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婴儿习惯爸爸的拥抱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爸爸走路的节奏和妈妈不同,应该让宝宝学会喜欢这种不同。依偎抱姿和颈部依偎法是爸爸们最适合的姿势。 颈部依偎法。
【 tulaoshi.com - 育儿 】
让婴儿习惯爸爸的拥抱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爸爸走路的节奏和妈妈不同,应该让宝宝学会喜欢这种不同。依偎抱姿和颈部依偎法是爸爸们最适合的姿势。
颈部依偎法。
先用依偎抱姿,然后把宝宝往上抬,让他的头落到你的颈窝处。你www.tulaoshi.com会发现这是最舒服、最安静的拥抱方式,极具安抚效果。用这种姿势爸爸要比妈妈占优势。而宝宝不仅能用耳朵听,还能通过颅骨的振动感觉到声音。当宝宝的头部贴近你的喉咙,你哼歌给他听时,男性特有的低沉声音所产生的振动可以很容易地让宝宝入睡。你可以一边抱着他走路或摇晃,一边哼唱舒缓安静的歌曲。
让宝宝靠着颈窝的另一个好处是,宝宝的头皮可以感受到你呼出的温暖气流。有时候往宝宝的头或脸上吹气,就能让他安静下来。这称为“神奇的呼吸”。
温暖的怀抱。
让宝宝的耳朵靠近你的心脏,肌肤相亲,让宝宝感受男性独有的依偎抱姿。心跳的节奏、胸腔的振动以及腹部的呼吸,加上你脚步的移动,给了宝宝一种独一无二的拥抱体验。如果宝宝渐渐睡着了,你可以跟他一起躺下,一起入睡。
如果爸爸能学会抱宝宝,和宝宝有良好的互动,那对忙碌劳累的妈妈来说真是一大宽慰。有了爸爸的帮忙,妈妈就不会累得精疲力竭。爸爸们,参与到抱孩子的行列中来吧。
大型室内儿童游乐园品牌永旺幻想旗下的主品牌--莫莉幻想北京丰台永旺商城店正式开业,这是永旺幻想集团在中国区域的第100家店铺,接下来的计划是从2016年开始,以每年60家的速度继续开店,到2020年店铺数将达400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永旺幻想是来自日本的,主要目标人群为12岁以下儿童及其家庭,设施布局以森林为主题,注重亲子交流,内容包括“职业体验”、“角色扮演”等等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永旺幻想(www.tulaoshi.com)(中国)儿童游乐有限公司董事长藤原信幸,伴随着永旺幻想的中国事业一路成长至今感慨颇多。藤原董事长表示永旺幻想在2008年刚刚进驻中国市场的时候,消费者对于儿童娱乐区域还存在很多陌生感,整个行业也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因此永旺幻想当时的知名度较低、拓展速度也较慢,至2012年莫莉幻想在中国的店铺也仅仅只有10家。随后进入2012年,永旺幻想在中国的事业迎来了转机。在这一年整个消费市场的模式产生了变化,电商的急速发展导致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迅速受到各大综合商场的推广,而儿童业态作为体验式业态中的代表受到了不少购物中心的青睐。借着这样的机会,永旺幻想开始加速其在中国的事业拓展,2013年开业25家,2014年开业40家,至2015年9月全国门店数已经达到100家,这样的发展体现出着永旺幻想对中国市场的极大信心及重视。藤原董事长表示,未来儿童市场的消费需求将继续拉升儿童游乐业的增长,为此永旺幻想将会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让更多中国的小朋友体验到永旺幻想式的 “梦想”、“快乐”、“家人接触”的游乐服务,打造一个新型游乐产业标志性品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永旺幻想(中国)儿童游乐有限公司】简介
永旺幻想(中国)儿童游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4日,是日本永旺幻想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20亿日元,法定代表人为:藤原信幸。2008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开设了第一家店铺--莫莉幻想北京国际商城店。现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广东、辽宁、吉林、安徽、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开设了102家店铺(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公司计划在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设400家店铺。
永旺幻想(中国)儿童游乐有限公司旗下店铺以莫莉幻想为主要品牌,在大型购物中心内面向12岁以下儿童及其家人开设的大型室内儿童游乐园,以森林和家人交流为主题,向儿童和家长们提供寓教于乐、寓乐于学、安全放心、尽情游乐的场所。店铺以莫莉森林为装修背景,环境新颖独特,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儿童游乐机器大部分源自日本。莫莉乐园、亲子园等亲子活动设施内有各类益智玩具供小朋友们游玩的同时,还有我们的卡通人物拉啦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各种亲子互动游戏。
永旺幻想(中国)儿童游乐有限公司求创新、求创意,不断满足儿童和家长们的多样化需求,为广大儿童和家长提供专业化的新型游乐空间。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母亲的心中纠结喜悦、感动、伤痛那是一种多么复杂的心情,她们是否能情绪稳定地抱起新生的婴儿,紧紧地贴近自己的乳房,看着孩子第一次吮吸乳汁?如果准妈咪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就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吧!
