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焦虑万分。
【 tulaoshi.com - 孩子犯错 】
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焦虑万分。日前在静安公园举行的“社会科学让城市更和谐”大型义务咨询活动中,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咨询席位前人头攒动,吸引了众多家长。他们希望能更多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并如何去正确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孩子犯错能不能骂?
“孩子跟我们没多少话说,还嫌我罗嗦。我们应该怎样去和他沟通?”“我的孩子原来很乖的,现在却变得不听话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在咨询现场,众多家长围着教育专家不停地问长问短,他们迫切地想了解究竟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去对他们进行教育。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家长关注的问题不同。”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的康惠君说。0-3岁的孩子更多的是健康和习惯问题,例如不肯吃饭、不肯早睡等等;而中小学生面临比较多的是学习问题,有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喜欢边玩边做作业,TuLaoShi.com存在着粗心、不专心、学习效率低等毛病。“有个孩子一整晚只做了几道题目,家长急死了,跑来问我怎么办。”最令家长担心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往往存在和父母沟通困难的问题,嫌弃父母唠叨、老套、落伍,对家长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康惠君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生理发育提早,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所以虽然有些孩子看上去有成人的身材,但是心理却远未成熟。”她说,由于当今社会信息源丰富、教育环境好,现在的孩子比他们的父辈懂得早、懂得多,所以他们开放、新潮,会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推销自己,这是好的一面,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与此同时,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所以也就造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老师、家长的要求都很高。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可以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来指责命令他们,更不可打骂。康惠君告诉焦虑的家长们:“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应该是家长处理和自己孩子关系的准则。” 1234
孩子学东西就是从失败中走过来,不允许孩子失败,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会学习到东西。孙子应该自己吃饭了,几次和夫人建议让孩子自己吃,给孩子一个大一些的碗,一次放一点饭菜,吃完再放也不会把饭菜弄出碗外面来,夫人试了一次,就说不行,孩子不好好吃,也就停止了孩子自己吃饭的训练。
儿媳把水果简单的切一下就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拿着吃,孩子经常是吃得满身都是水果汁,夫人就说儿媳不好,不关心孩子。我为儿媳辩解,这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也是培养孩子手眼配合能力。夫人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把水果切得很精细,要孩子用叉子自己叉了吃就是很大的进步了,有时候还是越俎代庖叉来喂孩子。
想起儿子小的时候,家里人包饺子,儿子也凑上去包了一个饺子,比不上我包的,但是对于一个小孩子第一次包饺子就够好的了,刚要夸儿子几句,岳母就说不要儿子伸手了,说儿子包得不好。夫人更是百般挑剔,说儿子在糟蹋面粉,把孩子训了一顿。儿子帮别人家打扫卫生回来把衣服弄脏了,就训斥孩子不该帮别人把自己衣服弄脏,儿子稍不注意把手或者衣服弄脏了就大惊小怪的训斥一顿。就是这样的积累,今天的儿子以自己从来不洗碗为荣,经常显示自己白嫩的双手,大言不惭得讲自己就是懒,在家什么也不干。
