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用安抚奶嘴有啥好处?有啥弊端?关于安抚奶嘴,爸爸妈妈们有诸多担心担心,比如对牙齿不好,对语言发育不利,容易养成依赖等。母婴专家指出,安抚奶嘴可使烦躁的宝宝平静下来。
【 tulaoshi.com - 宝宝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小时候,父母为哄宝宝,就会给他们奶嘴,来安抚。而奶嘴对于宝宝就好像是妈妈的存在,让他们安心。慢慢的就会形成习惯。而长期使用奶嘴对于孩子的牙齿发育和牙床咬合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在适当的时候,让宝宝戒掉奶嘴。我们来看本文是如何教您,让宝宝戒掉奶嘴的。这个育儿知识很关键,父母要好好的学习哦。
缩小使用范围
你可以和孩子约定,只有在家的时候才用奶嘴,随着他逐渐习惯,你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比如只在卧室里或者每天只有某段时间可以用。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很快接受新的规矩,所以你要坚持始终如一地实行。
慢慢来
让一个孩子戒掉奶嘴通常要花几个星期的时间,但这事急不得。如果你慢慢来,你会发现一切更好掌控。通常白天比较好办,但是晚上孩子都很难离开奶嘴,所以你可以把晚上作为最后的攻坚项目。先保证孩子白天不再依赖奶嘴,然后将重点放到晚上,一步一步来。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哭着要他的奶嘴时,马上找点别的事情来吸引他。不妨让孩子帮你一起烤蛋糕、一起摆弄花花草草等。如果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那么吮奶嘴就是多余的了。但是,切记不要用食物来贿赂他。
巧妙奖励
给孩子制作一个表格,每次他吵着要奶嘴最后又乖乖放弃,就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当五角星达到三个的时候,适当地奖励他,比如一本漫画书,或者去游一次泳。孩子会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也减轻他戒奶嘴的痛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为啥要使用安抚奶嘴?安抚奶嘴有什么作用?母婴专家指出,安抚奶嘴是妈妈乳头一种替代品,在宝宝哭闹时,睡觉时给宝宝吸吮,帮助宝宝安静的一种工具。专家指出,安抚奶嘴作用是安抚宝宝情绪。
安抚奶嘴对中国宝宝来说,绝对是个舶来品,尽管现在随处可见嘴里衔着奶嘴的宝宝,但妈妈们对安抚奶嘴的赞许和质疑、肯定和否定的交锋从来就没停止过。一句话,宝宝的快乐健康是妈妈最关心的,安抚奶嘴真的好吗?
适度使用奶嘴并无害
如同宝宝啃手一样,吃奶嘴也是一个客观过程,给宝宝使用安抚奶的确可以起到一些安抚情绪作用,并且对宝宝上下颚、脸部肌肉发育及舌头伸展都是良好的锻炼。龅牙的形成跟安抚奶嘴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到了宝宝长牙时再继续吃奶嘴的话,对牙就不好了。
有研究表明,宝宝在不停吮吸奶嘴时,空气会随着宝宝的吞咽动作从两侧嘴角进入口腔和胃里,当胃承受不了空气容量时就会出现收缩,引起小儿溢乳;同时宝宝胃肠道也会条件反射地跟着频繁蠕动,易使宝宝发生肠痉挛,引起腹痛等。这些现象都跟奶嘴的使用频率过多有关,只要家长控制好宝宝的吮吸奶嘴频率适中,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安抚奶嘴的作用
吮吸是宝宝与生俱来的、除了哭闹之外唯一的表达方式,父母们常会看到宝宝吮吸奶头却不吃奶或吮吸手指的情况,这其实是宝宝在感知和了解这个世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吮吸拇指会对颌骨和门齿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容易导致牙齿咬合不正,而且容易滋生细菌。
安抚奶嘴的最大作用就是满足宝宝非营养性吮吸,安抚宝宝情绪。
什么时候需要用安抚奶嘴
1、确定你的孩子真的需要。对于吸吮需求过于强烈的孩子,也许真的需要口腔吸吮安慰(常见于吃饱、喝足、不冷不热、不湿,妈妈的拥抱和亲吻足够,可仍然日夜哭个不停的孩子)。
2、对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过低的孩子,吸吮安慰可能有助于体重增长,但一旦体重追上正常儿,就应停止使用。
3、确信安抚奶嘴的使用不影响孩子进食母乳或配方奶。一旦发现有影响,要立刻戒掉。
母婴小编图老师温馨提示:安抚奶嘴作用是安抚宝宝情绪。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健康,我们要正确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发挥安抚奶嘴的作用,安抚宝宝的情绪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很多时候就算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不可能一遇到宝宝哭闹让宝宝吃奶,虽然那个方法很有效,但是在宝宝不需要母乳的情况下吃奶,这样不仅对宝宝有影响,对妈妈也是。因此后边人们就发明了所谓的安抚奶嘴,其实说白了安抚奶嘴就是妈妈乳头的替代品,偶尔用来制止宝宝哭闹,只是这个给宝宝用好吗?宝宝用安抚奶嘴的利与弊分别有哪些?
