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脑细胞其实并不比成人少,只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网络节点还未连结,因此,世界对宝宝来说是混沌的。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父母的帮忙,通过触摸他的肌肤,让他不断受到足够的观感刺激,以帮助宝宝的大脑细胞习惯于相
【 tulaoshi.com - 育儿 】
胎教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介绍触摸胎教法供准妈妈们学习。
抚摸胎教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5个月的胎儿可以与母亲玩游戏,每次5分钟,每次运动时母亲用手捧住胎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隔着肚皮轻轻抚摸和拍打。实际上怀孕7周时就有胎动,由于胎动幅度小,孕妇感觉不到。孕16周起就可感到较明显的胎动。
孕妇仰卧床上,头不要垫得太高,全身放松,进行轻轻抚摸、拍打,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在没有胎儿踢蹬的部位拍打亦会引起胎儿的踢蹬。开始时每星期3次,以后逐渐增加,每次5~10分钟,这样可以促进胎儿肢体运动和触觉,增加肢体灵活度,作运动法的同时可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
抚摸胎教的益处
● 抚摸胎教可以锻炼胎宝宝皮肤的触觉,并通过触觉神经感受体外的刺激,从而促进了胎宝宝大脑细胞的发育,加快胎宝宝的智力发展。
● 抚摸胎教还能激发起胎宝宝活动的积极性,促进运动神经的发育。经常受到抚摸的胎宝宝,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也比较机敏,出生后翻身、抓握、爬行、坐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都能明显提前。
● 在进行抚摸胎教的过程中,不仅让胎宝宝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还能使准图老师妈妈身心放松、精神愉快,也加深了一家人的感情。
● 在母腹中经常被父母抚摸做体操和游戏的足月儿,出生后翻身抓爬握坐的各种动作均较未进行过训练的要早,出生后肌肉活力较强。
好奇温馨提醒:此项胎教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运动不当或过度而产生意外。有早期宫缩者禁做此项运动。
从妊娠第五个月起,由于胎儿触觉功能逐渐发育起来,因此可开始用触摸胎儿的方法进行胎教。
在进行抚摸的过程中,或配合语言世界形势音乐的剌激,可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开展胎儿抚摸的理想时间是每天傍晚,因为这个时候的胎动最为频繁与活跃。抚摸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增至早晚各一次。
对有早期宫缩的孕妇,不可用触摸动作。
此外,妊娠五个月时还可进行触压拍打法。经过触压、拍打增加了胎儿肢体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胎教方法。当胎儿蹬腿不安时,要立即停止训练,以免发生意外。
新生儿的手是呈拇指在手心的握拳状,他还不www.tulaoshi.com会抓住玩具,手的动作也只是将手放进嘴里吸吮,以后就是将手放在眼前细看,到3个月时可将两手握在一起放在眼前玩。此时手还不能主动张开,但家长也要有意识地放一些带有细柄的玩具在他手中,如花铃棒、拨浪鼓、塑料捏响玩具等。刚开始可先用玩具去轻轻地触碰小儿手的第一、二指关节,让他感觉不同的物体。待小儿的手完全展开后,将玩具柄放入孩子手中,使之握紧再慢慢抽出。也可以等小儿抓住玩具后,大人可握住小儿的手,帮其摇出响声,同时讲“摇!摇!”以引起婴儿视听的关注。除了让小儿触摸和抓握带柄的玩具外,大人可以把自己的拇指或食指放进其手心,小儿碰到手指就会无意识的抓住,一会儿便放开。大人还可以把铅笔杆、水果糖或其它光滑的小玩具放进他手心,让其抓住。除了上面这些训练方法外,还可用小儿的手去触碰某些物体,如吃奶时把小儿的手放在母亲乳房上或脸上,让他触摸。抱着小儿时前方放一些玩具,让他去触碰,以帮助他进行早期的感知活动。训练一段时间后他就会主动地抓握玩具。
