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需要做剖宫产?什么情况需要做剖宫产?选择什么样的分娩方式是和孕妇自身有关系的,那么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必须要选择做剖腹产呢,图老师小编来告诉你什么情况需要做剖宫产?
【 tulaoshi.com - 剖腹产 】
主持人:给我们讲一下大概剖宫产的指征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王琪:面临分娩以后,很多准妈妈都考虑我究竟是怎么生?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
剖宫产有哪些指征呢?
(1) 骨盆的情况。一般医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建议,妈妈的骨盆的尺寸是狭窄的,或者妈妈既往有过一些骨盆的损伤,或者有过骨盆的发育异常,有一些尺寸形态就会有异常,这会影响分娩,所以一定要做剖宫产。
(2) 其次就是孩子发育过大,我们把孩子发育出生体重在4千克以上的孩子都叫做巨大胎儿,在分娩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会出现难产,有可能出现锁住的骨折和神经的紧张,对孩子产生产伤,我们也要放宽手术指征的。
(3) 比如说妈妈合并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都不能够阴道分娩。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给准妈妈建议一定要剖宫产手术。
(4)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妈妈是35岁以上的产妇。这种高龄的产妇,由于分娩的时候难产率会高,分娩的时候发生并发症的比例也高,所以我们建议35岁以上的准妈妈也可以放宽手术指征。
(5) 其他的是一些相对的指征,比如说这个妈妈在结婚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怀孕,这个孩子相当宝贵,也可能要做剖宫产手术。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剖宫产手术是一个目前在手术发展过程中发展比较完善和成熟的一项技术, 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胎儿脱离和母亲脱离危险的境地。
尤其是随着这50年以来,剖宫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麻醉技术的完善,产科医生技术的不断熟练。剖宫产手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挽救了很多母亲和孩子的生命。但是剖宫产手术毕竟是一个外科手术,它会对母亲产生一些相应的创伤,会带来相应的并发症,作为准妈妈来讲,一旦要求做剖宫产手术,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它的一些并发症,以至于你在对手术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自己强烈的要求做剖宫产手术,会给你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
资料表明,上世纪70年代前,全国剖宫产率仅为5%-10%,而今全国不少地方的大医院剖宫产率已超过50%,有的甚至超过70%。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教授魏敏说,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产妇及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是不得已使用的分娩手段。在产妇和新生儿没有危险因素而适宜自然分娩时,不加考虑的剖宫产手术必将使产妇和新生儿危险性增加,一般的女性只要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就应尝试自己生孩子。
剖宫产属于人为创伤,会对孕妇及婴儿产生不利影响。资料显示,剖宫产产妇的产褥感染率为正常分娩产妇的10倍至20倍,死亡率为正常分娩产妇的5倍。另外,剖宫产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也有潜在影响。
专家分析认为,产妇初产年龄推迟高龄产妇增多,孕妇营养过剩胎儿偏大、产妇对自然分娩的疼痛感到恐惧等是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
朋友说,剖宫产可以保持体形,最重要的是,阴道不会松弛,这点,可是很重要哦。不知道对吗?
准妈妈的疑惑:剖宫产创伤小?
如果自tulaoshi己生,说不定会出现阴道撕裂,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剖宫产留下的创口很小。
医生解答:
这种说法不完全对。目前从美观角度着想,多数剖宫产采取耻骨上横切口,皮内缝合,疤痕很小,且疤痕往往被生理皱褶或阴毛覆盖,很难被人发现。很多人误认为,表皮的疤痕很小,体内的损伤也很小,其实并非如此。手术的操作是逐层进行的,以横切口剖宫产为例,表面切口长约12厘米,而皮下分离面却有12X12厘米大小,甚至更大,子宫上也有一条10厘米左右的切口。而顺产分娩,一般仅有轻度裂伤,最多不过在会阴上有较大的切口。由于切口较浅,且局部血液丰富,极容易愈合,创口更小。
准妈妈的疑惑:剖宫产可以保持体形,阴道不会松弛?
朋友说,剖宫产可以保持体形,最重要的是,阴道不会松弛,这点,可是很重要哦。
医生解答:
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剖宫产可以保持体形,其实不是。妊娠分娩过程不会改变女性的骨骼形态和结构,人体的骨性框架不会因为妊娠而变化。由于顺产后可以很早进行活动和相应的恢复性锻炼,而剖宫产后由于腹部切口存在,产妇活动较晚,一些相应的恢复性训练也要滞后,所以更不易及早减重。由于妊娠造成的体内水分增加而导致的体重增加,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一样随着缛汗和尿液的排出而自动减少,与分娩方式并不相干。
还有一些产妇担心,自然分娩后会造成阴道松弛,影响将来的性生活。其实,在孕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阴道黏膜、肌纤维的弹性明显增大,为胎儿娩出和产道扩张做好准备。分娩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阴道黏膜和肌层也逐渐恢复正常的紧张度,产后通过提肛运动,也会促进阴道紧张度的恢复,不会影响性生活的满意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8/108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