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这种病毒通常在身体的潜伏期为7-14天左右。还是直接影响到皮肤和呼吸道的传染疾病,麻疹在小儿时期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又是容易传染的一种传染
【 tulaoshi.com -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小儿麻疹属于呼吸道疾病,所以患病期间也会伴有感冒和发烧等症状,除此之外小儿麻疹还会其他的特定症状。那么,小儿麻疹的症状还会有哪些呢?小儿患了麻疹要如何治疗呢?以下就跟随图老师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小儿麻疹症状
1.前驱期:在此阶段通常会持续3-4天。期间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咽喉肿痛等。眼睛里还会出现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表现。小儿麻疹前驱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患儿口腔内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两侧,会出现0.5-1mm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还会出现红晕,这可称之为科普利克斑。
2.出疹期:在这个阶段,发烧的第四天左右身体将会陆续开始出现皮疹,这种情况将会持续3-5天。最早出现皮疹的部位是在耳朵后跟着发际,然后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上往下波及胸腹部、背部、四肢,最后会在手掌和脚底。除了身体上出现皮疹外,出疹的高峰期,患儿会持续高烧,严重的还会出现肺部病变、肝脾轻度肿大。
3.恢复期:当出疹3-5天之后,体温会逐渐的下降,全身的症状也会开始有所减轻。也会随着之前出疹的顺序,皮疹依次消退,不过会就是会留下淡褐色的斑,还会有脱皮的表现。这个阶段大约又将持续1-2周。
小儿麻疹治疗及护理
1.麻疹病毒通常在密闭的室内可以存活1天左右,只要一旦暴露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就会失去丧失活力。所以患儿在麻疹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但切忌不要让患儿直接吹风,以免着凉。
2.麻疹患儿的眼、耳、口、鼻的分泌物都含有有毒的病毒,若是不能及时得到清理,这会使病毒继续侵害。因此麻疹期间要经常清洗这些重要部位,注意保持清洁卫生。
3.麻疹患儿的眼睛不可以直接受强光刺激,在阳光强烈的白天应把窗帘拉上,遮挡外面的强光;到了晚上可以选择光线柔和不猛烈的灯具也可覆上灯罩。
4.患儿出疹期的体温可高达40°,这个时候父母应当酌情的选用小剂量的退烧药,以免高烧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切忌不可骤然降温,这样会因为患儿的身体承受不住而导致虚脱。
5.患病期间应剪去患儿的指甲,这是为了避免宝宝忍受不住皮疹的瘙痒,将皮肤抓破,导致感染。
6.父母在日常生活Tulaoshi.Com中应给患儿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营养多元的饮食,饮食最好保持清淡一些,容易消化。如鸡蛋羹、牛奶等。同时还需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这样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7.若是患儿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时,这时可以拍拍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将痰液吐出来。假如咳痰不顺畅,可以给患儿服用一些小儿专用的化痰药物,要多鼓励宝宝多喝水。
8.若是宝宝并发支气管肺炎或者其他并发症,就应当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婴幼儿各方面的发育还尚未完全,宝宝的咽鼓管要比成年人的短、粗、直,中耳周围的骨壁也很薄,有的部位还有未完全闭合的骨缝,因此在感冒或鼻炎发作时,病毒或细菌很容易由此进入中耳腔,从而引起炎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小儿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就是中耳上长了脓包,在脓包还没破之前,耳内有明显的疼痛感,疼痛可扩散至同侧额部、颈部、顶部、牙齿或整个半边头部。得了中耳炎的宝宝常有以下症状:
1、哭闹不安、拒绝吃奶,有时可发生耳后部红肿,有疼痛感,不得让人碰。
2、若发现宝宝常用手抓耳朵,则表现有听觉障碍。这需要父母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因为小宝宝还不会有语言表达,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如果宝宝对电视、收音机的声音或鞭炮声、爸妈的呼唤等反应较迟钝,家长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耳部。
3、发烧(许多不明原因的发烧,很有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烦躁不安(有时也是听障的一种表现)、无法安睡、夜间特别吵闹等。
有助预防中耳炎的五方法
1、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吃完东西后要及时给宝宝濑口。
2、为避免污水流入耳道,在给宝宝洗澡、洗头时,要用手堵住外耳道口。
3、禁止用力挖小儿的耳朵,宝宝皮肤娇嫩,很容易因破皮引起皮肤感染而使细菌侵入。
4、尽可能保持宝宝的鼻腔清洁。当宝宝长到一定年龄时,就应该教会他自己用手帕或纸巾擤鼻子(当然,这应该在宝宝的能力范围内)。对于小一点宝宝,可借助医用吸鼻器吸除鼻腔中的黏液。睡觉时可以将婴儿床的床头垫高,大一些的宝宝可以用厚一点的枕头将头部垫高,避免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流到咽鼓管内。
5、为了让宝宝保持安静,很多父母在宝宝睡觉时都会让他含着奶嘴,却不知道,这样会大大增加宝宝感染中耳炎的危险。研究发现,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到咽鼓管,所以,家长切不可让宝宝长时间的吮吸奶嘴。
儿童疫苗接种就如同受到一次轻微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迫使宝宝体内产生抗体,这样一来,当宝宝再次遇到这类细菌或病毒时,就会把它们抵抗在外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宝宝要接种的疫苗分两种:
1、第一类疫苗
这类疫苗是由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接种第一类疫苗包括两个程序:
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以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的目的。
2、第二类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家长应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家长们应注意的是:接种过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等活疫苗后,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等死疫苗。
第一类疫苗接种时间表
第一类疫苗是由政府承担费用的免费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活疫苗。上海市的第一类疫苗还包括: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精白破疫苗。
以下是疫苗接种的时间表: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灭活苗第一、二次)、减毒活苗(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岁:乙脑疫苗(初免两针)
1.5岁~2岁:tulaoShi.com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也可用麻风腮疫苗、乙脑疫苗(灭活苗第三次)、(减毒活苗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也可用A+C流脑加强。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灭活苗第四次)、减毒活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也可用A+C流脑疫苗加强、精白破(第一次)、麻疹疫苗(第三次),可用麻风腮疫苗加强。
图老师健康网温馨提示:要按时按量接种每种疫苗,不能任意提前或推迟,接种次数也不能增加或减少,间隔时间要准确。每种疫苗都要进行适时的复种,因为接种或口服一次疫苗,只能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免疫力,但不是终生免疫。
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表
除了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处,还有要收费的二类疫苗,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接种二类疫苗,它是自愿选择接种的。
2月龄始:同脊髓灰质炎疫苗程序,可以在2、3、4个月分别接种3剂HIB嗜血杆菌疫苗,满周岁后加强一剂。
5岁以下的宝宝容易感染HIB嗜血杆菌,感染后会引起肺炎、脑膜炎、中耳炎、脊髓症等。
6月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引起3个月-2岁宝宝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接种可预防严重腹泻。
1岁:接种水痘疫苗、甲肝疫苗。这比较适合体质弱的宝宝接种。
1.5岁~2岁:接种麻风腮疫苗(可代替麻疹第2、3针)。
2周岁:接种肺炎疫苗。肺炎并不都是病毒引起的,其致病原因有很多。肺炎疫苗无法预防所有种类的肺炎。所以健康的宝宝不一定要注射,体弱多病的宝宝可以考虑。
每年的9~1月份:流感疫苗的接种。流感疫苗是用于预防每年的流行性感冒,但因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大,注射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一定能百分百预防。免疫力差的孩子建议接种。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4/97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