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的新手爸爸妈妈们,我们也曾年少无知,酷爱彩色电视机里上演的看不倦的动画片,我们也曾痴迷忘记了写作业,说起童年中这些久久不会褪色的动画人物和故事,我们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语言和童年趣事。在此回忆那
【 tulaoshi.com - 动画片 】
巴巴爸爸
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还记得这句久违的经典台词吗?
巴巴爸爸是法国漫画家Annette Tison和他的丈夫Talus Taylor根据棉花的形状创作的漫画形象,在被改编为动画后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巴巴爸爸”在法语的意思是“爸爸的胡须”,而松软的像胡须的棉花糖也叫做“巴巴爸爸”。因为法国的棉花糖都是粉红色的,所以巴巴爸爸也是粉红色的;因为彩虹有7个颜色所以他们有7个孩子。巴巴一家可以变成任何东西,巴巴爸爸遇见了巴巴妈妈,然后生了七个孩子,各有爱好。利用可变的身体,巴巴家族成员之间,他们与人类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族、巴巴拉拉、巴巴利鲍、巴巴鲍巴、巴巴贝尔、巴巴布拉德、巴巴布拉卜,记住了吗?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族、巴巴拉拉、巴巴利鲍、巴巴鲍巴、巴巴贝尔、巴巴布拉德、巴巴布拉卜(开场白:这一段开场白应该成为播音主持系的练习课程之一吧?当年年纪还小,确实是一口气说不下来,现在成年了!哈哈!照样背不下来……)
《巴巴爸爸》人物介绍:
巴巴爸爸,巴巴妈妈,Barbamama头上这束花是Barbapapa初次见到她时给她摘的,Barbamama还致以轻轻一吻呢。
巴巴族,她可是个有爱心的家伙~~,不愧是Barbazoo,看出来了哦所有小动物植物都是她的朋友!!
巴巴拉拉,正如她的名字Barbalala,她可对音乐相当有兴趣哦,片头曲里,她先是把Barbablue当笛子吹,后来Barbablue不跟她玩儿了,她就把自己变成竖琴谈。
巴巴伯,酷爱画画,成天搞得自己一身颜料,还有这么多年过去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场景——他变成哑铃让别人举呀举,超有意思!
巴巴贝尔,一看就知道,爱打扮呗,唉也难怪,谁让人家长的比别的巴巴出色呢??!!
&nbtulaoShi.comsp; 巴巴布尔,人如其名 Barbablue 好记!爱科学,当然也因为他相当聪明啊,对烧杯烧瓶感兴趣,还经常拿纸笔尺子写写算算呢~~~~
巴巴布拉伯,人家可是运动健将啊,时不时都拿出杠铃来练几下,忘带啦巴巴伯给变一个?
巴巴利波,极其刻苦,极爱看书,属于非常努力用功的那类小孩儿。
:该怎么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是不是所有的动画片孩子都能看?需不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动画片里蕴藏了哪些风险?
一名5岁的男孩从6楼阳台跳下,万幸只是皮外伤,大家惊魂未定之余,他问道:“奥特曼不就是这么飞的吗?”
问孩子平时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十个有九个会回答爱看动画片,对于孩子的这一兴趣,父母也都是支持的。毕竟,这对孩子的益处多多: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只要动画片一开播,父母就放心走开,让孩子独自去享受那些夸张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节所带来的乐趣。
然而,许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动画片,有一些也是“少儿不宜”的。在这原本是属于儿童的天地中,已污染上了成人世界中色情、暴力等精神垃圾。因此在孩子看动画片之前,父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鉴别出适合您家中宝宝收看的“健康精神食粮”。
哪些动画片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收看呢?
