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那么怎么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了。下面图老师小编来教大家6~9个月宝宝智能水平怎么测试吧。
【 tulaoshi.com - 宝宝 】
眼下,没经过爬行阶段就能直立行走的孩子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这些孩子中有不少患上感觉综合失调症,如视听、视动、听动失调等。专家指出,因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爬行史,我国约75%的孩子出现了类似状况。
别剥夺孩子的爬行快乐
郑晓军女士最近发现,10岁的儿子存在学习障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为此,她焦虑不安,咨询了儿科专家后得知:类似表现的孩子多与他们在婴幼儿时期很少爬行,甚至几乎没有爬行史有关。专家认为,孩子在婴儿时期爬行姿势不正确,或爬行练习不够充分,易导致日后行为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少家长喜欢把孩子早早放进学步车里,让他们自己“骑着”车学走路,这样做家长既省心又省力。还有些家长见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会爬就能走”,心里十分高兴。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们才渐渐感到,与那些爬行多的孩子相比,没经过爬行练习的孩子动作欠协调,学习也难以专心致志。
孩子爬行少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儿科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孩子没有或爬行练习不足,均易引起孩子走路姿势及肌张力不协调,动作迟缓。
专家就此提醒家长们,孩子爬行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千万不要剥夺了他们爬行的快乐。
孩子爬行少危害多
资料显示,感觉综合失调症的原因是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简称STNR)不成熟,导致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觉地对抗,即上半身是直的,下半身是弯曲的,反之亦然。STNR会在婴儿4—8个月大时开始发展,控制其部分动作。6个月大的婴儿通常可以把头部控制得相当好,如抬起头,看看四周,颈部姿势的改变使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开始活动。
当婴儿的STNR受到控制时,身体的下半部自然与身体的上半部呈相反动作,而爬行的协调动作能增进动作的识别能力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能力。如果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爬行经历,婴儿就缺少了抑制STNR的相应动作经验。
据专家介绍说,STNR不成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有挫折感、侵略性和不知变通的个性,多被认为情绪不正常,从而造成学业和行为上的困扰。他们最常见的表现是,不能持久地干一件事情,不能长时间坐着,身体动来动去,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喜,情绪不稳定;常受外来影响分心,很难听从他人的意见;自我保护意识差。上述病症通常在7岁之前出现。
长到七八个月大时,宝宝就已经能够在你的眼皮底下爬来爬去了。知道这爬行有什么意义吗?美国费城儿科研究所的专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鼓励宝宝早爬行、多爬行,可显著地帮助其大脑发育,使大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调控得以加强,启迪与开拓孩子的智力潜能。
研究资料显示:会爬、早爬与多爬的宝宝动作举止比较灵敏,协调能力好,懂事快,求知欲强,而不喜爬行的孩子多显呆板、迟钝、情绪低,不爱接触新人、新事。
同时,爬行好和好爬行的宝宝认知力强,看图识字、语音构成与发声能力,以及日后行走、跑步的平稳程度等均好于迟爬或爬动少的孩子。
简单的爬行活动何来如此神功?
首先,当孩子在襁褓中时,视听范围很小;坐着或躺着时,视听范围略有扩大,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够。而爬行则使视听范围大幅度扩大,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刺激量大了,思维、语言与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同时,爬行对于脑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中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总部”,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爬行扩大了视听范围后,中脑受到的刺激就得以强化;而促进了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的功能“更上一层楼”。