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

2016-03-14 15:35 14 1 收藏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穴,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一是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二是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

【 tulaoshi.com - 猴头菇 】

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穴,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一是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二是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化的菌丝和已形成瘤状或珊瑚状子实体;三是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猴头菇的家常做法

猴头菇的食疗价值

药性: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

成分:含挥发油、蛋白质、多糖类、氨基酸等成分。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其脱氧核酸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掺入,其作用强度与其浓度有关。

附方

1:猴头汤,猴头菇60g,以温水浸软后,切成薄片,加水煎汤,稍加黄酒服。方取猴头菇补脾胃、助消化。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2:猴头鸡汁汤,鸡1只,500克左右,切块,煮汤取汁,将猴头菇150g切片,放入汤中煮熟食。亦可将猴头菇、鸡肉共煮食。猴头菇与鸡肉共煮食能养血益气。可用于神经衰弱,头昏心悸,失眠,体倦乏力,有气血虚弱表现者。

3:猴头白花蛇舌草汤,猴头菇、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各60g。加水煎汤服。本方三物均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都常用于消化道肿瘤(以猴头菌丝体制成的猴头片,单用亦有疗效,可改善症状,或提高免疫力,缩小肿块),故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用于胃癌、食管癌、贲门癌和肝癌等症。

作用:

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并对治疗肠癌有辅助作用。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1: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

2:猴头菇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3: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4: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5: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猴头菇的种植技术

猴头菇人工裁培在各地已形成不同程度规模。突出的问题是产蚤虽能达标,但高品位产品的比率不多,降低了商品价值,影响生产者经济效益。要想生产出高档猴头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把握种性,确定栽培季节

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10℃~33℃,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最适16℃~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12℃子实体变红。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顺应自然气温的最佳生产季节,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一批菇。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

精选原料,合理配制培养基

栽培原料应按无公害食用菌基质条件,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不含有毒有害菌丝的物质,添加剂含量不超5%。比较合理配方:①杂木屑4%,棉籽壳4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②棉籽壳82%,麦麸15%,石膏粉2%,磷肥1%。③棉籽壳38%,杂木屑20%,种过银耳废筒20%,麦麸16%,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2%。配方的含水量60%左右,灭菌前pH6为适。栽培袋规格:春栽12.3厘米×52厘米,秋栽13.5厘米×56厘米。装袋、灭菌、冷却按常规。

优化基质,培育强壮母体

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穴,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一是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二是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化的菌丝和已形成瘤状或珊瑚状子实体;三是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后从菌丝萌发到培养成菌丝体大约20~25天,即可长满袋。管理上主要调节好温度,接种后头4天,室内温室以26℃~28℃为好,使菌丝在最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造成优势,减少杂菌污染;5~15天内。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袋温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为好。16天之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为适。春季栽培气温较低,可采取加温发菌,促进菌丝正常生长发育;秋季注意防止高温,发菌期要求室内干燥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而且注意避光。

野外摆袋,诱导定向出菇

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阴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现有摆场常见3种方式:第一种搭架4~5层,集约化立体栽培。第二种搭架1层,排放2袋。1袋地面平卧摆放,穴口朝上,1袋平卧摆放架上,穴口向下。第三种是模拟露地香菇栽培,斜靠摆袋,或两旁筑埂,单袋平卧摆放,穴口向下。

猴头菇的家常做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猴头菇排骨汤

原料:猴头菇5朵、菇5朵、排骨500克、花椒、姜片、黄酒、红枣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排骨洗净后剁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倒入黄酒,煮去血水,沥干备用;

2:将猴头菇用清水泡软后捞出(8小时以上,大家可以吃完晚饭后泡上),挤干水,去根蒂和泥沙;再放开水锅中氽40分钟,捞出后挤尽水分,撕成小朵备用;

3:炖锅中加水,放入排骨、猴头菇、香菇、黄酒、姜片、红枣、花椒,大火煮30分钟;

4: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炖半小时,再转小火炖2小时候左右,到排骨软为止。

猴头菇仔鸡煲

原料:猴头菇四五朵,草原兴发绿鸟鸡1只,绿鸟伴侣调料一袋,土豆。

做法:

1:仔鸡洗净,切块,用料酒,生抽,葱姜,八角腌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2:猴头菇用清水泡发,洗净,撕成小朵;

3:土豆洗净去皮切块;

4:油锅入少量油,下鸡块,翻炒至肉缩,加入猴头菇,土豆,干红椒,翻炒均匀后加入没过的水,倒入绿鸟伴侣调料;

5:转入沙锅内,大火烧开,转小火煲30分钟左右后,加适量盐,麻油,调味。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14/1810339.html

延伸阅读
  猴头菇发黄能吃吗? 猴头菇新鲜时呈白色;干制后呈褐色或金黄色。猴头菇发黄那是因为大棚的温度高,空气湿度不够造成的,植物本身就会含有染色素,发黄并不影响食用。 猴头菇做法:冬笋烧猴头菇 食材 猴头菇、火腿片、熟冬笋片、料酒、盐、葱结、姜、油菜心、熟猪油。 做法 1、除去猴头菇根蒂,...
标签: 营养价值
猴头菇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其中人们最为熟知的就是它的养胃作用。其实呢,猴头菇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它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的。今天三九图老师小编就来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些猴头菇的一些基本信息,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哦!那么,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目录 1、猴头菇的...
标签: 怀孕
食谱原料 主料:鸡1500克,猴头菇150克 辅料:冬笋25克,油菜25克,金华火腿15克 调料:盐5克,花椒1克,黄酒15克,味精2克,大葱10克,姜10克,八角3克,茴香籽[小茴香籽]2克,香菜10克,猪油(炼制)20克 制作方法 1. 将鸡煺去毛,掏去内脏,用水洗净,斩去头、爪,再斩成3厘米方块。猴头菇用开水泡30分钟,...
标签: 怀孕
下面一起来看看 孕期食谱 红烧猴头菇的制作方法吧。 主料: 猴头菇250克鸡胸脯肉200克 辅料: 冬笋50克白菜100克黄芪20克白术20克 调料: 姜5克大葱5克酱油5克料酒5克盐3克味精2克淀粉(豌豆)5克植物油20克 制作工艺 1。黄芪和白术先煎取汁200毫升;猴头菇去掉针刺和老根,切成片;冬笋切片。 ...
人的一生中要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叫乳牙,共20个。大致从6岁开始,乳牙会逐渐脱落,继而长出恒牙,共32颗。而智齿是32颗恒牙中的一种,学名又称第三大臼齿,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一共4颗,上下颚各2颗。智齿的生长一般始于16岁,相对于乳牙或者恒牙来说,智齿通常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 对于古代人...

经验教程

578

收藏

8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