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分析 】
调节策略不同对孩子的影响
不同的心理调节策略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1和2属于消极策略,3属于中性策略,4、5、6属于积极策略。
面临同一情境时,年龄相仿的孩子由于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不同,采取的调节策略可能差别很大,这不仅会导致不同的调节后果,形成思维习惯之后,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人格以及修养和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被动应付”的孩子虽然不像“发泄”那样令人难堪,可能还显得比较听话,但孩子比较被动,不善于动脑筋,遇到问题就发呆;这种不喜欢意志努力的消极策略,阻碍孩子形成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进取人格。
家长容易忽视“被动应付”的孩子,因为他比较安静和乖巧,显得息事宁人,家长常常意识不到这样的孩子还需要进一步积极引导。
★“自我慰藉”是孩子用逃避现实的方式来调节心理平衡,达到自我安慰。遇到矛盾和困难时,年龄小的孩子常常这样反应,这有暂时性的自我保护作用,但如果孩子对此依赖过多,会养成幼稚、退缩、逃避的心理与习惯,不利于提高孩子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勇敢面对现实的能力。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少使用这一策略。
★“发泄”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攻击和破坏等问题行为,养成抱怨、报复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习惯。
有些年轻父母认为,发泄有助于释放消极情绪,排解心理压力。事实上,在释放和排解过程中,孩子并不愉快,他情绪亢奋、行为过激甚至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破坏了和谐的人际氛围,之后还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模式,即出现问题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于是,他通过把外在环境变得更加混乱,用两败俱伤来“扯平”。显然,与其他几种策略相比,这种方式是消极和不足取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习积极调节策略,否则孩子在心理调节能力方面就落后于同龄伙伴了。
★“主动解决”是孩子正确面对现实、认真分析问题、自主尝试办法的积极策略,它是人一生都在发展和提高的能力,研究发现,儿童从1岁就会出现使用这种策略的能力,并随着他运动、语言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孩子的经验有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他的主动解决策略有时不正确,有时不成功,需要家长的启发和帮助。但是家长常常忽略了孩子的这种主动性,把他不正确和不成功的策略归为反叛、多动、固执和捣乱,因此采取否定、压制或者包办代替的管教方式,这将阻碍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替代活动”是孩子调节自己需求的积极策略,当孩子“主动解决”策略不利的时候,他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对自己比较有意义的其他行为,从而求得心理平衡。它与逆来顺受的“被动应付”不同,也与逃避和歪曲现实的“自我慰藉”不同,孩子选择“替代活动”的态度还是积极的,选择的行为也是相对能吸引自己并从中得到快乐的,因此“替代活动”是培养孩子心理调节能力的常用策略,有时孩子能自己找到“替代活动”,有时需要家长的启发、提示、支持和帮助。
★“重新思考”的孩子对事物的意义再次进行评估,在家长的引导下,他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形成态度一变、行为就变的积极调节方式。与“酸葡萄”效应的“自我慰藉”不同,它并不回避和歪曲现实事物,而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大利益与小利益之间的关系中进行重新思考和判断,最终做出心甘情愿的理性选择。
如果家长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运用此策,培养孩子遇到矛盾换个角度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主动掌握并善于使用这种积极的调节策略。
你带着孩子到饭店参加同事聚会。饭菜已上桌,但还有人没到,大家便边聊天边等待。孩子饿了,想吃,你不让,要求他再等一会儿,这时你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反应——
①他生气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②他反问你:“我饿了,为什么不让我吃?”
