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幼儿园呢?这位妈妈总结出了自己的三条原则。
【 tulaoshi.com - 幼儿园 】
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育更为健康。但是坚持母乳喂养,妈妈的身体必须是健康的,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妈妈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
1、患传染病时
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2、服药期间
妈妈患病(如感冒、发烧等)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应停止哺乳,待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
3、患有消耗性疾病时
如患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授乳。一般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
4、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
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哺乳,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喂哺宝宝。
5、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oueryuan/)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6、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7、运动后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滞留于血液中会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现象。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儿再喂奶。
世界卫生组织确实提出了母乳喂养可以持续至2岁。但是否真需要喂到2岁,我们不妨从母乳营养、妈妈个人生活两个方面客观分析,自己衡量做好选择。到宝宝1岁,母乳所含营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基本可以 “退居二线”,甚至“退休”即断母乳。如果你仍想坚持母乳喂养,则定要牢记:此时母乳喂养孩子的目的不同了,母乳不再是主要食物,而是营养价值不全的相对次要的食物。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1岁的儿童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图老师35克左右,而母乳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脂肪含量约3%(即每喝100克母乳大约能喝到2克蛋白质,3克脂肪),此时如果以母乳为主,将不可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要,因此在喂养儿童过程中,应是逐渐增加辅食而减少奶类的总量。
对4~6个月前的新生儿,母乳是最有价值、最适合新生儿的食物,它里面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虽然不高,但能满足新生儿的所有营养需求。新生儿到4~6个月大,营养需要增加,母乳虽还是主要食物,但需开始按年龄段的不同需要合理添加辅食。
等宝宝八九个月大,孩子所摄取的辅食种类也大大增加,无论母乳、配方奶都不再是主要食物,同时也不宜被当成主要食物。过多摄取母乳(以及配方奶),反而占用小孩的胃容量,影响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均衡。当然,这并不是提倡停母乳和配方奶,而是乳制品的总体摄取量都得减少。
到孩子1岁,孩子牙齿具备基本咀嚼能力,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已经很丰富,进食方法基本接近正常成年人,只是食物需要做得细软一些。而此时,母乳、配方奶都该退居“次要地位”,因为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完全不能满足孩子需要。即使要坚持哺乳,母乳喂养目的也由“提供主要营养”变成“补水补钙”。如此,“补水补钙”就不一定非得喝母乳(和配方奶),其他食物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以前很多家庭根本没奶粉可喝,吃豆浆、豆腐、虾皮、小鱼干等等多种食物也能补充钙质。所以孩子到1岁左右,妈妈完全允许断掉母乳。再加上考虑到哺乳对母亲生活的影响,没有必要非得母乳喂养至2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oueryuan/) 如果个人条件允许,也愿意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切记:母乳的营养价值已经不是儿童食物选择的主角,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饮食均衡,摄取多样化的食物的好习惯。按营养协会对乳制品的需求,每日保持乳制品(包括母乳、奶粉乳)摄取量在200克就已经足够了。在一些营养调查中发现,贫困地区母乳喂养的比例很高,但其中有的家庭机械地认为“母乳营养最好”,而不注重辅食的添加,单纯母乳一直喂到2岁,这造成了不少儿童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
给孩子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很多妈妈的困惑,想当年自己也曾为此伤过脑筋。
最后,我想清楚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幼儿园,定下目标后就开始“火力侦察”。实践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儿子在幼儿园的两年中不仅成长得很健康、很快乐,而且还学到了不少好东西,更重要的是迅速改掉了陪睡、含饭、胆小等一些让我头疼的坏习惯。
我选择幼儿园的原则有三点:
·不求名气
因为名气响的幼儿园虽然各方面的设施会比较好,但想去的人也会比较多。再说,通常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是相关的专业水平,再一个是爱心。我认为,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园长身上,而爱心更多的是由老师来传达。这两个人的水平,远比幼儿园的名声、排场以及硬件设施更重要。
·路程适宜
孩子毕竟还小,如果每天路上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的话,还不如让孩子早上多睡1小时,放学后在活动场多玩1小时。尤其是当孩子有个头痛脑热,或是发生紧急情况,一般父母都得赶到幼儿园,距离是万万不能忽略的。
·卫生状况
我去幼儿园考察重点是厨房和厕所,看看卫生状况如何,并留意楼梯和墙角、桌角是否有保护孩子的措施,以判断安全情况。
除此之外,幼儿园能否提供比较畅通的父母和园长的交流通道?是否能经常组织父母参与教学或活动的项目?如果有紧急情况时,能否直接畅通地找到负责老师?当我对这些关键TuLaoShi.com的情况了解后觉得比较满意,就断然地决定,这就是儿子的成长乐园。
送宝宝入园,在你选择幼儿园时,是不是很头疼呢?其实只要掌握一些择园的细节,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这里面有6大细节需要考量:
细节1
路途远近是基本的考虑点。不要为了好学校而舍近求远,这样做将带来接送宝宝的难题,也会使得宝宝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得不早起,这对他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细节2
不要盲目追求幼儿园等级。有些幼儿园因受场地限制无法达到示范园标准,但办学严谨、教师工作踏实、服务意识强,在园宝宝的爸妈满意率高。这样的幼儿园也是值得选择的。
细节3
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幼儿园每月的管理费收费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收费标准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一定成正比,所以爸妈不必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细节4
选“特色”幼儿园须慎重。宝宝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诸多方面的关键期,宝宝需要通过广泛接触周围的环境,促进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运动、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如果在此阶段花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某一技能,宝宝其他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细节5
尽量不要选全托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处于感情发展的关键期,非常渴求家人的关爱,如果此时送进幼儿园全托,宝宝缺乏与亲人亲昵的接触,长此以往,他们会失去安全感、信任感。除非万不得已,爸妈不要“忍痛割爱”。
细节6
尽量不要进比宝宝实际年龄高一级的班级。理由一:正常的宝宝智力年龄随生理年龄同步增长,一个聪明的3岁宝宝进入4岁年龄段的班级,他的能力显得平平,还有可能事事不如别人,这对宝宝自信心、好胜心的培养十分不利。理由之二:当宝宝大班毕业该进小学时,由于年龄的问题无法入学,宝宝将面临“留级”的问题。
入园勿进行“定性培养”
宝宝进入幼儿园前,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各方面都没有定性。因此,爸妈不要过早地对宝宝进行所谓的“定性培养”。没有必要让他学这学那。幼儿园在招生时是不允许考试的,面试无非为了看看儿童的健康状况(有无传染病)、是否认识数字(1,2,3……)、颜色辨别(红、绿……)等。至于某些心急的爸妈有目的性地强迫宝宝接受“特长”教育,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宝宝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让宝宝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以开朗的心态面对困难,才是爸妈较重要的培养目标。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9935.html
看过《母乳喂养到2岁有没有必要?》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