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将向您介绍关于如何对待敏感性的孩子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 去年中秋节,我和一群朋友聚会,十几个人中有一个三
【 tulaoshi.com - 孩子 】
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去年中秋节,我和一群朋友聚会,十几个人中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可心。由于赶上其中一个人的生日,席上放了一个大生日蛋糕,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小可心一直关心着什么时候吃蛋糕。终于盼到了吃蛋糕的时候,在一大块蛋糕下肚后,小可心忽然不高兴了,吵着要走。原来一位和小可心很熟的叔叔开玩笑,把奶油涂到了小可心的脸上,制造了一个奶油小花脸,大家都没注意,只顾说说笑笑,可心却觉得大家因此而嘲笑他,自尊心严重受挫了。那位开玩笑的叔叔连忙补救,先是制止了一位试图解释的阿姨,然后端过了蛋糕,喜笑颜开地让小可心沾着奶油也往自己脸上抹了两道,还高高兴兴地展示自己的小花脸,问小可心:好看吗?哈哈,好玩吧。大家都笑了,小可心也笑了,妈妈说:叔叔在和你玩,没人嘲笑你,也没人嘲笑他。一场小风波顺利度过。那位叔叔的及时补救避免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上留下阴影。除了上面这件事,这几天我还经历过其它逗孩子的方式,例如到了我家先生的同事家里,看到三岁的男孩胡博有许多玩具,一位客人就开玩笑:你有这么多车,给我一辆吧。胡博一声不吭,站在妈妈身边警觉地看着这位客人。胡博爸爸顺口说:给叔叔一辆吧,别那么小气。我赶紧插嘴:这是胡博的东西,胡博可以不给,这不是小气。接下来节日可不少:教师节、中秋节、还有国庆节……节日里亲友之间的聚会少不了,但是至少要注意:★孩子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判断事物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试着回忆一下,可以发现很多人的记忆里还深刻地保留着一些童年不愉快的事件,例如爸爸把自己捉到的一只知了劈手夺过,扔到了房顶,妈妈骂过自己一句带死字的话,自己被男孩子欺负而老师坐视不管……这么多年居然还清晰记得这些小事,足以说明自己是因此受到了伤害的,而这种伤害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际关系。那么,在不了解孩子性格特征的时候,哪些玩笑尽量少开呢?比如,不要随便拿孩子自己的东西、不要向孩子索要东西来试探孩子是否大方,尤其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要嘲笑孩子的身体特征,例如头比较大,发型比较特殊,缺了几颗牙齿;不要用威胁来要求孩子亲近,叫阿姨,叫啊,不然我就拿走你的小车来,找叔叔来,不来,叔叔抓你了然后做出一脸凶恶状;不要故意戏弄,让孩子出洋相,再看笑话,尤其是人多的场合……★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 例如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大家都会这样告诉孩子;可是成人逗孩子,要他的玩具车,而自己不给还被爸爸批评小气,孩子的思维就会混乱了。或者发现:成年人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的行为是学习来的,所以有孩子在场时,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要会保护孩子 中国人讲究面子,即使心里觉得朋友逗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牺牲的就是孩子的心灵。提醒父母,还是应当温和制止逗孩子的亲友,实在不好意思不妨岔开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将孩子抱开。例如胡博的爸爸可以对同事说:别逗他,他还不懂什么是开玩笑呢。或者对胡博说:这些汽车都是胡博的,可以送给叔叔,也可以不送给叔叔,你自己决定吧。当孩子显现出不良情绪,必须及时补救,不知情的父母就要温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高兴,倾听孩子发脾气,然后设法解决。有时候一个场景的设置应该胜过语言的解释,例如上文所说那位叔叔对小可心的做法就比较巧妙而有效。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出来,父母也不必勉强,只是说:好吧,这是你的秘密,你可以不说;等你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haizi/)
不可轻视孩子的情感张爱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入木三分: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着和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同样的慷慨。所以,家长不要轻易和随便的否定孩子,要对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和努力充满欣喜和认可,甚至充当孩子的粉丝,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要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不要总是盯着学习成绩和学习结果。很多家长觉得自己那么关心孩子,怎么孩子会那么烦自己呢?我可以明确告诉家长,就是因为家长不会说话,一张嘴,就让孩子十分反感。家长和孩子交谈的时候,总是以质问的口气。孩子对家长最反感的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做完作业了吗?,第二句话考多少分啊?孩子一听这两句话头就大了!其实孩子并非不希望家长关心自己的学业,但这两句话,问的都是学习结果,做完作业了吗?这是结果,考多少分啊?这也是结果。孩子更希望家长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孩子关心的家长不问,孩子反感的,你天天问个没完,你说,孩子能不烦你吗?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多少杨懋蓉:家长要明白和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不是主观愿望想把孩子培养好就能实现的。家长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多少,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新知家长是不了解的,还需要虚心向孩子请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的进步主要靠知识与信息传递,而不是靠经验传递,成年人的优势远不及孩子。