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歪批三国”,PHOTOSHOP“歪批三国”
【 tulaoshi.com - PS 】
1.PHOTOSHOP中什么最重要?
Photoshop中最重要的无疑是选择。要改变之,先选择之。就像一个人,说他能用兔子烹制出很好吃的菜肴,可如果连兔子都抓不住,还谈什么后续的呢?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选择并不是狭隘的选择工具和选择菜单,而是包括图层、路径、通道在内的广义选择。
2.为什么我合成的图片非常生硬?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牛头不对马嘴。其实,使用过Photoshop的人都知道,要想使牛头对上马嘴,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想使人们看到你创造的图像,认为马嘴就是长在牛头上则更加困难。
这是初学者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如对Photoshop的选择工具和色彩调整工具理解不深,对颜色不够敏感,对照片的整体特点把握不准等等。如果背景的光线是从左向右,人物的光线却是从右向左,那么无论如何调整都是无法协调的。这方面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3.能说说我们用PHOTOSHOP究竟在干些什么吗?怎么学习PHOTOSHOP这么难呢?
我们用PHOTOSHOP就是改变像素。改变一个像素容易,改变十个像素也不困难,改变一百个像素就要花费你不少工夫,可我们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像素。
亚马逊的森林中有一种小小的蚂蚁,当它们成群结队开进的时候,连最凶猛的野兽也要望风而逃。一个像素也许并不起眼,可当成千上万的像素聚集在一起,它们就会积聚起可怕的力量,足以让意志最坚定的人发抖。所以,为了驾驭这种可怕的力量,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这小小的像素,研究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同类中挑选出它们。至于如何改变它们,和挑选出它们相比,反倒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了。
4.什么是选择?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选择是什么呢?简单地说,选择就是抓住你想要的,摆脱你不想要的。
我想吃饭,可不想做饭;我想上大学,可不想交学费;我想把老婆娶进家门,可不想丈母娘也跟着进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5.我觉得选择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又很难,您有这种感觉吗?
从一堆苹果里挑出一个烂苹果很容易;把一把米撒进沙子里,然后挑出米来有些困难;如果把一把面撒到沙子里,然后让你从沙子里挑出面来,你会感觉如何呢?
6.在Photoshop摸爬滚打也非一日,对各种工具也都大致知道,可是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感觉挺不顺手的,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知道"和"会用"是两码事。比如我拿起菜刀对你说:'这是切菜用的。'又拿起一把铁锅说:'这是炒菜用的。'尽管你知道了这是切菜的那是炒菜的,可又有什么用呢?凭常识我们就知道,切肉类和切蔬菜的刀法就不一样。单是切肉,还讲究个"横切牛肉竖切鸡",细分下去,学问大着呢!一样的工具,拿在大厨手里与拿在家庭主妇手里,做出来的菜能一样吗?
7.学习Photoshop和学习厨艺有相通之处吗?
所谓"万物一理"。如果拿厨艺和Photoshop比较:前者是操作食物的;后者是操作色彩的。前者讲究色、香、味俱全,后者讲究色彩、布局、感觉。难道不是相通的吗?
孟老夫子至理名言有云:"食、色,性也。"
8.好一出《歪批三国》!不过,类比起来,厨艺讲究刀功和火候,Photoshop也有它的刀功和火候吗?
有。Photoshop的刀功是"选择",火候是"色彩调整"。
9.我爱看武侠小说,能说说Photoshop和它有什么联系吗?
有一个说法,叫做“外家拳,内家功”,在Photoshop中有两大流派,一派讲究用Photoshop绘图绘画,一派讲究用Photoshop调整和处理图像。前者是外家拳,后者是内家功。要想成为Photoshop高手,二者不可偏废。
10.那Photoshop有没有内功心法呢?
有,那就是通道。掌握了通道,你就打通了Photoshop的奇经八脉。
11.通道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12.那么,什么是通道呢?
通道是一个储存信息和制造选择的地方。
13.通道里储存什么信息呢?为什么单独观察通道,都是灰度图像呢?
多和少的信息。并且只有这一种信息。由于只表示多和少这一类信息,所以用灰度图像就够了,图像的白表示多,黑表示少,灰色表示多多少少。
14.可通道还有颜色通道、普通通道、专色通道之分呢?
只是用途不同,本质并没有区别,都是表示多和少。例如如果在彩色图像上有一块红色的区域,那么单独观察红通道会发现这个区域会比较亮,这说明该区域红色较多,不同样是一个多和少的问题吗?
15.颜色通道能作为选区使用吗?
当然可以。而且最好的选择就是颜色通道(这句话最重要!!!!!!磨破嘴皮也要说!)。
16.我知道,普通通道(例如Alpha 1通道)可以通过“选择”菜单中的“载入选区”命令载入到图像中作为一个选择使用,可我在对话框中没有见到红绿蓝呀,怎么才能将红绿蓝作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130/151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