画面稳定清晰、色彩鲜艳。画面稳定很重要。有些动画片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故意抖动画面;有些则是粗制滥造,使得画面效果比较差。这样的片子,对孩子的视力有弊无利。有些动画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例如在国际上得奖的一些动画短片,但是它们的色彩往往偏灰偏暗,明暗对比不鲜明。这样的动画片,即使您爱看,相信您家的宝贝也是不太会感兴趣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人物造型可爱、充满童趣。动画人物千姿百态,但是无论美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爱、有趣,让人忍不住产生喜爱之情。不过,目前有些动画片(尤其是日本动画片)却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感”路线,甚至会有动画人物“半裸”或“全裸”出镜。爸爸妈妈可要当心这样的片子,别让小孩儿过早接受如此“早期教育”。
远离暴力。大多数欧美的动画影视公司对自己出产的动画片都有明确的受众年龄定位。若是专门针对幼儿的动画片,会有严格的规定确保在镜头中没有与暴力相关的道具、动作和画面,如:刀、枪、打人、杀人及流血画面等。在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规定,这就要靠爸爸妈妈的“火眼金睛”来加以鉴定了。
思想积极向上。这是一句老话,所谓的积极向上指动画片中所宣扬的是善良、真诚、友谊、爱国等精神和品质,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的动画片都能做到。
家长需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动画片中的情爱场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纪就满口“爱呀爱”的,就请注意避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二是过于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动画片(大多仍是来自于日本)的思想比较复杂,如人的两面性、事物的悖论、世事的无奈、人心的险恶……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况小孩儿呢?
家长需要适时引导孩子
家长最好能够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在分享精彩之余,更能了解孩子对片中情节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家长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了本文开篇所说的“惊魂一幕了”。
该怎么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是不是所有的动画片孩子都能看?需不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动画片里蕴藏了哪些风险?
一名5岁的男孩从6楼阳台跳下,万幸只是皮外伤,大家惊魂未定之余,他问道:“奥特曼不就是这么飞的吗?”
问孩子平时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十个有九个会回答爱看动画片,对于孩子的这一兴趣,父母也都是支持的。毕竟,这对孩子的益处多多: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只要动画片一开播,父母就放心走开,让孩子独自去享受那些夸张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节所带来的乐趣。
然而,许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动画片,有一些也是“少儿不宜”的。在这原本是属于儿童的天地中,已污染上了成人世界中色情、暴力等精神垃圾。因此在孩子看动画片之前,父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鉴别出适合您家中宝宝收看的“健康精神食粮”。
哪些动画片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收看呢?
画面稳定清晰、色彩鲜艳。画面稳定很重要。有些动画片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故意抖动画面;有些则是粗制滥造,使得画面效果比较差。这样的片子,对孩子的视力有弊无利。有些动画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例如在国际上得奖的一些动画短片,但是它们的色彩往往偏灰偏暗,明暗对比不鲜明。这样的动画片,即使您爱看,相信您家的宝贝也是不太会感兴趣的。
人物造型可爱、充满童趣。动画人物千姿百态,但是无论美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爱、有趣,让人忍不住产生喜爱之情。不过,目前有些动画片(尤其是日本动画片)却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感”路线,甚至会有动画人物“半裸”或“全裸”出镜。爸爸妈妈可要当心这样的片子,别让小孩儿过早接受如此“早期教育”。
远离暴力。大多数欧美的动画影视公司对自己出产的动画片都有明确的受众年龄定位。若是专门针对幼儿的动画片,会有严格的规定确保在镜头中没有与暴力相关的道具、动作和画面,如:刀、枪、打人、杀人及流血画面等。在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规定,这就要靠爸爸妈妈的“火眼金睛”来加以鉴定了。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思想积极向上。这是一句老话,所谓的积极向上指动画片中所宣扬的是善良、真诚、友谊、爱国等精神和品质,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的动画片都能做到。但仍需注意两点:
一是动画片中的情爱场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纪就满口“爱呀爱”的,就请注意避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二是过于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动画片(大多仍是来自于日本)的思想比较复杂,如人的两面性、事物的悖论、世事的无奈、人心的险恶……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况小孩儿呢?
