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画画是不依靠父母帮助的,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孩子的画是他情绪的反应和创造力的体现。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但偏偏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轻易地就用几句话扼杀了孩子
【 tulaoshi.com - 妈妈商 】
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事物;而想象力拥抱整个宇宙,和我们未来希望知道和理解的所有事物。真正的智慧不是知识而是想象力。”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帮助这些天生本已是艺术家的宝宝们,保留住艺术家的天分,这才是我们成人应该做的事。
更进一步的,若还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开启并保护好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是寻找到了让他们拥有新时代智慧的最便捷途径。
如果在宝宝刚开始为自己的涂鸦行为而兴奋不已的时候,我们就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学习方式来教育他压制他,这是不行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请为了让宝宝能够体会快乐而画画,能够表达心灵而画画,能够养成沉浸其中的能力而画画,能够与神秘的精神世界做沟通而画画,能够拥有本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画画,为了幸福感而画画。画没有压力的画,画不用总去解释的画,画纯真的画,画真正像个“孩子”一样状态的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引导。
孩子与孩子之间,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再没有比身为父母的你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比如说,一个偏理性的做事有条理的宝宝,我们可以通过本书介绍的“曼陀罗涂色”、“做拼图”、“画地图”等有趣的形式,充分地在绘画中发展他逻辑性的一面;另外再通过“水的游戏”、“有颜色的魔力城堡”、“光影俱乐部里的神奇探险”等环节,大力为他补充创造性涂鸦的营养,充分释放他的灵感,启动他的创造力,并让他的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都得到相应的锻炼。
再比如说,一个偏内向的与人交往很谨慎的宝宝,我们可以经由“颜色城堡”、“蔬果小镇”、“绘本创作”等环节,多多地在涂鸦时间中让他尝试各种各样的颜色、材料和形式,并适当固定下他的创作表达时间。所谓“创作表达”时间,就是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气氛,让他当着全家人的面,来说说他的画,讲讲画里的故事,家人要给予真诚的关注与恰当的鼓励(这本书里也会在每阶段穿插这样的表达时间,让孩子都有机会讲一讲自己的创作,哪怕只是有勇气站到人前,都值得我们给他最热烈的鼓励)。这会在充分发挥宝宝创造力的基础上,很好地发展他的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还有生性活泼好动的宝宝,我们很多时候要逐渐让他了解规则的建立,秩序的遵守,以及专注力的重要性!
看看,同样是涂鸦,同样是使用一本书,每个宝宝所要体验的重点,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孩子未来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先天的)与环境(后天的)所决定的,既然遗传因素这么要紧,那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要区分孩子的特质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些特质,我们所要做的,并非竭力去改变,而是要帮助孩子们认识到、驾驭好。也就是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特质,并且好好利用它。
这样看来,涂鸦的过程,不单单是在创作,也是在帮助孩子主动梳理自我特质并充分发展的一个过程。
第二,灵活运用三大法宝。
作为老师也好,父母也好,拥有三大法宝是关键:
有一副好“耳朵”——善于倾听;
有一双好“眼睛”——乐于发现;
有一只好“嘴巴”——懂得赞美。
倾听孩子创作的声音,发现孩子探索的脚步,赞美孩子点滴的进步。
倾听,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
发现,是与孩子一同探寻自我与世界的开始。
赞美,是促使孩子学会为自己“积极归因”的动力,是培养他们自信的最佳助力。
宝宝爱涂鸦,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条件来顺应他的天性。我们今天让他享受画画的过程,并非让他一定要画出完美像样的一只猫一个人,而是逐渐培养起他对待绘画这件事的信心和耐心,培养起对于美的认知和自己的理解,培养起对颜色的直觉,培养起他们感知事物的敏锐角度,以及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其实,宝宝从周岁以前就已经喜欢在墙面、桌面等空白的地方随意乱画了,当你发现自家宝宝有这样的一时兴起之后,千万不要拒绝宝宝这种兴趣的发挥。这时的爸爸妈妈最好及时地给出鼓励,并且作出引导。比如,在墙上挂一块白板,或是开辟出一片墙壁,让宝宝知道有固定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写写画画。这样不仅对整体的家居布置是一种点缀,宝宝天马行空的创意涂鸦还会令房间“增色”不少。
“宝宝天地”涂鸦墙