这个年龄选择带柄易于抓握能发出响声的玩具比较适宜,如摇棒、哗铃棒、小摇铃、各种环状玩具等,装有珠子和小铃的玩具一定要结实,以防脱落后被小儿误食引起窒息。
每天给婴儿进行系统地抚触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消化与吸收、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还能增进父母与宝宝的亲情交流。日前,由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强生婴儿抚触、十年中国行”活动拉开帷幕。儿童保健专家刘纪平教授和沈月华教授被授为强生婴儿抚触中国大使。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学抚摩,让大量温和良好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以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刘纪平教授通过对330名正常婴儿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抚触组婴儿的智能发育、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0到3岁是婴儿抚触的关键期,一般越早开始对婴儿进行抚触,效果越明显。但对大一点的孩子做抚触也是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让孩子达到放松的目的。婴儿出生后就可对其进行抚触,一天两次左右,一次15分钟为宜。家长对宝宝进行抚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一、注意轻重:以宝宝不疼不痒为准。
二、面积大:抚触面积越大对宝宝的良性刺激越多。
三、时间可以不固定:家长可以各部分分解做,宝宝吃奶的时候可以对其做手和脚,睡觉的时候可以对宝宝的背部进行抚触。
人对世界的第一认知,源自触摸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母亲产道时,全身肌肤受到大力挤压,这就是生命最初的触觉学习。有研究表明:与剖腹产的婴儿相比,由于自然分娩的孩子因为在生命之初经历了这一过程,长大后感觉更敏锐,运动更协调,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
孩子蹒跚学步时,最初的目标,便是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人人需要触摸和被触摸,这就是我们的天性
视觉,集中在眼睛;嗅觉,集中在鼻子、听觉是耳朵、味觉是舌头。而触觉感官与众不同,它并不是集中于某一个部位,由里(内脏器官)到外(全身各个部位),它无tuLaoShi.com所不在。
正因为这样,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大部分是通过触觉来获得。
我在,因为我感觉到了触摸。没有一种感觉,令我们如此真实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而人类彼此间最有意义的交流,也往往通过各种方式的触摸来完成。我在这里,与你在一起。还有什么比皮肤对皮肤的接触,更能深刻地传达这样的信息?
因而,有人将皮肤称做我们的第二大脑。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理由让我们爱上触摸这一最最简单而又最最神奇的方式。
科学家的理由:触摸能促使身体分泌出令人体感到身心愉快的激素
皮肤对触摸刺激的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感觉细胞并非存在于皮肤的表皮层,而是在表皮层下的真皮层。真皮层中广泛分布着神经末梢,分别感知外界的刺激,如温度、压强、疼痛等等,然后将这些信息一起发送给大脑。大脑再综合来自其他感官的感受,以及库存的印象,最终向身体发出对某一行为的反馈信息。
出门前爱人亲吻你的耳垂,尽管在你看来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在你的身体里,却是经过了上述复杂的过程大脑综合了触觉、视觉、温度觉等一系列信息后,再结合从前记忆中的,让你得出了幸福这一结论。
享受美食靠的是味觉吗?但是,很多美食是没有味道的,带给我们的完全是触觉上的享受:脆、滑、糯,韧。拿起一块巧克力放进嘴里,如果仅仅是甜的滋味,而缺席了那丝般润滑,如水银泻地般的口感,还会令我们如此欣喜和迷恋吗?
