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中医角度阐述孩子养育的三个误区导致儿童近视,分别为用脑过度、气血亏损和营养失衡,值得一读。
【 tulaoshi.com - 近视 】
为什么会产生近视?原因可分为两种:屈折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1.屈折性近视
指的是眼轴长正常,但角膜或水晶体等的屈折力异常(太强)所致。这种近视较少见,包括:
(1)角膜性近视:如圆锥角膜、球状角膜等,因角膜曲率半径小,所以屈折力强。
(2)水晶体性近视:如水晶体向前方移动或脱位(外伤或遗传),或水晶体折屈折力增加(如初期白内障、糖尿病等)。
2.轴性近视
因为眼轴长异常更易导致近视,眼轴长每增加1厘米,则增加3个屈光度的屈折力(就是增加300度近视),通常近视均属于此类。
为什么儿童会近视呢?这就要谈到眼球的发育。正常孩子出生时,眼球前后径约为1.8厘米长,为成人眼球的2/3(成人为2.4厘米长),眼球体积约为成人的一半。孩子出生后眼球的发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至3岁,称为快速“婴儿”期,此时眼轴长迅速增加,从1.8厘米增长至2.3厘米;第二阶段从3~14岁,称为慢速“幼年”期,此时眼轴长只增加0.1厘米,而成为2.4厘米,所以说眼睛发育到14岁时,已经是成人的程度。
正常新生儿眼睛的屈光力,因为眼轴长较短,所以大多数是远视(称为生理性远视),而早产儿则有偏向近视的趋势。约在7岁以后,生理性远视开始减轻。如果能保持正确用眼习惯,到青春期,正常眼睛应为正视眼。但是如果在7岁以后,至青春期眼球发育成熟这段期间,没有好好保养眼睛,则近视度数可能会迅速增加。
儿童近视眼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以便得到好的效果。首先,家长应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及早发现视力异常。其次,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患近视的儿童常有以下表现:
1.看远处的物体时,经常眯细眼睛,否则就看不清楚。
2.看书、电影和电视的距离变近了,尤其看电视总爱靠近电视机。
3.看物体时容易产生紧皱眉头现象。
4.性格和情绪发生变化,比如情绪急躁,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行动和思维能力减退等。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就应当考虑到发生近视眼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北京同仁医院针灸保健中心主任杨威介绍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一切组织器官都要依赖气血的濡养,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虚弱或亏损,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视力下降,其对学龄前儿童危害最大。保健中心曾对暑期接待的100多名治疗近视眼的中小学生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其中一半以上是一二年级的低龄小学图老师生。
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长由于误入用脑过度、气血亏损和营养失衡三个育儿误区,虽然有许多孩子的假性近视经过一两个疗程的系统中医综合治疗,视力得到恢复,但是其中一部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真性近视已经很难补救,为今后的求学和求职带来困难,有的家长甚至提出让孩子休学一年进行视力保健。
杨主任详细介绍了这3个育儿误区。有的孩子求知欲强,爱好广泛,尽管没有太长时间读书看电视,但是由于家长急功近利,过早、过多地为他们选择业余爱好,结果造成孩子用脑过度。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尽管天资平平,但是十分服从家长安排,家长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其实这两种不当育儿方式都会使孩子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引起气血亏损,造成视力发育不良或者损伤。还有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因为老人饮食结构不平衡,导致饮食单一、食物加工偏于软烂,结果造成孩子营养失衡和眼部肌肉发育不良,也会导致近视眼提早发生。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对于儿童低龄早发近视眼,家长往往直到孩子升入小学,甚至是更晚的时候才发现,结果错过了近视的最佳治疗期。
杨主任建议,对于儿童近视,除了应注意用眼卫生,克服偏食来调理,还要以补益肝肾气血为目的的中医保健方法来防治。因为儿童的眼球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如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耳穴贴压等传统中医治疗手段,针对孩子个体差异制订治疗方案,往往一个疗程就可以见效,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李海清
支持专家:北京同仁医院针灸保健中心主任杨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jinshi/)每年寒暑假期间,眼科门诊的病人都会骤然增多,其中大多数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验光的。近年来,惠近视的孩子不仅日益增多,而且渐呈低龄化趋势,有的孩子不过五六岁,鼻子上就已经架起了眼镜。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近视问题存在着诸多顾虑,有的更由于不听医生的劝告,导致孩子视力进一步下降。 为解疑释惑,现就门诊常见的小儿近视问题逐一详细解答,以正视听。
问题一:近视需要马上配眼镜吗
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两种。从表面上看,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表现一样,即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但假性近视主要是经常不正确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体随之处于变厚状态;当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变厚的晶体折射后,焦点落到视网膜前面,因而出现看远物不清,实际上眼球并无器质性改变。因此,治疗上主要采取放松调节的方法,如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配合针灸、理疗,改善学习环境,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眼睛等。在此期间,可以暂不配眼镜,但要每隔半年到一年去眼科门诊验光,以了解屈光情况,只要措施及时、得当,假性近视是完全有希望恢复正常的。反之,如果假性近视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矫正,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真性近视。
当确诊为真性近视,就应该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加以矫正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担心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因此“能不配眼镜就尽量不配眼镜”,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就目前来讲,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配戴眼镜其实就是一种针对性治疗。不配镜,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反而可能导致近视度数越发加深。至于针灸、按摩,只能对真性近视起暂时性作用,但一旦用眼过度,近视又会加重了。
问题二: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吗
有的家长认为:戴上眼镜,近视度数会越来越深,这也是不对的。其实,近视度数的加深,主要取决于孩子用眼是否卫生,与戴不戴眼镜并没多大关系。近视者戴合适的眼镜,且注意用眼卫生,近视度数会稳定在一定水平;而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持续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导致视力减退,近视度数加深。
