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儿童保护组织、人权组织多年来一直要求彻底把家长打孩子行为列为非法。但迄今为止英国政府似乎顶住了压力,保持现行法律不变。
【 tulaoshi.com - 打孩子 】
自己的孩子打得打不得?打了又如何?
大西洋两岸前后脚公布的两个有关大人打孩子的调查结果,引出今天这个孩子教育中让人容易激动的话题。
先说大西洋彼岸的研究。美国密执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加诺(Marjorie Gunnoe)领导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得出的结论说,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与那些从没有被父母碰过一指头的孩子相比,在学校更勤奋、更有可能上大学;长大成人后更快乐、更成功、更乐于助人。
晚打不如早打?
这里先说明两点。一,调查中说的,也是本文探讨的“打”,是“smacking”,就是打一巴掌,不是“棒子底下出孝子”的痛打;二,打的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不是打别人家的孩子。
2600名受访者按是否挨过打,挨打的经常性和挨打持续的年龄等分成若干组,然后与相关的积极/消极(或说正面/负面)后果作对比。
只在2-6岁年龄段挨过打的孩子,积极后果的比较每一项都超过从没有挨过打的孩子。7-11岁挨打的孩子,消极后果总体上比没有挨过打的孩子稍微大一点。但十几岁以后依然挨打,消极后果的对比则全面大于没有挨打的孩子。
加诺教授说,这项研究姗姗来迟,是因为现在的美国成年人中,很难找到足够比例的儿时从未挨过打的孩子。
美国建国还不到三百年,或许依然“粗犷”了点。讲究“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对打孩子该是深不以为然的了?
三分之一的英国大人都说孩子该打
大西洋这边公布的一个相关调查同样让我意外。
英国主要的儿童慈善机构,儿童协会(Children’s Society)与皇家儿童保护协会、约克大学联手,就打孩子的态度问题也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
2000名受访成人中,32%的人都觉得打孩子是一种“低危险的惩罚方式”(a low-risk form of punishment);年长的受访者中,觉得打孩子不是问题的人超过了一半;认为绝对不应该碰孩子一指头的人只有14%。
儿童协会组织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忧心忡忡,再次强烈呼吁政府修改有关法律,彻底禁止打孩子。
儿童协会组织负责人雷特梅尔(Bob Reitemeier)说:“儿童是英国社会中,可以合法的被打而几乎没有法律保护的唯一的一个群体。”
下手无痕
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的确是上了联合国的“黑名单”的。
英国的儿童保护组织、人权组织多年来一直要求彻底把家长打孩子行为列为非法。但迄今为止英国政府似乎顶住了压力,保持现行法律不变。
为此,2008年联合国点名批评英国保护儿童权益不利。英国是欧盟国家中仅有的5个仍然可以合法打孩子的国家。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都通过了彻底禁止体罚儿童的法律。
打一巴掌揉三揉问题不大,打一巴掌留下五个指印,就麻烦了。
《英国儿童法案》(2004 Children’s Act)规定:家长可以对孩子施以轻微的体罚,只要不在身体上留下看得见的痕迹。
打完后孩子身上如果出现青紫、瘀肿、破皮儿,则可能被处以最高5年的监禁。换句话说,打一巴掌揉三揉问题不大,打一巴掌留下五个指印,就麻烦了。
打孩子要掌握的“火候”,或者说“火候”掌握不好的后果,举一个具体例子。
打一梳子,丢了儿子
英国Somerset一位单身母亲(法律原因不能公开名字),早上催8岁的儿子起床穿衣上学。儿子赖在床上不起,母亲气极了用手里的梳子照儿子肩头拍了一下。
一梳子打下去,妈妈就心疼了,搂着8岁的儿子哄了又哄,直到儿子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问题是,那位母亲更确切的说是拿梳子打了儿子两下,一下是用梳子背面,一下是用梳子带齿的一面。
在学校,孩子说肩痛,老师发现了孩子肩头有红印记,随即报警。
长话短说。这位妇女被以侵害tulaoshi.com罪起诉并被判有罪,获12个月社区监督管制(community supervision order)。她的儿子被暂时收养。每周她只能与儿子见面4个小时,直到服完刑期才能重新获得儿子的抚养权。
任何有学龄儿童要伺候的父母,都不难想象那位母亲气极败坏的模样,也不难理解她的一时“走火”。
我自己的女儿,眼看着上学要迟到了还在那里磨磨几几,多少次气得我牙根、手心都痒痒的。这个案例,给我们做父母的敲了警钟,但也说明现行的英国有关法律是管用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子不教,父之过。应该信任天下绝大多数父母管教孩子是能够把握尺度的。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但是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通。也许父母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
父母的手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一个在战战兢兢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负面的行为,例如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就说谎,有需求不敢说就偷窃等。不过,有些父母又时常感到很为难,因为除了打骂之外,他们似乎总是难以找到有效的教养方法。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父母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
正是因为父母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父母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影响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父母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父母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父母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父母满意,那么父母多半会打骂上前。
3)自我的成长经验示范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父母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父母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
12很多家长迫切想知道的是,要是孩子无理吵闹、帮倒忙、玩危险游戏,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该怎么办?