儿子今年三十多了,每天回来就进书房玩电脑游戏,几次要儿子给孩子买吃的,夫人就以他不会买而不让买,儿子不只是四体不勤,哪里能怨儿子?这就是当母亲的从来不让儿子干什么的结果。理由是孩子不会干!我经常和夫人理论,我们谁也是从不会干到会干的,不让他干怎么能会干。不让孩子出错就是不要他干任何事情,这样的孩子将来什么也不会干了,更甚的是什么也不干了。懒惰会使人腐朽,成为不可雕琢的朽木。
夫人还是不让孙子自己干很多事情,例如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凡是孩子第一次做不好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儿子到了今天还是以自己没干过为理由,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敢想象还这样对待孙子,儿子今天的懒惰,就有可能是孙子明天的懒惰。一想起来就吃不好睡不好,每天要陪孙子出去玩耍,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做,就是想不让夫人把孩子管成了懒惰得人格特征,尽量的降低夫人溺爱的负面影响,降低儿子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可以弥补对儿子小时候关心和教育的不足。
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一个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被惯得出现统合失调症,是和爷爷奶奶宠着有关,吃饭时每吃一口就要打奶奶一下,奶奶就这样忍着让孩子打。这就是祖辈带孩子的后果,用自己带儿子的办法在带孙子,用自己的人格影响了儿子,又影响孙子,不好的传统继承下来了,好的传统也会退化。还是要新的家庭成员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儿媳自己带孩子,儿媳家庭优秀的方面就可以发挥了,还会给孩子一些新鲜的东西。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怕孩子犯错误,孩子就是在犯错误中学到东西的。夫人今天去买回来让孩子自己吃饭的碗,是粘在桌子上不能动的,以防止孩子把碗弄翻。这就是现在的企业,利用了家长的总是怕孩子犯错误的心理,粘在桌子上碗不能轻易翻了,可孩子会把注意力放在了新买回来得碗上,你不是怕翻吗?他会想尽办法把碗弄翻,这就是孩子!不管怎么说,孩子能自己吃饭了,这就是大人的进步,孩子才有希望进步了。
来源:腾讯博客
为什么孩子“犯错”不敢跟大人讲?因为我们的观念里,不犯错的才是好孩子,所以父母都不准许孩子犯错,一犯错就是重惩。结果没有使得孩子不犯错,而是逼着孩子学会蒙骗,只求眼前过关!你指望这样长期在蒙事中长大的孩子如何成为有用之才?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遇事可以随时求助父母。如此既可以舒缓紧张情绪,也可以得到父母实质的帮助,自然就能防患未然。可如若家长看到孩子出问题动辄打骂,让孩子心生恐惧, 孩子自然会从此封口,打死也不让你知道发生过什么——
在餐厅看过一个亲戚家五六岁的小女孩,一不小心打破了碗,立刻从椅子上下来想收拾,但手惊恐地一直抖,拾不起碎片,叫人看了非常不忍。我们为什么这么苛责孩子,不准他们犯错呢?那天更离谱的是,她那个很会辖管孩子的母亲没有生气,也没有打骂。因为打破的是餐厅的碗,她不心疼。要是在家,孩子只怕免不了一顿狠打。
中国的父母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也不准他们犯错。一楼小孩子的奶奶,常常孩子在学步时亦tulaoshi步亦趋,遇到台阶和高低不平,赶紧抱起来,生怕孩子摔着。有时奶奶不在一旁,那个孩子走台阶如履平地,一高一低叫人惊心。如果一开始就让他自己摸索,岂不是孩子早就练就了自我保护?
大人都很知道通过动手学习更有效,亲手操作才会知道轻重。为什么不鼓励孩子多动手呢,让孩子从“动手动脚”中尝试学习,就要有接纳孩子“出错”的能力,不要让孩子一出错就是大难临头,然后宁死不承认,把责任都推给别人,这还如何指望孩子能有责任心呢?
国一最严重的一次犯错,起源于一个放在她房间里的硬纸盒。那个硬纸盒是妈妈的储蓄罐,里边放了很多枚五毛和一元的硬币。国一自己的储蓄罐虽是空的,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动这些钱,因为每次她买东西需要钱时,爸爸妈妈总是痛痛快快地把钱给她。可有一次,她把才买回来几天的新钢笔弄坏了,本来想向妈妈拿点儿钱再去买一支,可一想妈妈会批评自己不爱惜钢笔,就不吭声了。
怎么办呢?国一突然想起了那个钱盒子,跑过去一看,哇,里边有一大堆硬币!她想,少几枚妈妈肯定不会发现。当时,她美滋滋地数了六枚硬币放进了口袋里,放学时买了一支新钢笔。嗯,花钱不用向妈妈要的感觉真好啊!此后,国一常常在上学前从钱盒子里数出几枚硬币,拿去买零食或者文具。
有一天,国一再去盒子拿钱时慌了神,因为里边只躺着孤零零的几枚硬币,那一大堆硬币都被她搬完了!接下来的几天,她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妈妈问起这件事。但该来的还是来了。一天,她一进门,妈妈就问:“你有没有拿钱盒子里的硬币?”她连连摇头:“没拿,真的没拿。”说完,慌忙溜回自己的房间。
