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的婴儿通常还不能说话,当然极个别的神童除外。实际上即便是大至2-4岁的幼儿,大多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情绪和意愿。鉴于此,熟悉婴幼儿的特殊语言并揭开其中隐藏的“密码”,成为一些科学家的愿
【 tulaoshi.com - 哭声 】
对于高危肥胖婴儿,他们喂母乳时间越长,就越不可能会成为超重。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似乎对超重和肥胖的早期征兆越有保护作用。研究员Stacy Carling博士生和她的同事追访595名图老师孩子(从出生到2岁),他们在这个时间内追踪记录孩子的重量和身高,并比较将儿童的成长轨迹与这些孩子吃母乳时间长短关联起来。
当考虑高风险的体重增加,儿童身体质量指数(BMI)涨幅高于平均水平更快,随着他们成长。BMI是根据人的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1岁以下的婴儿通常还不能说话,当然极个别的神童除外。实际上即便是大至2-4岁的幼儿,大多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情绪和意愿。鉴于此,熟悉婴幼儿的特殊语言并揭开其中隐藏的“密码”,成为一些科学家的愿望。
婴儿不同的啼哭方式表达不同的信息
婴儿常常会哭个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们为何而哭,因而总是被闹得精疲力尽。其实,新生儿基本上就是以啼哭的方式来向家长传递信息的。
法国研究者发现,如果婴儿的啼哭声强劲有力、富有节奏但又不太响亮时,他们往往是要求家长给予照料:如口渴了需要喂水,饿了需要喂食,尿布湿了需要更换,太热了需要松松被子,寂寞了需要拥抱,睡不着心里烦闷因而需要有人陪伴等等。此时如果家长能及时、准确地猜中他们的意图并予以解决,啼哭声自会渐渐停止。
但要是啼哭显得异常“顽强”,虽经过各种照料和护理仍不能打住,而且哭声反而更响亮更尖利,并伴有顿腿、舞手、翻滚等身体动作,那么十有八九是“有病不适”的表示。此时家长须特别注意辨别不同时间、不同声音并伴随不同症状的啼哭所传达的不同意义。
一般来说,大声哭嚎并用手护肚可能是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哭声嘶哑可能是喉部出现炎症,哭声时而尖利时而低沉并拒绝进食可能是身体出现感染,夜间反复低低啼哭可能是体内有寄生虫作怪,高烧时哭声突然停止可能是由于出现了惊厥,边大声啼哭边摇头抓耳可能是头痛中耳炎,阵阵高声号哭,喉声音渐小并不再伴随身体猛烈动作,特别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往往意味着“病情严重”须尽快急救……需要强调的是,“听懂”宝宝的啼哭只是发现有问题,为安全起见应及时去看医生,而不宜自行单凭哭声盲目为宝宝开药方。
专家们设计出一种能破译婴儿哭声的电脑系统
日本明治大学研究者发现,婴儿的哭声尽管听上去似乎大同小异,但其实从频率到节奏都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哭声就是不同的言语,表达的意思也随之有所不同。
为帮助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减轻烦恼,热衷于发明仪器的日本科学家就着手开始了一项有关“破译婴儿哭声”的工程。为查明婴儿不同哭声的特点和区别,研究者们在产科医院收集了1000多名婴儿在不同场合中和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哭声总共约1万余例。
由于录音往往可能混有其他婴儿的哭声或杂声,故收集和整理工作花了整整3年时间才大功告成。然后在电脑的帮助下,专家们对收集到的数据做了归类、比较和分析,证实婴儿不同的哭声确实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如:当他们因饥饿而想吃奶时,发出的哭声频率较高(可达15千赫),而且节奏也较短促;相反当他们想睡时,发出的哭声频率则低至6千赫以下,而且节奏也较为舒缓。
