,只需宝宝的一个笑容一个抱抱就可以抵消,只是,令人气恼的是,一些老公还有诸多牢骚,抱怨老婆大人眼中只有宝宝,没有男人;或是抱怨老婆大人自从升级当妈,就变成了不修边幅的黄脸婆,再也不女为悦己者容了。
更大的压力来自职场,当妈了,不能经常加班,随时出差了,失去了很多为公司立功的机会;老板渐渐不再委以重任,升职加薪的机会立刻减少了许多,一些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女性,甚至会因此失去工作。
有人说,那就不要工作了嘛,如今的全职妈妈也不少。的确如此,可是有不少妈妈是被迫成为全职妈妈的,比如生完宝宝,产假满了,工作也没了;比如过去的工作需要经常性出差应酬,这与当妈妈的角色相冲突。而且,即便是因为老公很有米而主动成为全职妈妈的,仍然会感到妈妈难当,因为她的世界从此少了一半的精彩。
爸爸难当:养一个既富且福的家不容易
当妈妈声称当爸爸比当妈妈容易多了的同时,爸爸却也在苦闷地大喊:男人哭吧哭吧不是泪。
不结婚的男人长不大,结了婚没当爸的男人仍然长不大,因为尚不能很好地建立
起责任感。只有亲眼见证了老婆肚子上的奇迹,见证了宝宝的一朝分娩、呱呱坠地,男人才真正开始有了当男人的自豪感,有了养家糊口的压力。
当妈妈全部精力放在宝宝的吃喝拉撒、一颦一笑时,爸爸也许正在为要不要换工作天人交战:我真的很讨厌这份没有创意不能给我带来成就感的工作,但是,宝宝要吃喝玩乐,要上一流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将来还要出国留学,这将是一张长长的账单工作是不能随便丢的呀!
有经济学家说,房价是由丈母娘决定的,因为丈母娘都希望女婿有房子。我们也可以说,车价是由新生宝宝决定的,许多的私家车都是为了迎接宝宝的诞生而购买。看着老婆日渐隆起的肚子,准爸爸盘算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让老婆挺着大肚子去挤公交车!将来宝宝出生了,要亲自驾车带他去郊外玩!可是,要挣回房子、车子、票子,容易吗?
为了给老婆、宝宝一个既富且福的家,有个温暖稳定的后院,爸爸必然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职场的冲锋陷阵上。在社会上无论有多么委屈和备受煎熬,爸爸回家也是道不得,一定要扮演坚强老公强老爸的角色,这对他们来说,也颇不容易呢!换位思考:男女有别决定了爸爸妈妈扮演的角色不同。
妈妈难当更多来自切实的身体感觉
从怀胎十月的艰辛,到痛不欲生的分娩,再到哺乳和养育,其中的酸甜苦辣,做过妈妈的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宝宝1岁之前,晚上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更不用谈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关注自己了。
传统的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而时下,肩挑工作和养育宝宝双重担子的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既要主内又要主外,不仅要把家经营好,在社会上也要拼搏,同样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
爸爸难当更多来自精神上的责任感
在男人眼里,好爸爸并不一定是给宝宝喂奶、哄宝宝睡觉、帮宝宝洗澡、给宝宝换尿布,这是妈妈该做的事。他们深信自己能在宝宝成长的道路上,在宝宝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育上,在宝宝的社会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虽说都有职场的压力,但社会对男女的性别角色期待的差异仍是客观存在的。养家糊口的重担在大多数家庭中仍然主要是在爸爸身上。
其实,爸爸在宝宝的成长中也是肩负重任的,随着宝宝摆脱奶瓶、尿布,爸爸会开始慢慢登场,扮演给宝宝引导和力量的角色。宝宝的将来要向什么方向发展?有没有好的性格和能力?怎样才能让宝宝更好地适应社会?有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宝宝、鼓励宝宝在这些问题上,多数的爸爸是尽心尽力的。而这些问题的难度偏偏又很高,爸爸只能自己去努力探索。
当爸当妈都不容易!妈妈调适不平衡的心态,爸爸也不要抗议。无法否认,爸爸、妈妈都(图老师整理)在为养育宝宝而努力,只不过大家承担的工作不同,遇到的难处不同。如果大家不能换位思考,习惯于彼此指责,加上忙碌中沟通太少,就无法真切地体会对方正在做的事和正在经历的难。