一连两天,爸爸妈妈都没有再提丢钱的事,国一更加不安了。她不知道该不该向妈妈坦白,于是找来两个纸条,一个上面写“说”,一个上面写“不说”。揉成两个纸团,信手一抓,是“不说”。那天中午,爸爸妈妈带上她请客人一起去吃饭,爸爸和客人走在前面,国一和妈妈走在后面。国一拉拉妈妈的衣角说:“钱是我拿的……”一句话没说完,眼泪就“哗哗”流下来。妈妈一点儿也不吃惊,平静地说:“先吃饭,下午再说。”天哪,看妈妈的反应,恐怕早就知道是自己拿了钱。那顿饭,国一食不下咽,吃完了饺子都不知道是啥馅儿。
回到家里,国一伤心地哭起来:“那些钱,大部分都买吃的了,还买了些文具……”
东子思考了一下:第一要批评,第二不能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让孩子由此对自己产生厌恶,所以话不能说得很重,否则孩子的心里一辈子都会因为所谓的“偷钱”留下阴影。东子严肃而温和地对国一说:“第一,不经同意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即使在家里,即使这个人是你的父母,也不能这么做;第二,不能随意拿家里的钱,更不能不经父母同意,无节制地乱花钱;第三,以后想买什么东西,向爸妈要钱就行了。”国一羞愧地低下头:“要不,我去打工,把钱盒子再装满……”爸爸又表扬说:“知道认错,是好孩子。”
让国一感动的是,钱盒子仍然放在她的房间里。后来,她再也没有拿过里边的一分钱。
如果父母就此把钱盒子拿走,国一会因为父母不再信任自己,而让“我是个好孩子”的信念发生动摇。
教育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孩子,如此,孩子才会主动用好孩子的标准约束自己。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会无所顾忌地向坏的方向发展了。
温馨点读
东子把教育心得总结为“三三”教育理论,即“三多三好三强”。
三多:玩耍的时间多、看电视的时间多、看课外书的时间多。
三好:国文好、国语好、学习好,这学习好是指学习能力强,三好并不以分数为目标。
三强:自理能力强、自立意识强、心理素质强。
记者在广州见到范姜国一和她爸爸东子。在采访过程中,都是国一给记者讲故事,东子只笑眯眯地在旁边听。有一个故事可能给国一留下极深的印象,小姑娘给笔者讲得很仔细:
国一三年级时,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英语卷子发下来,她吓呆了:“47分!我可一辈子也没考过这么少的分数啊!爸爸妈妈知道后会很生气……”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卷子上,把一个个叉号都打模糊了……她真恨不得自己是个魔术师,把分数变成100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国一磨磨蹭蹭地回到家,按响门铃,看见开门的是妈妈,她再也忍不住了,扑进妈妈怀里“哇”的一声哭起来。爸爸也出来了,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国一低着头,把卷子递过去。爸爸看了后笑着说:“分数不少嘛!”国一吃惊得忘了哭,抬起头:“爸爸,47分可不是74分……”爸爸笑道:“像你这么小的孩子应该刚上一年级,可你已经读三年级。如果让你原来二年级的那些同学做这些试卷,恐怕他们得不了47分。”也对呀!国一破涕为笑。爸爸又说:“等过一段时间,你适应了新课本,英语分数会上去的。”国一这时候心情好极了。
等国一进了屋,妈妈担心地说:“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儿分?”爸爸压低声音说:“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给孩子安慰和鼓励。如果批评她,她对这门功课就会没了信心,那可就真的学不好了。”爸爸的做法是对的。期末考试时,国一考了97分。
东子说,孩子在学习上受到挫败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帮助、理解、支持和鼓励,唯一不需要的是批评。他已经非常沮丧自责了,家长这时候还要雪上加霜,就会引发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创伤体验。
东子关于孩子私自拿钱的处理方式也非常正确。教育家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写到小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做父母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责罚他,骂他“下流东西”“小偷”等等,目的可能是想激发他的羞恶之心,使他改掉不好的行为。
可要知道,无论干什么,人受奖励而行善是容易的,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恶话。做父母的如果贬低他的人格,他心里就要很不高兴了,非但无悔过之心,反而助长其为恶之心,所以他的人格从此堕落了,变本加厉地去拿别人的东西。
第二种,倘若子女做的事不好,就责骂他所做的事,而不应责骂他的人格。父母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过这样去拿人家的东西是很不好的。”
