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
【 tulaoshi.com - 教育法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下边就让小编为各位父母介绍这篇育儿兵法三十六计。
一、扮弱计——让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
二、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三、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
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厌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自流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学习的热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然而强制孩子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四、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将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专家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
五、授挫计——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意,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六、放手计——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七、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八、处罚计——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免得在错误里越陷越深。
九、制冷计——给自负的孩子“泼冷水”。
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自负的苗头,父母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孩子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十、包容计——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父母,你绝对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十一、样板计——父母要给孩子当好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已,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十二、鼓励计——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了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www.tulaoshi.com样孩子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123一两岁的小宝贝常常不知自己因为做了什么“好事”而得到了亲吻,也不晓得自己做了哪些“坏事”而被骂做讨厌!帮你的宝贝简单地辨别一下“对错”,对他对你也许都有好处。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爸爸妈妈这样要求孩子:“你要做个好孩子!”“好孩子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也许这也是你常常对孩子说的话,甚至是你小的时候也会经常听到的教导。但是,这种规劝或者说是教诲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来说,却意义不是很大。
一方面,在这个年龄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开心的事、做令他们觉得好奇的事、做能引起别人注意或者反应激烈的事。对错、好坏对于小家伙们来说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只是看着大人的脸色来判断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好玩或者有多严重。另一方面,连成年人都不能完全以“对”和“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何况这些才一两岁的小东西。
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教给他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吗?就任由他们想干什么干什么、闹个天翻地覆?当然不是了。对于一两岁的孩子,在教导他们更加懂事和乖巧的时候,需要讲求更多是方式方法,和一种让孩子感到舒服和能接受的气氛。
换个方式就变成“好”了
13个月的朵朵跟许多她这么大的小孩儿一样,对垃圾特别地感兴趣。她总是趁人不备就溜到厨房的垃圾桶边,伸手就往里抓,甚至端起垃圾桶就倒倒倒。看着一地狼藉她就高兴得咯咯笑。Tulaoshi.com爸爸妈妈嘴里说着“真讨厌”,可也真拿他没办法。一次朵朵换完纸尿裤又企图跑去垃圾桶边,这时妈妈灵机一动,让她提着换下来的纸尿裤,领着她走到垃圾桶边,让她自己扔进去。
她扔进去了,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连称她长大了,还笑着伸出大拇指表扬她做的好!朵朵也露出以往捣乱后都不曾有的欢快。自此以后,朵朵每次都会特别自觉地拣起换下的纸尿裤,把它仍进垃圾桶,还让大家看她的成果,等待着众人永远装也要装得兴高采烈的表扬。朵朵终于有了一个与垃圾桶亲密接触的合理理由,还等于是做了一件好事,她和爸爸妈妈都开心了。
如果孩子并不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他其实也就并不懂得什么行为是真正的“捣乱”,他们的任性是极其天然的,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太好奇,一切的出发点就是“好玩儿”——其实这是我们成年人多么羡慕的纯真啊,爸爸妈妈们真的不要对他们的“讨厌”过于生气。
那么,怎么样能够同样“好玩儿”而又把“坏事”变成“好事”,那就要看父母们的技术和智慧了。一两岁的孩子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生活经验和与此同时父母们的正面引导,来逐渐积累、辨别什么样的事情是“好”的,什么样的事情不仅能够让自己开心,也能让别人不反对甚至也觉得高兴。其实想想,真正的“好事”不就是自己和他人都满意和愉快的事情吗,对于大人又何尝不是?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