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拔罐疗法 】
小儿发热必须用抗生素治疗吗
发热是小儿患病的常见症状,有许多病在一开始就出现发热。对于小儿发热,家长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马上给孩子灌上退热药,随即又服上抗生素。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用抗生素就能退热,而且越贵的抗生素效果越好。
小儿发热就一定要使用抗生素吗?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是一种防治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是每种抗生素却只能杀灭或抑制若干特定的菌种。对于细菌引起的疾病,要根据不同的菌种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必须明确指出,抗生素并不是越贵就效果越好。对于病毒引起的疾病,应该说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盲目滥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渐渐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抗生素失灵。因为抗生素要杀灭细菌,细菌为了生存也会进行抵抗。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再用这种抗生素就没有作用了。如果用抗生素来治疗病毒引起的伤风感冒,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还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或者引发其它不良反应。另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还容易发生“二重感染”。比如有的孩子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突然发生鹅口疮,这就是霉菌繁殖的结果。
还应该向家长们提示的是,目前孩子所患的感染性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应该尽量使用中药治疗,亦可应用抗病毒等药物。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不要一见到发热就认为是细菌感染,不要滥用抗生素。见到小儿发热应该去看医生,明确发热的原因,然后再进行治疗。家长们应该记住,抗生素不是万能的,滥用是有危害的。
如何用拔罐疗法治疗小儿疾病
一说拔火罐,也就是拔罐疗法,大家都非常熟悉。所谓拔罐疗法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经常选用玻璃罐。
拔罐方法:在临床上经常用闪火法。即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使火在罐内绕1-3圈(不要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然后迅速退出,将罐扣www.tulaoshi.com在应拔的部位即可。一般留5-10分钟,即可将罐取下。留罐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起泡。多用于治疗小儿落枕、风湿病、感冒咳嗽、胃痛、腹痛腹泻、各种急慢性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等。
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还有以下几种用法:即走罐、闪罐、刺血拔罐、针罐等。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2、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3、操作要迅速,以免灼伤皮肤,也可使罐吸附有力。
4、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起泡。
5、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对拔罐疗法有了正确认识后,家长们可以放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治疗,使她们早日康复。
如何用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疾病
捏积疗法又称捏脊疗法。捏积是从其功效而言,捏脊是从其施术部位而言。临床上主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症、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由于上述疾病的迁延不愈而并发的贫血、佝偻病,以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近年来有人用此治疗小儿哮喘,同时还可用于小儿保健。
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并避开室内的桌边、床角,以防患儿由于哭闹、挣脱而发生撞伤;应将患儿腰带松解,充分暴露出整个脊背,使体位自然舒适。
具体操作:术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均要放松。治疗时先从尾椎开始,术者双手配合,在食指向轻推患儿皮肤的同时与拇指一起将皮肤捏拿起来,沿着脊背,自下而上,向前捏拿至脊背上方的大椎穴。有时还可根据病情将施术部位延至到颈后正中发际内的风府穴。完成上述过程就叫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和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二遍开始,术者可根据患儿出现的不同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目的是有针对性的刺激某些背部的脏腑腧穴,以加强疗效。最后一遍结束后,术者可用双手的拇指指腹,采用揉按手法,对肾俞、脾俞、胃俞等按揉数次,至此,全过程结束。术后应马上给患儿穿好衣服,避免受凉。
捏积疗法每日一次,连续6天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病情重者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
捏积的禁忌症为:
①小儿的后背有疖肿、外伤或患有某些严重的皮肤病而出现背部皮肤破损时;
②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施术时由于小儿哭闹,可能加重病情或出现意外,应视为禁忌;
③小儿患有某些出血性疾病;
④小儿患有急性热性病,如小儿高烧,不宜同时进行捏积。
对捏积疗法有了全面了解后,必要时家长们不妨试用这种方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春季要预防的小儿疾病有哪些
在这个枝头绽绿,万物复苏的季节,宝宝的身体也如同春天的幼苗,正是拔节生长的好时候。这个时候生病可就比较影响宝宝发育啦,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防护哦。
春天宝宝容易得哪些病
