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就要吃药,可是你真的确定知道如何吃药吗?相信对于这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是持一知半解的态度的。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给宝宝吃药。
【 tulaoshi.com - 宝宝吃药的计量 】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如果用药过重的话,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宝宝的健康。因而当宝宝需要服药时最好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以及身体发育等一些基本情况向药剂师或者医生咨询清楚之后再让宝宝服药。除此之外,如果是买回来的药物还要注意其剂量的标识。比如很多药物都是写着几岁内的儿童“1/2”,或者“1/4”的这个时候就要计量这个量到底是多少,一般情况下建议利用刻度的方法来计量。比如是一天吃“1/2”,还是一餐就要吃这么多。
宝宝用药的计量方法
1、浓缩型药物
很多药物都是浓缩型的,特别是一些处方药,而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是不能直接按照正常的剂量服用的 ,如果直接按照正常的剂量进行服用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用药过量的。
2、明确孩子的体重与年龄
一般而言医生会问你娃娃几岁了,这个时候你要tulaoShi.com清楚医生所指的几岁是指周岁还是虚岁,比如南方地区就习惯说虚岁,而北方地区又多以周岁为主。此时你就要说清楚,好让医生配药。还有体重,体重指的是宝宝当前的体重。
3、估算药物的方法
一般而言宝宝吃药的剂量是绝对不能超过推荐的剂量的。现实生活中很父母会忽视这一点。比如说看到宝宝的咳嗽更严重的,或者不舒服的症状更加明显的,就会自然而然的增加药物。其实这里的推荐用量多数情况下是指安全剂量,而以宝宝的病情严重没有本质的关系。相反如果感觉宝宝的病情加重了,而盲目的追加药物的话,那么其危害是是非常大的。
4、服用时间
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容易混淆了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饭前是饭前多久吃,饭后又是饭后多久吃,通常情况下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属性。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饭前服用的话,指的是饭前两个小时之内服用,如果是饭后服用的话,那么也最好在饭后10分钟到2个小时之内服用。
如果是液体药品的话,一般也都会标明要摇匀。这个时候一定要照做,只有照做,才能充分保证液体中的所有药物都能够分布均匀。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药还没吃完,宝宝的病情就好了。那么这个时候是否需要继续服药呢?原则上说是如果是医生所开的处方药的话,最好服用完以巩固效果,而如果是其它药物的话,则建议不要服用了,毕竟是药三分毒,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还是要减少药物的摄入的。
最后 提醒一下如果万一不慎给宝宝服用了过多的药物,虽然可能一时间不会给宝宝的身体造成多大的 影响,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马上咨询药剂师或者医师从而得到解决。((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给宝宝安全用药之能不用尽量不用
孩子身体机能还比较差,因此对药物的耐受性也比较差,因此妈妈们在给宝宝用药的时候最好是做到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如果孩子只是病症初起,并且情况还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是完全可以不用给宝宝用药的,只要给宝宝多让宝宝喝水,休息,然后观察一两天,如果宝宝的病情没有减轻或者是加重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再给宝宝用药也还是来得及的。
此外,对于很少生病或者以前生病没有用过重药的宝宝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给其服用太过重的药,只要做到对症下药,那么稍微有效果的药也是可以让宝宝痊愈的。
给宝宝安全用药之用法用量精准
有些父母会认为,要是给宝宝的药物加大剂量的话,那么宝宝的病很快就能好起来的。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于年纪还小的宝宝来说,所用药的剂量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要是盲目的给宝宝加大剂量的话或者减少的话,那么就会容易导致中毒或者是治不了病。
