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立秋后适合喝什么汤,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关于生活百科的经验教程内容,尽在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
【 tulaoshi.com - 秋季养生 】
β-胡萝卜素在肌体内能转变为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维生素A,对保护视力、预防眼疾、维持人体上皮组织的健康、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均有重要作用。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秋季眼睛干涩怎么办?不少人想要滴眼药水,其实眼药水用多了对眼睛伤害大。到底秋季眼睛干涩怎么办呢?其实食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今天图老师小编推荐11道缓解秋季眼睛干涩的食疗方。
秋季眼睛干涩怎么办?食疗来缓解
1、菊花枸杞茶
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花富含维生素A,能够维护眼睛健康,对肝火旺盛、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做法:用杭菊花10克、枸杞10克,放入大茶壶内,加入热开水,10分钟后便可饮用。
2、鸡肝菊花汤
要想明目,养肝很重要。而菊花是入肝经的,能平肝火,养目血,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很好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鸡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
做法:鸡肝40克,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煮30分钟,再加10克菊花(提tuLaoShi.com前用纱布包好)烧开,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吃鸡肝,喝汤。每天1次。
3、香菜鱼片汤
香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能够有效保护眼、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黏膜,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香菜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以调节视网膜感光物质合成,缓解眼疲劳,预防干眼病和夜盲症的发生。
做法:鲤鱼肉洗净,片成薄片,鱼骨保留,鱼肉加盐,料酒腌制半小时左右;香菜洗净切末。锅置火上,放油烧热,爆香葱段,姜片,放入鱼片略煎,取出。汤锅内加入鱼骨略煮,待汤成白色后捞出鱼骨,将鱼骨汤烧开,下入鱼片,再次开锅后即可关火,投入香菜末,加入鸡粉,少量盐调味拌匀即可。
4、芝麻核桃乳蜜饮
芝麻核桃乳蜜饮可滋补肝肾、明目润燥,可用于食疗近视及双目干涩、大便燥结诸症。
做法:黑芝麻炒香研末,核桃肉微炒捣烂,分贮瓶内。每次各取一匙,冲入牛乳(或豆浆)一杯,加蜂蜜一匙调服。
5、黑豆核桃冲牛奶
黑豆含有丰富中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1等,营养价值高,又因黑色食物入肾,配合核桃仁,可增加补肾力量,再加上牛奶与蜂蜜,这些食物含有较多中的维生素B1、钙、磷等,能增强眼内肌力,加强调节功能,改善干眼症中的症状。
做法:黑豆粉1匙,核桃仁泥1匙,牛奶1包,蜂蜜1匙。将黑豆500克,炒熟后待冷,磨成粉。核桃仁500克,炒微焦去衣,待冷后捣如泥。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冲入煮沸过中的牛奶1杯后加入蜂蜜1匙,每天早晨或者早餐后服用,或者与早点共进。
6、枸杞南瓜杂米粥
《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枸杞的护眼功效也依赖于其中的玉米黄素。
做法:枸杞1把,南瓜150克,小米50克,红米50克,水4碗。南瓜去皮切丁,和其他食材一起放到砂锅中,小火熬制40分钟即可食用。
温馨提醒,综上所述,食用枸杞可以减少紫外线刺激,保护视神经不受损。祝大家健康。
立秋后适合喝什么汤
立秋后适合喝什么汤?立秋时节,立秋后温差昼夜逐渐变大,天气会变得更加干燥,我们要及时做好饮食调理,多喝些润肺防燥、调脾胃的养生汤。
立秋后适合喝什么汤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立秋养生汤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qiujiyangsheng/)
一、排骨莲藕汤
推荐理由:莲藕味甘,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b1,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藕肉易于消化,适宜老少滋补。
做法:先将莲藕去皮用刀背拍过后切片,排骨汆烫后备用,再将目鱼干用水冲洗后,用温水泡20分钟后,切片;将处理好的排骨、莲藕、目鱼干一起放入水中,加生姜以中火煮1.5小时后,撒上点香葱,加盐调味即可。 二、红豆陈皮汤
推荐理由: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陈皮能防秋燥、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做法:红豆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好后,加入适量冰糖及一小块陈皮,锅中倒入适量水烧开,放入红豆大火煮,待红豆煮烂后,将冰糖、陈皮放入锅中拌匀,小火焖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时,捞出陈皮,只喝汤食豆。
三、鸡蛋花沙参煲猪蹄
