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新生宝宝,最重要的是喂养和护理。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是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环,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大意了宝宝的小肚脐。
【 tulaoshi.com - 新手妈妈 注意新生儿肚脐护理 】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联系的纽带,里面有二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是胎内输送营养和氧气的渠道。新生儿出生后,经夹紧,结(www.tulaoshi.com)扎,切断处理后,残端往往在生后1-3天内干枯脱落,此后脐内血管收缩,脐部皮肤向内牵拉而凹陷,形成脐窝,即平时所说的肚脐眼。
一、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在脱落之前,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特别是不要把尿布盖到脐部。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有无渗血,如果有,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棉签沾75%的酒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被切断后形成的创面,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窗口,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
脐带脱落后,同样要用棉签沾75%的酒精,卷清脐窝内渗出的少量液体,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其穿透力弱,消灭不了表皮痂皮底下的脓肿,故现在多数采用75%酒精的来消毒。
为防引起感染,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的症状,即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二、脐疝是儿童常见病,父母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未足月的早产儿。
脐疝就是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小的如黄豆,大的可像核桃。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1、发生脐疝的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尚未合拢,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
2、帮助脐疝自然愈合的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如果小儿脐疝较大,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这样可以加快脐疝愈合。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应保持在保证肠子不再突出,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为防止宝宝皮肤擦伤,应每2-3小时检查一次。
曾有人主张用钱币压迫或用绷带扎紧,但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所以这种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乒乓球压迫法,既安全效果又好。
对小宝宝来说,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在睡眠中,体内分泌出一定的生长激素,能够促使宝宝长高;如果睡眠不好,生长激素分泌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到宝宝发育。但爸爸妈妈希望宝宝每天能拥有好睡眠的想法并不如意,因为宝宝们睡觉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问题1:睡觉翻白眼
蜜蜜妈:我宝宝白天的时候挺正常的,但睡觉的时候老是翻白眼,我看到都有一些害怕,有时候就帮他把眼睛弄下来。请问宝宝睡觉总翻白眼是怎么回事?
图老师小编解答:刚出生的宝宝睡觉时会出现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如有时眼睛向下看,感觉像是向下翻白眼,而且有时候睡觉眼睛半眯,偶尔也会有向上翻白眼的情况出现。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浅睡时翻白眼,只是翻白眼和抖动,面部其他部位都是正常的,所以妈妈们不需太过担心,等宝宝大一点自然就好了。若出现翻白眼非常频繁,建议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问题2:睡不着觉
牛牛妈:宝宝才19天大,这两三天的晚上明明不停地打哈欠,但就是睁着眼睛不睡觉。抱着还好一点儿,一放下几分钟就不行了。好不容易睡着了,不到1个小时就不停挠头,吃手,踢脚,还挺腰,醒了就接着哭。
图老师小编解答:宝宝刚出生的头几天,每天几乎不是睡就是吃,但随后宝宝的睡眠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规律。睡眠质量和时间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宝宝睡好。
宝宝在白天和夜晚所处的环境要有区别。晚上房间光线要暗,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让宝宝把这种环境和睡觉联系起来。待宝宝有困意时,直接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自然睡眠,千万别养成非要抱着才能睡觉的习惯。
另外,宝宝睡眠不安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小孩一天需400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而母乳所能提供的剂量是非常有限,所以,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就要及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而缺钙早期是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就会表现为睡眠不好、夜惊、夜哭、不安稳等症状。
问题3:多汗
月月妈:宝宝每天晚上刚入睡时特别多汗,背上的汗都能把衣服浸湿。但是大概3个小时后,就没有什么汗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图老师小编解答:宝宝入睡后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入睡后不久即满头大汗;另一种是整夜出汗。
宝宝1岁以内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体内含水量较高,特别是新生儿时期的含水量高达85%,婴儿期宝宝在70%左右,而成年人的含水量在60%。因此,宝宝体内生理代谢旺盛,体内的热量需要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恒定。
但是在少盖被子、开窗通风后宝宝依然出汗多,从临床来看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而佝偻病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疾病。因此,为了预防宝宝多汗,对维生素D的补充也尤其重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如果宝宝长期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的缺失,就会出现睡不好、多汗的症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宝宝晒太阳,及时选择合适的维生素AD制剂促进钙吸收。
宝宝吃好睡好、健康成图老师长,是每个父母都希望的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各位家长都备受宝宝不爱吃饭的困扰。家里宝宝不爱吃饭,每天摄取的营养不足,怎么能健康成长呢?婴幼儿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先找出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然后寻找正确的方法,慢慢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可能造成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
1、零食太多。很多一个可能就是宝宝吃了太多的零食,或者饭前喝奶,以至于到吃饭时间,宝宝肚子不饿,自然就不爱吃饭了。
2、宝宝的活动量小。现在好多家庭带孩子都居家较多,活动少了,肠胃蠕动、消化自然也慢了,肚子当然不会饿了。
3、进餐习惯不好。特别是老人带孩子,宠溺着他又不加管教,让宝宝养成了边玩边吃的坏习惯。
4、家长影响。如果家长本身挑食,小孩在家长的影响下也会变得挑食;家长赶时间催促着宝宝赶紧吃饭,形成了宝宝害怕吃饭的心态。
5、家里煮的饭菜不合宝宝的胃口。比如菜切得太大了,或种类、花样不够多,宝宝不爱吃。
6、生病影响食欲。
针对不同的原因,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办法:
1、家里少买点零食,并且做到少让宝宝吃零食,不要让宝宝养成喜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家长注意在饭前1个小时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东西,牛奶的量减半,以三餐主食为重点。
2、家长平时多带宝宝出去走走,多和小朋友玩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改善宝宝的吸收消化功能。
3、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教育宝宝不能边吃边玩,让他坐在餐桌前规范进餐。
4、制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家长做好榜样示范,在宝宝面前津津有味地吃,然后跟宝宝说这个很好吃,很香等,并给宝宝足够的进餐时间,刚开始先给宝宝装少量的饭菜,让宝宝吃完,如果宝宝吃完了,要及时地给予鼓励。
5、给宝宝吃的菜尽量切小块,煮烂,且经常变换花样、造型,来吸引宝宝的注意,让宝宝喜欢上美味、漂亮的饭菜。另外可以给宝宝准备可爱的餐具,提高宝宝用餐的欲望。
6、宝宝生病的话,家长要给宝宝准备清淡的饭菜,等宝宝恢复健康之后,胃口自然会有所好转。平时家长可以适当带孩子多去锻炼,增强宝宝的身体素质。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4/967260.html
看过《新手妈妈 注意新生儿肚脐护理》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