根据这些收集和分析出来的数据,专家们最后终于设计出一种能破译婴儿不同哭声的电脑系统。实际应用也十分方便:家长只须把小型麦克风放置在婴儿身边———当婴儿发出哭声时,电脑屏幕上即会显示分析图:竖轴表示哭声的高低频率,而横轴表示的则是每次哭声持续的时间(即其“节奏”)。接着系统会自动分析出哭声表示的“具体”意思或要求,其中包括饥饿、痛苦、困倦、孤单、不安、过热、过冷等等,由此家长便可迅速地采取“准确”行动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眼睛是婴幼儿最能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而英国研究者还证实,小于2岁的婴幼儿在不太会说话的情况下(尤其在刚学会说话前),相互之间其实也能进行交流,只不过使用的是大人们难以解读的“身体语言”(即以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表述自家的情绪或要求)罢了。据研究,眼睛是婴幼儿最能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最常见的有:长时间不眨眼地紧盯着一件物体是企图占有的表示,盯着一个人但不停地眨眼是“我对你有兴趣或好感”的代义词,瞟一眼后目光随即离去意味着“我对此无所谓”或“我对你并无兴趣”。
如果两个婴幼儿在目光对视一会儿后其中一个将其视线转至上方或左右侧,那就是说:“我才不怕你呢!”而要是相反将视线转至下方,那就是说:“不妨让我们友好相处吧!婴幼儿的笑也可能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而并非单单表示快乐。如:当他噘起下嘴唇发笑时,他的“笑外之意”是对对方作出威胁;当他脸上堆笑但眼神里并无笑意时,他很可能是在对对方作嘲笑或讥讽;甚至他还可能会作出冷笑———通常笑声低哑、神情木然,与成人的冷笑极为相似。
在正常情况下的突然俯身也许是“侵犯”、“挑衅”或“即将自卫”的潜台词。专家们认为,这种“身体语言”可能源自人类祖先———类人猿以及今天的许多动物在与敌手搏击前往往会俯身或弓身:对家长或保育员来说,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要是成人们以这种姿势和他们说话或游戏,他们便会感到惶惶不安,甚至受到惊吓。
每个婴幼儿都拥有其独特的“身体语言”
在和婴幼儿谈话或游戏时经常轻微偏动脑袋往往会赢得他们的好感。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偏动脑袋是“我们是朋友”的友好信息。据此,有专家曾做过一次试验:先后对10名2-3岁的幼儿不时偏动脑袋地说话或游戏,结果其中9个竟然乖乖地奉送上了tulaoshi.com自己手中紧握的苹果或糖果。
研究者们还发现,婴幼儿中运用“身体语言”的能力显然也有强弱之分。通常,那些较熟练地经常使用“身体语言”的宝宝智力发展较快,较容易受家长或老师的宠爱,较有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感情较丰富,学说话较早且较快。如此看来,家长或保育员如能有意识地引导婴幼儿在牙牙学语之前多多使“身体语言”,对宝宝身心也起积极作用。
开始婴儿手的动作只时将手放进口内吸吮,以后能将手放在眼前细行,到3~4个月时,就能将双手捏在一起放在眼前玩,但此时婴儿手还不能张开,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练其触摸和抓捏,方法有许多,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当婴儿不会抓握时,家长可轻轻地从指根大指尖抚摸他的手背,这时紧捏的小手就会自然张开。同时,要准备不同质地地的玩具,tuLaoShi.com如细柄的花铃棒的木姓娃、小积木、小瓶盖、塑料(绒)小球等,把玩具塞到他的两只小手里,并握住婴儿抓握玩具的手,帮助他抓握。
(图老师整理) 美国妇女健康、产科和新生儿护理协会会刊《女性健康护理》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母亲与婴儿经常肌肤接触,有益母婴双方健康。
新研究中,纽约亨廷顿医院妇产科专家朱迪丝安·莫兰·彼得斯博士及其同事展开了“剖腹产后母婴肌肤接触质量改进项目”新研究:剖腹产之后,产妇母乳喂养往往难度更大,但新研究发现,增加母婴肌肤接触后,母婴更放松,关系更亲近,母乳喂养变得更加简单。
仙儿妈妈:仙宝8个月了,因为一直吃配方奶粉,最近有点便秘。仙宝奶奶说蜂蜜可以缓解便秘,让给仙宝喝点蜂蜜水。但有听说过小婴儿吃蜂蜜不太好,请问婴儿可以吃蜂蜜吗?
