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零食,很多妈妈都头疼不已,“孩子总是吃零食,连饭都不好好吃,把牙齿都吃坏了,说了多少次,一点效果都没有。”
【 tulaoshi.com - 零食 】
到18个月大的时候,劳琳已经知道我们对她说“不”的意思是想要她停止她正在做的事情。一天她在厨房的水池边欢快地玩着水,她看我走到近前,估计到我要阻止她玩水,于是不假思索地大声叫道:“不,爸爸!”劳琳已经划出了她自己的领地,并且坚决地认为她有权这样做。她说的“不”意味着她在守卫自己的空间。我向她说明了我认为她说的“不”是什么意思:“你不想要我阻止你。你要玩水,你就继续玩吧,那看起来好像很有趣。”如果我当时想要她真的停下来,那么我可能就要这样说:“对不起,现在可不行。拿个喷水瓶,里面装好水让你去玩,好不好?”
说“不”时带上个人称谓。我们确信劳琳命中注定会是一个搞公共关系的人。她对我说“不,爸爸”,是用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方法来说“不”。在“不”后面加上“爸爸”,她就使自己的话带上了个人感情色彩。我们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也加上孩子的名字,这是比专横地说“不”更为适当的办法。如果你常常会对人大声呵斥,加上个性化的称呼至少可以使你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刺耳,也可以显示出你对听者的尊重。有些父母将尊重孩子与给予孩子平等权力混为一谈,其实这并不是权力的问题。有权力的人应该尊重受支配者,这个论点在对子女的教养中是成立的,在其他关系当中也成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采取体谅的态度。当你不得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阻止时,你没有任何理由采取粗鲁的态度。例如,你的宝宝发现了别人遗落的一卷胶带,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玩具,你可以先花一点时间和他一起研究一下这个玩意儿,而不是突然站到他的面前,一把从他手中夺过来,让他可怜巴巴地哭着被你强行拉走。玩弄一阵之后,你们可以对这卷胶带说“再见”,然后你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其他可能不那么有趣然而却更为适当的活动上去,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从令他着迷的胶带上取下长短合适的一段递给他,作为他没有得到整卷胶带的补偿。
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你必须把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坚持贯彻到底。在好几个月里,我们都告诉劳琳,为了能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听故事,她必须先刷一刷牙齿。在几个月里她都做到了这一点,有时很容易,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要连哄带骗,还要对她说:“好吧,那就不讲故事了…”一天晚上,她决定试探一下玛莎,她拉长下巴,紧闭双唇,表示她终于向我们挑战了,看看我们会不会向她摊牌。玛莎没有像以往那样哄着她、迁就她,而是平静地说:“好吧,那就不讲故事!”然后把灯关掉,带她上床。玛莎跟她一起躺在那儿,她有点紧张,因为她知道妈妈是认真的,已经和她摊牌了,而且已经关了灯——没办法改变了,接下来只能睡觉。从那以后,她就乖乖地刷牙,又像以前那样有故事听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8907.html
看过《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好方法》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