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相比其
【 tulaoshi.com - 宝宝不愿和同伴交往咋办? 】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相比其他宝宝而言,这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ldquoTuLaoShi.com;被拒绝的宝宝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宝宝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对儿童的交往问题,父母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父母要针对儿童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宝宝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
不会与人交往的宝宝
有些宝宝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宝宝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缺乏交往动机 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宝宝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宝宝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宝宝,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要以宝宝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宝宝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宝宝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和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宝宝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 有些宝宝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宝宝壮壮胆,当宝宝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 有些宝宝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宝宝父母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父母要尽可能引导宝宝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有些宝宝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被欺负和以自我为中心。
1、被欺负 有些宝宝总被一个或几个孩子欺负,他们不敢反抗,只有回到家里向父母诉说,父母既心疼又生气,但常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此消彼长是一些事物存在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其实,宝宝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因此,当宝宝第一次回家报告被欺负时,父母在搞清楚纯属欺负行为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应勇敢地反击。有些宝宝由于性格懦弱或别的原因不敢反击,父母则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父母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给孩子形成仗势欺人的印象,要让孩子以理服人,在反击过程中积累交往经验、增强交往技能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家长可以教孩子几个绝活提高宝宝社交地位。
2、自我为中心 有些宝宝比较自我,在游戏过程中,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同伴,总希望别人都听他的,好拔尖,总要占据好事……这种宝宝由于其行为不符合游戏规则而常常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其实,对这类孩子的教育使用自然结果法就很好。宝宝的乐群性使他们这时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轮流、分享、协商等都是宝宝应该学习的重要的社交技能,或曰游戏规则,在交往过程中,要让宝宝逐渐熟悉这些技能从而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家长,怎样帮孩子找到合适的朋友呢?近日,美国《育儿》网站发表了儿童专栏作家夏洛特·拉提委拉的文章,她指出,孩子至少需要5类朋友。
1. 就近找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5岁以前
到哪里找:
观察邻居的孩子,如果妈妈面貌可亲,孩子通常也不错。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这个朋友的作用:
这第一个伴儿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对于这种玩伴,只要年龄相仿,你不需要硬让他们一起做游戏,只给两个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一定能熟悉起来;给他们立个简单的规矩,比如不准打架,要一起分享玩具;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因为小孩子一玩起来就没有时间观念了。
2. 找异性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快5岁
到哪里找:
去孩子们一起游戏的地方,如小公园、兴趣班等。
这个朋友的作用:
会让他们今后更尊敬异性,更容易与异性有感情上的交流。
男孩和女孩要成为好朋友并不简单,你需要帮个小忙:两三岁时,男孩和女孩没什么区别,但到了4岁,他们开始倾向于与同性朋友在一起,这时,要想办法增加孩子与异性朋友的相处机会;强调异性朋友带来的正面影响,因为会与异性相处的孩子思路想法更开阔;注意自己发出的暗示,孩子对家长的语言和身体暗示都很敏感,像男孩子就是野或者女孩子应该穿花衣服这类话最好不说;不要硬按自己的喜好给他们安排朋友,不要给学龄前的孩子配对,这会让孩子觉得交这个朋友很不舒服。
3. 爱好运动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从3岁开始
到哪里找:
操场、游泳班,甚至只是在你门前玩球的,在路上跑步的孩子。
这个朋友的作用:
可以避免孩子总窝在家里看电视。
邀请这个爱运动的孩子与家人一起散步或骑自行车,他旺盛的精力会感染每一个人;别把体育活动这件事描述得天花乱坠,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特别好的东西都有些逆反心理;即使他的朋友精通各种运动,也别指望你的孩子同样变得如此,只要他能坚持运动,多出出汗,就是成功;要适时介入他们的关系,确认孩子们在做有益的运动,让他们懂得对朋友吹牛是会伤感情的。
4. 年龄稍大一点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从孩子会走路到上学之前
到哪里找:
在孩子的姑表亲戚中找,如表哥、表姐等。
这个朋友的作用:
他不仅会成为孩子的行为榜样,还可以帮你监督孩子的行为。
先确定这个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好的影响,然后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大朋友有什么优点,为他在生活细节上树立榜样;不同年龄的孩子兴趣上会有差别,做家长的要帮孩子们找到可以一起玩的游戏,比如捏橡皮泥;对独生子女来说,有个大一点的朋友可以学会很多东西,例如合作、分享,不过也要防备孩子偶尔因为一些事不能顺他的意而发生冲突。
5. 他自己选择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4岁以后
到哪里找:
用不着你帮忙。
这个朋友的作用:
这是他向独立迈进的一大步。
从现在开始,孩子将会结交的新朋友有些你喜欢,有些不一定,别为这个焦虑,这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去认识孩子新朋友的父母,与他们交流,一起规范孩子们的不当行为,比如他们看暴力电视时要及时制止。让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在公共场合见面,这样也方便双方家长交流。如果孩子对你的干涉感到不快,那么要让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处理不同意见,去面对朋友之间的冲突,甚至去亲手结束一段友情,都是他必须学习的功课。如果孩子和朋友的关系日益亲近,应当鼓励。
儿童心理学专家莫伦·欧布拉博士指出,从两三岁起,孩子就开始考虑如何与朋友交往了。如果他能从觉得我们在一起很好玩,发展到思考为什么我就是喜欢这个人,就说明他已经开始享受大人们可以享受的美好友情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www.tulaoshi.com)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跑他玩。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4/969345.html
看过《情商培养9技巧 让宝宝胜人一筹》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