蜂蜜确实能缓解便秘
蜂蜜中所含酵素种类是所有食物种类最多的,这些酵素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能显著缩短排TuLaoShi.com便时间。因此,蜂蜜确实有缓解便秘的功效。
婴幼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能缓解便秘,那么宝宝便秘时能够给他吃蜂蜜吗?儿科专家表示,婴幼儿不宜吃蜂蜜。
1.蜂蜜含有激素,婴幼儿不宜服用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在其微博中表示,不要给婴幼儿,特别是1岁内婴儿服用蜂蜜。因为蜂蜜内含激素,对婴幼儿生长没好处。如是因为便秘原因考虑到蜂蜜的话,可以给孩子服用“乳果糖口服液”,一种可溶性纤维素,属于益生元。乳果糖只在肠道中败解吸收水分,治疗便秘,不被吸收入血,对生长没有影响。
2.婴幼儿吃蜂蜜小心肉毒杆菌中毒
美国科学家认为,蜜蜂常常把带菌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极微量的肉毒杆菌毒素就会使婴儿中毒,其症状与破伤风相似。而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国外曾多次报道,婴儿因为食用蜂蜜导致肉毒杆菌中毒导致婴儿死亡的案例。因此,专家建议,为防患于未然,1周岁以内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为什么大人吃蜂蜜不会中毒,小婴儿吃蜂蜜就容易中毒呢?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刘长伟表示,这是因为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肉毒杆菌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等。
新生婴儿十分脆弱,作为妈妈的你一定要特外小心照顾,因此,妈妈们必定要知让宝宝健康聪明的睡姿。
睡沙发竟让宝宝猝死
来自堪萨斯城儿童慈善医院的儿科医生杰弗里·科尔文(JeffreyColvin)博士说:“令人震惊的是,竟然接近八分之一的SIDS(婴儿猝死综合征)和婴儿睡眠相关死亡与沙发有关。在大家的印象中,沙发并不是婴儿睡觉的地方,所以这个死因比例大大超乎我的想象。”
婴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也称摇篮死亡,系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突然意外死亡。1969年在北美西雅图召开的第二次国际SIDS会议规定其定义为:婴儿突www.tulaoshi.com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者称SIDS。美国每年约有4000名婴儿死于SIDS,尽管1990年后医生开始鼓励父母将婴儿放在背上睡,使得SIDS发生率减半。
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婴幼儿睡在沙发上的死亡率是睡在其他地方的两倍,而在这些婴儿中,40%死于窒息或勒死,36%的人死亡的原因不明,24%死于婴儿猝死综合征。
科尔文和他的同事在8年间查看了24个国家超过7900婴儿睡觉死亡报告,发现大约有一半的死亡发生在成人床,五分之一发生在婴儿床上,但研究人员注意到大约1000名婴儿在沙发死亡。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3日的儿科在线杂志上。
该报告指出,在沙发上死去的婴儿绝大多数为3个月或以下,而婴儿睡在沙发上死亡的概率是睡在成人床或婴儿床的6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妈妈必知让宝宝健康聪明的睡姿
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较快,但是躺着睡的宝宝也能够慢慢赶上趴着睡的宝宝。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则安全无虞。
那么,到底要让宝宝怎么睡,才会聪明、健康又不会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线,宝宝才会睡得又香又甜。下面我们来一块看看各种睡姿的优缺点,你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趴着睡优点
有安全感:趴睡是最接近胎儿在子宫具有压迫感的睡姿,增加宝宝睡眠中的安全感,有助于宝宝安稳持续睡眠。
有利于保持头型:后脑勺不接触床面,不容易把头部睡扁。
缺点
可能会增加窒息的风险:相对身体来讲,小宝宝的头又大又沉,侧脸转头都比较费力,个别情况下,口鼻易被枕头、衣被等堵住,引起窒息。
增加呕吐风险:宝宝趴睡时腹部紧贴床铺,容易压迫到胃肠,引发呕吐。
不利于观察:趴睡让父母不能直接看到宝宝的脸,无法时刻了解宝宝的安全状况。
注意事项
忌饱食后趴睡:易引发呕吐。
忌长时间趴睡:不建议宝宝太长时间趴着睡,主要考虑会影响呼吸,最好能有人在旁边看护宝宝。
忌年龄太小趴睡:年龄太小的宝宝,颈部力量差,他们转头会更加困难,容易导致窒息,或胸部受压造成呼吸困难。
仰睡优点
呼吸顺畅:胸部不受压迫,呼吸自然轻松。
安全性较高:能确保宝宝的口、鼻一直露在外面,保持呼吸畅通,安全性较高。
利于观察:妈妈可以随时看到宝宝的小脸,当然放心。
缺点
容易惊醒:胎儿在妈妈子宫里时是被包裹着的,出生后这种约束感突然消失,宝宝会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仰睡情况下,四肢都不受约束,这种易受惊的表现比较突出,表现为四肢突然地较大幅度运动,有时甚至会把自己从睡眠中惊醒。
婴儿啼哭怎么办
病因型啼哭和无病因型啼哭,表达的意思无非两种:“爸爸妈妈,我需要……”或者是“爸爸妈妈,我病了!”婴儿不具备说话能力,用什么方式述说自己的要求和需要、不适与痛苦,啼哭就是婴儿的语言,婴儿用这种特殊的语言和周围的人交流。父母可通过宝宝的哭声了解宝宝,给稚嫩的小生命以关怀、爱护,帮助他们解决饥饿、不适、痛苦与疾病等问题。
疾病性啼哭破译
阵发性剧哭:“肚子疼啊!”