因此,在宝宝用药的剂量上最好还是要严格的遵医嘱,切勿擅自改变。除此之外,药物的使用次数,频率也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
给宝宝安全用药之不盲目自行用药
要知道,其实同样的病症所隐藏的病因却不一定是相同的。因此,图老师小编父母最好不要只看到宝宝病症的表面现象,而没有了解宝宝生病的真正病因,就盲目的自行购买药物来给宝宝服用。
但是,如果一定要用的话,那么只能给宝宝少量的服用一些药量比较小的非处方药,而且所选择药用上面的不良反应的说明,要有详细的说明和表述。而如果是处方药的话,那么一律不要自行使用,就算是上次宝宝治同样的病所剩下的,也不要用。(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儿的身体抵抗力比成人弱,面对生活上的病菌,稍不小心容易被“打倒”。而小儿生病是爸爸妈妈最担心的事情,用药是小儿康复的一大途径。那么小儿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ld(www.tulaoshi.com)quo;拖”不可靠,及时用药。小儿生病往往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如不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小病有时也可酿成大恙。如常见的腹泻或胃肠炎,如不及时控制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脱水、休克甚至发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而危及生命。因此,小儿用药在诊断清楚的前提下应讲究用药及时,不可拖延。
2.新生儿及未成熟儿谨慎对待。新生儿及未成熟儿的生理机能更不健全,尤其是酶系统活力低下,用药不当很容易发生中毒。如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3.剂量计算要合理。小儿用药量有时按年龄计算,有时按体重计算,有些药物按体重计算是根据生理特点而定,用药量往往比按年龄计算略大些。小儿用药与成人用药比较,由于生理功能的因素,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不同,不单纯是成人剂量的减少。
4.慎用外用药。某些外用药也可引起中毒。如过量阿托品滴眼可引起高热、惊厥、谵语;大量酒精擦洗可因散热快而发生呼吸困难、虚脱及昏迷;皮质激素类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性水肿;新霉素软膏外用过多可致耳聋。
5.注意药物敏感性。小儿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于成人。一般来说,小儿对镇静药、抗惊厥药、呼吸及循环兴奋剂、洋地黄等的耐受量大于成人,但对吗啡非常敏感,易致中毒。故临床上规定1岁以内的婴儿禁用吗啡。
图老师药剂师图老师健康网温馨提示从小给小孩打好免疫基础,多吃些增强免疫机制的药物,预防生病。
误区一:发烧不吃药,只喝水就会好
“是药三分毒!”很多妈妈都在担心药物对宝宝会产生副作用。其实宝宝发烧很常见,如果体温低于38.5℃,且宝宝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多给宝宝喝水和休息,再配合物理降温会更好。但根据专家临床观察,大多数患儿在体温≥38.5度较易出现明显不适(包括哭闹、精神差等),高热持续长时间甚至要高热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的风险。如果宝宝烧到38.5℃以上或是宝宝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要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剂。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认的经典解热镇痛药(儿童和成人均适用),也是世界多国儿童发热诊疗指南推荐使用的退热剂(美国儿科学会AAP,英国健康保健国立研究院NICE,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CMA,意大利儿科学会IPS等),有且只有这两种退热剂。
在《中国0至5岁儿童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中明确指出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应该给宝宝服用安全的退热剂进行退热治疗。妈妈们要学会按照专业的剂量建议,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剂,安心退热。服用安全的退热药物,最好选用专为儿童研制药物的值得信赖的安全品牌。
误区二:孩子发烧马上送医院打针!
