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凭着自己的兴趣打扮孩子,给孩子涂指甲油、口红、胭脂,戴项链、戒指、耳环。女孩子都爱打扮,而健康、清洁、整齐才是真正的美。逢年过节,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打扮一下,如给女孩系上漂亮的蝴蝶结,穿上色
【 tulaoshi.com - 过分打扮 】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家长们并不用惊慌,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也是孩子们的权利。孩子多半是看了妈妈化妆,才产生了打扮的兴趣的,也是父母带着逛街,才看到并喜欢上了成熟的款式。发现孩子追求“成人化”的美,要怀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但应该适时恰当地引导孩子认识美,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是适合自己年龄的美。
1、抓住审美敏感期
当孩子表现出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很多家长不是没有发觉,而是觉而不察,或者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以致错失了良机。家长们往往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在淘气,他们会感到不耐烦,甚至还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加以批评和斥责,让刚刚进入敏感期的幼小心灵无法充分体会成长的美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至于有些孩子变得胆小、孤僻,不再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
2、调整消极情绪
面对孩子的种种“挑剔”和“不可理喻”,家长们或许会感到心烦,但是,我们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如果我们能把孩子的这些“无理要求”当作一次孩子成长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会用心体会孩子的每一次要求,并用合适的方式来帮助孩子。
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受到什么消极的影响,比如担心孩子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观,而变得爱慕虚荣。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审美需求,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物品,给孩子自己选择穿衣的权利等。同时,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3、给予正确评价
“审美敏感”表明孩子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开始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家长的肯定,而不是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对“美”的任何评判。要看到这是孩子的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他们在创造自己。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审美引导。在“审美敏感期”发展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用“不正常”“怪异”等定性的词语来评价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应该记住,这时的模拟化妆行为,是为了发展孩子一种智能,而不是仅仅为了化妆本身。
孩子对完美的追求,说明他们的精神世界正走向深入,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感觉会深深印在他的记忆深处,直接影响他将来的气质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4、把握引导时机
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法则,鼓励孩子自由探索,但也不能对孩子完全放任,要适时地予以帮助指导,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满足其健康成长需求的环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敏感期的特点为孩子准备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在孩子的游戏中,让孩子感知形状、色彩和图案,并准备安全的工具供孩子进行训练,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审美敏感期”的出现虽然有大致的标准期,但也会因每个孩子身心发展、养育环境的不同而个别差异。因此,家长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在日常的生活与活动中细心观察孩子。当孩子出现对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时,应为孩子准备适宜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协助和引导。
了解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审美敏感期”,恰当的适时引导,孩子就会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美。
&(图老师整理)nbsp; 有的家长凭着自己的兴趣打扮孩子,给孩子涂指甲油、口红、胭脂,戴项链、戒指、耳环。
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 先从健康和安全来说,孩子皮肤及粘膜柔嫩,局部免疫力不强,容易受损伤、过敏和细菌感染。如果皮肤经常被质地较硬的项链、戒指摩擦,或受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刺激,容易使皮肤损伤,甚至发生皮炎。
口红引起的“口唇过敏症”时有所见,表现为嘴唇发痒,有烧灼感、红肿、干裂。口红还可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随食物进入口内。另外,孩子年幼无知,也会把戒指、珠子等东西含在嘴里玩,不慎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等后果严重事件。因此,涂化妆品和戴手饰对孩子来说既不利于健康,也是不安全的。
从生理心理特点来说,孩子新陈代谢旺盛,生性好动,容易出汗,手上和身上随时可被弄脏,需要经常洗净。如脸上涂了化妆品,弄脏了反而不美,又难以洗净。而且,孩子对美与丑的辨别能力不强,特别好模仿,需要成人正确地引导。如果经常给孩子涂脂抹粉,打扮得象个“小大人”,孩子容易产生爱虚荣,好表现自己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女孩子都爱打扮,而健康、清洁、整齐才是真正的美。逢年过节,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打扮一下,如给女孩系上漂亮的蝴蝶结,穿上色彩鲜艳而舒适的衣裙,充分显示孩子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
都说“女爱红装,男爱酷装”,不过现在一些中学生的打扮,着实颠覆了这个传统观念。女孩子剪了短发穿起素色男装,男孩又喜欢起了可爱的小饰品。一些细心的父母不禁疑问,难道孩子真的渴望变成异性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生活实例:表兄妹想互换衣服穿
小辉和琳琳是一对表兄妹,两个孩子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好得不得了。这本来让双方父母都很放心,觉得兄妹俩不会像其他独生子女那么孤单。可是最近,两位妈妈却不这么想了。先是琳琳的妈妈发现,女儿的马尾辫变成了短发,带她去买衣服,总是喜欢男款的衣服……而小辉的妈妈也发现,原来不怎么在意穿衣打扮的他,越来越爱“Tulaoshi.com俏”了。有一次,两个孩子闲聊,说有机会互换衣服穿穿看……
心理解读:
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愿
性向不明的装扮,总让人想到性取向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异常”的着装本来就是他们的特点,多数孩子其实是通过打扮表达自己独立的意愿。家长不妨从孩子的打扮,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孩子有孩子的偶像
如今,像琳琳一样希望“帅”的女孩有不少,而稍加了解就会发现,类似中性感觉的偶像如今已比比皆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偶像,对父母认同度高的,会模仿父母,如果在家里找不到想模仿的人,同龄人都喜欢的偶像,就成了孩子的模仿对象。特别是男孩子,如果平时不认同父亲的男性形象,更加容易去家庭之外寻找模仿对象。
而模仿正是寻找社会认同的一种方式,同学朋友都喜欢的偶像,自己也要用某种方式参与进去,才不至于觉得自己异于常人。有时连孩子也意识不到,自己在模仿和朋友共同的偶像,只是无意识地被大环境影响。
好奇心和探索欲强
在青春期,许多孩子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异性比自己的性别更有优势,比如女孩羡慕男孩性格干脆、洒脱,而男孩也会希望像女孩一样,被关心、被照顾。想通过异性的装扮去尝试做异性的感觉,这对独立愿望非常强的青少年来说并不奇怪,独立是通过探索而来的。而事实上,成年后很多人都会感觉到,男性和女性的性格并不是对立的,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并存。所以很多“假小子”随着年龄增长,也不再故意模仿男性的装扮。
通过装扮宣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很冲动,有很多情绪要发泄。有的孩子为了反抗家长的管束,会故意穿一些奇装异服。家长不妨先压一压自己反感的情绪,换个角度来看孩子的另类打扮。如果孩子有情绪发泄不出来,总会急于找一些方法来表达,比如穿奇怪的衣服标榜自己很特别,或者穿大尺码的衣服来增加安全感。孩子另类的打扮后面,一定有不一样的想法,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想法,这要比评价他们的穿着有用得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