阵发性剧哭就是一阵阵发作的剧烈哭闹,发作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常伴有躁动不安。由于间歇时嬉笑如常,有的父母就认为是宝宝发脾气闹人,忽视了疾病的可能。当发生阵发性剧哭时可能是急腹症,应及时看医生。
突发尖叫啼哭:“啊!我头痛欲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突发尖叫啼哭就是哭声直,音调高,单调而无回声,哭声来得急,消失得快,即哭声突来突止,很易被认为是受惊吓或做“噩梦”。突发尖叫啼哭可能是头痛的表达,是一种危险信号。
连续短促的急哭:“我喘不过气来。”
连续短促的急哭,其特点是哭声低、短、急,连续而带急迫感,好像透不过气来,同时伴有痛苦挣扎的表情。这是缺氧的信号。当出现此种啼哭时,妈妈应解开宝宝的衣领、裤带及各种束带,垫高肩部,使头略向后仰,颈部伸直,切莫紧紧抱着宝宝。
小鸭叫样啼哭:“嗓子难受得不行。”
小鸭叫样啼哭顾名思义,哭声似小鸭鸣叫,若同时出现颈部强直,则应考虑是否有咽后壁脓肿,应把这种哭声与一般的声音嘶哑相鉴别。声音嘶哑是感冒引起的咽炎,喉炎,而咽后壁脓肿较危险,若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故若出现小鸭叫样啼哭应及时就医。
呻吟低哭:“我病得很重,没有力气大声哭了。”
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它不带有情绪和要求,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声,表现无助的低声哭泣,是疾病严重的自然表露,当宝宝大哭大闹时,很易引起父母的重视,但宝宝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呻吟低哭,却往往被父母忽视。请尽快就医。
夜间阵哭:“我的屁屁奇痒难受!”
宝宝白天玩耍如常,入睡前还嬉笑,但入睡后不久(20分钟~2小时),出现一阵突然的哭闹,好像用针扎了一下,哭得突然,剧烈,这可能是蛲虫作怪。蛲虫多在宝宝入睡后爬到肛门周围产卵,造成宝宝肛门奇痒,若宝宝哭闹时tulaoShi.com用小手抓屁股有助于诊断,妈妈可在宝宝入睡后观察肛周有无“细线样小虫”爬出,或用龙胆紫涂抹肛周,也可用蛲虫膏涂抹。
夜间闭眼啼哭:“我总睡不沉,缺钙!”
宝宝夜间睡眠不安,如同惊吓一般,哭一会儿,睡一会儿,睡得很不安宁,很轻的动静就可引起宝宝哭闹,宝宝常呈睡状,闭着眼睛哭,同时出现肢体抖动,多是缺钙的表现。
嘶哑啼哭:“我嗓子是哑的。”
哭声嘶哑,呼吸不畅,一阵阵地哭伴咳嗽,声似小狗叫,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咽炎。
阵发性啼哭伴屈腿:“肚子总是疼!”
