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正常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长出牙齿。可是,牙齿为什么会长成不同的形状呢?
【 tulaoshi.com - 牙齿 】
宝宝长牙前如何清洁口腔
刚出生的婴儿嘴里是没有牙齿的,要大约长到半岁才开始长牙,这时候长出的牙叫做“乳牙”,也可以叫做“奶牙”。
到六七岁的时候,这些好的乳牙开始一个个地自己掉下来,这就是要换牙的标志,换出来的新牙齿,以后就再也不换了,所以我们就把新换下来的牙齿叫做“恒牙”。
我们的牙齿有很多样子,有的是扁的,有的是尖的,还有的是圆的。牙齿怎幺会长成不同的形状呢?原来牙齿所担负的工作不一样,各自分工不同,所以它们的形态也就出现了差别。
首先来说门牙。长在前方正中的是门牙,又叫“门齿”、“切牙”,一共有四对。形状扁扁的宽宽的,好像菜刀一样,是管切断食物的。例如在我们吃饼的时候,总是先把它咬下来一块再嚼烂。咬下一块饼,这就是门牙的工作。
在嘴角两边的附近各有一对尖尖的牙齿,叫做“尖牙”,也可以叫做“犬齿”。尖牙有撕碎食物的功能。有的时候,妈妈让你吃鸡腿,你肯定是拿起鸡腿放在嘴角,先用牙把鸡肉撕下来,再细细地嚼。人的尖牙比老虎、狮子的尖牙小得多。
动物园里的老虎、狮子,是不是有4颗又长又尖的牙齿露在嘴外?当然是喽。因为它们是野兽,吃的是生肉,就必须要有又长又尖的牙齿来把生肉撕碎。而人的尖牙就不用这幺厉害啦!
后牙,左、右、上、下一共20颗,是圆的,和盘子一样,所以我们把后牙叫做“盘牙”,也可以叫做“臼齿”。事实上,把它们看成磨豆腐的磨盘更为恰当,因为它们长得很圆,(www.tulaoshi.com)上面还许多凹沟,上下牙一咬一磨,食物就会被嚼碎磨细和嚼烂,这不像磨盘吗?所以医学上就把它们叫做“磨牙”。
牙齿能把食物切断、撕碎和磨细。如果用牙咬太硬的东西,比如咬核桃、开汽水瓶盖等,这会使牙齿碰掉一块甚至碎掉。但如果只吃很软的食物,又会让牙齿和颌骨发育不好。因此,既不要用牙咬过硬的东西,又要经常吃一些比较粗硬耐嚼的食物,如锅巴、菜梗、杂粮等。吃的时候要细细嚼慢慢咽,使牙齿、牙槽骨和颌骨等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必要的锻炼。才能使它们发育得比以前还健壮。
孩子换牙要多吃耐嚼食物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芽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利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
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前门虐待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儿童换牙顺序图
只刷牙而不换牙刷
刷牙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洁口腔,口腔卫生很重要,很多人都只管刷牙,但从来不换牙刷,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牙刷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牙刷毛之间的空隙,是细菌病毒居留和滋生的最佳温床。它们极易通过人们在刷牙时的吞咽习惯,或从破损的口腔黏膜侵如人体。牙刷最好每个月更新一次。
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家长就应该养成带孩子定期做牙科检查的好习惯。一两岁小儿就开始烂牙的并不少见,更别说大一点的孩子。况且换牙前后又非常关键,所以处于换牙期的孩子,应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可让医生采取窝沟封闭的方法以预防龋齿。发现龋齿要及时进行充填或做根管治疗。
二、重点保护“六龄齿”
这个阶段是恒牙龋发病的开始阶段,儿童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牙,俗称“六龄齿”,是决定其他恒牙位置及牙咬颌的关键,由于“六龄齿”位于第二乳磨牙后部,不是替换乳牙而是直接长出,因此,经常被误认为乳牙而忽视对它的保护。
“六龄齿”萌出较早,牙面有许多利于细菌积存,滋生的凹陷地方,所以容易引发龋病,需要及时做窝沟封闭,即在“六龄齿”表面涂布一层对身体无害的高分子树酯,覆盖在窝沟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达到防龋的作用,同(图老师整理)时还要少吃甜食或粘食,坚持早晚刷牙,刷牙后不能再吃食物,如果出现龋坏及早到医院治疗。
三、防止乳磨牙过早脱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乳牙的保护,尤其是第二乳磨牙的保护,在儿童口腔保健中十分重要。第二乳磨牙一般在,12岁左右替换脱落,如果乳磨不幸拔除,应及时安置间隙保持器占据其位置,否则会导致后长出的恒牙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导致牙齿不齐。
如果乳牙滞留,下前牙在内侧萌出,上前牙于乳牙外侧萌出看起来像双层牙,就应将乳牙拔除,以让出位置,让恒牙正常萌出。当恒牙超出时间仍未萌出,应到医院拍片检查,以确定恒牙的正确位置,若由于牙床过厚,导致恒牙不能萌出,应到医院切开牙床,以帮助恒牙萌出。