除了中脑,爬行对小脑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小视。小脑是主管人体运动平衡的,而爬行属于全身运动,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必然会对孩子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再者,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总之,爬是孩子在坐与走两大动作发育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有些父母有意无意绕过了这一环节,迫不及待地催熟孩子直接由坐进入行走,实际上是大错特错,将使孩子的智力发育蒙受重大损失。
爬行的训练方法
不用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爬;可是要爬得更早、更快、更好、更有益,建议你参考一下美国医生丹普尔倡导的科学的爬行模式。
丹普尔模式分为三步:
第一步,被动爬行: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父母或保姆用手掌顶住他的脚板,他就会自动地蹬住你的手往前爬。开始时还不会用手使劲,整个身子也不能抬高离开床铺,大人不妨从旁扶tulaoshi助他的身子,必要时可用一点外力帮助孩子前进。
第二步,半被动爬行:当孩子逐渐学会手和脚协调用力匍匐前进后,大人不要再从旁用力,只要扶助他的身子就可以了。
第三步,主动爬行与越障碍爬行:经过前两阶段的练习,孩子逐渐学会将胸部、腹部悬空,更容易往前爬,然后又学会用膝盖和手掌一起协调爬行。此时,大人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爬行,有时甚至可以加设些枕头之类的障碍物供孩子翻越。
爬行的方法应尽量地多,如向各个方向侧爬;在斜面上爬上、爬下;在窄长的板上爬;从一个障碍物的上面或下面爬过。待其能力提高后,可逐渐增加爬行的难度,如保持抬头、伸背、同侧手臂和腿同步爬行;交叉手臂和腿的前爬次序,即左臂和右膝向前,随后右臂左膝跟上;双手臂同时前爬,然后双膝同时前爬,通常称为“兔跳”;改变方向爬、转向转身爬;向后爬;爬斜木或爬台阶等,逐渐过渡到蹲起、站立、学走路。
为了增加爬行的趣味性,可多些花样,以激发宝宝的积极性。如大人拉着一个玩具在地毯上走,引诱宝宝去抓;或滚一个球,让他爬着去追并抓到;大人自己也可以趴在地毯上爬,让他追你—如果由你追他,他往往不跑,这是因为大多数一岁半以前的婴儿还不懂得“被追”的概念。
小贴士
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婴儿爬行的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尖利的东西,或易碰倒的东西,以免受到伤害。
宝宝在较硬的地上爬行时,可在膝盖上带上护膝,防止因膝盖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护膝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度。
尽量让孩子通过爬行自然过渡。如从俯卧到四肢站立,从爬行到能自己坐起、蹲起,再从蹲起到站起,并掌握站立的平衡。这样,孩子会很轻松地学会走路。
每次爬行练习时间不要太长,3-5分钟左右就要让孩子休息一下,多间歇,多次数,每天练2-3次,每次10-30分钟。
文/晓雁(副主任医师)牐犜鹑伪嗉:甘琦
6~9个月宝宝智能水平测试
检测6~9个月的宝宝智能水平是否与同龄宝宝的发展水平相符合,家长们可以对宝宝进行下面的测试:
1.在户外玩耍,自己会全自己找到好玩的事物,比如挖坑、拣小石头等:A、是(10分)、B、不是(2分)
2.揭纸取到玩具:A、揭开再盖上玩(10分)、B、揭开取到玩具(8分)、C、找不着(0分)
3.在桌上的盘子内放几粒小糖丸:A、孩子会注视,并用手去捏取(10分)、B、会注视,但不捏取(5分)、C、不注视,也不捏取(0分)
4.懂得害羞:A.当别人谈到自己时藏到母亲身后(10分)、B.躲到母亲怀中(5分)、C.不理会别人谈话(2分)
5.大人帮助穿衣服时:A.会伸手和头配合(10分)、B.会伸手(5分)、C.不配合(0分)
6.把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在一起,让宝宝把爸爸的东西拿来:A、拿对(10分)、B、拿来妈妈的东西(8分)、C、不知所措(5分)
7.给宝宝一堆卡片,也有相同数学的字卡:A、偶尔抓起两张相同的字卡认真观看(10分)、B、抓起两张字卡高兴的摆弄(8分)、C、用手搅拌字卡(5分)
8.用食指按电视、录音机、电灯、收音机等开关:A、5种(10分)、B、4种(8分)、C、3种(5分)、D、2种(2分)、E、1种(1分)
9.会拿勺子:A、凹面向上盛到食物(10分)、B、凸面向上盛不到食物(5分)、C、拿勺子乱搅不盛食物(2分)
10.学爬:A、手膝爬行(10分)、B、手腹匍行(5分)、C、俯卧打转(3分)、D、俯卧不动(0分)
11.扶物站立:A、横行跨步(10分)、B、扶站不稳(5分)、C、不能从爬行扶起站立(2分)
12.用姿势表示:再见、谢谢、鼓掌、亲亲、虫虫飞、蝴蝶飞及其他:A、5种(10分)、B、4种(8分)、C、3种(5分)、D、2种(2分)、E、1种(1分)