小孟这里借花献佛,觉得不错,就把姐姐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了。
姐姐家的宝宝今年已经两岁了,在她的家里就专门为宝宝留出了一面墙,姐姐称那为“宝宝天地”,专门记录宝宝的天马行空。其实,留出的并不是一整面墙,而只是一个墙裙,为了照顾宝宝的身高,姐姐只留出了一米高的白墙,至于上面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宝宝的,贴满了宝宝在白纸上的各种涂鸦和手工品。
在她家,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充满了整个儿童房,“宝宝天地”反而成了家中最温馨的角落,宝宝房也在不经意间活泼了起来。姐姐经常开玩笑说“这样多好呀,每年就刷一次墙,连装修费都省出来了,还不用担心她会满世界乱画,其实这样更省心了。”姐姐每次提到她家的“宝宝天地”都是一脸的幸福,每次过年过节有客人到她家的时候宝宝房就成了她家最亮丽的风景线和待客展品。
当然,墙是每年都要粉刷的,因为时间长了,宝宝就没有地方画了。姐姐专门买了一个数码相机,记录下宝宝每天的杰作。这样既避免了粉刷后留不下宝宝的“墨宝”,又保持了家里的整洁和新意,还能从不同的照片中看到宝宝的进步。
“省时省力”涂鸦板
如果爸爸妈妈觉得每年粉刷墙壁太辛苦了,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一块涂鸦板,最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让宝宝知道他有自己涂涂写写的地方,就不会再乱画了。如果是固定的涂鸦板,最好尺寸能够大一点,方便宝宝想要多一点涂涂写写的小心思。
如果真的找不到固定的地方,涂鸦板就一定要轻便小巧了,最好是宝宝自己也能拿得动。爸爸妈妈还要注意把涂鸦板放在方便宝宝拿到的地方,不要太隐蔽,一定要方便宝宝寻找,最好就是宝宝随手抓得到的地方,这样即使爸爸妈妈不方便帮宝宝拿,宝宝也可以随时涂涂写写了。还有就是涂鸦板一定不要放在太高的地方,以免宝宝为了拿到涂鸦板摔伤。
“精挑细选”买画笔
在为宝宝选择绘画工具时,也是有讲究的。
涂鸦板一般自带画笔,这种笔涂写过的东西易擦易洗,一般比较好清洁,比较适合没有充足时间收拾的爸爸妈妈。不过,如果爸爸妈妈想要留住宝宝的“墨宝”,最好选择彩笔或蜡笔,一般比较便宜,而且保留时间比较长一些。这里小孟并不推荐粉笔,因为粉笔比较容易掉屑,不易长时间保存也很难彻底清理,最主要的是,粉笔掉下来的屑一旦被宝宝吸入,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害的。
每个爸爸妈妈都想为自己的宝宝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创作环境”,希望小孟的唠唠叨叨能给爸爸妈妈们带来一点帮助。
对于孩子来说,画画是不依靠父母帮助的,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孩子的画是他情绪的反应和创造力的体现。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但偏偏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轻易地就用几句话扼杀了孩子画画的天分和积极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一句话能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一句话也能泯灭一个画画天才,关键看你怎么说。
墙上贴满了孩子画的树、房子和他最喜欢的猫,你惊叹他如此灵性十足。但是光有感叹还远远不够。如果运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他还会拥有一些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即使在入学后也十分需要。正如一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所说:“艺术能够帮孩子学习阅读、写作和恰如其分地自我表现。” 其实,学艺术不仅是技能的提高,画画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情。抓住迸发火花的关键期,孩子将受益终生。
比如:孩子的画与众不同,显露出创造力的苗头,你可以让他说说画里的故事。这样,他还增进了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独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是,如果你采取以下的态度对待天生的“画家”,那么上面所说的一切可能不复存在了。
你画的这是什么呀?怎么一点都不像呢?
大人感受的世界,是现实的存在。看到了,才相信是真的,是好的。但是,小孩儿却不同。他们在4、5岁时,认为主观想象就是真实存在,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再加上控制画笔的能力还不够娴熟,所以,孩子的画当然与大人的评判标准有差距。可是,他有画不像的自由。因为,画得像,并不是绘画艺术的最终www.Tulaoshi.com目的。绘画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孩子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
其实,真正的儿童画不是考级的作品,更不是以大人意志为主导的画。而是由孩子自己创意,反映孩子情绪指向的“小品”。
不要去猜你孩子那辨认不清的画是什么。而要提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能告诉我画里面的小秘密吗?”或者“你是怎样就选择了这些颜色了呢?”而不要以“像不像”去评判一幅画。
如果父母太执着于绘画结果,并对技巧过于紧张,只求画得像,就会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孩子天然所拥有的),也正是毕加索等绘画大师毕生追求那种状态。
尊重孩子就别乱下结论,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最明智的!