春季宜防“三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第一,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热性传染病。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初春为主要发病季节,患者多为小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麻疹主要症状有:发热,常在39℃~40℃以上,还有流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此期约3~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这时,约90%的病儿口腔内可见有麻疹黏膜斑,据此可明确诊断。在一般情况下,发热第4天见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四肢。随着体温的逐渐恢复,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麦粒状的脱屑,并留下棕色的沉着。
研究儿童病学的专家们指出,麻疹患儿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也容易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有麻疹肺炎、麻疹喉炎、脑炎等。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预防麻疹的有效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应观察14日。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的两天内,应立即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以达到防止麻疹流行的目的。
第二,风疹。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较轻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低热、轻度上呼吸道发炎、出疹和耳后与枕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患儿体温一般比麻疹低,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有流鼻涕、流泪等现象。常在发热后的24小时内出疹,疹子在面部和颈部,可在一日内遍及全身,第三天可以融合成片,极似麻疹。但是,其疹子比麻疹小,呈浅红色,疹子从第四天起依次消退。退www.Tulaoshi.com疹以后,无棕色的色素沉着斑。
风疹对孕妇有很大的危害。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如果感染风疹病毒,容易发生胎儿畸形、死胎、流产等,最好终止妊娠。
风疹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并要加强护理,让孩子卧床休息,给孩子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风疹病儿在出疹5天后,就没有传染性了。
第三,病毒疹。病毒疹主要在春季以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病毒疹一般为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所致。近年来,春季患者日见增多,感染者多为1~12岁的儿童。它的主要特点是疹子出现无顺序,以胸、腹部疹较多,其他部位少见,且皮疹消退快,最后不留痕迹。感染病毒疹时,可有耳后、腋下淋巴结肿大。病毒疹传染性较强,感染了病毒疹,需立即住院隔离治疗。患儿家里及学校教室都要进行空气消毒,且要常开门窗换气,使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利防病保健。
12
小儿癫痫的药(www.tulaoshi.com)物治疗
对于癫痫病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发作,控制发作的主要手段是给予适当的药物。使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后,大约80%的病人的发作可以得到控制。
一般用药的原则是:早期用药,一旦诊断成立,应立即长期服药治疗。因为癫痫患儿需要每天服药达数年之久,长期用药往往使孩子形成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每一位癫痫孩子在开始用药之前,都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做到合理用药。癫痫患儿尽管其病因、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情况各不相同,但对药物的选择影响不是很大。大夫选择药物主要根据孩子的发作类型,例如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 (德巴金),限局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得理多)。
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方法通常是先用一种药物,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到合适的量。对难治性癫痫一种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就可选用第二种药;而对具有多种发作类型的患儿一开始就可选用两种抗癫痫药物。在药物联合治疗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抗癫痫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相互影响,以及药物效果与中毒血药浓度之间的的关系。例如当一个癫痫患儿服用德巴金后,血药浓度已经超过100(g/ml时,癫痫发作仍然控制不好,就可考虑本患儿对此药物不敏感,可考虑换用药物或加用另一种抗癫痫药物。
当一种药物无效需要更换另一种药时,一定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及新药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逐步替换。一旦确定了需服用的抗癫痫药物,家长就应保证孩子能规律服药,做到不漏药,使药物血浓度保持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以维持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不规则服药往往是不能控制发作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完全不服药或许比不规则服药更安全,因为突然停药会造成癫痫持续状态,使患儿发生生命危险。了解了这些用药知识,家长就能更好的协助医生治疗孩子的疾病。
怎样用饮食治疗小儿麻疹?
一、小验方
【原料】鲜荸荠10个 鲜萝卜汁50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
【用法】空腹温热服。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
二、荸荠酒酿
【来源】《良方集要》
【原料】酒酿100克 鲜荸荠10个
【制作】将酒酿与荸荠(去皮,切片),加水少许,煮熟。
【用法】吃荸荠饮汤。每日分2次服。
【功效】清热,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小痘以及风热外感。
三、红萝卜芫荽汤
【来源】经验方
【原料】红萝卜 芫荽(香菜)各适量
【制作】将红萝卜、芫荽同煎汤。
【用法】每日2次,适量饮服。
【功效】清热透疹。适用于麻疹。
四、大米冬笋粥
【来源】《寿世新编》
【原料】冬笋50克 粳米50克
【制作】将冬笋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用法】空腹服。每日服2次。
【功效】宣散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疹出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