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

2016-03-25 22:25 12 1 收藏

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婴幼儿时期既是牙齿的发育期,又是牙病的高发期,龋齿、牙颌畸形、牙齿过敏及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多发病。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本期特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韩永成主任、李欣医师给父母支招。

【 tulaoshi.com - 孩子 】

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

  婴幼儿时期既是牙齿的发育期,又是牙病的高发期,龋齿、牙颌畸形、牙齿过敏及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多发病。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本期特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韩永成主任、李欣医师给父母支招。

  小小年纪别有一口坏牙

  您小孩患有龋齿,建议去医院接受医生指导治疗。”面对医生的告诫,李女士怎么也不明白,儿子宋果才5岁,但2颗牙齿已经严重龋坏。

  其实,像宋果一样患有严重龋齿的孩子太多了,每年都有1.5万左右儿童就诊,且大多是严重龋坏。”韩永成主任介绍。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9%的家长知道含氟牙膏,仅9%的家长能够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目前,由于家长和儿童自身原因,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乳牙不用护理,反正会被新牙代替。如果乳牙过早脱落,导致新生的恒牙过早萌出时,孩子的牙齿就会长得东倒西歪,引起畸形。

  误区二:含奶瓶入睡。糖分在牙齿和牙龈周围积聚,与口腔内的细菌混杂在一起,促进细菌繁殖引起龋齿。睡觉时,唾液流动缓慢,更易发生。

  误区三:没长牙的孩子不需要刷牙。事实上,婴儿还没有萌发出第一颗牙时,家长也要在每次喂养后用软纱布给孩子清洁牙床,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根基”是长不出好牙来的。乳牙将出未出时,要给婴儿提供用来咀嚼的玩具,以帮助孩子牙床发育。

  误区四:牙病不需要有病历。牙医在诊疗牙病时常常需要查看病人的既往病史,帮助判断牙齿状况。因此孩子从小就应该建立一本健全的牙齿健康档案。

  误区五:孩子看牙是很痛苦的事。在美国,牙医最关心的是帮助孩子克服看病时的恐惧,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爱护牙齿,给牙齿保健是件快乐的事情,而不要让他对看牙医产生阴影和排斥。

  吸手咬嘴,容易暴牙和兜齿

吸手咬嘴,容易暴牙和兜齿

  除去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牙颌畸形和喂养方式、口腔习惯及饮食等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吮指、吐舌导致牙不齐;咬下嘴唇可引起上牙前突,形成暴牙”;咬上唇可引起下颌前突,变成兜齿”。

  支招:1.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使用奶瓶时家长要扶住奶瓶,垂直于面部,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拿,切忌平躺喝奶。1岁半到2岁应停止使用奶瓶。

  2.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如不吸吮唇、舌、颊部软组织;不咬钱币、手指等异物;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用牙去嗑坚果壳、螃蟹腿等。有用嘴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病症。

  3.多给孩子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常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不易患龋病,且能促进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

  4.不要错过牙齿矫正最佳时间。乳前牙反咬合(地包天)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咬合畸形,则要等到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时进行矫正。

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2)

  饮料喝太多会倒牙

  牙齿过敏俗称倒牙”,主要是指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现在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haizi/)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把碳酸饮料当水喝,使口腔内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而酸会使牙齿表面牙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牙齿内部的牙本质暴露出来,从而造成牙齿过敏。有些孩子睡觉磨牙,也会加快牙釉质的磨损程度,出现牙齿过敏。

  支招:1.首先尽量少喝或不喝碳酸性饮料。如果喝,最好使用吸管,这样可以使碳酸饮料不直接接触牙齿,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2.喝完碳酸饮料后及时漱口。最好半个小时后再刷牙,因为刚喝完碳酸饮料,牙釉质非常软,立即刷牙会破坏牙釉质。

  3.少吃坚硬的食物及糖,改正孩子睡觉磨牙的习惯。

  4.给孩子挑选合格的牙刷,同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

  龋齿是乳牙大敌

龋齿是乳牙大敌

  1岁后少用奶瓶,别嚼碎食物喂孩子

  危害乳牙健康的头号大敌,就是龋齿。6个月的婴儿刚出乳牙即可患龋病,5—7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钙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一旦遇上滞留在牙面的食物,尤其是蔗糖,易发酵产酸,直接破坏乳牙,发生龋齿。乳牙龋齿不如恒牙症状明显,家长容易忽视,常常是出现严重的牙髓病或根尖病时才带孩子就诊。

  支招:1.尽量母乳喂养。研究表明,相比人工喂养,母乳糖分少,孩子患龋病的风险降低。

  2.1岁后应尽量少用奶瓶。孩子1岁时开始学习使用奶杯喝奶,1岁半后完全脱离奶瓶,用杯子或勺喂含糖液体。奶瓶内则只能装白水和无糖奶。

  3.大人别把细菌传给孩子。不要把食物嚼碎喂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以免把自己口腔里的致龋细菌传给孩子。

  4.睡前不再进食。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睡前再进食,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从而患龋病和牙龈炎。

  5.局部用氟预防乳牙龋病。6岁以前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要选购儿童含氟牙膏。此外,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预防龋齿。六龄牙”萌出后可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haizi/)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5/1984512.html

延伸阅读
让孩子听话的九大招数 有时候孩子令我们生气。他们懒惰,你让他干什么事,他就是不干,常犯小错误,或干出一些糊涂、淘气和缺少考虑的事。但是,如果我们做大人的不加思索开口就骂,动手就打,通常无济于事。这实在是咎由自取:我们的行为正是我们训诫孩子不要做的。 孩子确实需要管教。但怎样才能使他们干正确的事而又不失去孩子需要在我们...
家长这样做孩子更自信 1、父母陪伴与认可的孩子才有理由自信 得不到父母陪伴与认可的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所以父母才不喜欢自己、不愿意陪伴自己、不愿意肯定和鼓励自己。这种自卑会逐渐深入骨髓,甚至影响一生。 很多孩子长大后,明明在外人看来有很突出的一面,但依然会因为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拥...
标签: 吃饭
孩子吃饭“捣乱”怎么办 在餐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爱捣乱,让大人们吃得不安生。那么孩子吃饭捣乱怎么办? 行为:吃饭捣乱。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带孩子参加宴会,孩子老爱玩刀叉、碗碟或者餐桌中间的转盘,影响别人吃饭;几个人一起吃饭,孩子喜欢独霸自己爱吃的菜,不让其他人吃。这时,家长不要批评或打...
标签: 育儿知识
过分的羞怯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与社交,羞怯的人往往具有严重的自我注意感和自卑感,这种人需要更实际的去估价自己,如果他们注意一下其他人,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糟糕,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孩子克服羞怯的弱点,具体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 1、搞清楚孩子羞怯的原因 羞怯可能是一种能帮人们处理tulaos...
标签: 孩子 育儿知识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挑食 1:示范作用不可少 很多孩子的挑食是心理性的,受到了父母行为的暗示。如果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评价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受到父母的影響,从心理上抵触某种食物。所以想要孩子不挑食,父母首先要均衡自己的膳食。 2:饿时开饭最重要 孩子吃饭挑三拣四,说明他还是不够饿,...

经验教程

467

收藏

29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