13.听录音机里播放节奏感很强的儿歌时:A、宝宝自己可以合上音乐节拍打拍子(10分)、B、在妈妈的帮助下,可以合上音乐一起打拍子(8分)、C、指导后,也不会合着音乐打拍子(2分)
14.给他一组玩具,他会:A、逐个扔、然后找出他喜欢听的玩具反复扔(10分)、B、逐个扔,然后再随便拣起一些玩具来扔(8分)、C、用手偶尔把玩具弄响会很惊讶(5分)
15.手里有一东西,再给他一个:A、将1个东西放入口中,以分手去拿其他东西(10分)、B、拿着东西再去接第二个(5分)、C、不拿(2分)
结果分析:
以80分为限,得分低于80分为暂时落后、高于80分为优秀,于80分持平为正常。
生后7个月的小孩一般已长出1~3颗乳牙了,但也有部分小孩尚未出牙;到9个月时一般已长出3~5颗牙,但也有个别小孩到9~10个月时仍未长出牙齿,这一般也属正常,但要注意小孩是否有“缺钙”等疾病的表现。如果小孩到10个月以后仍未长出牙齿,则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或“缺钙”等疾病存在。小孩乳牙萌出的颗数一般为小孩的月龄数减去4~6。
小孩乳牙的萌出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是最先长出两颗下中切牙(下门牙),然后长出两颗上中切牙(上门牙),再长出上侧切牙、下侧切牙,多数小儿到1岁时已长出4上4下共8颗乳牙了。接着再长出上下4颗第1乳磨牙,该牙长出的位置离切牙稍远,为即将长出的乳尖牙(虎牙)留下空隙。略有停顿后4颗尖牙在这空隙脱颖而出,最后长出的4颗是第2乳磨牙,其位置紧靠在第1乳磨牙之后,一般在2岁到2岁半时2Tulaoshi.Com0颗乳牙全部长出。如果出牙顺序乱,则也应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当小儿牙齿萌出后,由于牙齿的唇面、舌面、龈沟及牙齿咬合面凹凸不平,使口腔内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加之2岁以前小儿咀嚼功能不健全,使牙齿自洁作用也差,易致食物残渣粘附及滞留在龈沟内及牙面上,在细菌作用下可形成菌斑,菌斑是发生龋齿的重要原因。在发热时,口腔内的细菌可大量增殖。若口腔不清洁,还可能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及齿龈出血,产生疼痛、流口水,影响孩子进食。所以当小儿长牙后家长要注意如下几点:
(1)对1-2岁小儿,家长应用煮沸过的纱布裹于清洁的右手食指上, 蘸上凉开水轻擦孩子上下牙面,早晚各1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2)2岁后的孩子,除帮其擦洗牙面外,还应教其用淡盐水漱口,早晚各1次。
(3)3岁后应教其按正确方法刷牙,早晚各1次,饭后漱口,并要定期检查孩子口腔卫生情况。
(4)发现孩子牙长得不齐或有畸形及龋齿,应去医院就医。
6、陪宝宝睡觉
一些妈妈喜欢陪宝宝一起睡。长此以往不但容易使宝宝产生“恋母”心理,形成依赖思想,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甚至于上学了仍要妈妈陪睡;而且,如果妈妈睡姿不好,睡熟后在床上翻来覆去,不小心压住小宝宝的面部,就有可能造成宝宝窒息死亡的“惨剧”。
7、搂着宝宝睡
有些妈妈出于母爱,喜欢搂着宝宝睡觉。可是,被搂着的宝宝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是吸入了妈妈呼出的废气,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很不利。此外,搂着宝宝睡还会限制宝宝自由活动,难以伸展四肢,影响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
8、卧室亮灯睡
有的家长习惯晚睡,喜欢把灯开得很亮,这对在同室睡觉的小宝宝很不利。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如果夜间灯火通明,宝宝的睡眠时间就会缩短,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发育也会受到抑制。
9、宝宝蒙头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尤其是冬季,怕宝宝受凉,妈妈总是用被子把宝宝蒙得严严实实的。然而,婴幼儿新陈代谢远比成人旺盛,被子内的湿度又高,以致宝宝大汗淋漓,容易发生虚脱和呼吸不畅,引发“焐热综合症”。
10、让宝宝睡电热毯
冬季,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睡在暖和的环境中,让他睡在电热毯上。但电热毯加热的速度很快,温度过高会使宝宝体内水分丧失,发生脱水,引起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停,使其健康受到损害。让宝宝睡在通宵加热的电热毯上则更不可取。
如果确实需要,可先将电热毯预热,待宝宝上床后就应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通宵不断电。
对孩子来说,春天也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个子长得最快的季节。但是由于学业紧张、睡眠不足,饮食不当,营养失衡,或是本身机体中缺乏生长激素,孩子们很易错过这个生长季节。上周六下午,一群活泼可爱的矮个孩子们与他们的妈妈爸爸一起来到省中医院,参加了别开生面的在春天快乐生长家长专家联谊会。应邀来到现场的还有本报上周五曾报道的24岁本科毕业形如幼童的逯家蕊小姐。-