家长需要适时引导孩子
家长最好能够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在分享精彩之余,更能了解孩子对片中情节的理解,如果孩子的tulaoShi.com理解出现了偏差,家长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了本文开篇所说的“惊魂一幕了”。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如今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陆续步入而立之年,并成为人父人母。然而,“啃老族“、”隔代抚养“这些现象的产生,让社会对80后能否担当起”为人父母“的重任也产生了疑问。
作为早教行业的绝对领导者,2014年7-8月,金宝贝对全国五个地区超过3000个高知家庭进行有关早教的调研,分析研究得出关于中国早教的权威“大数据”。该调研历时两个月完成,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五个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对中国家庭的育儿现状以及中国早教市场现状做了客观透彻的分析。从这项调研中,80后父母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育儿理念也被生动的勾勒出,“和孩子共同成长“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育儿心声。
1.“80后”父母:责任感的一代
年轻的80后父母多数来自双薪家庭,面临着职场压力,尽管如此,调研结果显示仍然有高达90%以上的80后父母愿意由自己承担抚养及教育孩子的责任。
然而,由于80后父母工作繁忙以及相对缺少抚养教育经验(特别是0-2岁的婴幼儿期间),大多数80后父母仍然需要一些抚养协助,而这些协助仍然主要依靠祖辈。另外,调研数据中还有一项有趣的发现:众所周知,在上一代父母中,爸爸的角色很少出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与之不同的是,80后爸爸对孩子抚养与教育的参与度在逐渐增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男孩爸爸的参与度更加活跃。
2.80后父母的育儿需求:性格养成大于能力培养
80后所受到的教育大多是固化的技能型学习或者应试教育,主要注重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心理方面的培养。可以说是被标准化教育“桎梏”的一代。80后的父母不想再让孩子重蹈覆辙,因此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而不单纯让孩子追求试卷上的高分,全方位发展已经成为80后父母新兴的教育理念。
早教调研数据也表明,67%的80后父母将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评判孩子是否成功的基础,对孩子性格培养的关注度远大于能力的培养,更希望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孩子乐观的情绪、合作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建立起对世界的好奇与信任中来。学习方面也是年轻父母相对关注的指标,但并不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而是更注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研显示只有8%的80后父母将学习成绩优秀作为衡量孩子成功的标准。
3.80后父母的育儿期望:注重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培养
80后父母的教育期望集中体现在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以便塑造孩子外向型性格和与人相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除了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培养,0-3岁孩子的父母,还期望加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73%),而4-5岁孩子的父母则更看重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63%),最后才会将教育子女的注意力放在知识及特长的培养中去。
4.80后父母教育理念:更偏向西方教育
曾几何时,80后父母饱受应试教育的折磨,考进重点大学是全家人的期盼。而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向多元化,80后年轻父母不再只会让孩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是更看好西方教育。这些年轻父母对于子女的留学有更早的规划,他们认为留学准备应该从幼儿园(30%)开始并倾向选择有双语教学资质的私立学校。考虑到孩子的大学教育时,50%的80后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走出国门,到国外学习。
5.80后父母倾向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共同参与,愿意借助早教机构的帮忙
80后父母的育儿思路以及育儿能力较上一代人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更倾向于采用互动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在游戏、娱乐中进行基本的能力培养和知识体验。47%的80后父母选择通过和孩子一起游戏来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其次是通过聊天或者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另外,80后父母由于工作相对繁忙,43%的80后父母认为0-5岁的孩子有必要去早期教育专业机构接受教育,借助早教机构的科学方法分担教育孩子的压力。
80后父母也在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似乎昨天的媒体上还在讨论“隔代抚养”、“啃老族”的80后独一代,但这些调研数据却证实80后父母是有责任的一代,他们愿意自己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同时,80后父母也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一代,他们善于借助专业书籍、网络、早教机构等帮助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儿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中校正和完善。他们也是包容性更强的一代,更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及个性差异,在他们身上“父权母权“的光环很弱,更多的是“人”的角色,他们愿意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跟随孩子的步伐踏上成长的道路,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4843.html
看过《“80后”父母 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