③他乖乖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话也不说。
④他开始翻你的手提包,看看里面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⑤他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饭菜,忍不住吮起了手指。
⑥你说如果他今天听话,明天就带他去游乐场,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
⑦他问你要钱,自己到外面买了一个冰激凌吃起来。
或许孩子还有其他表现,但归结起来都属于不同类型的“心理调节策略”。
人一生会面临大大小小很多挑战,其中一个经常性的挑战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而且不同的人通常采取不同的调节策略。
这些策略中,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积极策略帮助孩子隐藏或者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适应当前的新环境,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消极策略助长孩子的不良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育。
因此,父母平时要多加留意自己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引导他向积极方向努力,避免消极心理状况不断升级。
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通常有以下6种 1.发泄:这是孩子使家长比较尴尬和为难的极端方式,他采取一些攻击性、伤害性、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自己的愤怒。除了①所表现的捣乱和破坏以外,其他还有尖叫、哭闹、摔打、骂人等消极行为。
2.被动应付:孩子不主动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来调节面临的矛盾,而是被动地承受,什么也不想、不说和不做,只是发呆。如③。
3.自我慰藉:孩子通过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来排解心中的焦虑,如⑤,或者“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一些假想的话来歪曲现实以安慰自己,比如“这些饭菜不好吃”。
4.主动解决:孩子积极主动地采取针对问题和困难的适应性行为,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减轻压力,摆脱困境。除了如②所表示的,要求给出理由以外,还有口头反对、提出疑问、摆出条件、寻求合作、自己尝试其他办法(如⑦)等行为。
5.替代活动:孩子自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采取一些分心行为,忽略自己的需求,除了如④所表示的,主动寻找玩具以外,还有主动找别人说话、自己唱歌跳舞等行为。
6.重新思考:指孩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对事物的价值重新做出判断和选择,最终调节心理平衡,如⑥,孩子“想了想”妈妈的话,在暂时的“小痛苦”(现在饿一会儿)和明天的“大快乐”(去游乐场)之间进行权衡,最后判断后者更有价值,经过重新思考,他愉快了调节了自己的心理平衡。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的,家长们一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的心理需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么。
1、 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2、 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tulaoshi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3、 常规
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4、 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5、 鼓励
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因为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尊重及成就的感觉。
6、 责任
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7、 认同的楷模
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身传言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8、 尊重
民主的生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作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分析孩子心理调节策略
你带着孩子到饭店参加同事聚会。饭菜已上桌,但还有人没到,大家便边聊天边等待。孩子饿了,想吃,你不让,要求他再等一会儿,这时你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反应——
①他生气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②他反问你:“我饿了,为什么不让我吃?”
③他乖乖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话也不说。
④他开始翻你的手提包,看看里面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⑤他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饭菜,忍不住吮起了手指。
⑥你说如果他今天听话,明天就带他去游乐场,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
⑦他问你要钱,自己到外面买了一个冰激凌吃起来。
或许孩子还有其他表现,但归结起来都属于不同类型的“心理调节策略”。
人一生会面临大大小小很多挑战,其中一个经常性的挑战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而且不同的人通常采取不同的调节策略。
这些策略中,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积极策略帮助孩子隐藏或者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适应当前的新环境,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消极策略助长孩子的不良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育。
因此,父母平时要多加留意自己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引导他向积极方向努力,避免消极心理状况不断升级。
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通常有以下6种
1.发泄:这是孩子使家长比较尴尬和为难的极端方式,他采取一些攻击性、伤害性、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自己的愤怒。除了①所表现的捣乱和破坏以外,其他还有尖叫、哭闹、摔打、骂人等消极行为。
2.被动应付:孩子不主动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来调节面临的矛盾,而是被动地承受,什么也不想、不说和不做,只是发呆。如③。
3.自我慰藉:孩子通过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来排解心中的焦虑,如⑤,或者“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一些假想的话来歪曲现实以安慰自己,比如“这些饭菜不好吃”。
4.主动解决:孩子积极主动地采取针对问题和困难的适应性行为,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减轻压力,摆脱困境。除了如②所表示的,要求给出理由以外,还有口头反对、提出疑问、摆出条件、寻求合作、自己尝试其他办法(如⑦)等行为。
5.替代活动:孩子自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采取一些分心行为,忽略自己的需求,除了如④所表示的,主动寻找玩具以外,还有主动找别人说话、自己唱歌跳舞等行为。
6.重新思考:指孩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对事物的价值重新做出判断和选择,最终调节心理平衡,如⑥,孩子“想了想”妈妈的话,在暂时的“小痛苦”(现在饿一会儿)和明天的“大快乐”(去游乐场)之间进行权衡,最后判断后者更有价值,经过重新思考,他愉快了调节了自己的心理平衡。
不同的心理调节策略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1和2属于消极策略,3属于中性策略,4、5、6属于积极策略。