多妈妈抱怨,爸爸们说自己也照顾了宝宝,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拿手的事就 是抢夺胜利果实。其实,爸爸在宝宝的成长中也是肩负重任的,随着宝宝摆脱奶瓶、尿布,爸爸会开始慢慢登场,扮演给宝宝引导和力量的角色。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跟宝宝早期更多需要生活照顾,而渐渐长大则十分需要精神引导有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ba/)扬长避短:培养出色的宝宝,营造甜蜜的家
身为女性,妈妈往往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显得更沉静、更精细,更能处理日常生活中琐细的事情。加上小肌肉群发展得比男性好,女性做起精细的动作,比如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等,相对得心应手。
作为男性,爸爸往往更有大局感,更多地从大局看问题,而不十分看重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这决定了他们在生活小事上往往是差不多先生的水平,只要大体ok,妈妈不必要太苛责。而男性的运动能力常比女性强,那么,就让爸爸负责宝宝的体育锻炼和外出探险游玩吧。
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男性注重思想交流,女性则更偏爱情感交流。和宝宝的相处也一样。爸爸更多地和宝宝谈理想、谈未来,给宝宝理性地分析生活,引导宝宝面对困难,适应社会。他们在意和宝宝思想上的碰撞,而常常忽略和宝宝肢体的接触。
妈妈则相反,她们喜欢和宝宝有亲密感,更多地拥抱宝宝,用肢体接触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增强宝宝的感受。所以,小时候由妈妈来哄宝宝睡,给宝宝讲温情的故事,或哼哼儿歌,宝宝会更有安全感,感觉更好,睡得更香。到宝宝长大一点儿了,有一定理解能力了,可以把讲睡前故事的任务交给爸爸,给宝宝讲更多生活化的故事,暗藏人生智慧的故事,宝宝能从故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宝宝成长的某一阶段,妈妈或是爸爸需要做不同的工作,或做更多的工作,是十分自然的。当爸爸们和妈妈们停止抱怨,换位思考,就能够开始理性地去思考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进而扬长避短,各显身手,培养出色的宝宝,营造甜蜜的家。
妈妈难当:事业和育儿的双重压力之下,心理容易失衡
很多妈妈抱怨,爸爸们说自己也照顾了宝宝,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拿手的事就
是抢夺胜利果实。当我们照顾宝宝吃喝拉撒,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他们总是笨手笨脚插不上手;等到我们把宝宝尿布换好,洗得白白、喂得饱饱之后,他们却比谁都更快地凑上去亲宝宝,跟宝宝逗乐。而且,他们还以事业的理由去做各种工作和非工作事情,以此逃避家庭责任,我们却没有任何借口说因为工作忙而不管孩子。
累,不算什么,妈妈原本是累并幸福着,无论多么辛劳,只需宝宝的一个笑容一个抱抱就可以抵消,只是,令人气恼的是,一些老公还有诸多牢骚,抱怨老婆大人眼中只有宝宝,没有男人;或是抱怨老婆大人自从升级当妈,就变成了不修边幅的黄脸婆,再也不女为悦己者容了。
更大的压力来自职场,当妈了,不能经常加班,随时出差了,失去了很多为公司立功的机会;老板渐渐不再委以重任,升职加薪的机会立刻减少了许多,一些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女性,甚至会因此失去工作。
有人说,那就不要工作了嘛,如今的全职妈妈也不少。的确如此,可是有不少妈妈是被迫成为全职妈妈的,比如生完宝宝,产假满了,工作也没了;比如过去的工作需要经常性出差应酬,这与当妈妈的角色相冲突。而且,即便是因为老公很有米而主动成为全职妈妈的,仍然会感到妈妈难当,因为她的世界从此少了一半的精彩。
爸爸难当:养一个既富且福的家不容易
当妈妈声称当爸爸比当妈妈容易多了的同时,爸爸却也在苦闷地大喊:男人哭吧哭吧不是泪。
不结婚的男人长不大,结了婚没当爸的男人仍然长不大,因为尚不能很好地建立
起责任感。只有亲眼见证了老婆肚子上的奇迹,见证了宝宝的一朝分娩、呱呱坠地,男人才真正开始有了当男人的自豪感,有了养家糊口的压力。
当妈妈全部精力放在宝宝的吃喝拉撒、一颦一笑时,爸爸也许正在为要不要换工作天人交战:我真的很讨厌这份没有创意不能给我带来成就感的工作,但是,宝宝要吃喝玩乐,要上一流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将来还要出国留学,这将是一张长长的账单工作是不能随便丢的呀!