在这些过程中,触觉能够激活大脑的边缘系统,从而分泌出令人感觉身心愉快的多巴胺类物质。
婴儿需要妈妈触摸的理由
已经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经常得到温柔爱抚的婴儿,身高体重都增长较快,同时也比较强壮,不容易得病。而缺乏搂抱和抚摸的婴儿,会患上皮肤饥饿症,不但健康状况欠佳,而且长大后容易发生各种问题。
最为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83;触觉过敏
一旦与别人发生身体的接触,便十分反感和戒备,甚至掉头就跑。
183;触觉迟钝
从外表上看这样的人是完全正常的,能看,能听,也能说,但就是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缺失了触觉情感的敏锐,在某种意义上患有残疾。
小宝宝的脑细胞其实并不比成人少,只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网络节点还未连结,因此,世界对宝宝来说是混沌的。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父母的帮忙,通过触摸他的肌肤,让他不断受到足够的观感刺激,以帮助宝宝的大脑细胞习惯于相互传递信息,使宝宝从黑暗世界解脱出来。
触摸犹如父母给予宝宝的神经润滑剂。因此,缺乏触摸的宝宝一定会变变得反应僵化、迟钝,甚至枯萎。因此,那些因工作繁忙而忽略触摸的父母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对孩子做出评估,以及早发现问题进行纠正训练。
25种简易触觉障碍评估法
所谓触觉障碍的宝宝,是处理触觉时调节的不够好,或许是迟钝、也或许是太敏感,以下25种情况,如果宝宝有多项符合的话,可能就是触觉有障碍了,轻微的话,父母可以从游戏或日常生活中引导他,如果严重的话可能就应与职能治疗师谈谈了,做个简易的评估,就能让父母知道自己与宝宝间的互动有没有问题。
1、时常感觉腹痛─严重,反复性;
2、易怒─容易哭闹,不容易安抚;
3、重力不安全感─不爱动,或者不喜欢被以直立或水平方式抱;
4、触觉防御─不喜欢被触碰;
5、口腔防御;
6、吸损或喂食困难-狠狠的喝了几口奶,就拒绝再喝了;
7、反复性肠胃消化障碍;
8、睡眠障碍;
9、不容易安抚或转移情绪;
10、对声音、味道、气味、光线或颜色容易敏感;
12、逃避目光接触;
13、缺乏探索性行为;
14、注意力缺失;
15、僵化或固定化的行为;
16、起床后的刷牙、穿衣等晨间活动有困难或挣扎;
17、攻击性;
18、固执或墨守成规;
19、好动或过度兴奋;
20、过度谨慎;
21、不喜欢穿鞋或穿衣;
22、游戏或日常生活会坚持不寻常的互动模式或策略;
23、自我刺激、自我伤害;
24、过度寻求本体觉刺激─偏爱追、赶、跑、跳、碰等活动;
25、过度反应─时常出现逃避、战斗或是吓呆的行为。
探索,帮助宝宝触觉发展
专家认为:提供孩子安全的探索环境,只要确定游戏的环境及物品是安全的,可培养孩子主动的个性,不过要注意给予的东西不能太小,例如弹珠;也不要是绳子、塑料袋等,以免发生危险。各个阶段有适合的游戏及发展,在提供孩子游戏之前,要先知道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然后再从旁引导。
触觉认知发展进程
0~6个月
视线随着物体移动,别人靠近时显得有兴趣,自己会主动拿摇铃。
7~12个月
伸手拿玩具,可以同时拿两样玩具,找眼前被盖住的玩具。
13~18个月(1岁~1岁半)
知道不可以,Bye Bye,指认书本的图片,知道什么可以吃,会叠二块积木,试叠三~四块积木,找藏在杯内的玩具,翻抽屉。
18~24个月(1岁半~2岁)
认得镜中的自己,叠四~五块积木,认得身体各部分,会用倒出的方式取得装在瓶内的小颗粒,跌五块积木。
24~30个月(2岁~2岁半)
懂得使用三种东西的用途,玩伴家家酒,叠九块积木,会正放形状板。
30~36个月(2岁半~3岁)