宝宝表现阵发性剧哭,双腿蜷曲,2~3分钟后又一切正常,但精神不振,间歇10~15分钟后再次啼哭,若再伴有呕吐,则肠套叠的可能性极大。
阵发性啼哭伴满床打滚: “ 我的肚子剧痛。”
宝宝阵发性剧哭伴满床打滚,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任何人触摸腹部。若欲上前触摸时,宝宝惊恐万状,很可能是胆道蛔虫,肠套叠;若哭闹并不很剧烈,忽缓忽急,时发时止,无节奏感,又喜欢揉肚子,则可能是肠蛔虫症,消化不良。
突发尖叫啼哭伴发烧,呕吐:“我得了很严重的病!”
宝宝突发尖叫啼哭同时伴发烧,喷射性呕吐,两眼发直,精神萎靡,面色发灰,可能患有脑膜炎等脑内感染性疾病。
突发尖叫啼哭伴阵发性青紫:“我的脑子好像憋坏了!”
新生儿出生时有产伤或窒息史,APGAR评分低,当出现尖叫样啼哭同时伴有阵发性青紫,面肌及手足抖动时,应想到脑出血的可能及缺血缺氧性脑病。
连续短促急哭伴咳喘:“你看看我的呼吸道坏成什么样子了!”
当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时,可表现为连续短促的急哭伴咳嗽、喘憋,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还可伴有发烧。连续短促的急哭不能平卧,拒乳:“我的心脏有毛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哭闹时表现为连续的短促急哭,同时伴有不能平卧,喜欢让妈妈竖着抱起,头部放到妈妈的肩上,拒乳,还可表现口唇青紫,点头样呼吸等,表明宝宝心脏可能有病患,应及时就医。
哭伴抓耳挠腮:“我的耳朵!我的耳朵!”
宝宝表现哭闹不安,夜间尤甚,同时伴抓耳挠腮,或头来回摇摆,不敢大声哭,多是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或外耳道异物,若有脓性分泌物自耳中流出则更易诊断。
哭伴流涎:“我嘴里疼得要命!”
本来很干净的宝宝,变得流涎,下颌总是湿辘辘的,每当喂食时,引起哭闹。检查一下口腔是否有溃疡、疱疹、糜烂、齿龈肿胀等。
哭伴某一肢体不动:“动不了的地方疼啊!
哭闹时多是四肢舞动,小手乱抓,小腿乱蹬,若哭闹时有某一肢体不动,或触动某一肢体时引起宝宝哭闹,则可能有关节、骨骼或肌肉病变,如关节脱位、骨髓炎、关节炎、软组织感染等。
排便性啼哭:“屁屁疼得厉害。”
排大便时啼哭,是由于肛门疾病引起,如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排尿时啼哭多由于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可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疝气小儿突发哭闹:“我突然岔气了!”
1岁以内婴儿心理需求和肢体语言,你能看明白吗?想要孩子从小感到你的爱,就要从理解宝宝心理需求和肢体语言做起哦。今天就来为大家解读1岁以内婴儿的心理需求和肢体语言。
1岁以内婴儿心理需求
0-4个月宝宝
每次小宝宝被妈妈抱在胸前,他都会紧紧地贴着妈妈。这时,小宝宝会满足地蜷起身体,或许那表示他很轻松,或许是小宝宝在表达他纯粹的感情,“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0-4个月的小宝宝渴望着与爸爸妈妈亲密接触,温柔的抚摸,轻轻的吻,都能让宝宝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孩子轻柔的爱抚,不仅仅是皮肤间的接触,更是一种爱的传递。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
0-6个月宝宝
虽然初生婴儿对于外部世界还是一片懵懂,但是爸妈亲切的笑容却是宝宝最初的温暖与快乐来源。笑容似乎是人的天性使www.Tulaoshi.com然,宝宝感到愉快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展露笑脸。
0-6个月的宝宝渴望看到你们的微笑。爸爸妈妈亲切的笑容能让宝宝感到亲切和欢快的情绪体验,虽然他不知道笑容是什么一回事。如果爸妈面对宝宝大多是面目表情,宝宝感受不到心灵上的爱抚,长大后宝宝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冷漠、消极。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6/983369.html
看过《宝宝的“身体语言”在说啥》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