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tulaoshi.com - 腮腺炎 】
腮腺炎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痄腮的最初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多为喷嚏、发热、流涕,但是如果按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并不好,过几天一侧或双侧腮部肿大,有压痛及弹性感,张口不利,咀嚼疼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一般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时暖时冷,很多儿童特别是学龄期儿童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与在学校上学玩耍嬉戏,衣服不能及时增减有关系。有些小孩子一开始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过两天就表现为流行性腮腺炎症状。
本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健康儿童与腮腺炎儿童玩耍时,如果健康儿童吸到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就可能传染上腮腺炎。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这段时间患痄腮的儿童比较多。治疗痄腮多以清热解毒,疏风散热,软、坚散结通络为主,根据疾病轻重,痄腮分为温毒在表型及热毒蕴结型,根据病情的不同,tulaoshi治疗也会有所差异,患儿应该及时治疗。
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儿还会并发脑炎、胰腺炎,男童会有睾丸炎,女童会有卵巢炎,可能影响到将来的生育,所以不能忽视。
有很多不育症患者,在小时候都有过患腮腺炎的经历。在临床工作中,接触不育症患者,详细询问是否患过腮腺炎非常关键。这一点应引起家长重视,孩子如患腮腺炎应及早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也称为痄腮,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所以,集体生活的孩子容易先后患病。
腮腺炎潜伏期约为2周,首先出现类似感冒症状,而后出现腮腺肿大。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3个方向肿大,局部疼痛,张嘴和吃东西时加重,皮肤不红不化脓。腮腺炎通常1~2周即可痊愈。有的男性患儿会在患病后第7天左右出现阴囊红肿,睾丸也同时肿胀、疼痛或有下坠感,有时伴有发热和寒战,这就是并发了睾丸炎。
腮腺炎易并发睾丸炎。因为腮腺炎病毒不仅对腺体有作用,也常作用于神经组织、胰腺,特别是对睾丸有相当的亲和力。合并睾丸炎患者可占腮腺炎病人的1/4,多为单侧发病。发生在青春期后的睾丸炎可导致睾丸曲精细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受到病毒的不可修复的损伤,严重时可造成睾丸萎缩。此外,成年男子的双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还可引起性腺功能低下,有时同时引起无精症或精子数目严重减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患腮腺炎后要积极治疗,中医中药抗病毒有独特的作用,可服用中药汤剂,外用紫金锭,口服败毒丸、化毒丸。并发睾丸炎后,要用抗炎、镇痛及激素类药物治疗,以免发生不育症。
:春天是小儿疾病多发季节,不知道妈妈们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突然间半边脸疼痛难忍,数着日子贴着药膏想要快点好。刚才描述的,其实就是传说中可怕的小儿腮腺炎。关于腮腺炎究竟有哪些常识需要了解的?一起来看看吧。
图老师 “喜好”在冬春季节出来作乱的疾病真不少,俗称“猪头疯”的腮腺炎就是其中一种。这些日子里,父母们就要当心了:如果家中孩子耳朵部位突然肿大,可能就是中招了。
据专家介绍,“猪头疯”医学上称为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为多见,患者以2至15岁的儿童为多。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及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触之有弹性、疼痛感。腮部肿胀在3-4天可达高峰。所以,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腮腺炎应马上隔离,注意饮食和休息并及时治疗,以免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炎在人口稠密地区可发生局部流行,但当大量易感者集中的时候,也可发生大流行。腮腺炎的传染性低于麻疹和水痘。冬末初春是发病高峰季节。虽然腮腺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最多的是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1岁以内一般有免疫力。约25%~30%的病例临床表现不明显。