于是孩子就会听父母的教诲,再不犯同样的错。做父母的只就事论事,他以为不好的是事,而非其人,就会努力改正错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在“万松浦论坛”上曾出现厉剑童的一篇文章《第99根电线杆》值得家有爱“玩”孩子的父母们一读:
五一长假,张老师带着儿子,王老师带着女儿,四个人结伴到十多公里远的一个小镇游玩。为了增加兴致,锻炼孩子的体质,两位母亲决定和孩子一起步行。
走了大约1.5公里路时,王老师的女儿累得小脸通红,一步也不愿意再往前走了。怎么办?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张老师的目光落在山路边的一根根相距100多米远的电话线水泥桩上,她眉头一皱,有办法了。张老师和王老师一商量,便开始为这两个小孩设下了第一个目标:“看谁最先跑到第一根电线杆。”张老师话刚说完,本来还在路边休息、大口喘气的王老师的女儿噌地站起来,又跑了起来。张老师的儿子也跑得飞快,第一个目标他最先到达。等两个小孩都站到第二个起跑线时,出现了奇迹,王老师的女儿劲头十足,她不时还跑在了张老师儿子的前面,最后小女孩先到达第二个终点。两个孩子又站在了第三个起跑线上……这次是张老师的儿子赢了。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目标一个接着一个……
一路上,两个小孩子总是跑在大人的前面。有时,当他们已早早地到达了某一个目标时还会坐下来等妈妈,带着几分童稚,笑话大人走得比他们慢。两个孩子越跑越有劲,越跑兴致越高。就这样,一路上你追我赶,当电线杆数到第99根时,两个孩子在你输我赢、你赢我输中愉快地走完了整整十多公里的山路,胜利地完成了他们有生以来的一次“壮举”。
当我听完张老师、王老师讲的这件事的时候,我震撼了。10多公里山路,即便是大人一口气走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却被两个四岁多的小孩子完成了!我佩服孩子的天真可爱,更钦佩两位母亲的教育智慧。是她们——两位年轻的母亲——将一个看起来难以完成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才使得孩子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跨越。
要善于将人生的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这样,成功就一步步地近了。
谁都免不了要犯错误,幼儿尤其如此,要学会了解宝宝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学会分析并帮助宝宝去克服。
宝宝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时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他常常让家人为自己的“错误”而提心吊胆、哭笑不得。
多数父母都选择了跟在宝(www.tulaoshi.com)贝的身后为他们的“壮举”一一买单,心中却苦不堪言。其实,宝宝并非有意要犯错,父母只要引导得当,完全可以将宝宝的“错误”化作“惊喜”,做一个喜笑颜开的快乐妈妈!
案例:2岁的乐乐最近痴迷于各种各样的声音,小鸟的叫声,动听的音乐声,甚至于各类器皿破碎的声音。看吧,小家伙把家里的玻璃杯高高地举起,“啪嗒”!杯子四分五裂,他却在旁边乐开了花。当妈妈阻止他时,他就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望着妈妈,说得厉害了,就开始哇哇大哭,过后依旧不时地“残害”着家里的杯子、椅子。
宝宝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时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他常常让家人为自己的“错误”而提心吊胆、哭笑不得。多数父母都选择了跟在宝贝的身后为他们的“壮举”一一买单,心中却苦不堪言。其实,宝宝并非有意要犯错,父母只要引导得当,完全可以将宝宝的“错误”化作“惊喜”,做一个喜笑颜开的快乐妈妈!
错就错了吧
2岁前的宝宝最担心的就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了,所以即使宝宝有错,也不能大声呵斥宝宝,不随便给宝宝贴些“坏孩子”、“不听话”之类的标签,更不能以“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等话让宝宝感到恐慌和无措。
宝宝犯错也是有苦衷的。好奇心满满的他,其智力发育往往先于其技能发展,因而,他在认知世界时,经常会笨手笨脚地损坏周围的许多东西;加之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他对外界的认知往往是“歪曲”和浅显的,大人眼里的种种“错误”在他的脑海里则是种种有趣的冒险。所以,当宝宝犯错时,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去粗暴制止,避免使宝宝的认知世界产生混乱。
父母要能够正视顽皮宝宝的种种探索。家中有个顽皮宝宝,其实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宝宝正是在这种“劣迹斑斑”的道路上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犯错,错了就错了,无需扳起面孔,微笑面对也未尝不可!
