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春天到了,“过敏”也开始侵袭过敏体质的宝宝。任凭父母怎么注意,过敏体质的宝宝还是过敏了。怎么能让过敏不再侵袭宝宝?
【 tulaoshi.com - 过敏宝宝 】
温暖的春天到了,“过敏”也开始侵袭过敏体质的宝宝。任凭父母怎么注意,过敏体质的宝宝还是过敏了。怎么能让过敏不再侵袭宝宝?
检查过敏体质的几种方法
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变化,过敏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统计,过敏性疾病尤易发生在儿童身上。有将近30%的儿童患过过敏性疾病。且过敏的发展过程有前后之关联性。婴幼儿若出现肠胃或异位性皮炎等过敏症状,将来发生过敏性鼻炎、气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明显增高。
婴儿如果经常鼻塞、打喷涕、发湿疹,等等,且不容易治愈时,都要考虑是过敏体质的可能。爸爸妈妈可不要粗心大意,因为过敏体质的宝宝需要特别地呵护,你的细心观察,可以让孩子少受罪。
上海市仁济医院儿科主任曹兰芳教授指出,怀疑孩子有过敏体质,可以做一次过敏全面检查,其中包括过敏原皮试、血清学过敏原检测、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鼻腔或眼睛的激发试验。有的哮喘病人还需做肺功能检测,其中过敏皮试是最常用也是较简便的一种方法。少部分孩子因为年龄、免疫功能、药物、疾病的影响可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要经过专科医生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婴幼儿过敏症的预防措施
过敏,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身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的物质发生过度敏感的反应。由此可知它牵涉到内外两个因素,即内在过敏体质及外在过敏原。内在过敏体质是先天的,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据资料分析,父母一方有过敏体质,其子女约30%也会有过敏体质;父母均为过敏体质,其子女过敏体质的几率在50%以上。外在过敏原在婴幼儿期主要为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中的柑橘、海鲜、坚果类尤其花生、巧克力等),其它还有尘螨、花粉过敏等。
那么,过敏可以预防吗?答案是肯定的。过敏是可以预防或延迟发生的。具体可分为控制环境与改善内在体质两方面进行。
(1)控制环境的湿度
潮湿的环境细菌容易滋生,以环境湿度50%为宜。
(2)减少卧室的尘埃
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勤用湿布擦拭,勤换洗小儿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
(3)避免接触刺激物
香水、杀虫剂等挥发性物质尽可能避免使用。室内使用高效能的空气滤清器可净化空气。避免到花开繁茂的地方去,尤其不要选择风大的天气出游。
(4)饮食保健
呼吁妈妈喂母乳,母乳喂养能大幅降低过敏产生。母乳喂养最好坚持至六个月。一般宝宝在四个月左右添加辅食,过敏宝宝六个月后才能添加。如果六个月大时肠道的吸收仍不稳定,容易呕吐,则添加辅食时间还要延长。另外婴幼儿饮食以清淡为好,调味料及色素尽量减少。
(5)适度运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婴儿期睡觉时不宜捂得过严,稍大一点的小儿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量。
过敏体质是先天性的,所幸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体质改变,免疫系统也逐渐成熟,大部分人的过敏症状会有改善。年轻的父母们请留意您的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过敏的发生。
名词解图老师释
过敏原
目前来说,过敏原多得数不胜数,生活中任何一件东西都可能会引发孩子过敏。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不是所有的过敏原都会引起孩子过敏。想要确定孩子对哪种物质过敏,只要去医院查一下就可以知道。
比较普遍的几种过敏原有: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柳絮、尘螨、动物皮毛、羽毛、油烟、香烟、各种香料、汽车尾气等。
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核果类等。
接触物过敏原———如化妆品、家化用品、油漆、酒精、金属饰物等。
:许多家长误信媒体说法,以为过敏症发生率极高。宝宝可能只是出现一些单纯的外观表征,如脸上红色皮疹或流鼻水、呼吸喘呜声等,就认定他是过敏儿,因而控制与禁止他进食某些食物,反而易使宝宝生长不良,对幼儿早期的营养照顾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意指与先天性家族过敏体质的遗传、后天环境与饮食等因素有关的过敏性发炎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错误1医师的过度诊断
气喘虽然是造成慢性咳嗽的重要成因之一,但无论在国内外,慢性咳嗽的原因中,非肺部疾病占了极大部分。统计上鼻涕倒流是最常见的,而胃食道逆流则在第二至第三位之间。此外,如妥瑞式症有时也会出现咳嗽或清喉咙的症状,但其实是神经系统出问题。医师若没有早点将这些不属于过敏免疫的疾病做排除与转介,则可能会延误到治疗时间,因此准确的鉴别诊断方法十分重要。
错误2家长不遵照医嘱
许多家长担心服用类固醇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随意自行停药,实际上,所有国内外统计结果皆显示,长期使用吸入型的类固醇,并不会影响到身高与肾上腺素。颜琼巩表示,过敏性疾病的病情随时都有变化,甚至可能会再诱发发炎,家长不要以为宝宝状况已获得控制就可以停止服药了,必须等到医师说没有问题时才能停下来。此外,使用中医治疗,并不能达到控制发炎的动作,因此即使要尝试接受中医诊治,也必须同时在西医门诊做定期追踪。