试想,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大人知道得多,并形成了许多成年人不具备的观念时,如果家长不懂得平等和尊重,而只是一味的强制,两代人之间怎么对话?家长在给孩子训话时总喜欢问他你听明白了没有?,家长要考察自己的沟通效果,可以换一个角度和口气,这样问孩子我说明白了没有?这样孩子听起来就很舒服,觉得家长很尊重自己,乐于和家长一起探讨问题,同时这样也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引导很重要,而不是强制。家长要明白,孩子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吻与自己讲话。孩子更不喜欢父母笨蛋、废物之类的否定、贬低、侮辱自己的语言。父母有很多话可能只是随口说说,但这些贬损性的词语,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却很大。在这种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终生难以改变的畸形心理。小到自暴自弃,大到危害社会。所以家长在和孩子对话时,至始至终都要带着商量的口吻,不能总是质问孩子,要平等的和孩子进行交流,选取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是最健康的亲子关系,最健康的家庭氛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家长不用费多大的劲儿,孩子很自然的就会成长为栋梁之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将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列为儿童教育的四大支柱。如果我们中国的父母把这四点当成教育和沟通的最终目的,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命令式的强制孩子听话,相信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代沟是可以沟通的,关键看父母怎么做。
我们说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的直线延伸性和纵向延伸性都需要父母在孩子逻辑思维丰富成长过程中,给予合理的帮助,尽可能使孩子逻辑思维成长保持平衡。否则,有可能造成的培育结果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明显倾向于直线延伸的孩子,未来其逻辑思维容易拘泥于一种思维路径,并且容易造成因追求精确、完整而自觉杜绝信息之间的交换、组合,其外在行为就会表现为刻板、小心谨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明显倾向于纵向延伸的孩子,未来其逻辑思维往往会因一点而起,而很容易无边际发散开去,最终无法实现逻辑思维的目的性,其外在行为就会表现为事无所终。因此,针对逻辑思维能力呈现为直线延伸性的孩子:父母应当在孩子逻辑思维丰富成长过程中,加强纵向延伸的培育。例如,根据上述事例,父母就可以在孩子讲述完故事后,让孩子围绕着书中的原型人物编一个新的故事;针对逻辑思维能力呈纵向延伸性的孩子,应当在孩子讲述完故事后,在强调不能改变故事人物原型和故事情节的条件下,让孩子尽可能准确地加以复述,在孩子复述结束后,再给孩子进行一次讲述,如此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次重复。另外,应当注意的一点是,首先应当相对准确地了解孩子复述的正确率(即以对故事人物原型和故事原情节不加以更改的完整复述为标准),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以5%到10%的提升率对复述的正确率逐步进行提高。父母提问:如何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延伸性?孩子: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当孩子针对某种事物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往往会习惯的采用两种解决方式:其一:具备关心、耐心的父母孩子: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妈妈:因为大气本身是无色的,天空的蓝色是大气分子、水晶、水滴等和阳光共同进行作用产生的。因为阳光进入大气是,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能够这样详尽解释的父母应该为少数;而采取如下态度的父母为多数。其二:不关注和缺乏耐心的父母孩子: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妈妈:不知道 !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呀?你长大就知道了!那面对孩子无穷无尽的问题,父母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培育方法,才能及时有效的帮助孩子实现逻辑思维的延伸性呢?孩子: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妈妈: 你说为什么呢?孩子:因为蓝色的漂亮。妈妈:我也觉得的很漂亮!不过蓝色的天空是受光和作用影响下才出现的。大气本身是无色的……。当孩子针对某种事物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在回答孩子问题之前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一句反问:你说为什么呢?然后,给孩子少许的时间,以便孩子可以自我尝试延伸性地逻辑思维编织,再对孩子的为什么进行回答,就能够很好地做到激发孩子在逻辑思维丰富成长过程中实现尽可能长的自我延伸度。为什么?是孩子们探索认知这个世界最喜欢、最积极的方式,妈妈如果采用载体培育适合的培育方式,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自觉地放弃这些对未来非常有帮助的信息采集的好奇和欲望,培育结果可想而知。你说为什么呢?这是在各种培育方式中对父母来说最为有效、便捷和容易实现的培育方式,因此当孩子缠绕着你问这问那的时候,请父母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帮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haizi/)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9/1025257.html
看过《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多少》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