帮忙收拾玩具,记得简单的童话,叠品状积木,叠十块积木,画图,会倒放形状板。
36~42个月(3岁~3岁半)
叠两层有变化的积木图形,如品。
4岁
画圆圈,依照颜色、形状配对。
5岁
认得五个颜色,认得三角形、圆形、四方形,可以照着画圆形、四方形、十字交叉线条,可完成两个指令,数到四,会用身体当参考点,分左右边。
小宝宝的脑细胞其实并不比成人少,只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网络节点还未连结,因此,世界对宝宝来说是混沌的。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父母的帮忙,通过触摸他的肌肤,让他不断受到足够的观感刺激,以帮助宝宝的大脑细胞习惯于相互传递信息,使宝宝从黑暗世界解脱出来。
触摸犹如父母给予宝宝的神经润滑剂。因此,缺乏触摸的宝宝一定会变变得反应僵化、迟钝,甚至枯萎。因此,那些因工作繁忙而忽略触摸的父母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对孩子做出评估,以及早发现问题进行纠正训练。
25种简易触觉障碍评估法
所谓触觉障碍的宝宝,是处理触觉时调节的不够好,或许是迟钝、也或许是太敏感,以下25种情况,如果宝宝有多项符合的话,可能就是触觉有障碍了,轻微的话,父母可以从游戏或日常生活中引导他,如果严重的话可能就应与职能治疗师谈谈了,做个简易的评估,就能让父母知道自己与宝宝间的互动有没有问题。
1、时常感觉腹痛─严重,反复性;
2、易怒─容易哭闹,不容易安抚;
3、重力不安全感─不爱动,或者不喜欢被以直立或水平方式抱;
4、触觉防御─不喜欢被触碰;
5、口腔防御;
6、吸损或喂食困难-狠狠的喝了几口奶,就拒绝再喝了;
7、反复性肠胃消化障碍;
8、睡眠障碍;
9、不容易安抚或转移情绪;
10、对声音、味道、气味、光线或颜色容易敏感;
12、逃避目光接触;
13、缺乏探索性行为;
14、注意力缺失;
15、僵化或固定化的行为;
16、起床后的刷牙、穿衣等晨间活动有困难或挣扎;
17、攻击性;
18、固执或墨守成规;
19、好动或过度兴奋;
20、过度谨慎;
21、不喜欢穿鞋或穿衣;
22、游戏或日常生活会坚持不寻常的互动模式或策略;
23、自我刺激、自我伤害;
24、过度寻求本体觉刺激─偏爱追、赶、跑、跳、碰等活动;
25、过度反应─时常出现逃避、战斗或是吓呆的行为。
探索,帮助宝宝触觉发展
专家认为:提供孩子安全的探索环境,只要确定游戏的环境及物品是安全的,可培养孩子主动的个性,不过要注意给予的东西不能太小,例如弹珠;也不要是绳子、塑料袋等,以免发生危险。各个阶段有适合的游戏及发展,在提供孩子游戏之前,要先知道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然后再从旁引导。
触觉认知发展进程
0~6个月
视线随着物体移动,别人靠近时显得有兴趣,自己会主动拿摇铃。
7~12个月
伸手拿玩具,可以同时拿两样玩具,找眼前被盖住的玩具。
13~18个月(1岁~1岁半)
知道不可以,Bye Bye,指认书本的图片,知道什么可以吃,会叠二块积木,试叠三~四块积木,找藏在杯内的玩具,翻抽屉。
18~24个月(1岁半~2岁)
认得镜中的自己,叠四~五块积木,认得身体各部分,会用倒出的方式取得装在瓶内的小颗粒,跌五块积木。
24~30个月(2岁~2岁半)
懂得使用三种东西的用途,玩伴家家酒,叠九块积木,会正放形状板。
30~36个月(2岁半~3岁)
帮忙收拾玩具,记得简单的童话,叠品状积木,叠十块积木,画图,会倒放形状板。
36~42个月(3岁~3岁半)
叠两层有变化的积木图形,如品。
4岁
画圆圈,依照颜色、形状配对。
5岁
认得五个颜色,认得三角形、圆形、四方tulaoShi.com形,可以照着画圆形、四方形、十字交叉线条,可完成两个指令,数到四,会用身体当参考点,分左右边。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1/102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