现场报告
矮个的五种典型相
最后悔莫及的母亲
李女士的女儿小文今年15周岁了,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去年下半年,李女士图个新鲜给孩子去拍了张骨龄片,医生说已经接近闭合,也就是说不太会长高了,而此时女儿只有148CM。这可愁坏了李女士:我163CM,她爸爸178CM,我从来没想过孩子会不到150CM,我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因为矮小,排队都排在第一个,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女儿会有生长问题,总以为我们父母不矮,孩子可能是后发育。
最高迷心窍的男生
上高三的小吴,自从读高中以来,最大的烦恼就是在自己的身高上,因为他的身高只有164CM,和同班的男生相比,他属于小个子,每次学校篮球比赛他都只能当拉拉队。我想最好有种生长药,吃吃长10CM就好了。如果手术能长高的话,我也会考虑的。为了能让儿子再高10CM,小吴的母亲从超市到药房,近一年中买过七八种保健品、药品,寻找儿子希望的这种灵丹妙药。
最拔苗助长的母亲
我女儿跳舞的,身高对她很重要的,从小我和她爸就给她牵拉,腿是挺长的,就不知道以后能不能长到165CM以上。程女士指着她10周岁147CM的女儿说。程女士介绍,为了让女儿能长高,她每天盯着女儿在家里摸高跳,还每天晚上给孩子牵引,女儿挑食,程女士担心女儿营养不够,就让孩子把牛奶当水喝,一天少说喝500毫升。
最迷信预测的母亲
我自己不高,才152CM,孩子上幼儿园我就担心他的身高。有一次在街上给人算了一下,说我儿子最多长到162CM,把我给气的呀。好在儿子tulaoshi喜欢运动,在班里个子一直处于中上水平,可希望儿子一长再长的这位母亲,现在迷恋上在网上给儿子的身高进行各种各样的预测。预测出来最高的一次,说我儿子能长到177CM,这
幼儿的长牙周期都不尽相同,虽说应在约6个月大时长出第一颗牙齿,不过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时间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长至1年。
你家小孩长几颗牙啦?有了孩子之后,难免经常被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问到这些问题。一旦发觉自家孩子有发育缓慢的迹象,就显得特别紧张。
宝宝明明已经到了长牙的年龄,为何迟迟不见牙齿冒出呢?父母不禁焦虑起来:是不是发育有问题?要不要补充钙片?其实,牙齿生长缓慢并非缺乏营养那么简单,以下4大因素均有可能与长牙过慢有关。
先天遗传
幼儿长牙较慢的主要原因来自遗传,包括家庭病史、种族等,甚至连性别也会有所差异。根据多数研究报告来看,女孩的长牙时间会比男孩早一些。
后天环境
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长牙缓慢。就拿早产儿来说,他的长牙时间就必须先扣除早产时间,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准确。如果是胎龄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那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就必须延后10周(通常是出生后6~8个月时)。另外,凡是出生体重过轻的婴儿,也很可能出现长牙较慢的问题。
系统性疾病
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幼儿长牙的速度有所差异,必须通过抽血检查才能确定真正的病因。
外伤与感染
如果孩子的乳牙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则很有可能是牙齿受到过外力撞击,导致与牙齿相连的韧带坏死,而以新生骨头取代(骨沾黏),从外观看来只是某颗牙齿生长较慢,实际上却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发。如果幼儿乳牙提早丧失,牙龈表面便会生成结缔组织,一旦恒牙此时还未充分成长,就会受到压迫而导致恒牙出牙较慢。另外,有时幼儿所服用的药物会让牙龈增厚,牙齿不易冒出,也会让父母产生长牙较慢的误解。
tips:定期检查,放松心态
如果父母不是医生,那么通常都无法正确判断幼儿长牙缓慢的真正原因,因此,从幼儿长出第一颗牙齿到满1岁之前,建议定期前往牙科诊所做检查,请专业医师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处理,争取尽快改善长牙状况。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儿的长牙周期都不尽相同,虽说应在约6个月大时长出第一颗牙齿,不过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时间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长至1年。所以,一般无需过度担心,通常只是长牙时间的快慢不同,并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5/1062085.html
看过《6~9个月宝宝智能水平怎么测试》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