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分析Linux设备驱动程序中断 (1)(2),深入浅出分析Linux设备驱动程序中断 (1)(2)
【 tulaoshi.com - PHP 】
四、中断处理程序
Linux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很有特色,它的一个中断处理程序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tophalf)和下半部(bottom half)。之所以会有上半部和下半部之分,完全是考虑到中断处理的效率。
上半部的功能是"登记中断"。当一个中断发生时,他就把设备驱动程序中中断例程的下半部挂到该设备的下半部执行队列中去,然后就没事情了--等待新的中断的到来。这样一来,上半部执行的速度就会很快,他就可以接受更多她负责的设备产生的中断了。上半部之所以要快,是因为它是完全屏蔽中断的,如果她不执行完,其它的中断就不能被及时的处理,只能等到这个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毕以后。所以,要尽可能多得对设备产生的中断进行服务和处理,中断处理程序就一定要快。
但是,有些中断事件的处理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中断处理程序必须多花一点时间才能够把事情做完。可怎么样化解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处理的矛盾呢,这时候Linux引入了下半部的概念。下半部和上半部最大的不同是下半部是可中断的,而上半部是不可中断的。
下半部几乎做了中断处理程序所有的事情,因为上半部只是将下半部排到了他们所负责的设备的中断处理队列中去,然后就什么都不管了。下半部一般所负责的工作是察看设备以获得产生中断的事件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一般通过读设备上的寄存器得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有些时间下半部不知道怎么去做,他就使用著名的鸵鸟算法来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忽略这个事件。
由于下半部是可中断的,所以在它运行期间,如果其它的设备产生了中断,这个下半部可以暂时的中断掉,等到那个设备的上半部运行完了,再回头来运行它。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如果一个设备中断处理程序正在运行,无论她是运行上半部还是运行下半部,只要中断处理程序还没有处理完毕,在这期间设备产生的新的中断都将被忽略掉。因为中断处理程序是不可重入的,同一个中断处理程序是不能并行的。
在Linux Kernel 2.0以前,中断分为快中断和慢中断(伪中断我们这里不谈),其中快中断的下半部也是不可中断的,这样可以保证它执行的快一点。但是由于现在硬件水平不断上升,快中断和慢中断的运行速度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所以为了提高中断例程事务处理的效率,从Linux kernel 2.0以后,中断处理程序全部都是慢中断的形式了--他们的下半部是可以被中断的。
但是,在下半部中,你也可以进行中断屏蔽--如果某一段代码不能被中断的话。你可以使用cti、sti或者是save_flag、restore_flag来实现你的想法。至于他们的用法和区别,请参看本文指定参考书中断处理部分。
进一步的细节请读者参看本文指定参考书,这里就不再所说了,详细介绍细节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整理概念。
五、置中断标志位
在处理中断的时候,中断控制器会屏蔽掉原先发送中断的那个设备,直到她发送的上一个中断被处理完了为止。因此如果发送中断的那个设备载中断处理期间又发送了一个中断,那么这个中断就被永远的丢失了。
之所以发生这种事情,是因为中断控制器并不能缓冲中断信息,所以当前一个中断没有处理完以前又有新的中断到达,他肯定会丢掉新的中断的。但是这种缺陷可以通过设置主处理器(CPU)上的"置中断标志位"(sti)来解决,因为主处理器具有缓冲中断的功能。如果使用了"置中断标志位",那么在处理完中断以后使用sti函数就可以使先前被屏蔽的中断得到服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php/)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129/1488180.html
看过《深入浅出分析Linux设备驱动程序中断 (1)(2)》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