材料:鸡蛋花20克、沙参30克(中药店均有售),猪踭4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四、山药排骨汤
推荐理由:山药补中益气,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山药排骨汤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口味咸鲜,可补肾养血,增强免疫力,立秋后食用,营养价值丰富。
做法:将排骨焯水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掉浮沫,再放入锅。 往锅中加入切成2厘米左右的火腿,大火烧开后,再一次撇去浮沫。随后加入葱、姜以及党参及少量的绍酒,同时改小火,盖上锅盖,炖半小时后,加入枸杞子,再加盖炖半小时。最后 加入去皮、切成滚刀块的山药,大火烧开后,改中火,炖至山药熟烂,加入盐调味即可。
秋天吃土豆有什么好处
秋天吃土豆有什么好处?土豆这种最朴素的食物含有多种营养。另外,在秋季多吃根茎类蔬菜对预防感冒也会有帮助,对消化不良,肠胃不好的人也很有好处,是胃病和心脏病人的优质食品。
秋季是根茎类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在秋季食用根茎类蔬菜可预防感冒,且有益肠胃。特别是土豆,更是许多人喜欢的食材。虽然土豆的淀粉含量很高,但和山药差不多,即使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口感清脆或粉质,适tulaoshi于炒、炖、烧、炸等,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在欧美等国被认为是第二面包,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将2008年定为马铃薯年,还称其为地球未来的粮食。
秋天吃土豆有什么好处
1、土豆能减肥
吃土豆不必担心脂肪过剩,因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饥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天多吃土豆,可以减少脂肪摄入,可以让身体把多余脂肪渐渐代谢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土豆对人体有很奇妙的作用。瘦人吃能变胖,胖人吃能变瘦,常吃身段会变得苗条起来。认为自己身材不够理想的人,只要将土豆列为每日必吃食品吃上一段时间,不必受节食之苦便能收到越贪吃越美丽的效果。不过,减肥者要注意的是要将土豆做主食而不是做菜来吃。每次吃中等大小的1个就好了。
2、土豆是天然的美容佳品
土豆有很好的呵护肌肤、保养容颜的功效。新鲜土豆汁液直接涂敷于面部,增白作用十分显著。人的皮肤容易在炎热的夏日被晒伤、晒黑,土豆汁对清除色斑效果明显,并且没有副作用。土豆对眼周皮肤也有显著的美颜效果。将熟土豆切片,贴在眼睛上,能减轻下眼袋的浮肿。把土豆切成片敷在脸上,具有美容护肤、减少皱纹的良好效果。年轻人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常受青春痘、痤疮困扰,用棉花沾新鲜土豆汁涂抹患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土豆能调整虚弱的体质
土豆不仅不会使人发胖,还有愈伤、利尿、解痉的功效。它能防治淤斑、神经痛、关节炎、冠心病,还能治眼痛。土豆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肌肉无力及食欲不振的人、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轻泻剂的人多吃土豆,能够补充体内缺乏的钾。
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群可以增强体质,同时还具有提高记忆力和让思维清晰等作用。夏季没有食欲的朋友,坚持吃一段时间土豆,一定能收到令你满意的效果。
生活常识——醋的妙用
1、外出容易晕车,如喝下不很酸的食醋水,可以清爽精神,减轻晕车症状。
2、失眠,可将一汤匙食醋倒入冷开水中,搅匀喝下,即可迅速入睡。如果加入等量的蜂蜜,则效果更佳。
3、有人发生昏厥,可把手帕浸过食醋后捂在昏厥者的鼻子上,刺激患者清醒。
4、新购的瓷制餐具、茶具、酒具、放入10%的醋水内煮上两三小时后再用,可除去新瓷器所含的微量铝,避免铝毒危害身体。
5、在烹调水产品蟹、是、海蜇时,先用1%的醋液浸泡一小时,可防止嗜盐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6、醋煮花生米或黄豆,是高血脂、肥胖症和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佳肴,具有隆脂、隆压的疗效。
7、宴饮进食,如感胸满腹胀,可用醋50毫升加水至100毫升冲淡服下,增加胃酸,促进消化。
8、饮酒过量已有醉意者,可服50%食醋100至200毫升,解酒毒、养肝肾。
9、餐后的食具,如果使用1%食醋液煮沸消毒,可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等传染病。
醋的妙用
1: 醋是家庭烹调的必备调味品。 在醋内加上两滴白酒和一点盐,即可成为香醋。
2: 在煮肉或马铃薯时,加上少量醋就容易炖烂,味道亦好。
3: 煮甜粥时加点醋,可使甜粥更甜。
4: 擦皮鞋时,滴上一滴醋,能使皮鞋光亮持久.
5: 铜、铝器用旧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复光泽.
6: 宰鸡杀鸭前20分钟,给鸡鸭灌上一汤匙醋, 拨毛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7: 玻璃上的油漆,用醋浸软后一擦就掉.
8: 丝品洗净后,放在加入少量醋的清水中浸泡几分钟,晾干后光泽如新.
9: 毛料衣服磨光的地方,用50%浓度的醋水抹,然后用湿布铺垫熨烫,亮斑即可消失。
10: 醋还有消毒杀菌作用。用醋拌的凉菜卫生爽口;用醋蒸熏房间,能杀菌防流感.
11: 每天用40%的醋水溶液,加热后洗头可防治脱发,头屑过多.
12: 用醋调石灰粉,涂敷腋下,每日二次能治疗狐臭。
更多生活百科文章推荐: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107/129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