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强太极拳 冯志强老师谈太极拳的习练,冯志强曾带动太极发展,对太极发展有很大的功效,小编今天就带您学习一下冯志强老师如何谈太极。现代人学习太极拳的好处是什么,太极拳的特点是阴阳变化,起到补肾作用,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冯志强太极拳。
【 tulaoshi.com - 冯志强太极拳 】
冯志强曾带动太极发展,对太极发展有很大的功效,图老师小编今天就带您学习一下冯志强老师如何谈太极。现代人学习太极拳的好处是什么,太极拳的特点是阴阳变化,起到补肾作用,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冯志强太极拳。
冯志强老师谈太极拳的习练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有好的心态,通过练习太极拳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太极拳是现代人学习和养生的最佳运动,练太极拳能延缓衰老。
首先,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明白太极拳是怎样一种拳术?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性质?我认为,概括为一句话: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内功拳术。
性命双求也可称为心肾双修,心主性,肾主命;心象火, 肾象水。性命双修就是要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身体内部水火既济,阴阳调和,从而健康长寿的目的。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其养生功效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练太极拳能修身养性。
太极理论,可以说是东方哲学中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在我国,从它出现到现在的二十多个世纪中,吸引了无数学者对之进行研究,使这个理论日趋完善而严密。
太极拳的创造者,也正是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延伸和推广,使它和武术运动相结合,使练武者通过练习这种拳术既可以防身自卫又可以祛病延年。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之义,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一物而包万物。由无极而现有极,遂太极生焉,阴阳具焉。所形象喻,太极为一大皮囊,内中阴阳旋转,互相调济以生万物。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能调节身体阴阳协调,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不仅能保持愉悦的心情,还能防治老年痴呆等。
古之学者形诸于图,即太极图的由来。古代的求道之士,又以无极太极之理而象诸于人身,则人体亦为一太极;既为太极必有阴阳,而阴阳的代表即为心、肾。心属阳,阳中有阴;肾属阴,阴中有阳,上为阳,下为阴,阴阳相济,太极为真,人始得以长寿。
宇宙中阴阳相生以至生生不息。阴阳互调又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其间,行之于人体则有三身,三身的含义即为精、气、神。
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上为天门(百会穴),下为地户(会阴穴),中为气海(丹田穴)。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精气神充足,即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明白了这些含义,练太极拳时必先求无极。拳诀”云: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学者练拳之先必站无极势,使自己心定神安,空洞无物,以至绝象觉明,复有一点灵犀生于气海之中,则太极生焉。
随则两仪、四象、八卦、三才、五行皆在于其中。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之间拳术已具。
开始练习时,尤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的效果。精气神为人身至室,习练得法功必大进,实为练拳之最紧要处!
其次,练好太极拳还必须明白拳术的法则。过去有句话叫宁传十手,不传一口。”由此可见拳术理法的重要。练拳者千千万,大成者实寥寥无几,其不成者多为不明理法之故。
孟子说:大匠海人,必以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拳虽小道,亦本乎正理。
学者练拳务不可自专自用,以一己之念而致固塞不通,每以十年苦功而不见长进,甚或成病,颇为可惜!概练太极拳若专求力必凝滞不灵;专求沉重必失之圆活;若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虚必神意涣散,轻浮无根。
此皆为太极拳之大病,学者切记!要而言之,练拳时须身体和顺,舒展圆活,而尤须神气圆满无亏。
心神为君,气为统帅,在心意的指导下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贯身,以至于节节贯穿,不疾不徐,不刚不柔,不轻不重;于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无形中感而遂通,则功力、灵气与日俱增。
练至功形圆满,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注神于气海测得其中和之道,可应万物。
练习太极拳的核心
1.保持松静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需要人们完全的放松身体,心无杂念,这样便于周身的肌肉,完全的投入到太极拳的练习当中。
2.虚领顶劲,尾闾中正
头正颈直,虚领顶劲。口唇自然闭合,下颌向里收,舌放平,动作要向何处,眼神先去,眼随手动,手到眼到,停时目光经食指前视。
3.沉肩坠肘,坐腕舒指
肩要松沉平齐,不可一高一低。肘要松沉微屈。意贯指尖。
4.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含胸就是将锁骨平准对齐,胸肌放松。背肌也要放松,背肌骨节微有上提之意,背部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
5.以腰为轴,上下相随
