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孕妇易患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导致胎儿畸形、巨大儿、羊水过多、剖宫产的几率增加生育向来是中国家庭的头等大事,如今,“怀孕了要多吃”、“生个大胖小子”等传统说法正在受到质疑。6月17日,在京举行的全国妊
【 tulaoshi.com - 科学 】
一位怀孕九个月的“准妈妈”突然因颅内出血导致深度昏迷,原因是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医生提醒,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年纪越大,发病风险越高,而怀孕后内分泌改变,可提前引爆脑中这颗“定时炸弹”,因此女患者怀孕必须格外小心,谨慎遵从医嘱。
“准妈妈”脑出血突然昏迷
26岁的小娟于今年初怀孕。9月23日上午8时,在家待产的小娟突然昏了过去,家人将其紧急送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经CT和CT脑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小娟颅内颞叶部有一个直径约5cm的畸形动静脉血管团。正是这个畸形血管团导致了她颅内出血50多毫升。小娟的妈妈表示,女儿15岁时发生过一次脑出血,当时经治疗后,医生表示已痊愈。直到怀孕前,这些年都没有发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勇表示,这名孕妇今年7月底曾经来看病,医生建议她尽快手术,但她担心手术对孩子有不利影响,决定再等一阵子。由于送医时产妇已经进入昏迷状态,呼吸心跳都受到了抑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导致腹内胎儿缺氧缺血,严重损害胎儿健康甚至导致胎儿死亡。此外,由于颅内大量出血,颅压升高,小娟的生命也危在旦夕,必须马上手术。
9月23日上午9时许,小娟被推进了手术室,产科医师利用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从小娟体内取出了一名体重2600多克的女www.tulaoshi.com婴,经检查,婴儿发育良好。
产科医生一取出胎儿,已做好手术准备工作的神经外科医生立刻开始行动,打开小娟头骨,清除血肿,切除畸形血管团。手术历经10个多小时,终于成功切除了畸形血管团。据医生介绍,术后小娟的语言、肢体功能和思维都很好,已经可以给宝宝喂奶,预计近日即可出院。
每长一岁,颅内出血风险增1%
张勇指出,人脑的动静脉血管是靠许多细微的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相互之间的血液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可以缓慢地相互流通。而小娟颅内的畸形血管团则直接把动静脉连在了一起,动脉的血就直接流到了静脉,由于动脉血管压力直接传递到静脉,而静脉的血管壁薄弱,所以容易破裂导致颅内出血。
据介绍,动静脉畸形常无症状,除非引发出血或出现癫痫症状才会被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是脑出血后才诊断出来的,约有一半的患者在出血前会表现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头痛症状。总的说来,患者症状因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有否出血或缺血等而定。和颅内动脉瘤相比,动静脉畸形的出血机会少,初次出血的死亡率也相对低得多,治疗效果较好。
不过,张勇提醒,多数的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都是先天性的,年纪越大,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越高。“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每过一年,出现颅内出血的几率就会增多1%。”他说,患者到30岁发生颅内出血的几率就达到了30%,而情绪激动、体内内分泌环境改变等情况,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小娟这次突发脑出血,就是因为怀孕改变了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据了解,对动静脉血管畸形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或栓塞畸形血管团,血管团较小的患者一般复发几率很小。张勇建议,一旦发现颅内有畸形血管,还是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胎盘是胎儿营养和氧气的供应站,胎盘的正常与否对胎儿的健康关系重大,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可能是准妈妈们最常听闻的胎盘问题了,但对其却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种重要的孕期并发症。
胎盘概述
胎盘由底蜕膜、叶状绒毛膜和羊膜组成。简单来说,胎盘就是一个中枢转运站。母体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通过胎盘传送给胎儿,胎儿血中的二氧化碳及代谢物再传回母体排出。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主要通过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细胞膜裂隙吞噬等方式进行。另外,胎盘还可以产生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
一般细菌和更大的病原体不能通过胎盘,但病毒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某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疟原虫、梅毒螺旋体等可先在胎盘形成病灶,破坏绒毛后再进入胎儿血中感染胎儿。母血中的抗体也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使胎儿得到被动免疫力。但母体的抗A、抗B、抗Rh等血型抗体同样也可以进入胎儿血中,在有些情况下造成胎儿溶血甚至死胎。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类、吗啡、氯丙嗪、乙醚、抗菌素、奎宁、砷剂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孕妇用药时应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什么影响胎盘的好坏
有没有什么食物或方法可以让胎儿变得更健康?杨文瑞医师说:“胎盘的好坏不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促进胎盘的功能。不过,有研究报告指出,吸烟、吸食毒品、多次刮宫或母亲本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会影响胎盘的功能。因此,育龄女性在没有怀孕计划时应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多次刮宫;应先戒烟、戒毒,且应将慢性病控制在最佳的状况下再准备怀孕。一旦胎盘出现异常,将影响胎儿的生长,严重者将导致胎儿缺氧甚至胎死宫内的情况。