有经济学家说,房价是由丈母娘决定的,因为丈母娘都希望女婿有房子。我们也可以说,车价是由新生宝宝决定的,许多的私家车都是为了迎接宝宝的诞生而购买。看着老婆日渐隆起的肚子,准爸爸盘算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让老婆挺着大肚子去挤公交车!将来宝宝出生了,要亲自驾车带他去郊外玩!可是,要挣回房子、车子、票子,容易吗?
为了给老婆、宝宝一个既富且福的家,有个温暖稳定的后院,爸爸必然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职场的冲锋陷阵上。在社会上无论有多么委屈和备受煎熬,爸爸回家也是道不得,一定要扮演坚强老公强老爸的角色,这对他们来说,也颇不容易呢!换位思考:男女有别决定了爸爸妈妈扮演的角色不同。
妈妈难当更多来自切实的身体感觉
从怀胎十月的艰辛,到痛不欲生的分娩,再到哺乳和养育,其中的酸甜苦辣,做过妈妈的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宝宝1岁之前,晚上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更不用谈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关注自己了。
传统的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而时下,肩挑工作和养育宝宝双重担子的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既要主内又要主外,不仅要把家经营好,在社会上也要拼搏,同样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
爸爸难当更多来自精神上的责任感
在男人眼里,好爸爸并不一定是给宝宝喂奶、哄宝宝睡觉、帮宝宝洗澡、给宝宝换尿布,这是妈妈该做的事。他们深信自己能在宝宝成长的道路上,在宝宝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育上,在宝宝的社会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虽说都有职场的压力,但社会对男女的性别角色期待的差异仍是客观存在的。养家糊口的重担在大多数家庭中仍然主要是在爸爸身上。
其实,爸爸在宝宝的成长中也是肩负重任的,随着宝宝摆脱奶瓶、尿布,爸爸会开始慢慢登场,扮演给宝宝引导和力量的角色。宝宝的将来要向什么方向发展?有没有好的性格和能力?怎样才能让宝宝更好地适应社会?有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宝宝、鼓励宝宝在这些问题上,多数的爸爸是尽心尽力的。而这些问题的难度偏偏又很高,爸爸只能自己去努力探索。
当爸当妈都不容易!妈妈调适不平衡的心态,爸爸也不要抗议。无法否认,爸爸、妈妈都在为养育宝宝而努力,只不过大家承担的工作不同,遇到的难处不同。如果大家不能换位思考,习惯于彼此指责,加上忙碌中沟通太少,就无法真切地体会对方正在做的事和正在经历的难。
受赏识教育的影响,现在许多的父母都懂得夸奖、赞美孩子,但是盲目地、过度地奖赏会惯坏孩子,请一定要警惕。
现在都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美、多奖赏,但是,现在的家长有时候却常常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无意中惯坏孩子的那个好妈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往往是爱哭闹的孩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同样的,在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因为疲惫或是心烦失去耐心时,就塞给正在哭闹的孩子几块糖果、或者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以换来片刻的安静?
(图老师整理)任性是怎么来的?