另一方面,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像没有验光或验光不准,而戴用了度数过深的眼镜,就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反而使视力下降。有些高度近视(超过600度)者,虽然坚持戴镜,但度数仍会加深,且伴眼底变化,医学上称为病理性近视眼,这多与家族遗传有关,跟戴眼镜与否毫无关系。
另外,散光眼病人,无论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无论度数多少,只要有自觉症状,就必须经常戴眼镜。
问题三:配镜必须散瞳验光吗
有的家长因为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就到眼镜店不经散瞳而直接配眼镜,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儿童及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散瞳验光能消除调节的干扰,避免因区调节痉挛而产生的假性近视或散光,使验光更加客观,度数更为准确。而且,散瞳后医生能更方便地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如果事先没散瞳和麻痹睫状肌,在有调节的情况下验光,往往导致验光度数比实际的镜片度数大,这就会对儿童的眼睛造成损害。而对于用眼不良导致的假性近视,由于未进行散瞳而直接配镜,长此以往,不仅错过了恢复正常视力的日可机,假性近视还会很快演变成真性近视。
儿童青少年验光必须待瞳孔散大后进行。
问题四:近视仪和药物有用吗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宣传治疗近视的仪器或药物,说能使高度近视者降低度数,使低度近视者摘下眼镜,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对于假性近视,这些仪器或药物尚可能在缓解视疲劳、改善假性近视症状方面起暂时性的作用。一旦孩子确诊为真性近视,就只能配眼镜矫治,这些仪器和药物就根本派不上用场了。
问题五:近视了,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除到正规的验光中心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外,要想使孩子的近视发展不那么快,甚至不再发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让孩子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同时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每次不超过l小时,每天不超过2~3小时为宜。
误区一:“儿童不散瞳孔就可以配眼镜”
假期一到,忙坏了家长,许多家长抓紧时间为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可是孩子视力又不好,配眼镜需要到医院散瞳检查,由于散瞳孔后孩子就不能参加各种学习班了,于是一些家长就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择了电脑验光配镜.
专家点评:临床上低龄儿童一定要散瞳孔验光,这样才能反映孩子眼睛的真实视力情况,不通过散瞳验光仅仅靠电脑监测的结果配眼镜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许多的危害,首先孩子的假性近视往往会“欺骗电脑”造成假的检查结果,其次孩子的远视眼,高度散光也会使电脑检查时感到“力不从心”。
我们国内各家医院使用阿托品长效散瞳剂的年龄掌握是不同的,一般7岁以上儿童不合并斜视,弱视,远视可以选择快速散瞳剂散瞳,日本米多丽快速散瞳剂一般6-8个小时后孩子的瞳孔可以恢复正常。不影响暑期参加各种学习班。
误区二:“贵的眼镜一定是最适和孩子的”
目前市面上镜架镜片品种很多,价格相差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镜片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最贵的眼镜才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
专家点评:学生选择眼镜的最主要的前提要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追求时尚挑选无框镜架或者打孔镜架。10岁以下的孩子配镜时可以选择软边有保护鼻托的眼镜架子,10岁以上基本可以选择全框镜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jinshi/)孩子选择镜片应该首先考虑树脂加硬眼镜片,玻璃镜片易碎,容易对孩子眼睛造成损伤。树脂镜片主要要求散光轴位精确,所配的光度一定要准确,镜片上不能有划痕,不能有气泡和杂质,配制的孩子眼镜片度数一定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检测标准,屈光度的误差应该在国颁标准的要求范围之内。
误区三:“为了孩子眼睛的美观可以给孩子佩戴隐形眼镜”
部分家长认为一旦给孩子戴上框架眼镜,孩子的眼球就会突出,影响孩子的眼睛的美观,因此给孩子佩戴了隐形眼镜。
专家点评:在隐形眼镜的配戴问题上于主任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他建议,在选择配戴隐形眼镜时,要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特别需要。
学生则完全没有必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安全性在使用时要求比较高,一些不科学的使用方法都会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由于不会很好的养护,国内佩Tulaoshi.com戴隐形眼镜导致重度角膜炎的病例屡见不鲜。
误区四:“孩子的眼镜一定要强调双眼度数一致”
很多家长配镜时为达到美观的矫正效果,盲目追求双眼度数一样。其实这是不对的。
专家点评:临床上我们把孩子双眼屈光度超过100度-150度的称之为屈光参差,其中100度以上的散光和150以上的球镜的参差,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双眼影像不等,导致视觉质量的下降,医院的验光师为孩子验光后,小儿眼科医生还要根据孩子眼睛的具体情况试眼镜,每个孩子耐受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儿童存在屈光参差应该尽早为孩子配眼镜,专家强调,孩子双眼度数相差范围最大可达100-2000度,年龄越小耐受程度越好,耐受的度数越大。所以,家长盲目追求双眼配镜度数一致是不对的,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双眼视觉发育。
误区五:“孩子可以只配眼镜不作眼科检查”
许多的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不好,往往为了省事,带孩子到街上的眼镜店用电脑验光后,就为孩子草率配了眼镜。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配镜就是配镜,不需要到医院检查眼睛。
专家点评: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和近视散光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在验光前应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验光前检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的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儿童,许多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不好,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患了“近视眼”,有些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时才发现了以上眼病,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家长也因此追悔莫及。
眼科专家提醒儿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视力有问题,请务必到医院眼科行全面检查,行全面检查后再根据医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眼镜。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6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