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每个婴儿有着不同的排便习惯,并且每天的排便量也是不同的,宝宝们也会由于遗传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习惯,只要每天都有排便的习惯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那么大家知道如果婴儿拉肚子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小编就来开始大家怎样解决,一起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新生儿拉肚子吃什么 】
每个婴儿有着不同的排便习惯,并且每天的排便量也是不同的,宝宝们也会由于遗传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习惯,只要每天都有排便的习惯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那么大家知道如果婴儿拉肚子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开始大家怎样解决,一起来看看吧。
1、解析宝宝腹泻
如果宝宝排便次数增多、便便的颜色以及性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妈妈们就要加以注意了。宝宝的腹泻可分为轻度腹泻和重度腹泻。
轻度腹泻
宝宝大便每天约3-10次,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尔有恶心、呕吐。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轻度下降,体温大多正常,偶有低热,无明显脱水症状。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因为进食不当、消化不良或者着凉所导致的非细菌感染性的腹泻。
解决腹泻的方法
1、母乳喂养或者选择添加了接近母乳中的组合比例的益生元的配方奶粉。通常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非常通畅,一天可能排便多到6~8次,大便往往较软,大多稀稀糊糊不成形,并略带一点酸味。研究显示,用含有国际专利益生元组合的金装多美滋喂哺的宝宝,其大便性状与母乳喂养的宝宝非常接近。
2、喂养应定时、定量。按时逐步增添辅食,但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也不宜突然改变辅食的种类。可以给宝宝加喂些苹果汁和胡萝卜水,以达到收敛肠道内过多水分的目的。
3、转奶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切忌速战速决。一般转奶需要2周的时间,第一次转奶应从每天的中间餐数开始,然后每隔几天增加一次转奶的餐数,直到完全转为新的奶粉。考虑到宝宝的体质各不相同,转奶的步骤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调整。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为宝宝增减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肛周,勤换尿布,及时处理粪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复感染。同时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5、如果是在母乳转换配方奶粉的过程中出现情况,应注意观察喂食配方奶粉婴儿的大便,通常呈糊状或条状软便,颜色有黄色,也有绿色。一般来说,每一个宝宝便便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只要宝宝的饮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长发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为宝宝排便的次数、形状及颜色太过于操心。
中重度腹泻
除了与细菌感染有关外,可能是轻度腹泻加重所致。如果宝宝排便频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数十次 。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上述这些情况都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所致。
如果出现中重度腹泻的情况,妈妈们就要带着宝宝及时的去就医。
如何护理腹泻宝宝
1、及时补充液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护理腹泻宝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可以给宝宝喝些胡萝卜汁。鲜胡萝卜250克洗净切碎入锅,加细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泻作用。
2、做好消毒卫生
护理感染性腹泻的宝宝,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宝宝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总结:通过图老师小编的上文介绍,大家知道了宝宝便秘有几种情况以及对应的措施了吗?大家知道宝宝可以吃哪些食物可以解决拉肚子的问题了吗?宝宝拉肚子并不可怕,家长们要及时的调整宝宝的饮食,让宝宝感到舒服。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5/198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