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秋进补有讲究 对症喝汤更健康,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关于生活百科的经验教程内容,尽在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
【 tulaoshi.com - 生活常识 】
秋冬,人体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中医认为,秋冬选用温补中药,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不仅有益于这一时令的防病强身,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通过中医养生调理,还能改善女性血气虚弱、容颜衰老等问题。养生专家指出,很多人都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体虚又分为很多种类,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nghuochangshi/)以下是这4中症状和表现:
1、气虚:表现为动则气短、气急TuLaoShi.com无力。怕冷的感觉不明显。
2、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则表现为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
3、阳虚:表现为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
4、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只有针对个人的体质决定补什么才是关键。在众多的补益药之中,应该如何辨证选择呢?养生专家提醒:针对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四种体虚的证型,选用补益药中的“四大名补”——人参、阿胶、鹿茸、冬虫夏草将大有裨益。
一、补气虚为主——人参(灵芝人参汤)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黄酮类物质,分别有抗衰老、抗疲劳、对抗有害物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调节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nghuochangshi/)用法:将人参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内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便可饮用,饮完后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环。最好12小时内服用完毕,最后嚼服人参片,也可将人参片直接含服。如用于急救,每次取30克,浓煎顿服。参须、参花、参叶亦可泡水当茶喝。
二、补阳虚为主——鹿茸(鹿茸元蹄汤)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之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多种氨基酸、硫酸软骨素、雌酮、骨胶原、蛋白质和钙、磷、镁等矿物质,有滋补、强壮作用,可使血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增加,中等剂量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衰心脏有强心作用。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阴虚者不服。
用法: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或取鹿茸、山药各30克,分别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内,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阳事不举、尿频、面黑。市面上有以鹿茸为主料制成十补丸、口服液等药,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
三、补血虚为主——阿胶
阿胶性平,味甘,入肺、肝、肾诸经,以滋阴养血著称。历代医家视阿胶为妇科良药。民间称阿胶、人参、鹿茸为冬令进补“三宝”。又因阿胶对调治各种妇科病有独特之功,尤得女士们青睐。
用法:取阿胶5~10克,加黄酒适量,隔水蒸服。或取阿胶500克,浸在1500克黄酒内,等胶块散发成海绵状,隔水蒸成液体,趁热加冰糖1000克,当糖与胶溶为一体时,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及敲碎的核桃肉各适量,制成黏稠膏滋,每日早晚各取1~2匙,以温开水送服。
四、补阴虚为主——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蛋白质、脂肪(其中82。2%为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粗纤维、矿物质、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素和维生素B12等成分,有增强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胆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和镇静等作用。
用法:取老公鸭1只,冬虫夏草10克。鸭去毛及内脏,将鸭头顺颈劈开,将冬虫夏草数枚装入鸭头和鸭颈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一道闻名遐迩的“虫草全鸭”。让你长命百岁的10个健康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长寿也不例外。一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英国《每日邮报》近日载文,刊出多所大学研究总结的“让你长命百岁的10个健康习惯”。
1.吃红色食物。英国医学研究会人类营养研究所苏珊·杰布博士研究发现,红色食物保健效果加倍,比如红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超过橙子,甜菜根中的硝酸盐有助于扩张血管,防止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红葡萄富含能抗炎抗癌降脂的白藜芦醇。
2.每天1杯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茶叶中的多种抗氧化剂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可使心脏病发作幸存率提高28%。
3.瘦肉取代肥肉。英国营养学家洛瑞恩·麦克里博士最新研究发现,用瘦肉取代香肠等脂肪含量较高的肥肉,可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降低患心脏病和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4.常吃洋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洋葱富含具有抗炎作用和促进免疫力的硫化物,有助降低结肠癌、喉癌和卵巢癌风险。
5.多吃香蕉等富钾食物。英国营养学家莎拉·申克博士表示,香蕉等富钾食物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防止脑卒中和心脏病。钾的日推荐量为3.5克,一根香蕉含钾约4.7克。
6.经常喝牛奶。美国抗衰老专家迈克·莫伦诺博士认为,牛奶中的维生素D可有效抗击炎症。缺少维生素D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
7.用酸奶取代其他零食。英国营养学家莎拉·申克博士称,酸奶中的益生菌不仅有益肠道健康,而且有益免疫系统。
8.每口饭嚼20次。日本奥羽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吃饭咀嚼不充分会使2型糖尿病危险翻倍,细嚼慢咽更有益营养吸收。
9.吃点葡萄干。美国农业部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葡萄干、梅干、蓝莓和黑莓等食物抗氧化剂含量是其他食物的20倍,堪称“超级食物”。
10.每晚一杯红酒。每晚喝一杯红酒(125毫升)可获得护心抗癌防认知障碍症的类黄酮和白藜芦醇。
更多生活小常识推荐: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108/1299590.html
看过《秋进补有讲究 对症喝汤更健康》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