担心孩子的病拖久了会不好,亦或者看着孩子难受,想要追求更快的退烧方法,很多时候,妈妈们都会选择直接打针而放弃吃药治疗。还持有这种想法的妈妈可要小心了。
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这类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大,容易产生虚脱、休克等问题。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可能会引起感染;而且宝宝对于打针也非常恐惧而吵闹不安,稍有不注意可会引起意外。
央视新闻亦曾对输液的危害进行过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70%以上的输液为非必要输液;临床上输液造成水中毒的病例也不少见。因此,儿科医生的建议,在宝宝肠胃功能健康的条件下,应首选口服药物。
误区三:成人药品小儿减半即可
目前市面上儿童药品稀缺,很多成人药品在儿童剂量的描述中,只有“小儿减半”。并没有针对宝宝年龄、体重的区别剂量,也没有标准的卫生量具。
宝宝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而且在生理、病理方面也有着差别,尤其是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物,加重肝脏或肾脏的代谢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妈妈们切记莫要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物,要给宝宝服用婴幼儿专用的退热药品。
在给宝宝喂药的同时,也要注意剂量。在《中国0至5岁儿童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中明确规定了3个月以上的儿童常用退热剂(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剂量,布洛芬退热平稳而且持久,控制退热的时间约6小时,体重10-15kg的宝宝每次服用4毫升;对乙酰氨基酚,体重10-15kg的宝宝每次服用1-1.5毫升。妈妈们一定要按照指南中的专业儿童药品包装上的标准剂量给宝宝喂药,也可选择有针对宝宝专门设计的体重剂量表,这样才能确保剂量精准,药效安全。
腋下两侧,腹股沟两侧,洗温水澡均可以降温0.3-0.5度。宝宝就会舒服的多了。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
宝宝发烧怎么办好,家长不需要太着急送孩子前往医院,假如宝宝的体温在38.5度以下,建议采用以下方法给宝宝降低体温: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如宝宝体温超过38.5度,需要用药物降温。建议家长最好在医院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用药,并且要按时、按量服用。两次用药间隔6-8小时,不足6-8小时,宝宝体温再次升高,仍然用物理降温。用药前先测体温,超过38.5度方可再次使用。物理降温的部位:额头,脖子两侧,(夏季)腋下两侧,腹股沟两侧,洗温水澡均可以降温0.3-0.5度。宝宝就会舒服的多了。
宝宝发烧食疗方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
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
取冬瓜250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
这些食疗方都是安全无毒的佳品。各家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自己的孩子有选择的服用。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的。
不过爸妈其实应该认识到宝宝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的病在所难免,有的是为了锻炼宝宝抵抗力的一种考验,能够自然痊愈,如果给宝宝乱用药,反倒对宝宝造成其它伤害。
爸妈给宝宝用药常犯的错误集锦
1.一种病用多种药
宝宝生病不愈,妈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手足无措,给宝宝吃完一种药后还没见宝宝病情好转,就急着换另一种药给宝宝吃,以为多种药物齐头并进,能让宝宝好的快。殊不知,有的药物混合可能抵消相互之间的作用,甚至增加毒性,可能会让宝宝出现不良反应。比如阿司匹林和青霉素一起,青霉素的抗菌功效就降低了;Vc和磺胺并用,会使肾脏中毒等。
2.宝宝一感冒就给他吃药
其实九成以上的婴幼儿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这种一星期左右就可以自愈的病毒性感冒让很多妈妈无法淡定,等不及病毒自己从宝宝身体清除就带宝宝去开药打针。但是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物能让宝宝的感冒立马痊愈,而且宝宝咳嗽、流鼻涕等需要持续十几二十天,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
但并不是说宝宝任何感冒都不需要用药,如果宝宝感冒加发烧38.5℃以上,就得使用退烧药了,避免高烧引起高热惊厥,同时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感;如果感染了病原体细菌,就得使用抗生素治疗。
3.滥用维生素