1.因等待而激动的心
可以想象一个母亲的心情而等待而激动是多么地渴盼见到宝宝的第一眼,但却因为生产中巨大的疼痛和消耗令母亲十分地虚弱,但却并不影响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与牵挂。很多女性在最后的生死关头,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要医生先救孩子,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因而他们想见到孩子第一面的心情和父亲的心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父亲大多是惊喜,而母亲则是稀有参半,喜的是孩子生出来了终于要和他们见面了,忧的是孩子健康吗?会不会少了根手指?等等。母亲担心得最多的怕就是这些啦!可见那颗因等待而激动的心正在承受着什么样子的煎熬。
2.妈咪产后多久可以见到宝宝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自然分娩,只要妈咪情况较好,妈咪都是可以第一时间就见到宝宝的,也就是宝宝抱出来第一眼就可以给宝宝看。随后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初乳了,此时孩子没有乳汁喝,但可以通过吮吸动作来帮助孩子学会喝奶。如果妈咪在伤口需要处理,那抱宝宝的时候就可能要推迟一些。
3.宝宝在怀的奇妙感觉
很多母亲都分享过第一次见到小生命,看他在自己怀里吮吸乳汁的心情,那是一种幸福的甜蜜的感觉,就像整个世界就只有母子二人一样,看着他就像看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自己一动都不敢动,生怕会打扰了这么美好的画面。看着孩子静静地躺在自己的情里,母亲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妙起来,风中都有花香,空气都是清新的,眼前一片阳光,耳旁都是幸福的声音,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令人幸福的快要晕掉的感觉。
4.母爱四溢的初次见面
有人说爱情里有一见钟情,两个陌生人可以通过第一次见面就爱上对方。如果爱情里一见钟情会激起内心的无限情爱的话,妈咪与宝宝的初次见面就是等待花开之后丰收的幸福和爱的四溢。那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受和爱,有等待的激动,有温柔的爱意,有幸福的甜蜜,令女性觉得无比的骄傲和幸福。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日常生活中沟通和交流最多的人,还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榜样。有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有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却非常的紧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子的情况呢?
1.沟通方式与亲子关系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沟通方式,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关系必定会变得紧张起来。与孩子沟通不仅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爱心和技巧。合适的沟通方式会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反之则会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生疏或是糟糕。
2.指责埋怨型沟通方式
不管什么时刻和什么情景,父母总tulaoshi.com是有指责可言。孩子的衣服没有放好,指责;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指责;孩子的成绩没有考好,指责。总之有数不清的指责,却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从不引导孩子应该如果去改善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事情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最后导致了孩子对父母这样子的沟通方式极端反感。
3.迁就讨好型沟通方式
在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总是扮演低声下气的角色。当孩子向父母提出相关问题或是置疑时,总以一副请求理解和原谅的面孔暗示孩子放弃当时的想法。虽然孩子每次在与父母沟通时都总的放弃了当时的想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心里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只是强忍住了自己。这样子的沟通方式迟早有一天会出现,孩子在无法接受的状态下火山一样暴发,对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很不利的。父母应该及时给与孩子讲出内心真实感受的机会,让他们也有意见可表达,而不是在每次开口前父母就以迁就讨好的姿态让他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4.打岔啰嗦型沟通方式
当孩子说得津津有味时,爸爸妈妈却在一旁打岔,这样子的沟通方式也是导致孩子和亲子关系不融洽的原因。就拿自己来说,自己在讲述某一件事情的经过时,有一个人在一旁打岔,那真是烦透了。
5.心不在焉型沟通方式