换牙期间常遇到的状况:
牙齿迟迟不掉
牙齿从牙根开始松动到真正掉下来,通常会持续几个月,而且是在不注意的时候自己掉下来,比如吃东西的时候。但也有的牙就像有一条线拴着,总也不掉,此时可能就会影响咀嚼,或者让孩子觉得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试着转转它,如果牙根完全脱离了,轻微的旋转就会让它掉下来,切不可勉强,更不能猛拉,因为如果牙根只有一半脱离,强拉的后果很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
换牙时有一点疼
牙齿松动脱落的过程一般不疼,但伴随着乳牙开始脱落,孩子们的“六龄齿”也就长出来了,这时可能会造成牙龈肿胀,使孩子抱怨牙痛。如果孩子疼痛得比较严重,需要去看牙医,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消炎止痛等。
换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其间,孩子可能会抱怨没法嚼东西,但即使他吃饭不香,也要保证合理均衡的饮食,这时父母可以做一些蔬菜汤、肉汤等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同时,鼓励他坚持刷牙,清洁口腔。
乳牙未脱,恒牙钻出
有的孩子乳牙还没有脱落,恒牙就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造成牙齿排成了前后两排,这并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孩子换牙时常有的“双层牙”的现象。这很可能是乳牙根未被完全再吸收造成的。医生一般可以通过口腔的X光照相来确定乳牙和恒牙的相对位置,以帮助他诊断乳牙是否能自行脱落还是需要拔除。一旦乳牙掉落或拔除,恒牙通常会慢慢向正确的位置长出,但假如恒牙生长所需的空间不够,早期干涉要比将来做矫正更好。
脱牙太早或太晚
过早:一般孩子们第一颗牙齿的脱落时间在5-7岁之间,如果在4岁前就有牙掉下来,这通常是身体的内部原因造成的,如代谢紊乱或牙周疾病等。牙龈炎在孩子们中间比较常见,但牙周疾病造成牙骨损伤的非常罕见,家长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乳牙早脱,以保护剩余的乳牙。
过晚:如果孩子已经过了7岁而还没有一颗牙齿脱落,应带他去 医院口腔科检查。换牙推迟一般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大的影响,有时候,恒牙在牙龈下“孕育”较长时间,反倒可以让它们先天发育强壮,能够较顺利地突破牙床的“禁锢”。
换牙期护理:
生理护理
1、请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载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定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2、应注意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而坚韧,阻碍恒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取得医生的帮助。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3、注意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4、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齐。
5、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如因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心理护理
换牙期孩子的自尊心已经建立起来,对于门牙好不好看,嘴上不说,心里很在乎。若以此捉弄,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拼命舔牙齿希望快长出来,结果却适得其反。可以告诉孩子,白天鹅都是由丑小鸭变过来的,门牙脱落、长得不好看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证明“你快长大了”,而且每个小朋友长大都要经过这个过程。
营养和饮食
随年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嚼食物,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到了10岁左右,前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父母可以给他们增加些芹菜梗、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恒牙。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4/96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