面临同一情境时,年龄相仿的孩子由于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不同,采取的调节策略可能差别很大,这不仅会导致不同的调节后果,形成思维习惯之后,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人格以及修养和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发泄”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攻击和破坏等问题行为,养成抱怨、报复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习惯。
有些年轻父母认为,发泄有助于释放消极情绪,排解心理压力。事实上,在释放和排解过程中,孩子并不愉快,他情绪亢奋、行为过激甚至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破坏了和谐的人际氛围,之后还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模式,即出现问题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于是,他通过把外在环境变得更加混乱,用两败俱伤来“扯平”。显然,与其他几种策略相比,这种方式是消极和不足取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习积极调节策略,否则孩子在心理调节能力方面就落后于同龄伙伴了。
“被动应付”的孩子虽然不像“发泄”那样令人难堪,可能还显得比较听话,但孩子比较被动,不善于动脑筋,遇到问题就发呆;这种不喜欢意志努力的消极策略,阻碍孩子形成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进取人格。
家长容易忽视“被动应付”的孩子,因为他比较安静和乖巧,显得息事宁人,家长常常意识不到这样的孩子还需要进一步积极引导。
“自我慰藉”是孩子用逃避现实的方式来调节心理平衡,达到自我安慰。遇到矛盾和困难时,年龄小的孩子常常这样反应,这有暂时性的自我保护作用,但如果孩子对此依赖过多,会养成幼稚、退缩、逃避的心理与习惯,不利于提高孩子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勇敢面对现实的能力。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www.tulaoshi.com)减少使用这一策略。
“主动解决”是孩子正确面对现实、认真分析问题、自主尝试办法的积极策略,它是人一生都在发展和提高的能力,研究发现,儿童从1岁就会出现使用这种策略的能力,并随着他运动、语言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孩子的经验有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他的主动解决策略有时不正确,有时不成功,需要家长的启发和帮助。但是家长常常忽略了孩子的这种主动性,把他不正确和不成功的策略归为反叛、多动、固执和捣乱,因此采取否定、压制或者包办代替的管教方式,这将阻碍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替代活动”是孩子调节自己需求的积极策略,当孩子“主动解决”策略不利的时候,他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对自己比较有意义的其他行为,从而求得心理平衡。它与逆来顺受的“被动应付”不同,也与逃避和歪曲现实的“自我慰藉”不同,孩子选择“替代活动”的态度还是积极的,选择的行为也是相对能吸引自己并从中得到快乐的,因此“替代活动”是培养孩子心理调节能力的常用策略,有时孩子能自己找到“替代活动”,有时需要家长的启发、提示、支持和帮助。
“重新思考”的孩子对事物的意义再次进行评估,在家长的引导下,他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形成态度一变、行为就变的积极调节方式。与“酸葡萄”效应的“自我慰藉”不同,它并不回避和歪曲现实事物,而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大利益与小利益之间的关系中进行重新思考和判断,最终做出心甘情愿的理性选择。
如果家长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运用此策,培养孩子遇到矛盾换个角度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主动掌握并善于使用这种积极的调节策略。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合理的调节宝宝,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有个号未来。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吗?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莫秀芬认为,有些家长的看法不完全正确,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二是需要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是需要规则。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四是新的学习经验。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莫秀芬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还需要鼓励和责任。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发展;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她说,认同的楷模和尊重对儿童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父母还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和大人平等做决策,这可以使孩子了解到每一个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孩子用药的“保险策略”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这几乎成了时下的育儿潮流心态,为了孩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更别提生病了,要用最好的药自然不在话下,殊不知小小年纪吃金药,产后耐药性,再用药就是个难题,生病再也不是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那么当孩子生病时,怎样用药才是最保险的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孩子用药保险策略
一、遵医嘱服药
看了病不吃药就达不到治疗效果,可采取具体措施,比如:苦味太重可加点糖;药片、药丸可研细后Tulaoshi.com溶于水制成“汤剂”;中药汤剂晾凉可减轻苦味。可使用试管型喂药器(各大药店和医院的药房都有出售)或滴管。最好不用普通汤匙喂,因为它不容易控制药量,影响疗效。特别是当宝宝哭闹拒绝时,容易伤到宝宝娇嫩的小嘴,撒了药水还会弄脏衣服。切忌擅自增加剂量。药水一定要依指示摇匀了再服用,否则药力不均。
二、慎重选择新药特药
许多父母带孩子看病,总是要求大夫开最贵最新最好的药品,以求尽快解除孩子的痛苦。但是当含PPA成分的药品被禁用后,他们被极大地震撼了!因为仅康得和康泰克两种药就占领了市场感冒药份额的80~90%,很少有父母能说他们的宝宝没吃过。而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更易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就像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四环素药一样,毁了多少孩子的牙齿!所以,选择传统的经典药品更安全,因为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三、选择药物种类宜少而精
婴幼儿服药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四、家庭用药三思而行
随着非处方用药的增多,许多父母选择了自己给孩子下药。这样做一是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二是方便、省钱。对轻微的感冒、腹泻或积食,可以自己服点药。但是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就必须请教专业医生。其次要充分了解所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治疗原理、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比如阿斯匹林,儿童是忌用的,有可能使脑部和肝脏受损,有些药品是间接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
五、打针不一定比吃药好
许多父母带孩子看病总是要求大夫给打针。注射给药的确有作用快、用量准确、利用度高的特点。但一般多用于重症、急症或呕吐症状,以及不能口服或口服后药效降低的药物。因为它有一定的痛苦,对小儿的精神刺激较大,同时对药品的质量、护士的注射技术和医院消毒设施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发生一定的局部损伤。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还有可能出现输液反应。所以说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特别是对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炎和痢疾,治疗效果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