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保健自有妙招

2016-01-07 18:15 35 1 收藏

今天图老师为广大图钉们要带来小编精心整理编辑的秋季饮食保健自有妙招,由小编亲身整理编辑的哦,喜欢的朋友多点下赞吧,生活百科频道的小编最苦逼了。

【 tulaoshi.com - 秋季养生 】

  秋高气爽,但这种气候也比较干燥,不少中老年糖友脚后跟都会龟裂,如果不注意保养,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泡脚水中可以加少许醋

  糖友的皮肤较正常人更干燥,尤其是双脚常常出现脱皮、龟裂,主要因为角质层相对较厚,含水量少导致的。再加上秋季天气干燥,就更容易出问题。建议每天给脚“加湿”两次——温水泡脚。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午喜说,水中可以加入护肤霜或者少许醋,防止真菌生长。“洗脚前,先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大多数糖尿病人存在足部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一般要求38~40摄氏度的温水,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别超过13分钟。洗脚宜用中性肥皂。”洗完脚,最好用白色的软干毛巾擦,以便发现是否有tulaoshi.com血迹或者脓迹,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迹,必要时可用电吹风的小风吹干。

  双脚抹点油一天都保湿

  一般在泡完脚后,医生都建议涂点保湿霜或抹点橄榄油,保持滋润。脚跟和侧面可以多抹一些,趾甲和脚趾间不要涂得太多,避免给真菌创造理想的生存环境。如果已经开始龟裂,每次洗完脚后,可涂上凡士林等含油脂高的护肤品,再裹上一层保鲜膜,可持久滋润,缓解干燥。需要修趾甲的糖友,也必须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方能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圆形,以免伤及甲沟。“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除了平日里足部的护理,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多普勒血管彩超,无论年龄多大,患病5年以上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王午喜提醒。

  女性糖友要少穿高跟鞋

夕餐秋菊之落英


  我国以菊入馔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菊花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菊花“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

  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菊花春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菊花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

  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的小榄。《岭南杂记》云:“小榄之菊花饼,中含菊花,较之杏仁饼尤为美味。菊花肉丸风味亦殊不俗,非他处所可以比拟者也。

  小榄,即今之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会”,相传此俗源于南宋。菊花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菊花会”盛况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带露的清新菊花瓣,随采随用,以求其鲜。其餐菊名食,是菊花肉与菊花鱼。


秋季饮食保健自有妙招


  秋天

  暑往寒来,气候逐渐由热变凉,人体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季气候变化较大,作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来讲,在饮食上要顺应这种变化,并进行适当调整,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不同。

  初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qiujiyangsheng/)

  尽管暑热未退,“秋老虎”颇凶,但在解暑降温的同时,要适当减少冷饮以及寒凉食物的摄入,俗话说“秋瓜坏肚”,对各种瓜类宜少食,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初秋正值古人所称长夏季节,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由于湿易伤脾,可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以致出现食欲不振,因此,应适当加入扁豆、豇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以助脾胃运化。另一方面,炎热而又潮湿的气候,极适于病菌繁殖,兼之人体胃肠功能经盛夏消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饮食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故要把好食品卫生关,严防病从口入。入秋之后,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等,以补充人体在夏日的消耗,但要注意,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大量进各种肉食,会增加脾胃负担。根据“秋宜平补”的原则,宜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以及山药、红枣、莲子等。俗话说“秋藕最补人”,可将糯米灌入藕眼中食用。

  仲秋

  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常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注意预防秋燥。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一是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豆浆、乳品等,二是酸甘化阴,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另外,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尤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秋天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上述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除燥。
延伸阅读:

