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反应说自己的宝宝很喜欢咬人,尤其是到了一岁以后。这样很多妈妈们非常头疼。宝宝爱咬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又该如何来应对呢?
【 tulaoshi.com - 宝宝爱咬人怎么回事 】
小宝宝咬人之生理原因
1、长牙期
长牙时期的宝宝爱咬人,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刚长牙的时候牙龈比较痒,宝宝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才会出现爱咬人的现象。应对这种情况方法很简单,妈妈们只要给宝宝准备磨牙棒,苹果条等食物,来满足宝宝磨牙的需求就可以了。
2,表达意愿
等到宝宝长到一岁左右,想要与人交往的欲望就会变的很强。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会说话,因此宝宝就会用咬人,或者是推拉等其他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来实现自己想要与人交往的目的。但是咬人始终是不对的。妈妈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教会宝宝用身体的语言和表情以及简单的发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饿了,可以用手指指嘴之类的。
3,处于“口欲期”
12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这个时候的他们嘴比手指要敏感的很多,因此Tulaoshi.Com这个时候的他们就会通过用咬的方式,来探索这个世界,放松下自己。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们来说,咬人是没有恶意的。无需太多的担忧,但是如果宝宝咬人过于频繁的话,那么不妨可以给他一个毛巾之类的软物件,作为咬人的替代物品。
小宝宝咬人之心理原因
1,发泄情绪
宝宝一岁之后,自我意识会变的越来越强烈,只要当他感觉到有什么不满的话,就会通过咬人来发泄。又或者是当宝宝感觉到害怕,紧张,压力大的时候,也是会咬人的。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爸爸妈妈们最好不要用呵斥或者是用武力来解决,而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用游戏来转移他的情绪。另外,妈妈们还要保证好宝宝有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状况比较的好的宝宝一般很少会用牙齿来咬人。
2,模仿
这个时期的宝宝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有时候宝宝爱咬人的习惯,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对大人的模仿。比如,如果爸爸妈妈们有习惯咬宝宝小手指表示亲昵的话,那么宝宝就会模仿你这种行为。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就需要爸爸妈妈改掉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在明确的告诉宝宝咬人是不好的,爸爸妈妈不喜欢他咬人。(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生儿往往会有很多健康问题,新爸爸妈妈们没有经验难免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了新生儿常见的几种健康问题,新爸爸妈妈们都可以看看。
1、吐奶
未到3个月的宝宝,贲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背部时,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后,家人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避免宝宝过度哭闹。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奶水若是喷射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2、尿色发红
新生儿在最初几天尿色发深,稍有混浊,有时尿布上可看见淡淡的红色,属正常现象,一般5~6天后会消失,但如果10天后仍有此情况,则为异常,要及时就医。
3、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体重减轻,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一直泡在羊水里(100%湿度),再加上宝宝进食还没上轨道,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肉眼看不见的水分等,使体内水分丢失,造成体重在出生一周内减轻。减轻的重量最多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10%。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到了第10天,体重就会增加。若在10天后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则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受疾病影响。
4、头顶肿起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水肿或血肿,一般在出生后6~10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在10周后仍未消失,要及时就医。
5、斗鸡眼
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且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斜视,属正常生理现象,尤其好发于脸型宽阔、鼻梁扁平的宝宝。父母应常抱宝宝看室内或外面各个地方,促进宝宝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斗鸡眼。但是如果宝宝1岁以上仍存在斗鸡眼,需要到中医院检查。
6、长马牙
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顎中线附近,常会长些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数量从1到数十颗不等。这些颗粒在临床称上皮珠,俗称马牙,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胚胎发育6周时,由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质变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黏膜,引起感染。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新生儿常见的几种问题,如果你的宝宝出现吐奶、尿色发红、体质下降现象要引起注意,发现情况异常就要及时就医。
更多精彩:如何纠正小儿偏食厌食?
从生理角度来讲,小儿脏腑柔弱,五脏六腑处於生长发育状态,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脾胃功能经受着很大的压力与负担。一旦因饮食不节或疾病等各种因素困扰,极易发生脾胃功能失调。
小儿睡卧露睛的治疗方法很多,可采用中药内服、膏药外贴、推拿捏积疗法等等。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推拿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睡卧露睛,家长们也可以在家中学习使用。
具体操作如下:
补肾经:肾经穴在小指末节罗纹面,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小指两侧,用右手指腹在小儿小指罗纹面上由指尖向指间方向直推。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推三关:三关穴为线状穴,在小儿前臂桡侧,从腕到肘成一直线。用右手食中二指,自小儿腕部推向肘部。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以小儿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在小儿掌心进行圆圈运动。
揉脐:脐即肚脐,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腹指小儿腹部,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进行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盖正下方三寸再往外侧一寸处,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进行按揉。
按揉涌泉:涌泉穴在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用拇指在涌泉穴进行按揉。
捏脊:脊指小儿后背脊柱,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图老师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重复按、捏动作,共捏6遍。
小儿睡卧露睛平时应注意不要伤脾胃,应尽力避免食用冰凉的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味道过重的食物。
1、口腔卫生是否做到位?