Part1认识前置胎盘
正常情况下,胎盘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如果妊娠28周以后,胎盘仍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引起前置胎盘的原因主要有人工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引起子宫内膜损伤,胎盘较大如双胎胎盘,胎盘异常如副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
杨文瑞医师进一步说明,目前将前置胎盘分为3类,分别如下:
Ⅰ: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恰恰在子宫颈内口边缘处。
Ⅱ:部分性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仅一部分被胎盘遮盖。
Ⅲ:完全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全部被胎盘组织所遮盖。
症状
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表现。由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逐渐伸展,位于子宫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地伸展,导致前置部分的胎盘从其附着处剥离,使血窦破裂而出血。初次流血量通常不多,剥离处血液凝固后,出血可暂时停止,偶尔有第一次出血量就很多的情况。随着子宫下段不断伸展,出血往往会反复发生,并且量越来越多。前置胎盘的类型不同,出血的特点也不一样。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初次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反复出血次数介于两者之间。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流血,孕妇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越多则贫血程度越重。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还能导致胎儿缺氧、窘迫,甚至死亡。
都市孕妇易患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导致胎儿畸形、巨大儿、羊水过多、剖宫产的几率增加
生育向来是中国家庭的头等大事,如今,“怀孕了要多吃”、“生个大胖小子”等传统说法正在受到质疑。6月17日,在京举行的全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题会上,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杨慧霞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非常可观,已经达到6.6%。如果放任自流,对孕妇和胎儿近远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积极干预。
南方比北方严重
据介绍,此次调查纳入了16286例孕妇,她们怀孕前都没有确诊过糖尿病,在孕24—28周进行50克糖负荷试验,异常者进一步接受妊娠期糖尿病的确诊试验。结果发现,6.6%的孕妇有糖代谢异常。调查者发现,在地域方面,南方比北方严重,南方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北方41.2%。
所谓妊娠期糖尿病,就是在怀孕后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杨慧霞介绍说,这些孕妇发生巨大儿、剖宫产和羊水过多等问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如果妊娠早期就存在血糖升高,胎儿畸形将会增加。国外研究表明,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如果大于14.4%,胎儿发生畸形的危险增加41.7%。
“大胖小子”可能是病
很多人以为,生个“大胖小子”是福气,其实,如果新生儿体重超过4公斤,医学上就称其为“巨大儿”,往往是一种病态。研究证实,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生巨大TuLaoShi.com儿的可能性剧增。因为孩子太大,往往不得不选择剖宫产,使得孕妇难免一刀之苦。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孕期,还影响母儿的将来。孩子以后成为“小胖子”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9类孕妇留神糖尿病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患病症状,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若孕妇有以上情况,并不说明这次怀孕一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只是提醒其有高危因素,应及时接受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都以为胖人容易得糖尿病,可近日,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身材瘦的孕妈妈得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会更大。这是全球首次确认体瘦与妊娠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糖尿病学会期刊电子版上。
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团队跟踪调查了624名无糖尿病的妊娠初期女性。结果发现,到了妊娠中期,其中有28人得了妊娠糖尿病。研究人员发现,在20岁时BMI指数不到18的瘦削女性同BMI指数超过18但不算肥胖的女性相比,妊娠期间得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要大4.85倍。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身材瘦的女性在青年期时必需营养摄取不足以及肌肉量少导致血糖值增加,从而增加得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妊娠糖尿病危害大高血糖致胎儿发育不良
对母体的影响
1、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可导致胎死宫内;
