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甜食 】
胰岛素治疗的患儿如何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胰岛素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最初阶段应每2-3天调整一次。四次尿糖和四段尿糖是胰岛素剂量调整(简称调量)的主要依据。根据所用的胰岛素种类的不同,其调量方法也不相同。
使用单纯用短效胰岛素治疗时,每日须四次注射胰岛素,即早饭前、中午饭前、晚饭前和睡前加餐前各一次。它的具体调量方法是:根据前一天四次尿糖情况调整次日的胰岛素用量,也就是根据午餐前尿糖情况,调整早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根据晚餐前尿糖情况,调整午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根据睡前加餐前尿糖情况,调整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根据早餐前尿糖情况,调整睡前加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应用短、中效混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每日须注射两次胰岛素,早餐前及晚餐前各一次。它的具体调量方法是:根据前一天四次尿糖情况调整次日的胰岛素用量,也就是根据午餐前尿糖情况,调整早餐前的短效胰岛素用量;根据晚餐前尿糖情况,调整早餐前的中效胰岛素用量;根据睡前加餐前尿糖情况,调整晚餐前的短效胰岛素用量;根据早餐前尿糖情况,调整晚餐前的中效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调整剂量时,速度不宜过快,每2-3天调整一次即可。每次增减的量也不宜过大。当尿糖控制到一个加号(+)时,可将胰岛素调量速度放慢,每3-4天调整一次,最好把尿糖控制在(()或(—),如果有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可以继续调量,直到把血糖降到满意程度(空腹血糖维持在6.7~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接近空腹水平)为止。
患儿的尿糖受天气、病程、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儿和家长应学会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方法和原则,以便在家中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胰岛素的调整,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并防止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之四
在糖尿病门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患儿,胰岛素注射部位出现了凹陷或硬结,这是胰岛素治疗的另一种并发症-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胰岛素制剂中含有杂质有关。当停止在该部位注射胰岛素后,凹陷或硬结可缓慢自行消失。
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发生萎缩后,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因此应积极加以预防和处理。其处理方法包括:勤更换注射部位,更换高纯度的胰岛素及进行局部理疗等。
实践证明,勤更换注射部位是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胰岛素须进行皮下注射,人体以下部位是注射胰岛素的最佳部位:前臂外侧、三角肌处、大腿前部及外侧、腹部及Tulaoshi.Com臀部。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药物吸收快慢也有所不同。其中,以腹部吸收最快,其次是臂部,然后是大腿和臀部。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可采用多个部位轮换使用。如在同一部位注射时,两个针眼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厘米,而且,短时间内不应在同一注射点进行多次注射,以防止局部皮下组织吸收能力降低,胰岛素不能完全吸收而影响疗效。
具体注射方法如下:选择好注射部位,用碘酒消毒后再用酒精消毒。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皮肤夹住轻轻提起,用抽好胰岛素的注射器注射时针尖与皮肤间应成90度的角度;消瘦的小儿针尖与皮肤间也可成45度角注入。注入后应试抽一下有无回血,确认无回血时方可将胰岛素注入,最后,用消毒棉球压迫注射处,快速拔出针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纯度胰岛素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加上合理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这一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胰岛素的治疗也将伴随糖尿病患儿的终生。因此,家长和患儿应很好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和原则,合理选择和更换注射部位,以保障患儿胰岛素治疗的顺利进行。
口味暗示健康 想吃甜或是胰岛素缺乏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吃甜,有些人喜欢吃咸,这固然和不同的口味有关,但美国MSN网站近日提醒大家,如果一段时间内,你特别想吃某种或某类食物,也许意味着营养失衡或更大的健康问题。