小故事1:
晚上睡觉时间到了,妈妈提醒4岁的晨晨早点上床,可是晨晨还没玩够,就开始大发脾气,拖延时间。妈妈最受不了晨晨这样了,于是就说,如果他能安静下来,就让他再玩半小时。在晨晨妈妈让步的时候,她无意中就是在奖励和强化爱晨晨发脾气的做法,这类行为在今后很可能会再发生。
所以,不要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是父母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尽管很多时候,父母奖励的做法,是无意的,但是这种无意中的奖励,将有可能致使孩子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任性。孩子一哭闹和发脾气,往往会让父母感到烦躁、生气或者歉疚,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发脾气,一些父母会妥协让步,答应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任性,养成通过制造父母情绪上的痛苦和烦躁、来让他们让步的不良习惯。
如何面对孩子不良行为?
小故事2:
妞妞5岁了,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去外面餐厅和亲戚一起吃饭。饭菜上来的时候,因为还有一位重要来宾没到,大家都没吃,等待人到齐了一起用餐。妞妞看着桌上的白灼虾很想吃,就对妈妈说:我想吃虾,妈妈你给我剥虾仁。妈妈说:等一下,我们和大家一起吃。妞妞顿时大哭起来,奶奶赶紧说:让孩子吃吧!别等了。这个时候,妞妞的妈妈有两种选择,但是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
选择一:妈妈为了不让妞妞哭,就答应妞妞,给她吃虾。但是这样做,今后妞妞很可能还会采取类似的做法来达到目的。久而久之养成任性的习惯。
选择二:妈妈温和但是坚定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吃,但是我们要等客人到齐后一起吃。如果妞妞还是继续哭,妈妈可以让她哭一会,如果不想影响别人,也可以带她出去,让她在外面哭够了再回去。孩子的哭泣,是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做法,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她将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哭泣之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比如用语言表达。
任性的孩子,在父母连续不断地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后,会变得相当有能量、很熟练很有效地控制父母,为了随心所欲达到目的,可能会无休止地喊叫、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只有当她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会停止这些给别人带来紧张和烦恼的做法。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应对,不要为了让自己图一时清净、一见到孩子发脾气就给予满足,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做法,就是打孩子。打孩子不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让不好的情绪越来越多,而且,孩子还会和父母学会以暴制暴,不会通过思考和用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
避免奖励错误的一个有效做法
下面介绍一个避免奖励错误的有效做法,这个做法被心理学家称为故意忽视,适用于学龄前孩子发脾气。这一做法的含义是,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父母不去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把注意力转向别处。比如孩子趴在地上大声哭闹的时候,妈妈在旁边整理书架,做出不关注孩子的姿态。这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哭闹和发脾气引起父母的注意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孩子发脾气时,如果父母加以责备或者给予关注,就可能在无意中起到奖励这种不良行为的作用。这个时候,可以转过身去,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如果孩子是在安全的地方,也可以离开房间,直到孩子停止发脾气。此时父母不要和孩子解释、责备,也不用显出很生气的样子。但是,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停止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充分的关注。
如何奖励孩子的好行为?
避免奖励孩子的错误行为的同时,还要坚持另一个教养孩子的重要原则,那就是,及时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因为某一具体的行为而得到奖励时,这种行为被强化了,易于让孩子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奖励,不一定是物质奖励,而且,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大多数孩子,象微笑、拥抱、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比物质奖励更加有效。即使在给予物质奖励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予社会性奖励,才更有作用。有的父母不习惯经常表扬孩子,怕那样会宠坏孩子,让孩子总是期待表扬,那是因为表扬的方法不得当。
有一个很重要的表扬原则是,应该表扬某种具体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这样的表扬才会有效。比如,当孩子帮助妈妈择菜洗菜之后,妈妈说:你帮我节省了做饭的时间,这样我们饭后就有更多时间玩了,我真开心。这样的表扬就比你真是个好孩子!要有效得多。父母需要养成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描述行为结果的习惯,而不是空洞的表扬。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要立即给予表扬或奖励,而不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再做。比如孩子自己系上鞋带,当时就要给予肯定,而不是过了好长时间才想起来说,那样就起不到强化的作用了。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做出良好行为之前就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会让孩子有不劳而获或者为了利益去行动的感觉,失去原本对好行为的追求。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4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