2、 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发生泌尿系感染高达7%~18.2%,也可能发生上呼吸道、皮肤等感染;
3、 流产、早产和产程异常
孕早期血糖过高限制胎儿发育,导致胚胎死亡而流产率高达15%~30%。早产率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孕妇,发生率为9.5%~25%。同时,妊娠糖尿病因能量代谢障碍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异常;
4、 高血糖早期导致胎盘滋养叶细胞增生,孕晚期可导致胎盘间隙广泛纤维素沉着,胎盘功能下降;
5、 妊娠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动脉粥样硬化,令胎盘功能异常、胎盘梗死、胎盘早剥。
2.适当运动。白天不要以同一种姿势站着或坐着超过半个小时。此外,游泳可帮助减轻坐骨神经的压力。
3.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镇痛治疗。
4.为减少分娩时的痛苦和困难,可选择剖宫产。分娩后,腰椎间盘突出常能自行缓解。
③还有一些凶险的抽搐接下来的日子,我十分注意饮食,尽量做到营养搭配。果然,抽筋没再来找麻烦。可是到孕9个月,我发现肚子居然也会抽了!那天下午,我趁工作间隙.抚着肚皮和宝宝喃喃说话。突然,肚子一点一点硬了起来,腹部两侧不停地抽搐。十几秒后,一切恢复如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晚上回家,我把这莫名其妙的抽搐描述给老公听。正说着,肚子示威似的又抽了起来。唉,不知道这次又缺什么了。
医生的话:孕晚期这种所谓的“抽筋”其实是宫缩,乃先兆早产迹象。引起先兆早产的原因可能是:①精神因素:包括紧张、繁重的工作,长期持续精神紧张,严重精神创伤等。②解剖因素:如子宫颈内口松弛、畸形子宫等。③体力因素:过度活动、重体力劳动等。④生理因素:子宫敏感。腹部触诊时,手一贴近腹部即出现子宫收缩,孕妇自觉不规律的腹部发紧感。⑤外力因素:如遭受外力突然撞击等。
对于先兆早产,在积极查找病因的同时,以往要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使用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随着产科、儿科的发展,目前认为,35周之后可以不使用地塞米松,36周之后可以不使用宫缩抑制剂,等待产程自然发动及胎儿自然娩出。住院治疗期间,还应观察宫缩、胎心、胎动和阴道流液、流血情况,及时判断病情,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必要时可加用保胎药。如先兆早产已发展成难免早产,应及时作好产前准备。“我”妊娠已经9个月,达到36周,可以在密切监测宫缩、胎心的情况下等待分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先兆早产,首先应确保孕妈妈充分休息,同时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流通。卧床休息时’,孕妈妈宜采取序侧卧化。并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最后,需要警惕的是,到了孕晚期,还有一种抽搐无比凶险,这就是妊娠子痫。它常发生在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的准妈妈身上,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发作时病人烦躁不安、全身肌肉绷紧、四肢阵发性痉挛,有时甚至会摔下床来,或咬伤自己的舌头。一旦发生须立即抢救,紧急给予硫酸镁控制抽搐。此时,及时分娩是唯一的治愈手段,必要时得紧急行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预防妊娠子痫的重点是定期产检,严密监测妊娠过程的血压变化,及早发现血压异常,并用药加以控制。
《生育与不育》本期报道,通过不育不孕治疗而怀孕的孕妇患孕期tulaoShi.com高血压的几率比自然怀孕者高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孕期高血压和蛋白尿(肾衰竭的表现)等症状出现的高几率和不孕治疗有密切关系。通过治疗怀孕的孕妇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比自然受孕的孕妇高出两倍,而且怀了多胎的孕妇比一胎的孕妇更容易发生这些孕期症状。而这些现象对头胎的孕妇尤其明显,会随着怀孕次数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Lin等和巴西Vale do Rio Verde大学的Gazolla等分别进行的两项研究均表明,治疗妊娠妇女的牙周病能预防其早产。
美国的研究者对31例患牙周病的妊娠妇女进行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产前和产后对八种口腔细菌的水平和母体对这些细菌的血清抗体IgG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妊娠时间不足37周的早产组与足月分娩的对照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发现,有14名妇女在妊娠37周前分娩。在产前,早产组妇女牙周病病原菌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早产组母体抗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IgG显著低于足月产组(P=0.028)。在调整了基线水平后,早产组产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ia)、中间普雷沃菌(Prevotella intermedia)及变黑普雷沃菌(Prevotella nigrescens)水平都显著高于足月产组。
巴西的研究者对450名妊娠妇女的年龄、社会经济水平、种族、婚姻状况、既往妊娠次数和既往早产次数都进行了评估,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包括122名健康者(组1)和328例牙周病患者(组2)。所有患牙周病的妊娠妇女均接受治疗,有62例患者中途退出治疗。在分娩后,研究者记录了妊娠周期和婴儿体重。
结果发现,在组1中,有4.1%的妇女在妊娠37周前分娩且婴儿体重低于2500 g。在组2中,坚持接受治疗的妇女,早产且产下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7.5%,与组1无显著差异。但组2中退出治疗的妇女,其早产且产下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79%,与组1具有显著差异。另外,教育水平、既往早产史和牙周病都与早产有显著相关性(P0.001)。
研究者们认为,妊娠期间,母体牙周病病原菌水平高以及母体抗牙周病病菌抗体IgG低反应性,均与早产危险性增加相关。母亲患牙周疾病也易导致其产下低出生体重儿。未来将可能通过母体细菌含量和抗体水平来预测妊娠妇女发生早产的危险。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