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14~24日,前驱期症状有畏寒,头痛,厌食,不适,在尚未见有唾液腺肿胀之前,可有轻度至中度发热,并持续约12~24小时。轻症患者可无前驱症状。
腮腺炎最早的症状是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尤其是吞咽酸性液体如醋或柠檬汁时。在腮腺或其他受累唾液腺表面处有明显的压痛。随着腮腺炎进展,体温升至39。5~40℃。到第2天腮腺肿胀达最大程度并引起超过腮腺范围(耳前和耳下)的组织水肿。大多数病例双侧腮腺受侵犯。
偶尔颌下和舌下腺也肿胀,单单有颌下或舌下腺肿胀非常罕见。这些病例常有颌下颈部肿胀。颌下腺受累时,可能发生胸骨上水肿。受累唾液腺的口腔内导管口"凸起",并有轻度充血。唾液腺区域的皮肤紧张发亮。在24~72小时发热期间受累的唾液腺触痛剧烈。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但多数有轻度白细胞减少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并发症
睾丸炎或卵巢炎:青春期后男性病人,约有20%发生睾丸炎,通常是单侧性。有些病人事后发生睾丸萎缩,但因此而导致不育者极为罕见:激素功能不受影响。女性生殖腺受累(卵巢炎)很少发现,极少有疼痛,未发现与后来的不孕有关。
脑膜脑炎: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常表现为头痛,颈强直,脑脊液细胞增多,发生于1%~10%患者中;脑脊液糖往往正常,但偶尔减低至1。1~2。2mmol/L,酷似细菌性脑膜炎。1/1000~1/5000的病人发生比较严重的脑炎体征,起病时突然出现昏睡,甚至昏迷或惊厥。中枢神经系统腮腺炎病毒感染中约有30%并无腮腺炎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多数病例预后良好,虽然可能留有永久性后遗症,例如单侧(很少双侧)神经性耳聋或面瘫,但总的来说预后比麻疹脑炎好得多,像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可能发生类感染型或感染后型脑炎,但非常少见。其他少见的表现有感染后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横贯性脊髓炎和多发性神经炎。
胰腺炎:到第1周末,少数病人有严重恶心,呕吐,腹痛,以上腹部最严重,提示有胰腺炎。症状1周左右消失,病人完全恢复。
其他并发症偶尔发生前列腺炎,肾炎,心肌炎,乳腺炎,多发性关节炎或泪腺炎。甲状腺和胸腺炎症可引起胸骨部位皮下组织水肿和肿胀,但此处水肿更多见是继发于颌下腺受累所致。
诊断
在流行时,典型病例很容易诊断,但散发病例发现较为困难。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采用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可确诊,感染后常可产生针对可溶性(S)和病毒性(V)的抗体,可溶性抗体在感染后1周内升高并迅速降低,常在6~8个月后消失;病毒抗体一般比可溶性抗体晚出现,但下降缓慢,有一个平稳时期。偶尔一份血清标本也可以作出诊断,尤其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证实有特异性的可溶性抗体时也可确立诊断。血清淀粉酶增高也有助于诊断,如有条件进行病毒学检查,从咽部,脑脊液有时从尿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腮腺炎引起的腮腺及其他唾液腺的肿胀需与其他情况相鉴别。沿着下颌骨排列的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被误认为唾液腺肿胀。若脑炎为腮腺炎的唯一临床表现时,应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区别。
预防和预后
尽管有人在2周时腮腺炎复发,但若无并发症,则本病预后很好。青春期后的病人,腮腺炎可能会累及唾液腺以外的器官,其症状可在唾液腺受累之前,之后,或者与其同时出现,也可在无唾液腺受累的情况下发生。
病人隔离到腮腺肿胀消失。腮腺炎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血清球蛋白不起预防作用。
主动免疫可选用腮腺炎病毒活疫苗。疫苗不会产生局部或全身反应,并仅需注射1次。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对生后12~15个月的小儿注射一次,入学时或在初中时再加强一次。接触病原后接种疫苗不能防止发生腮腺炎。
治疗
治疗是对症性的。软食可以减轻咀嚼引起的疼痛。酸性物质(如柠檬汁,果汁)也可引起不适,应避免应用。对头痛和全身不适可适当使用镇痛药。
如果胰腺炎的恶心和呕吐严重,应停止经口喂养并通过静脉输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并发症也是对症治疗。有睾丸炎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使用阴囊托以减轻张力,应用冰袋冷敷常有助于解除疼痛。皮质类固醇药物可减轻急性睾丸炎的疼痛和肿胀,但通常不必使用此类药物。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6945.html
看过《春季严防小儿过敏盯上宝宝》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