对于宝宝口臭,大多家长会认为是上火或者消化道方面的原因。专家指出,造成宝宝口臭有不少是源于口腔的局部问题,也就是“口源性口臭”。比如宝宝口腔清洁工作没做到位,积奶或食物残渣在口腔里产生了异味。
一般来说,口腔卫生状态欠佳,菌斑、软垢的堆积,以及牙龈炎或出血、牙周炎及口腔黏膜疾病都会引起口臭。不良的饮食习惯、口腔不洁;吃零食、临睡前进食等都是诱因。不过这种情况是暂时的,经定期良好的口腔卫生清洁可以很快去除。
图老师小编建议:妈妈除了要做好孩子口腔清洁工作,及时清除口腔中的残留食物之外,培养宝宝注意口腔卫生十分重要。1岁以下的婴儿,在哺乳后或每天晚上,妈妈应用纱布蘸温水清洁宝宝口腔,或者哺乳后喂些温开水冲洗口腔;1岁以上宝宝不妨在每天晚上,喝些温开水,或用淡盐水漱漱口,也可试着用手指牙刷刷牙。
2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自己学会刷牙了,不过,为了保证有效刷牙,还得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在这一阶段,妈妈要培养他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才是首要!
2、口腔水分是否充足?
水和唾液在口腔中可润滑粘膜、清除微生物,维持口内环境。如果宝宝不注意补充水分,口腔中的水和唾液减少,从而影响口腔自洁功能,使细菌大量繁殖,小嘴巴就会发出臭味。特别是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宝宝口腔黏膜也容易受到干燥的影响,所以妈妈要及时帮宝宝补充水分哦!
图老师小编建议:秋冬季节,妈妈要督促和培养宝宝多喝些暖开水,以保持口腔湿润和环境的清洁,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口腔缺水而口臭,同时也能加速新陈代谢,使宝宝远离疾病。妈妈最好能保证宝宝每天至少喝5杯水,饮料可不算哦!
3、饮食有否偏食?
有偏食习惯的宝宝很容易会在秋冬季节患上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的小宝宝更易发生口臭,并常伴有血涎。口腔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宝宝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是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碰到的话会十分疼痛,特别是吃了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厉害。
图老师小编建议:为了预防口腔溃疡引致引致的口臭问题,家长就应该给宝宝更均衡的食物搭配。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培养宝宝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4、口腔是否有炎症?
如果家长发现不是口腔问题引起的口臭,那么很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非口源性口臭”。引起非口源性口臭的疾病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龋齿或牙龈炎:牙龈炎或嵌塞于龋齿洞和牙间隙中的食物发酵腐败,从而发出异味或臭味。
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消化不良产生异味,或者疾病本身导致呼出气体可带腐烂臭味。
鼻源性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宝宝玩耍时把异物塞入鼻腔发生腐败,或者鼻窦炎也会引起口腔异味;此外某些患有中耳炎的宝宝也会有口臭。
图老师小编建议:如果是因为身体的炎症引致的口臭疾病,妈妈最好带他到医院做个检查,排除宝宝患有消化不良、龋齿、鼻腔、口腔、牙周炎等疾病的可能,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药物调理。当病变治愈时,宝宝的口臭也就会自行消失了。在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5、肠胃是否消化不良?
宝宝口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宝宝消化不良。对于孩子来说,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较为常见。比如,孩子吃零食过多、食不定时又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时,就会加重了胃肠负担,造成胃肠道疾病以及消化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的情况。人们常说的“食滞”,就是常见的小儿消化不良的表现,还常伴胃口不好、肚子胀、大便不正常而且偏臭等现象。
图老师小编建议:平时不要让宝宝吃不洁净的食物,特别是睡前不要吃过甜的和油腻的东西。让宝宝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宿便,这样也有利于防治胃肠和口腔等疾病,防止宝宝口臭的发生。
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时,可以给他适当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肠动力药,如小儿七星茶、藿香正气液等。也可以煲些麦芽、淡竹叶水来清火、消滞。
更多精彩:冬季易发感冒猖狂不宜要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医生介绍说,人的手接触外界最多,特别是孩子,出于好奇,总喜欢这儿摸摸,那儿抓抓,甚至在地上爬,在指甲缝中和指尖上会沾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指甲缝是利于细菌滋生的场所,虫卵在指甲缝中可存活多天。孩子在咬指甲时,无疑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大量病菌带入口腔和体内,导致口腔或牙齿感染,严重的还会引发消图老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或者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
经常咬指甲还会对儿童的牙齿造成伤害,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如牙齿外暴,门牙缺角,影响孩子的容貌。咬指甲还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引发出血或感染,损伤甲板,使甲板缩短,周边不整齐,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来光泽,如侵及甲沟,造成甲沟炎。
医生说,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比较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47667.html
看过《小宝宝爱咬指甲 大人也会?》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