生活常识——醋的妙用

1、外出容易晕车,如喝下不很酸的食醋水,可以清爽精神,减轻晕车症状。

2、失眠,可将一汤匙食醋倒入冷开水中,搅匀喝下,即可迅速入睡。如果加入等量的蜂蜜,则效果更佳。

3、有人发生昏厥,可把手帕浸过食醋后捂在昏厥者的鼻子上,刺激患者清醒。

4、新购的瓷制餐具、茶具、酒具、放入10%的醋水内煮上两三小时后再用,可除去新瓷器所含的微量铝,避免铝毒危害身体。

5、在烹调水产品蟹、是、海蜇时,先用1%的醋液浸泡一小时,可防止嗜盐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6、醋煮花生米或黄豆,是高血脂、肥胖症和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佳肴,具有隆脂、隆压的疗效。

7、宴饮进食,如感胸满腹胀,可用醋50毫升加水至100毫升冲淡服下,增加胃酸,促进消化。

8、饮酒过量已有醉意者,可服50%食醋100至200毫升,解酒毒、养肝肾。

9、餐后的食具,如果使用1%食醋液煮沸消毒,可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等传染病。

醋的妙用

1: 醋是家庭烹调的必备调味品。 在醋内加上两滴白酒和一点盐,即可成为香醋。

2: 在煮肉或马铃薯时,加上少量醋就容易炖烂,味道亦好。

3: 煮甜粥时加点醋,可使甜粥更甜。

4: 擦皮鞋时,滴上一滴醋,能使皮鞋光亮持久.

5: 铜、铝器用旧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复光泽.

6: 宰鸡杀鸭前20分钟,给鸡鸭灌上一汤匙醋, 拨毛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7: 玻璃上的油漆,用醋浸软后一擦就掉.

8: 丝品洗净后,放在加入少量醋的清水中浸泡几分钟,晾干后光泽如新.

9: 毛料衣服磨光的地方,用50%浓度的醋水抹,然后用湿布铺垫熨烫,亮斑即可消失。

10: 醋还有消毒杀菌作用。用醋拌的凉菜卫生爽口;用醋蒸熏房间,能杀菌防流感.

11: 每天用40%的醋水溶液,加热后洗头可防治脱发,头屑过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qiujiyangsheng/)

12: 用醋调石灰粉,涂敷腋下,每日二次能治疗狐臭。


  更多生活百科文章推荐:


  怎样做秋季养生汤----银耳煲鸡汤最好吃  


  怎样做夏季养生特色菜最好吃


  春季养生吃什么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107/1296241.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秋季养生 健康
.hzh {display: none; } 一到秋冬季节,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皮肤变的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也燥得冒火。“秋燥”常常为多种病痛孕发之根源,秋冬季节气温越来越低,人体的免疫力也随着降低,尤其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人体的生理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若是体质虚弱,就难以适...
标签: 秋季养生 健康
秋高气爽,干燥多风,很多人都会觉得嘴唇发干,出现皲裂,因而就会不自觉地舔唇,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嘴唇的干燥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导致唇部肿胀、结血痂。 .hzh {display: none; } 其实,(图老师整理)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慢性唇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慢性唇炎是唇部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病变,多由各种长期、持续的刺激导致,如...
标签: 秋季养生 健康
秋天的本质在一个“凉”字,俗称“秋凉”。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常常容易诱发出各种疾病,例如诱发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胆绞痛、栓塞、中风等病症。秋天凉冷的气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绪上出现波动,常表现为乏力,不愉快,失眠,头晕和易激动等。 秋季气候对人体影响 1.秋天气温渐低而气压渐高,人体出汗减少,血液流向体...
标签: 电脑入门
┏/ ★ /┛ 有的人活着⌒ ✲她已经死了。 ▲ 有的人活着⌒ ✲他早该死了。 --------------------------------- ゆゆゆ" 曾经和朋友' リ一起仰望星空 随之我们泪流满面 ═══...
秋天是一个需要补身体的季节,但是妈妈们真的知道如何在秋季为孩子养生吗?为了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秋季适宜吃的食物。此时,孩子患病的几率也会增加,所以有些食疗的方子也是需要妈妈们了解的。此外,家长不能盲目给孩子喂食,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

经验教程

248

收藏

67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