宝宝成长发育离不开维生素的作用,但是维生素也不是“多多益善”,有的药用维生素有一定毒性反应,比如爸妈喜欢给宝宝吃的鱼肝油,如果服用多了就可能引起厌食、烦躁、发烧、肾脏及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
4.常备药物在家里
家里有急救箱是必须的,但是不提倡放太多药物,很多药长期用不上就过期浪费了,而且家里备太多药还可能因为顺手拿药时用错药。现在城市生活方便,几百米就有药店,买药很方便。
5.认为中药对宝宝更安全
有的父母看到西药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就觉得对宝宝不安全,宁愿选择中药,因为中药里常说明“不tulaoshi.com良反应尚不明确”等,但是不代表中药就没副作用,只是没有明确的临床数据显示。
6.杜绝给宝宝使用抗生素
有的爸妈过于夸大抗生素的副作用,觉得抗生素很可怕,能不用就不用。其实,不能滥用抗生素不代表不能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指宝宝没患细菌性疾病时也给它使用,造成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但如果宝宝得了细菌性疾病,该用抗生素时还得用,而且要用足量。
7.给宝宝吃药时配糖水
宝宝吃药常抗拒喝苦药,于是妈妈就会用糖水给宝宝服药,但是把糖加入药里其实会降低药效。因为糖里面有众多的铁、钙等矿物元素,会与中药里的蛋白质产生化学反应,药在宝宝的胃液里就会凝固变性,产生沉淀,降低药效。所以都说良药苦口,药里面的苦味是为了刺激分泌消化液、发挥疗效的。((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全忠告:
1.孕期滥用药物、接触化学物质或用药不当,将会导致胎儿的器官形态构造异常,尤其是在受孕后第3~14周是胚胎发育期,此时最易致残或致畸,孕妇应特别注意。
2.妊娠期应用中药禁忌:从药物的性能来说,主要是忌活血破气、滑利攻下、芳香渗透及大热有毒之品。①活血破气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苏木、刘寄奴、益母草、牛漆、水蛭、虻虫、乳香和没药等。因“血活”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迫血随气行”,气乱则无力固胎。②滑利攻下类: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薏苡根、巴豆、牵牛子和木通等。此类药物多具有通利小便和泻下通腑的作用。有伤阴耗气之弊。阴伤则胎失所养,气耗则胎失固摄,胎儿易下坠。③大辛大热类:附子、肉桂、川乌和草乌等,这些药物辛热而燥,辛热走窜迫血妄行,燥能伤津,对胎儿不利,且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堕胎之弊。④芳香渗透类:如麝香、草果、丁香和降香等,多辛温,有疏通气机的作用。气行则血行,以致迫胎外出。⑤有毒之品:如水银和朱砂之类,有直接伤胎和腐胎的作用,应当严禁使用。
3.妊娠期西药应用禁忌:①激素类药物。尤其是性激素易引起胎儿器官畸形。乙烯雌酚可使女婴男性化,男婴女性化;孕酮和睾丸酮类激素可使女婴男性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引起胎儿各种畸形。②各种止吐药。怀孕早期由于反应性呕吐,如服用止吐药也有致畸的危险。这类药包括异丙嗪、氯丙嗪、三氟拉嗪和氯苯甲嗪等,可致胎儿心脏发育受阻而患先天性心脏病。③解热镇痛药。这类药可致胎儿软骨发育不全、脑积水、畸形足和先天性心脏病、智商和注意力较同龄人低,同时令胎儿的神经系统和肾脏也受到影响。这类药包括阿司匹林、安乃近、非那西丁及含有此类成分的复方制剂。④抗生素类药。如四环素不仅可致胎儿畸形、牙齿变黄,还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长骨发育不全。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和肾脏受损。氯霉素可致胎儿骨骼机能抑制,致使新生儿肺出血。⑤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百消安、6-巯基嘌呤和环磷酰胺可致胎儿颅骨骨化不全、腭裂、脑积水及指趾畸形。另有报道,儿童应慎服氟哌酸,理由是此药会影响儿童骨骼生长。⑥其他类药物。洁霉素可积聚在胎儿的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氯霉素可严重抑制胎儿的骨髓造血系统,使小儿患灰婴综合征而夭折;妊娠期使用氯霉素还能影响胎儿骨髓造血,致使胎儿及婴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孕妇尽量避免使用氯霉素。
4.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能不用的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物,应考虑不用或暂停使用。
5.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和持续时间。坚持合理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已肯定致畸的药物就禁止使用。如孕妇病情危重,则慎重权衡利弊后,方可考虑使用。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5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