过敏性疾病越早介入治疗,日后的预后状况会越好,甚至有机会完全缓解,家长不要因为一时的自作主张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造成日后病情恶化时,才带宝宝挂急诊,结果反而需要一次使用更多的类固醇。
过敏原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上百种。由于“过敏体质”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可能是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由于风吹或日光暴晒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食用了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草莓等。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相对春季,皮肤容易过敏的主要原因是花粉,其次是日光的刺激。儿童在春季更多的参与室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的强度大、时间长,皮肤一下子不能适应,容易发生皮炎症。另外,儿童面部涂抹的护肤品经过日晒以及温度升高的改变,也容易造成宝宝的皮肤过敏。这两点是春季宝宝肌肤的主要敌人。不如听听专家们为春季预防孩子皮肤过敏提供的建议。
1.洗澡时,最好使用纯净温和的浴露系列,能在彻底清洁孩子肌肤的同时,给孩子肌肤留下天然保护膜,保持肌肤滋润幼滑,同时有效抵御细菌。推荐使用德国汉高孩儿面天然植萃沐浴露,不添加香精,不添加色素;PH值平衡,温和健康。天然燕麦、白茶,金盏花精华,深层洁净同时,清爽润泽全身肌肤。温和无泪柔润配方,泡沫温和细腻,易冲洗。
2.使用不含香料、酒精的润肤霜,能保护皮肤的水分平衡。最好是选择纯净温和的润肤露,能有效滋润娇嫩的肌肤,在肌肤上留下一层滋润保护膜。推荐使用德国汉高孩儿面天然植萃柔润露,凝萃天然精华,安全零添加,由内而外的滋润呵护肌肤,为宝宝的肌肤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
3.阳光虽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但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伤孩子们肌肤中的天然组织。所以在外出时给孩子们涂些防晒护肤品是必不可少的。推荐使用德国汉高孩儿面水漾倍护防晒露(走珠包装),质地清透温和且长效防晒,其水润质地能让小朋友的肌肤在充分吸收同时,不损伤自身的肌肤。适合任何肤质使用。
4.诱发孩子们皮肤过敏反应的可能因素很多,错吃食物过敏原是最常见的原因。停止食用高危险食物:如带壳海鲜(虾、蟹及贝类)、牛奶、蛋、小麦、花生、竹笋、香菇、鸭肉、鹅肉、芒果等中医中说的“发物”,都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吃不新鲜的鱼类:新鲜鱼类的组织胺含量可以被身体分解,而遭到细菌污染和新鲜的鱼产生的过量组织胺,会令过敏病症发作;避免过多的食品添加tuLaoShi.com剂:食品添加剂变多,也是提高皮肤过敏几率的原因之一,如漂白剂、防腐剂不仅有可能诱发皮肤过敏,也可能诱发哮喘,食物着色剂也应避免食用。所以,在孩子饮食方面,应谨慎小心。
严格按照以上建议为孩子们挑选合适的沐浴露、润肤露以及防晒霜,并且严格控制管理孩子们的日常饮食,让孩子们远离春季肌肤过敏的痛苦,痛痛快快的在春季撒一把野吧!
:春季到来,过敏成了妈妈最担心的关键词,但是除了饮食、花粉、气候会引起宝宝过敏,还有一种过敏也非常值得注意——劣质服装引起的皮肤过敏,这里小编提醒妈妈们,遇到宝贝过敏,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清楚过敏源。
前段时间,广州市质监局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童鞋等9类产品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84批次童装产品中有17批次产品不合格,市质监局介绍,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面料、辅料的带入或者成品后处理加工的引入。服装制造环节隐藏引起皮肤过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而才有质检的必要。
有5批次产品pH值不合格。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据了解,人体正常皮肤的PH值在5.5—6.5之间化学反应上呈弱酸性皮肤的汗腺与皮脂分泌的汗水和油脂本身具有酸碱度,如果外界的酸碱度和人体正常需要的酸碱度相差过大便会造成人们身体不适,出现皮肤上的许多疾病。
pH值是服装的安全性指标,PH值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服装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如长期穿着,易使皮肤受到伤害,特别是皮肤稚嫩的儿童。人的皮肤表面是呈中性偏弱酸性的,如果衣服的pH值超标比较严重,也就是说偏酸或偏碱,皮肤就会出现一些过敏现象。
此次抽检中,质监局发现有4批次产品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纤维成分含量是服装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近些年来,不少媒体都报道不乏商机使用劣质的材料,特别是化学纤维作为衣物的材料,低价售卖,而很多消费者在穿着这类衣物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情况。儿童衣物如果掺夹化纤成份,很容易给抵抗力低下的儿童造成皮肤伤害,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家长在选购衣物的时候要注意衣物的材料。
皮肤过敏患者常感到瘙痒,常用手挠抓,如果长时间的挠抓,可能会引起皮肤炎症的加重,继发和感染其他疾病。皮肤过敏患者如果是发生在脸部等露部位,影响美观,患者常感到自卑,从而导致抑郁心理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应该重视,不要认为只是小事,随便用药便可解决。皮肤过敏患者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