12在如何处理孩子犯错这个问题上,很多父母都十分头疼,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下面就请我们的专家来具体讲一些实用的小方法吧!
专家简介:孟迁--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新浪网亲子中心教育名家,《前程导报》2003年度风云人物、CCTV少儿《成长在线》、CETV 《父母大人》、BTV《谁在说》特约教育专家。在《家庭育儿》、《孩子宝贝》、《母子健康》、《娃娃丫丫》等多家教育杂志开设专栏。个人专著:《做好父母这件事》、《上帝也是单亲—单亲妈妈快乐心经》。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做好父母这件事》的作者孟迁老师与大家交流,如何应对孩子犯错的问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网友cntjxxf :我的孩子1岁12天,很淘气,还总是发脾气,他犯错误的时候我总批评他,他总不服气,您看怎么办?
孟迁: 请具体举例说明。
网友小和的妈妈 :我孩子一急,有时候会咬人,咬我的时候,我就装哭,告诉他咬人不好,可他就是改不掉,该怎么办,他21个月了。
孟迁: 您在装哭的时候实质上是给孩子咬人的行为做了一个回应,这样会让孩子把“咬人”看成一个小游戏来继续。纠正孩子咬人的行为不妨在他咬你的时候不理他,走开一会。这样冷处理或许更好些。
网友abc_hang :现在孩子3岁零2个月,今年9月份送的幼儿园,在这之前一直觉得孩子总得说来还算听大人的话,可是这就一个多月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脾气大了许多,一不对他的意,连爸爸、妈妈他都要出手打人!这可怎么办啊!是不是因为在幼儿园里遇到了挫折,所以要在家人面前发泄出来?您觉得我该如何处理呢?
孟迁: 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变化很快,所以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行为是很正常的,当然也不妨去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他如果出手打人或者比较任性的话,那么父母肯定是包容有余、威严不足,在哪些孩子的行为被允许,哪些行为被禁止,这两方面界限不清。
网友cntjxxf :你好,我的宝宝是个女孩1岁12天,很淘气,脾气也很大。她要是想要什么得东西不给她或者危险的物品从他的手里抢过来,他就大哭大闹,还发脾气,有时候气的直打自己的头,您觉得应该怎么样引导她不这样做?比如:她拿玩具敲打桌子,我就说:别打了,打坏了多疼啊~多危险啊,然后我就跟她抢过来,他就不愿意,有时候还打我?您看这种情况怎么教育他呢?
孟迁: 这个孩子是个个性较强的小孩,你应该有相应的期望和准备。对于敲打桌子这件事情,孩子可能对敲打东西很感兴趣,那么我们不妨多给他这方面的游戏和空间,比如专门找东西给他敲,有时我们也可以跟他一起敲。这个年龄孩子的理解力还是比较有限的,我们应该用大禹治水的方法疏而不堵。
网友港湾 :你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关于怀孕3个月了,还差4天就3个月的话,照B超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可以照B超吗。我想问下,怀孕3个月发现霉菌,医生开的硝呋太尔片吃了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可以用药的吗。
主持人: 你好。下周三嘉宾聊天室会约来妇产专家回答网友的问题,你可以到时来提问。或者在育儿问答中提问。
网友liuyi_jl :您好,男孩子1岁7个月,有时不听话比如贪玩不吃饭,爸爸就会吓唬他“快吃饭,再不好好吃打你”,没想到他不高兴的哭然后走到桌子跟前,用手打桌子一边哭一边说打你打你。我不喜欢这种教育方法,请问怎么才好呢?
孟迁: 这其实是个时代的矛盾,我们这个时代从价值观上已经接受民主,但从行为习惯上依然是专制,要对你老公多想些办法沟通才是,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你一定要按照你老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去要求。
1234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