利端:
1、吸吮是宝宝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安抚奶嘴,很多宝宝会通过吮指来达到目的,很容易因为手指不净而生病,或者将手指吸吮脱皮。稍大一点如果还有这样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其牙床发育。
2、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进入了口腔期,宝宝通过嘴巴的吸吮,会帮助宝宝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除了用吸吮的方式来进食维持生长发育之外,更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
3、专家认为,2岁以内可以不用戒掉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因为它可以用来训练宝宝吸吮及吞咽的能力,特别是对低体重的早产儿,可帮助其口腔、肠胃蠕功能完善,同时达到自我安抚的功能。
4、最新的研究中,通过对500个有小婴儿的美国家庭的对比调查发现,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发生猝死的几率要比没使用的宝宝低3倍。这是因为,安抚奶嘴会让宝宝保持仰卧或者侧卧的睡姿,不会因为俯卧而增加猝死的几率;同时,吃安抚奶嘴会帮助宝宝习惯用鼻子呼吸,有效地防止病从口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昨天去看了一个朋友,她的女儿才三个月,真的很可爱。而且很好哄,可是唯独在睡觉方面是个例外,必须先抱着摇着睡觉,然后在轻轻的放到床上,床上不能有一点点不平整。并且宝宝在入睡的时候,不可以有突然的声音。最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在宝宝快睡着的时候给它安抚奶嘴,不然他就不干。话说,宝宝这个反应好像是对安抚奶嘴已经有了依赖了,是不是该戒了呢。宝宝用安抚奶嘴好不好?何时戒掉才好呢?
很多孩子都在1~3岁甚至是学前阶段使用安抚奶嘴来安抚自己。安抚奶嘴也可以作为一些专家称为的过渡物品,即某种用来舒缓压力并帮助你的孩子适应新事物或有挑战性情况的东西,比如开始入托或长途旅行等。
虽然当你的宝宝过了1岁后,没有必要不准他用安抚奶嘴,但现在就开始哄他尽早放弃安抚奶嘴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如果你的宝宝似乎容易出现耳部感染,不用安抚奶嘴可能会有所缓解。有研究显示,不用安抚奶嘴的孩子出现中耳炎的机率要低33%。
如果你的宝宝似乎出现了语音和语言的发育问题,用安抚奶嘴也有害无益。美国语音语言病理学家帕特丽夏•哈马古驰认为,因为宝宝吸安抚奶嘴的时候,嘴巴是不自然地嘬在一起的,所以舌头和嘴唇肌肉会更难正常发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有些宝宝从小就开始使用安抚奶嘴,有的是为了防止宝宝哭闹,有的是为了哄宝宝入睡。但是宝宝大些的时候就应该脱离安抚奶嘴了。如何帮助宝宝戒掉安抚奶嘴成了很棘手的问题。日常护理宝宝含着奶嘴睡着后,妈妈一拿出来,宝宝就会醒来,甚至开始哭闹。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诀窍:
告别奶嘴的小妙招
妙招1:逐渐减少奶嘴的使用时间
随着宝宝成长,可以多提供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转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减少吸奶嘴的时间。如果有的宝宝睡觉时必须要使用奶嘴的话,家长也应该在宝宝入睡后把奶嘴取走。
妙招2:多利用学习杯
多准备一些不同的杯子,要求色彩鲜艳、图案可爱,一www.tulaoshi.com方面可以增加对宝宝视觉和触觉上的刺激,一方面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发他想要自己使用杯子的兴趣。
妙招3:及时提供辅食
在戒除奶嘴的调整期内,家长母婴也要视宝宝的需求做出相应安排,比如给宝宝一些辅食满足他们的咀嚼欲,像磨牙棒之类的就可以。
妙招4:赞美取代责骂
宝宝不吃奶嘴时,要赞美宝宝的行为。千万不要用负面的言语或责骂宝宝,对于较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心的宝宝而言,责骂或负面言语只会让宝宝退缩,对奶嘴更加依赖,反而不容易戒掉。
妙招5:掌握感冒、鼻塞等关键时期
宝宝鼻塞期间,因为吸奶嘴会增加呼吸困难,所以,宝宝自然不爱吸奶嘴,这时就是戒掉奶嘴的好时机。爸妈可以借机减少宝宝吸奶嘴的时间,让宝宝慢慢习惯不吸奶嘴。
戒除奶嘴的大禁忌
禁忌1:强制停用奶嘴。
一下子禁止了宝宝的生理习惯,反而会阻碍宝宝的身心发展。
禁忌2:操之过急。
婴幼儿已经有了揣摩家长行为的能力,如果家长操之过急的话,宝宝会因为感受到家长的焦虑而紧张害怕,有可能更加不愿意脱离奶嘴。
禁忌3:使用不明偏方。
比如在奶嘴头上涂抹辛辣物品等。
依赖奶嘴的后遗症
后遗症1:龅牙、蛀牙
3岁以下幼儿的骨骼发育尚未定型,吸吮奶嘴的动作就很容易形成龅牙。而牙齿咬合不良会导致牙齿排列得参差不齐,这样不易将牙齿清洁干净,多半会有食物残渣滞留在齿缝中,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蛀牙。
后遗症2:口干、肠绞痛、感染病菌
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容易消耗唾液,从而造成宝宝容易口干。宝宝在含安抚奶嘴时容易吃进很多空气,易导致宝宝肠绞痛。另外,宝宝比较小,奶嘴经常会从嘴里掉出来,再放入嘴里难免会沾染病菌。
后遗症3:中耳炎
小婴儿使用安抚奶嘴会导致唾液内的大量病菌流向喉咽部与中耳间的通道耳咽管,从而引起中耳炎。
其实除了安抚奶嘴,妈妈的拥抱,抚触,清唱都能达到安抚宝宝的目的。要帮助宝宝戒掉安抚奶嘴的前提是妈妈先要放弃对奶嘴的过分重视。如果宝宝已经大有离不开安抚奶嘴的趋势,妈妈们也不要过于着急,只要按照以上方法慢慢使用,就能达到离开安抚奶嘴的目的。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4/105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