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趁热吃”好不好?食物温度宜“不凉也不热”,麻辣烫、火锅都是时下青年人的最爱。趁热吃,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热气腾腾的美味。因此,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夹着一块热气腾腾的食物就急吼吼地
【 tulaoshi.com - 趁热吃 】
麻辣烫、火锅都是时下青年人的最爱。趁热吃,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热气腾腾的美味。因此,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夹着一块热气腾腾的食物就急吼吼地往嘴里送,殊不知,这种常年累月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将大大地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面对常被大家忽视的食道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食物“趁热吃”好不好?食物温度宜“不凉也不热”
近半年来,张女士吃饭经常出现咽下不畅的情况,有明显的堵塞感、梗噎感。开始这种感觉时有时无。服用一段时间的润喉片后,张女士感觉自己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近段时间,她自己感觉症状逐渐加重,在进食后感觉食道下部有食物滞留感,当咽下粗糙、灼热、酸、辣刺激性食物时尤为明显。据医院诊断后发现,张女士不幸罹患上食管癌,且已经是中晚期了。
早期发现、捕捉癌变信号是关键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时常以其不典型症状而被人忽视,往往在出现晚期症状时,才被诊断发现,故而其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专家指出,当大家在进食中出现有梗噎感时,就应该给予充分重视。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总是给自己“戴”上慢性咽炎或者神经官能症的帽子,他们有的会自行“开药”,通过服用一些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含片,来缓解梗噎症状。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吞咽食物有阻力、咽下不畅、有梗噎感或有牵制感,医学上都被称为噎食。一旦在进食中出现这种症状,应该警惕是食管早期癌变的信号。早期吞咽不畅所产生的种种不适感可自行消失,并会反复出现,在心情不畅、情绪波动时尤其容易发生,但还不影响进食,所以很容易被普通市民忽视或者误诊。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不适感也会与日剧增。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一般食管癌从发生到进展成中晚期,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只有当三分之二的食道周径被癌肿浸润时,才会出现吞咽困难,并在6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加重,从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到连流质饮食也不能咽下。一旦出现咽下困难的症状,病变已经发展至中期甚至晚期了。
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发生密不可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食道内壁是由黏膜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若经常吃过烫的食品诸如火锅、麻辣烫等,就会对口腔、食管、胃内黏膜构成严重损伤,如果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反复多次易构成黏膜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以至癌变。
同时,那些进食过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常吃腌渍食物的人群也是食管癌好发的高危人群。进食过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等不良饮食习惯,易发生食道黏膜损伤、慢性炎症;腌渍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亚硝胺等都是重要的致癌物质,反复刺激易引起食道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可导致最后的癌变。
中医也不主张饮食过热
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过程适宜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过热的食物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道血管扩张,对肠胃产生刺激。
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许多家长在给小宝宝喂饭时,都会吹至微温后再喂,其实,这个温度对成人来说同样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口,就是最适宜的。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日常最好饮用温水,水温在18—45℃之间。过烫的水不仅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如果实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既不会损伤食道,还有额外的保健功效。
远离食管癌管住自己的嘴
专家指出,维生素摄入不足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可直接影响损伤食道上皮修复,加速食道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甚至进而引起恶变。为此,建议,要想远离食管癌,管住自己的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大家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不吃发酵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对营养素、维生素A、C、E、核黄素、叶酸等的摄入。
目前,食道癌晚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徘徊在15%左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发现的食道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食道癌如何能够早期发现将直接关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专家建议,要想早期发现食道癌,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对于早期出现的噎食、堵塞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勿盲目自行,讳疾忌医。对于高危人群,还可以通过内镜探查、食管造影等手段及早明确诊断。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14/181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