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COLOR=#993366b问题:/b/FONT我已经知道为什么我不想带孩子去商店了。如果孩子在玩具店、超市或者加油站发现有什么是他“必须”要有的,他总是先从好声好气地要求开始,然后变成耍赖,
【 tulaoshi.com - 哭闹 】
沧州蒋女士: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他特别喜欢乱买东西,每次接他上下学的时候,看到学校门口小摊上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他就走不动了,非要买个东西,他才回家;他还特别喜欢“跟风”,只要看到别的小朋友有新的玩具了,就会软磨硬泡地缠着我买给他。我真是拿他没办法。对于儿子这样的行为,我该怎么办呢?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阎晓军老师答复: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都爱乱买东西,这种现象很常见,因此作为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和行为趋势并不一定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孩子喜欢买东西,可能他真的需要某种物质的东西作为慰藉;而跟风买玩具,也是孩子对同伴的一种认同方式,并且能够通过将注意力与兴趣集中到玩具上而有效地克服某种焦虑。作为家长,你首先应与孩子认真交流,找出孩子真正想买东西的动机,从而对症下药。此外,家长也可以把握尺度,设定一些规范,不妨尝试着这样做:
让孩子自己存钱购买想要的玩具。
家长可以尝试定期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或者鼓励孩子用“简单的家务劳动”来“挣钱”。这样,孩子就会学会如何来支配自己的钱以购买他们想要的玩具。由于零花钱的数额有限,孩子们就不得不对想要的多种玩具有所取舍,从而不会盲目地叫家长买这买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适当时候说“不”。
家长要在适当的时候懂得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以合理的解释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行。例如你要为他读大学存钱,或者家里需要添购某些家具等。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明确而又合理的原因,这样孩子才不会无理取闹。
家长树立好榜样。
如果家长自身是个跟风的人,那么显然是给孩子树立了不良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做到不跟风,不盲从,不花钱大手大脚。
超市里,孩子抱着一件商品不松手,强行放回后引来了孩子的大哭大闹!这种尴尬的场面相信你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面对孩子的执拗,一味迁就只会引来孩子更多次的大哭大闹。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三个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问:我的孩子现在在上学前班,每次上街时总是吵着要买东西。我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就不给他买,但不给他买他就哭闹着不肯走,每次都搞得我很狼狈。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烦恼的母亲
答: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不要对孩子的要求置若罔闻,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满足,你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正确地判断哪些东西值得去拥有,如何去获得。
首先,你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所得到的东西是需要经过慎重考虑的。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来说,还存在着家庭是否能够负担得起的问题。此外,你还必须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是毫无价值的,根本没必要购买。让孩子们理解这两点,将使他们在日后最终成为理智的消费者和自律节俭的人。
其次,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不,今天不行,但我会考虑的。”回到家里,你可以告诉孩子:“我考虑过那辆小汽车了,不过要等我下次发薪水才能给你买。”
&nbstulaoShi.comp; 第三,家长必须认识到,如果孩子在大哭大闹以后就随心所欲,他就会经常使用这种手段来迫使家长同意自己的任何要求。所以,一旦你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你就得坚持你的立场。即使孩子哭得十分伤心,你也要坚持自己的决定。、
小编点评:试着和孩子讲道理,也许开始时很难,但是你会发现日积月垒的效果。不过分溺爱也会让你的孩子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最大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家长一定要明白,有的时候拒绝也是培养孩子身心发育的好办法。节俭不奢华的概念在孩子的心灵里扎根,这将是他的一笔财富。
“收获太丰富了,下次我要换个大点的购物车!”在香港上水火车站,满载而归的深圳主妇小雯心满意足地笑着,一边等车一边打电话向老公炫耀自己血拼的“战利品”——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
她的手推购物车里,塞满的可不是访港游客热衷的奢侈品和进口化妆品,而是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大大的一桶有机酱油。
“没办法啊,深圳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精明的小雯算了这样一笔账:在深圳卖2块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红富士苹果深圳已卖到6块钱一斤,平均一个都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9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买30个,折成人民币一个还不到7毛钱;10卷装的维达卫生纸,深圳的超市卖32.5元,香港超市才卖28港元;750毫升装的飘柔洗发水深圳超市卖39块钱,香港61港元就能买两瓶……
“如果一次多买点的话,不光能把来回的40块路费赚回来,还能省下不少钱!”持“一签多行”签证的小雯如今每月至少要到香港采购一次,基本只去离深圳最近的香港上水,路费便宜,给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补完货就走。像小雯这样的“换城”消费族,在深圳如今不少。随着深圳物价不断上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风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买日用品热潮似乎戛然而止,悄然转为深圳人入港扫货。小雯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如今每每将砂糖、食盐、有机酱油成箱扛回家,连牙线、止血贴也一并买来,可谓乐此不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从深圳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今年9月,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8%,略高于全国3.6%的水平,但大多数深圳人感受到的物价涨幅则要远高于这一数字。
在小雯每月辛勤赴港扫货的同时,她在香港的姑妈李太却好久不来深圳了。过去几年,家住上水的李太和她的姐妹团常来深圳喝早茶,然后就去超市狂购些水果、卷纸、袜子之类的便宜日用品,大包小包地返港。如今,李太和她的姐妹团都捂紧了钱包,不大愿意来深圳度周末了。“前几年深圳的物价还只是香港的一半,现在都追上香港了,吃个快餐也要二三十块,港币又跌得这么狠,我的钞票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李太时常忍不住向小雯感慨一番。
同样觉得囊中羞涩的是一些常年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以前深圳房价和物价都比香港低,不少中低收入的香港人选择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如今,这种“双城”生活模式也因深圳物价上涨面临改变,不少香港人不得不选择回流。
家住深圳皇御苑的香港人黄先生近期正盘算着卖掉房子回香港生活。黄先生在香港上水一家制衣厂工作,月入一万四千港币,因为对香港的高物价感到力不从心,6年前他来深圳置业,每天往返深港两地,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以前100元港币能换116元人民币,我经常带家人出去吃饭,每个月日常花销才三千多块人民币,现在100块港币只能换到85块人民币,花销却翻了一倍,再加上每月四千多的房贷,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倍感压力的他已经决定春节前带着妻儿回香港生活。
昔日港人北上“扫货”,而今深圳人南下消费,尽管从大的概念来说,“深港同城”还有很长距离,但是从“换城消费”的变迁上,人们却已经感觉到了这种融合的加速。同时,深圳人更是感觉到通胀不仅仅是一种预期,而是活生生的存在。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