无论孩子跟你说什么,你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孩子跟你聊在学校的情况,你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哼哼两声。孩子跟你说起同学之间的开心事,你急着说:妈妈要去厨房了,一会儿再听你说。这样子的沟通方式持续几次之后,孩子就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告诉你了,因为你总是心不在焉地与他在沟通。
父母能否听到孩子的真心话,取决于你和他说话时的态度、语气,此时若再加上生动的肢体语言,那将会攻破他心理的最后防线,让他欢欢喜喜地敞开心扉,讲出他的心里话。
朋友张琦的儿子杨扬上小学四年级,这天一放学,他没有像往日那样先写作业,而是直接来到厨房。当时张琦正忙着做饭,随口说道:“我现在很忙,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
杨扬先是愣了愣,接着有点失望地走了出去。晚上吃饭时,杨扬的话很少。张琦这才想起他放学后来厨房的情景,好像是有什么话要讲的样子。
想到这里,张琦把自己的椅子往杨扬那里挪了挪,温和地问:“儿子,我说今晚的饭怎么少了点味道,原来是你还没向我汇报你的事情呢。”
张琦亲昵的举止、充满兴趣的面部表情、和气的说话声音,一下子点燃了杨扬说话的热情。杨扬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的数学题全对了,老师表扬我进步很快。”
“嘿,你真厉害!”张琦说着夹了一块排骨给杨扬,“这是妈妈对你的奖励。”
杨扬一得意,话多起来:“妈,我觉得数学不像以前那么难了。”
“照你这种学习精神,学好英语也不是问题。”张琦说着,用信任的眼神直视杨扬的眼睛。她知道杨扬最不爱学英语,所以才在他最高兴时提出来。
“当然能学好了。”杨扬在高兴之余,开始做计划:“以后我要听你的,每天早上背英语单词,写完作业后还要默写单词。”
张琦不说话,只是用手抚摸杨扬的头。杨扬开始反思自己:“我英语差,可能是上课时没认真听。以后我要改掉这个毛病。”
张琦笑着用手拍拍杨扬的后背,关切地说:“知道自己弱势在哪儿,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杨扬更加信心十足:“妈,我有时管不住自己,你以后要多监督我学习呀。’
这正是张琦想要的结果,她又给杨扬夹了一块肉:“我们边吃边谈。”
张琦利用这次愉快的晚餐时间,把杨扬学不好英语的问题摸清楚了,同时,也制订了如何提高英语的计划,可谓是两全其美。
孩子只有在父母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时,才愿意说话;如果你在说话时,再适当地使用一些积极的肢体语言,他会把心中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讲出来。桐桐的想象力很丰富,但粗心的妻子却没有发觉。桐桐六岁的时候,有次突然对妻子说:“妈妈,我长大后,要做一条会飞的裙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妻子正忙着拖地,无暇细听她的话,只说:“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别动,地刚拖完。”
桐桐换一种姿势坐好,又说:“妈妈,我要穿上裙子飞到云彩上。”
妻子有点不耐烦,没有说话。桐桐执着地说:“妈妈,我要带你和爸爸到云彩上去。”
妻子“嗯”了一声,仍然没说话。桐桐带着无限神往的表情说:“我要让你和爸爸,都穿上会飞的裙子。”
“唉呀.你这孩子,烦不烦呀。你爸爸是男的,男人哪有穿裙子的?我看你白长这么大,什么也不知道啊。”妻子没有被桐桐的话逗笑,反而怒斥她无知。
桐桐呆呆地看着妻子,不敢再说一句话。一直在书房听母女俩说话的我,这时走出来,坐到桐桐身边,靠近她坐下,笑着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和你一样,好想飞到云彩上去。’
桐桐脸上掠过一丝笑意,但没有说话。我把她抱在怀里,开玩笑地说:“不过,爸爸有个小小的请求,能不能把我的裙子改成裤子?”
桐桐咯咯地笑起来,痛快地回答:“好的,爸爸。”说完还把脸贴到我耳边,小声说:“爸爸,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那天桐桐一直围着我转,还向我讲了她在幼儿园的一些她认为很“秘密”的事情。
我相信,桐桐说的全是平日没说过或是没机会说的话。
我坚信,是我的理解和爱的拥抱,让桐桐更愿意和我在一起说话。
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视角来理解他的思维方式,引导他正确区分和表达。必要时不妨把你的爱,融入肢体语言中,这样更能取得他的信任,让他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
“孩子犯错后,如果父母认为他的解释是在狡辩,这等于是把孩子推离自己。当他表达的愿望受到负面强化后,就会变得不爱说话,更别说把心里话讲出来了。”
这句话是我的同事宁勇说的。宁勇是位家庭教育专家,他一直主张,不管孩子的话是否有道理,父母都要耐心地听完。
几年来,有数以千计的父母、孩子,向宁勇倾诉过自己的委屈。宁勇说:“我把这些真实的案例做了个总结,结果发现,让父母和孩子纠结的是同样一个问题。”
原来,那些无计可施的父母,最不能忍受孩子的沉默;那些向宁勇求援的孩子,最不能忍受父母把他们的话当作是在狡辩。
“特别是我犯错误时,爸妈根本不让我开口,就用他们的想法和推论,给我定莫须有的罪名。”有个叫小杰的中学生,用一封长达十页的信,讲了父母为他造成的“冤假错案”。
让他最受伤的那次冤案,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由于遗传原因,小杰视力不好,上小学二年级时就戴上了眼镜。就为了洗眼镜的事,他和父亲有好长时间不说话。
小杰上小学三年级以后,父亲规定他每天自己清洗眼镜。上中学后,有一次他因为作业太多,忘洗了。他父亲大发雷霆,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那话呀,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小杰在信中说道,“我想解释,刚说了一个字,我爸手—挥,怒目圆睁,大声说,再敢狡辩就对我不客气了。