我现在没有功夫听你讲你的画。
大人忙了一天,回家就想清静会儿,歇一歇。然而,对于小孩儿来说,白天是满足好奇心的、令人兴奋的探索过程,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于是,画画就成了沟通的桥梁。
5岁的浩浩刚等爸爸下班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最近的画。他爸爸说:“大多数画的就是一天里发生的小事,他很注重每一个细节,我也能够从细节问题中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快乐与烦恼,挺好玩的。”
我有画要说——画作是孩子无声的语言。当他们还无法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他心中想说的或是某种委屈时,可以借由不同的线条与色彩,以绘画代替口语说出来。
当你的孩子开始告诉你有关他的画的故事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你们的对话将会拓展他的词汇,还可以教会他按顺序讲述故事,这些对于今后的阅读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他画了一匹马正在田地里,可以问他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将会使他想起马圈、马车等等,有可能还会引出一个长长的故事。
给孩子一点时间,就会成就一个快乐的、想法与众不同的人。
你的画太棒了,将来能够成为画家了。
大人觉得孩子只有受到表扬才能更好地画画,所以,不论他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都一味地夸奖。结果适得其反,小孩觉得这类表扬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可能就开始糊弄你,比如:一天画几十张“一钱不值”的画。
描述性的评论,比如:“那只恐龙看上去真高兴!”听上去更好。其实除了当画家,绘画还能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当孩子开始画画的时候,是理解因果关系的绝好时机。通过画画,他们还制定自己的计划,如:“我要试着画一头大象”,并开始琢磨这张画中的大量细致问题,例如:“象有脚趾头吗?”之类的答案。
因为在艺术中无所谓对与错,所以孩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如:坚信自己的判断力、作品的自我评价等,培养自尊心。同时,绘画艺术还是孩子仅有的、不依靠成人的帮助的,从而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
让孩子在适度的评价中生活,你会发现他神奇的自我成长。
画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准备考级了!
大人觉得,对画画投入那么大,再加上别人都开始考级了,那就随大流吧。但是小孩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每一件快乐的事,都会被大人套上个恼人的框框。画画好并不是通过证书体现的。比赛、考级都体现了大人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孩子意愿的表达。其实宝宝学画的意义主要是在画外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有助于小肌肉运动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
所以,与其考级束缚,不如自由创造。
你画的不好,我来帮你画。
大人认为,孩子画的线不直,尺寸不对,所以,把着孩子的手,让他规矩地画完一张画是家常便饭。小孩却讨厌这样的做法:你限制了我的手,限制了我的脑,不让我独立地做事。日久天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便失去了原创的热情,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力了。
文文画的小人儿头大身子小,腿短胳膊长的。联想到儿童游乐场的沙画,文文妈妈想出了一招:复印出人物的轮廓,只让孩子往里填色。其实这是封锁制约孩子创造力的残酷训练。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
孩子是创意大师,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画作中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大人插手,孩子缩手,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对创意的破坏。
若想保持这份原创活力,应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孩子的自由情感在涂鸦中得到抒发,会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同时,也会逐渐形成自信与个人独特性。
图老师图老师温馨提示:
下一次当孩子画得十分精彩的时候,不要随便把他的画乱扔。想一想能不能用下面这些好玩的办法,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兴趣。
1.把画装进精美的画框中,作为礼物送给亲戚。
2.把画制成一个薄板,用它们当作盘垫。
3.把画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欣赏。
4.用他喜欢的画当作壁纸来装饰孩子房间的一面墙。
5.做一个家庭绘画作品展,邀请孩子的老师、同学、长辈、邻居前来参观并留言祝福。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就事论事,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时候,孩子会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不喜欢!”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做是他的对立面。当孩子在做不恰当的事情时,这样说还能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当孩子又在跟你讨价还价时,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这句话。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孩子的表哥买了双新鞋,那是因为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小孩子都需要买双新鞋。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