1.老想吃巧克力。意味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和B12。它们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传递能量的效率。一旦缺乏,人容易感到疲劳、沮丧或情绪低落。巧克力则通过释放血清素,让人感到快乐。
2.想吃甜食。可能是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对糖的摄入,一旦缺乏,人低血糖时就会焦躁不安、思绪混乱且易怒、固执。这就是有些人不吃甜食就坐立难安的原因。
3.想吃咸的食物。生活中越是疲劳的人,越爱吃咸的、口味重的食物。这些人大部分处于肾上腺疲劳状态,过多摄入盐分会刺激肾上腺(www.tulaoshi.com)分泌出一种可抑制和缓解紧张的激素。
4.想吃辣的食物。吃东西时总要求越辣越好,证明你舌头上的味蕾已在常年食辣中降低了敏感度,而且你会经常因菜肴不够辣而情绪激动或感到身体疼痛。这是因为辣椒中含有天然镇定素,摄入辛辣食物是缓解过度紧张的一种途径。
5.想吃肉。体内缺乏氨基酸或铁等矿物质不足。肉类的蛋白质能帮助人体获得所需的氨基酸;其中的铁与植物中的铁不一样,与人体需要的形式完全一致,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肉中含有某种因子能促进铁离子吸收。(生命时报)
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之二
Somogyi现象又称为低-高血糖反应,是由于应用慢性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也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这种现象的机理是慢性胰岛素过量时,患儿血糖多在睡眠后半夜时降低,因此引发病人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使患儿血糖增高,清晨出现高血糖。
低-高血糖反应发生时,由于低血糖多发生在睡眠中,易被漏诊。患儿表现为多汗、多动、不安、作恶梦,恐惧感或出现惊叫,有时患儿还可表现行为异常,严重时可出现低血糖惊厥和昏迷,但起床后患儿仍可照常活动。由于低血糖引起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数小时后(清晨)患儿出现高血糖,大量糖尿,并可伴有酮尿,出现了低血糖后的高血糖。一般血糖升高时间不定,甚至可以长达数日之久。由于夜间低血糖症状易被忽视,发现问题时往往已出现尿糖增多,并因此加大胰岛素用量,其结果常会导致症状加重。
当患儿临床有下列表现时,应注意是否有低-高血糖反应发生:
1、患儿24小时尿糖(指患儿24小时总尿量中所含的葡萄糖量,为定量测定)增多,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因尿糖增多,加大胰岛素用量后,尿糖不能稳定下降,多在“++或+++”与“-”之间,波动较大。
2、患儿易饥、多食、体重增加伴有肝肿大。
3、患儿夜间有作恶梦、盗汗,醒后头痛、恶心、尿糖增高等表现。
对怀疑低-高血糖反应的患儿应在夜间2-3时测定血糖和尿糖,如果夜间血糖低于正常或尿糖阴性即可确诊本病。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就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每2-3天减少胰岛素用量的10%左右为佳,应注意不可短时间内减量过快以防诱发酸中毒。
总之,低-高血糖反应由于症状不典型,常易被漏诊而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和医生应对这种并发症予以高度重视,作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保证糖尿病患儿的治疗顺利进行。
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之三
糖尿病肝肿大作为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可由两种因素引起,其中慢性胰岛素用量不足是糖尿病肝肿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胰岛素用量不足,也就是长期胰岛素用量不足时,由于患儿全日用量偏小或注射次数偏少,病人经常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尿病的症状不能完全消除,从而导致患儿生长缓慢、肝脏显著增大、高血脂、高血糖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取血检查肝脏功能时,多为正常,或者转氨酶轻度增高。治疗方面应注意加强饮食的调整,并逐渐调整和增加胰岛素的用量,使患儿血糖控制在正常的高限。一般经及时处理后,患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多可恢复正常。
另一种糖尿病肝肿大是由于胰岛素剂量偏大,同时患儿又摄入了高热卡饮食,导致机体合成代谢旺盛引起的。如患儿食入的总热卡超过机体的需要量,引起血糖、尿糖增高时,只片面强调多用或追加胰岛素剂量以使血糖、尿糖数值达到控制的范围,其结果也会导致肝肿大。患儿临床表现易饥饿、多食、但无多尿表现,一般情况较好,有时www.tulaoshi.com可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患儿生长速度往往稍低于正常,但体重增长较快,有肥胖趋势,并伴有肝肿大。患儿肝大的程度比慢性胰岛素用量不足所引起的要轻。处理方法为将热卡摄入量和胰岛素用量同时逐渐减量,并相应增加患儿的运动量。
总之,胰岛素治疗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胰岛素治疗不当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儿应定期到糖尿病门诊复诊,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使糖尿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使患儿健康的成长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