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将向您介绍关于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音语舞是华德福学校的必修课,我看过七年级的学生上这门课。男孩们的调皮一部分是冲着老师来的,他们总是故意发出噪声或走错步,音语舞老师很生气,把调皮男孩的
【 tulaoshi.com - 成功 】
音语舞是华德福学校的必修课,我看过七年级的学生上这门课。男孩们的调皮一部分是冲着老师来的,他们总是故意发出噪声或走错步,音语舞老师很生气,把调皮男孩的名字写在本子上,罚他们下周多上一节音语舞课。斯坦纳在给老师的演讲中,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次学生们上课不专心听讲,私下里传递字条,任课老师灵机一动,课堂内容转向了邮政系统的历史发展,从烽火台讲到了邮票、信封、通讯,当学生们终于领悟到老师的用意,他们对老师表现出由衷的尊敬。还有一位老师,在他的班上有一个捣乱学生,当老师做别的事时,他会跳起来打同学,这时,如果老师生气,这个孩子就会更加调皮,但这个老师假装没看见。斯坦纳说:有些情况老师最好假装没看见,继续做自己的事。通常小孩故意做坏事时,如果你特别去注意他,反而适得其反老师千万别落入他谴责的行为中,如他批评学生发怒,他自己也会怒气冲冲。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无论多么恶作剧,斯坦纳希望老师和家长心里仍然保留一份对他们的尊重,超越他们之上有一种我们还不能理解的力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写信给爱默生学院的老师沃伦(Warren),询问他对奖励和惩罚的看法,他曾在美国的一所华德福学校任主课老师多年。他在回信中写道: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终生的学习者,使他们感觉到和周围的人们及大自然有深刻的联系。这样的学生应该能清晰、独立地思考,具备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当我们惩罚学生时,不仅是考虑怎样要求他们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还应考虑到对教育目标的影响。奖励和惩罚能够帮助学生成为有道德感和创造力的独立个体吗?我的回答是:不!我和其他的老师,的确有时奖励和惩罚学生,但我要强调,这两种方式都是从外界给学生施加权威,削弱了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能力。捣乱的孩子通常是想引起别人更多的注意。每位孩子需要在他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感受到他是世界的公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chenggong/)幼儿园放学后,妈妈带Lucia到小区的公园玩。妈妈在一边和Lucia同班同学的一位家长聊着天,Lucia则兴高采烈地和小朋友们跑着、跳着,一会玩荡秋千,一会玩滑滑梯,一会玩抓迷藏……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妈妈看到天色渐晚,就叫Lucia赶紧回家。Lucia正玩在兴头上,当然不愿意回去。妈妈看到Lucia不听自己的话,十分不高兴,就想硬拉着 Lucia的手回家,Lucia眼泪马上就掉了下来。这时,另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对Lucia的妈妈悄悄说:让她们多玩两分钟吧。接着,这位妈妈蹲下来对Lucia和她的女伴说:给你们再玩两分钟,现在是5点30分,我们5点32分就回家。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把表给两个小朋友看。两个小孩互相望了望,然后说:再给我们玩3分钟。妈妈说:好!再过3分钟我们就都回家。……许多父母对Lucia的妈妈所遇到的类似的亲子冲突并不陌生。那么,这种亲子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预防或解决呢?亲子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亲子之间的相互期望不同步。例如,Lucia的母亲期望孩子一听到回家的指令,就停下游戏的脚步,然后跟着妈妈回家。而 Lucia在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则期望能再和小朋友玩一会。由于游戏过程中心理惯性的作用,家长如果要孩子突然停下游戏,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孩子通常无法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给孩子注意力的转移一个缓冲期,让孩子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产生一个可以接受的心理预期。所谓心理预期,就是让孩子知道一件活动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做什么。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亲子之间在相互期望上的矛盾。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协商是心理预期产生的基础,也是预防和解决由相互期望的差异造成亲子冲突的主要方法。例如,如果妈妈和Lucia之间达成了再玩3分钟就回家这样的协议,那么,双方的期望都一致了。Lucia对3分钟后妈妈叫她回家已经有了明确的心理预期,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再出现再玩会,不愿意回家的期望。父母在类似情境中的亲子沟通过程中,应该处于主动引导的地位,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期望要有一定的预见性,由此引导孩子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例如,不少家长带孩子逛商店时,都会遇到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的情形。根据这种经验,家长如果带孩子逛商店时,只是想给孩子买衣服,但不准备给孩子买玩具,就必须事先和孩子约定:我们今天去商店只是给宝宝买件衣服。如果你喜欢玩具,只能去看看,但先说好不能买。孩子同意后再带孩子去商店时,孩子心里已经有了爸爸妈妈只会让我看玩具,但不会给我买玩具的心理预期,这样,就可以避免商店中亲子冲突情景的重演。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孩子虽然已经与父母达成协议,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但依然想要试图改变这种预期的心理。例如,3分钟过后,有些孩子可能还会提出再玩3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先双方的约定,随意屈服于孩子的哀求,会让孩子产生支配家长的心理预期,这样,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仅失去了主动权,而且,也不利于养成孩子诚信的品质。
小朋友熹仔以前每星期总要惹他妈妈发火,妈妈就像疯了一样噼里啪啦地打他一顿。他说,虽然觉得痛,但很过瘾,就像按着了妈妈的‘按纽’一样,一按,她就暴跳如雷。后来他妈妈拿他没辙,也就逐渐不打他了。传统的哄、讲、训、打、弃的教育只会换来对抗。广州睿航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快乐亲子关系课程》让家长与孩子建立在彼此尊重、理解的层面上,运用 12个沟通技巧,一个月的时间里,助教和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使学到的技巧能及时运用、总结。第五天的课程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在孩子与父母连接的环节里,让已受损的心桥重新建立和稳固起来。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做一个快乐的家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chenggong/)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9/102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