腰为主宰,带动四肢运动。腰腹肌转动,胸背肌亦随之转动,带动四肢的缠绕圆转。
作到上下呼应,融为一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要协调一致。内外合一,一气呵成。
6.步法灵活、虚实分明
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运动时两腿要分清虚实,随着重心的转移,两足要交替支撑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7.势正招圆,连绵不断
势正是指动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缩,不歪斜。招圆是指动作圆满,舒展不拘不僵。
动作之间要求连绵不断,招招贯串,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
8.以意导动,内外合一
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要心静用意”。使意识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
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作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太极拳的养生四大功效
1、呼吸方式科学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呼吸还配合意念,就是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
种呼吸锻炼扩大了肺活量。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长短成正比。诸如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叼深、细、匀、长的必是强健者.而呼吸短促无力或长、短不匀者非病即弱无疑。
呼吸波的长短、粗细是一个人体质强弱配志。所以说太极拳健身在呼吸上很是注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2、气血运转流畅,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锻炼要气达梢节。人体从外形的四肢八节,筋骨皮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补润泽。良好的血液循环、充盈的血液供给,既是人体各部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人体生命长短的根本条件。
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
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3、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
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除通过眼、耳、鼻、口七窍和谷道排泄外,机体内分泌主要是汗腺外排。除此汗毛与汗毛孔尚具有保温、散热的自然调节功能。因此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调、电扇,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时,却又导致了人体皮肤保暖、散热功能的下降。
由于汗毛变懒、汗毛孔壅塞、肌肤的通透性弱化,人体内脏分泌物、沉积物以及病毒等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阴阳温热失衡,这样那样的疾病便会不染自生。
而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家功法,在肌肤的锻炼上有其独到之处。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开合收放之中导引肌肤的膨缩和毛孔的张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练拳的人比一般不练拳的人较好地保持了肌肤的纯洁性和通透性,内分泌渠道畅通,病毒垃圾不易滞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长。
4、对称运动,弥补了人体机能后天不足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形成了诸多习惯定势。这些习惯定势一方面提高了动作效率,一方面也酿成了人体运动的缺陷。也就是说,凡是习惯动作多属单向偏颇运动。
如日常生活中上肢的端、握、提、捏、抓等单手动作一般多用右手;下肢的弹、跳、蹦、踢等多以右足发九中上盘的扛、挑、抬等多用右肩。左撇子者反之。无论是左还是右,均系单向运动。
这种外形的单向运动,天长日久使大脑中枢神经减弱了逆向调节功能,由此势必导致人体内部机能的左右失衡。右强则左弱左强则右弱。强者易瘦,弱者易病。故而在发病上有句男左女右”的俗话。
此说虽未必科学但人体患病多集于一侧确为常见。太极拳的造型结构恰恰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换、身形上下互补,形成内外如一的对称运动。
抽招换式强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发力时讲求前吐后撑,周身上下对立统一、浑然一体。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保持了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克服了单向运动致病的缺陷。
正是由于太极拳的这一功法特点功深艺高的老拳师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聋、眼不花、脚不沉其肌肤的敏感性仍异于常人。
拳论上所云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即是形容不顶之意,也是概指拳手肌肤的灵敏度。所有这些,无不赖于用意练拳延缓了神经老化的缘故。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能让人们更年轻,长期坚持练习会出现逆生长”迹象。现代人练习太极拳能缓解压力,失眠患者练习太极拳起到治疗的效果,睡前练习太极拳美容又瘦身。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5/1987231.html
看过《冯志强太极拳 冯志强老师谈太极拳的习练》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