打孩子是一个两难问题,因为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打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是,教育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发现,打孩子不好,特别是对小于两三岁的小婴幼儿更不能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他们的道理是:打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孩子越打越“倔”,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而性格怯懦的孩子经常挨打,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
可是,很多家长迫切想知道的是,要是孩子无理吵闹,帮倒忙,玩危险游戏,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该怎么办?
故事1:商场里的任性宝贝
峰峰妈妈出门前就打预防针,跟孩子讲好:“宝宝,今天妈妈带你去商场,你可以看看那里的玩具,但不能再买,家里玩具太多了。”孩子也答应了,但路过玩具柜时他又忘了和妈妈的约定,一定要买一个玩具,妈妈不答应,他就闹个不停,哭着赖到地上,不管怎么劝,仍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哭闹着。看着路人意味深长的目光,妈妈好几次都要控制不住要打他了。
明智做法
不少玩具柜所在的楼层都附设“试玩区”或迷你儿童乐园,可以指着那里对宝宝说:&ldqtulaoshiuo;看,那个小朋友在玩赛车,你去跟他比赛好吗?”“看,那个小朋友在玩拼图,你跟他一起去玩好吗?”“那么多小朋友在滑滑梯(做沙画,搭城堡),妈妈也带你去玩好吗?”孩子立刻就站起来跟着走了,后来就再没有提起买玩具。有时候,孩子对死缠滥打要买的玩具可能只是一时新奇,成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他或许就不会再提起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妈妈可以说:“我们再往前走一走,前面会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哦,你见过跟小朋友合影的大米老鼠吗?”但最好不要承诺孩子“妈妈先带你到别处玩,再回来买玩具”,孩子如果之后突然又想起了妈妈的话,该怎么办?所以,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不要随意对孩子允诺“之后会怎么样”。
故事2:餐厅吃饭也哭闹
婵婵妈很头疼地说:“两岁多的宝宝与家人外出就餐,当时没定上包间,是在外面大厅里吃的饭,热菜还没有上齐,宝宝莫名其妙地极其烦躁,突然扔起餐巾,不想戴围嘴,而且坚持要‘出去,马上回家‘,并大哭大闹。惹得一大厅的人都朝我们看,我马上将其抱离餐厅,在外面将其放下,她就开始赖在地上哭闹,此时说理根本没用。”
明智做法
有时候宝宝并不是有意跟大人过不去,而是找个借口发泄罢了。最常见的是累了,饿了,渴了,在喧闹的环境里呆得太久了。穿得过多或者饮食不舒服也会导致宝宝容易发脾气。这时候,必须先找出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当宝宝开始耍赖的时候,做父母的切记不要发火,因为这个时候,一旦发火,那宝宝就真的赖定了。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以这个例子来说,两岁多的宝宝是很难在冗长的酒宴上从头坚持到尾的,加上环境很喧闹,孩子就会烦躁,此时可以带他去看餐馆养的鱼和鳖、白蟮和龙虾,可以将餐馆养鱼的大水缸比喻成“海底世界”,也可以带宝宝去看厨师现场表演“印度飞饼”,要是没带玩具,也可以搜罗菜盘上的萝卜花,给宝宝当玩具,带他到空气较好的等候区的沙发上去玩。
要是宝宝仍不领情,应该马上把宝宝带离餐馆,找一个开阔僻静的地方,如街心公园,让宝宝尽情地发泄。你一旦不必担心周围的目光,就不容易恼羞成怒。可以买份报纸,坐在不远处看着他,看他哭闹多久。有一个教育原则很可以借鉴:当孩子哭闹时赶紧远离他,每当哭闹声弱一些,就靠近他一些。让孩子明白:哭闹只会让身边的人离开他;想要有人陪他,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情绪。
12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4373.html
看过《父母不打骂也能教出优秀孩子》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