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时有哪些禁忌事项,不管是练习什么都会有一些禁忌,那么练习太极拳时候会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练习太极拳的几大禁忌,要想练习出一套好的太极拳就要注意避免这些禁忌发生哦!
【 tulaoshi.com - 太极拳 】
不管是练习什么都会有一些禁忌,那么练习太极拳时候会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练习太极拳的几大禁忌,要想练习出一套好的太极拳就要注意避免这些禁忌发生哦!
太极拳禁忌
1、 忌串门走户
太极拳是内家拳,重点要内外双修,如参杂外家拳的招式修炼就很难登堂入室。
2、 忌杂拳同练
练太极拳与其他杂家拳同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散乱,很难练通周天。
3、 忌过急速成
功不是单靠学能得到的,而是练出来的,只有练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没有直通车,欲速而不达也。
4、 忌过火求功
练太极拳关键是搭好桥,调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满池,丹药而养。口腔不松,牙关紧闭,搭桥过紧,就会口干味苦,损精耗气。
5、 忌松散无力
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绝不是松散、松乱、松懈。
6、 忌僵硬练力
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刚,松是太极之门,僵硬是太极之绊,用气滞气,用力伤气,是太极拳之大忌。>>>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哪些劲法需知
7、 忌突击使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tjq/)太极拳的技击法则是:不撞不顶,逆来顺受,以力而化力,以四两拔千斤。突击使招不但不能取胜,反而容易两败俱伤。
8、 忌轻浮奇舞
身沉则气沉,轻浮则气燥,平、稳、沉、实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之拳法,圆、旋”是太极拳法运动的轨迹。是拳则有击,没有不打人之拳,太极拳是一种巧妙力”之拳,轻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与养生无益。
9、 忌心杂多言
练太极拳的核心就是净心调息,生津炼丹。心中杂念是练好拳的一大障碍,必须排除。其次,俗言有屁多无病,言多无命”之说,练拳者边练边说话,是耗津耗气的罪魁祸首,也要严格控制。
10、 忌神不守舍
太极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气。招为术,神为势,有招无神招无力,招术神通才灵威。神力透心,神威难测,神光威严赛锐器。练太极拳一定要达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气意通。
太极拳练习方法
一、 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主要要求需侧重于套路的熟练,方位的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套路已达到熟练的地步,那么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在求得姿势的正确以及套路熟练的前提下,才能逐渐产生内气,发挥太极拳应有的效应。现分二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对初学太极拳的学员来说,心情过往往于火热,为了追求欲达的目的,心情过于亢奋。因此,大脑神经往往处于兴奋且紧张的状态,加上陌生的内外环境从而容易导致情态,意识上难以清净。正因为存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求从练拳开始到拳架结束时,每招每式务必做到思想上的清净,整套拳架看起来象是做意识体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便利于引起鼓荡。正如《拳谱》所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脏的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以养。故动作矫健。>>>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内气表现的症状
初学拳的学员,不容易做到意识上的平静,其根本原因大在于大脑对新的事物、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不相适应,也就是不习惯,只有我们有毅力地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经过一段时期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了。
2、注意身法,初学的学员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操之过急。这就和写字一样,从思想上认识到竖、横、点、钩等笔划,能组成方块就行。练拳也是这样,初学者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即可;从步法上,能理解虚步、出步、收步,知道方位。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象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在此阶段不宜纠,但必须加于说明。拳式套路的运行方位、角度及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包括手和脚的位置、方向、角度都必须绝对准确,动作姿势上向柔、顺的方面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可熟练套路,这时就可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脚到头,一招一式地纠正,同时要细心揣摩,克服急躁情绪,有表及里,认真地去理解和精心默识,不可急于求成。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太极拳动作的准确性,和人体的经络、骨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拳架只有吻合经络和骨骼的最佳受力点以后,才能算吻合打拳架也就是站活桩”的说法,才能产生整体的合劲,才能把对方来的力通过准确受力点的动作把力往脚下传,当力能下传到脚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对方的力可怕了。在求得姿势正确的情况下,通过认真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的练习了。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需要动作连贯。
二、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方能做到。所以第二阶段的练习,应着重放在放松上,为了使骨关节放开,伸筋拔骨,就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动作,比如要领里面的上下对开、手掌外撑等都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也可以练习一些发力的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等动作。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即笨力气)。《拳论》讲: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步的姿势要求,使其达到周身放松。现将第二阶段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纠正方法以及具体要求简述如下:
第二阶段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现象为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词含义理解不够,无法朝着放松”这个目标去努力、去争取;二是腿部的支撑力不足,使身体难以放松。《太极拳论》中说:身体必以端正为本,放松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以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导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指身体在有意歪斜的情况下,保持着力学负重点的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行下进动作(其实就是上下对开),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这样才有利于气的下沉。初学时由于这些问题没有能够理解或加以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发生上述问题。纠正的办法除了教练不断的给于调整、检验,自己也要用心去悟,认真地去理解立身中正、周身放松的内在含意。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坚持练习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腿步力量逐渐增长,身体也会慢慢地放松,从而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下沉,这样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诸如横气填胸等问题也就会自然消除。练拳时需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在胯关节放松的情况下,曲膝、园裆(内撑外包)、肩关节自然下沉。练拳时不但要留意姿势上的调整,还须注意手一定要领起,不可软散无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练习,身法上得到调整,姿势基本正确,并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逐渐引动内气,也就是要开始以外形催内气的过程了。这个时期虽然感到有内气活动,但时有时无,如无源之水,断薪(注:薪即柴也)之烟,渺渺乎而不连”。外形上不能圆满顺随,表现为断劲顶劲,外刚内空,在技击上,则表现为全身有劲,但力不从心,头重脚轻,使用不上,故称一阴九阳根头棍。
三、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有路径和网络之意,他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人体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成。现在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涵的基本概念,这时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这里所说的内气即是太极之理气。内气的引动和鼓荡,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作为物质基础。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也”。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行,一气贯通”。这都说明了: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道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引动和鼓荡,才能一气贯通,产生防病和技击的效应。众所周知,内气可以在气功和内家拳中产生。太极拳是内家拳,也就是说内家拳必须是在身体内要练出内气。气功是通过人特定的姿势和意念引导,逐渐产生内气的。而太极拳呢?在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有句话说:练太极拳初始时以外形催内气,到终末时以内气催外形”。也就是说要达到以内气催外形阶段的前提是体内必须要有内气,而太极拳的内气是用外形催出来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样是拳,为什么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呢?为什么都是身体的运动,散手、跳舞或木兰拳就不能产生内气呢?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内气产生是由特定正确的外型和完全吻合太极理念的动作才能完成。比如,金刚捣锥上右步前两手往外开的动作中,它要求收腹下沉、把命门打开、含胸拔背,以肩催肘、肘催手的方式一节节地打开。在这种运动模式下可以发现:手在开、胸在合,吻合了太极中开中带合的理念;动作中有开有合,又吻合了太极是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运动”这一说法;同时这个动作也是以外形催内气的典型动作。通过这些特定的动作和运动模式,体内会逐渐产生流通的内气,当然,不是靠这一个动作,而是要把这种运动模式和理念贯穿于整套太极拳。经过这个阶段拳架的调整和吻合太极理念特定动作的锻炼,体内的经络会保持畅通,同时也能体会到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开始变得欲罢不能”。如果在这个阶段内气的感觉时有时无,甚至经过一段时间又全然无有,这都说明了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所致。这也概括地说明了拳术领域中的气,具有既是物质基础,又是功能效应的双重含义。如练到一定的境界,就会产生一种奥妙莫测,只可意会,难于口述的感觉
四、形气结合,如环无端
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内气,它一方面包含着禀赋的先天之精气、在饮食中摄取的水谷之精气及来自自然界的清气。另一方面,包含着起于丹田,由太极动作引动的理气。这些细小的微粒,在太极动作的引导下,周流全身,往复如新。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当身体里面有了内气、有了积累,就可以以心行气,以意行气了。
《拳谱》里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可以看出,《拳谱》中所谈的心,就是中医中的神明之心了,它包含了大脑意识思维活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所练的每招每式,都要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引运外形,只有这样形气结合的反复练习,细心揣摩,久而久之,就会有较深的功力,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在体内运行。
我们对形气结合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欲到扶桑,没舟莫适”。至于此段的练习方法,就是在大脑的指挥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引动内气,使气有规律地随着意识而催动外形,这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周身合一、内外合一,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在这个阶段的习练过程中,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意气和形体难以结合,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导致周身涣散、没成系统,因而在套路架式的练习中,表现为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周身一家、动作周到。《拳诀》里说: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身到手也到,击敌如催草”。这都说明了形气结合,身肢顺随的重要性。>>>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为何能够养生保健
这一阶段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还包括丢、顶、压、抗。丢顶产生的原因,就是不理解松的含义。不用力就丢,用点力就顶,另外含胸过度则弯腰弓背,塌腰过度则扛肚填胸。压的产生是对松肩沉肘理解不够,正如单鞭与斜行定势时的合劲,只知道两肩下压,却不知屈膝松胯,含胸塌腰,束肋放松,象这种不自然地松肩沉肘称为压。因此在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和运行路线的同时也要注意内气与外形的结合,外形一定要顺随内气的表现而自然开合。由此说明,在这一阶段的练习,要着重于意识和形体姿势的结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往复循环。同时应当理解,某一部位的开合,其实是整体开合的局部表现,全身总的拳架问题,也可以在局部反映出来,因此,凡是调整局部的姿势时,务必注意整体的调整,当然也要留心意气合一,以适应变而变。认真通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就能具备相当的功力,但在技击上,还是威力不大,时感力不从心。这是没有掌握知己知彼、引进落空、粘连粘随的功夫,这只是到二阴八阳是散手”的水平,也就是我们说的劲”的阶段。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tjq/)图老师小结:上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关于练习太极拳的几个禁忌方法,喜欢练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同时,图老师小编还介绍了关于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大家可以多多的学习一下!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2102.html
看过《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时有哪些禁忌事项》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