从那以后,他几乎不再主动和父亲说话,即使说,也不讲真话,生怕惹来他一顿臭骂。他形容说:“我一想到父亲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心里就又怕又气,就没有了说话的欲望。”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是父母在盛怒之下运用肢体动作训斥他。那样会让他的心离你越来越远。坦然接受他的骄傲和荣誉、失败和错误,他才乐意在你面前吐露心声,释放自己。
孩子大声说出真实想法的过程,也是个性张扬、心灵放飞、思想解放、自主意识得到加强的过程,同时还会让他的自尊、自信得以保持和恢复,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父母能否听到孩子的真心话,取决于你和他说话时的态度、语气,此时若再加上生动的肢体语言,那将会攻破他心理的最后防线,让他欢欢喜喜地敞开心扉,讲出他的心里话。
成墨初的亲子读心小窍门
1.父母要想听孩子的心里话,在鼓励他时,不要忘了你的肢体语言,当你接受他合理的建议后,在口头赞扬他时,还可以给他一个“真棒”的手势。
2.当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对他的谈话内容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利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来配合。
3.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做到多听少说,必要时用肢体语言来回答他。
4.孩子表达时,父母要多观察他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当他表述不清时,可以帮助他完整表达。
为什么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呢?答案各种各样却又显而易见:孩子延续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人生完整,赋予我们以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意义;抚养孩子的过程使我们更加理解父母,也对自我有更深的了解,体会付出爱与收获爱的幸福感觉;还有人从中重温自己童年的感觉……仔细看一看,以上都是孩子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和完善,可对于孩子呢,他们最渴求得到的又是什么?
孩子渴望父母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做不了自己的孩子会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孩子虽然通过父母来到人间,并借助父母的力量获得生存的资源,家长却不能因此就逾越孩子的主体地位,替他们主导一切。
家长要让孩子自身的能量带领他们自己找到幸福,这才是对于孩子一辈子最为重要的东西。
当年我在台大念书时,有一位比我们高许多届的学长王尚义被视为才子,他曾出版过一本小说和散文的合集,书名为《野鸽子的黄昏》。这本书写出了当年台湾“失落的一代”的共鸣,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很畅销。
他在求学时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从小就对文学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在高考的时候,他的母亲坚持要他读医学院,因为在台湾,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当医生的孩子是父母很大的骄傲。
王尚义当时一心想要念文学系,并为自己的前途多次力争,但他妈妈的态度是软硬兼施、反对到底:“念什么专业不好,为什么硬要念文学,将来会有什么出息?别人是想要念医科还没这个条件念,你是有这个条件却不想念!”
后来还是父母决定了孩子的前途,王尚义也如他们愿,考上了当年台湾最好的学校台大医学院。他的妈妈www.Tulaoshi.com很高兴,感觉很骄傲。王尚义却不快乐,天天都不快乐。
医学院的课业是相当繁重的,王尚义坚忍地读完七年的书,也如妈妈所愿当了医生。他在大学期间仍坚持自己的爱好,热爱读书与写作,一有空就写散文,笔耕币辍,有很多散文发表。他的散文写得很美,被大批同学赏识,大家都把他视为才子。
但是,长期累积在心里面的压抑,竟为王尚义种下了病根,在医学院学习满7年毕业后,因为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短短三年时间,他就抑郁得病,28岁左右就离开人世。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而又悲凉的故事。
父母需要协助孩子规划人生的方向,但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不是父母的人生;是孩子未来的方向,不是父母的方向。王尚义的母亲以牺牲孩子的兴趣和幸福,来获得自己颜面上的光彩,这是多么愚昧的动机和虚荣心!但直至今天,世间仍有许多位妈妈和爸爸,重复这种错误的做法而不自知,因为他们全然没有“用心”去理解孩子内心的呼唤与需求。
真正的爱有助于人的成长,而父母付出爱的过程,自己也将获得成长。所以,爱绝不是强迫和一厢情愿,爱是艺术,爱是能力。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1/1030824.html
看过《那些不受孩子欢迎的沟通方式》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