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 学好杨式太极拳的四大口诀,学习太极拳,我们需要掌握好当中的要领和技巧,对于杨式太极拳,现在学习的人非常多,相信都是被杨露禅的英勇事迹所影响着,学习杨式太极,我们不仅要练好基本功,同时要掌握好相关的心法要领才能将其学好。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视频 】
学习太极拳,我们需要掌握好当中的要领和技巧,对于杨式太极拳,现在学习的人非常多,相信都是被杨露禅的英勇事迹所影响着,学习杨式太极,我们不仅要练好基本功,同时要掌握好相关的心法要领才能将其学好。
杨式太极拳,重视内在修为的提高,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四点。
一、心往无处想
太极之心有四项,一用心(含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二专心(含精心、耐心等),三胸前十字中心,四心脏。前两项带主观性,后二项是客观存在,当然主客观不可绝然分开。
本文重点谈用心与专心。练太极拳时总是强调静心、净心,佛门的修炼家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安顿其心、降伏其心、心无所住、清静于心,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清净须贯穿始终,修炼者须时时关注。
学习杨式太极,关键就是让自己心静下来,不要被外界事物所影响。
舍此别无他法。心往无处去想,即想之不想,可达清净境界。此所谓心如止水一波不起,心如古井万念俱无。在这个过程里,练太极拳者可以通过动作套路以一念代万念以至无念。
动作套路之念随练习的熟练而趋于自动化与自然化,反复训练即可自悟自觉而达无处之想之境。
二、意在似中用
所谓似”,即若有若无,隐隐约约,恍兮惚兮,如醉如梦。太极拳的用意有无穷的奥秘,炼意是真假太极拳的分水岭,炼意的状态又是太极拳水平的标尺。但如用意太过(或执著),必干扰心神的安闲,造成神思的散乱与动作的僵拙。
集中注意力,在练习杨式太极拳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意念。
用意的关键在于阴面用意,即阴用。何为阴用?阴引阳行,负阴抱阳。前人认为用意分阴阳,有意用意属阳,无意用意属阴。用意的目的是引气,气也分阴阳,外气属阳,内气属阴,内气中的元气是阴中之阴。
无意用意与内气自然和合成气球,或体前、体周或手中,形成催发身形与手势变化之趋势,驱动并促使外形的变化。用李可染大师谈绘画技艺的诀语,此谓之淡”。淡者,恬淡,清淡,似与不似又何其似。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三、拳在水中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此水”非水,是一种意境。拳在水中打”即画弧走圈、举手投足、转胯动腰中,似乎行进在水中,在水的阻力下运作。这是从外部来着眼的。从内观之,水分有色之水与无色之水。有色之水有红、黄、紫诸色,以红为主,血液是其主要形式。
无色之水是身体内部分泌渗出的体液,如汗液、泪水、口水之类。有色之水靠循经走脉遍布全身,主要通道是血管。而汗液、泪水、口水则除依靠血管运行外,还依赖肌肉、骨骼、脏腑的空隙与网络组织(包括经络)的营运与润化。
尿液、汗水、痰液等污水的通畅与排出不可复返,于人体有利;而口水的润化则不可排,排则有害。习拳者在外关注水情景中运作,在内关注口水的润化,拳品会自然提升。
拳要打出漂浮感、沉重感,要巧妙利用地心引力,动作的正反扭环、沉涌漂没会显现水浪波荡,自然而然就有了乾坤自在手中转、人体处处皆太极的感觉,便可逐步将拳打到每个细胞中、每丝肌内里,深入到每个毛孔乃至每滴骨髓中。
如果练拳时有拳在水”中打的情景呈现,拳趣必妙不可言,拳效必出乎意外。
四、法在虚中行
修炼太极拳有八万四千之法门,最高的境界是实现不法之法。但这一境界不是一次性、飞跃式达到的,必须分三步过渡。笔者现以白骨观想”为法门求得周身轻灵顶头悬”为例加以说明。所谓白骨观想”,指运拳者假想自己的身体如一副骨架,没有血肉,没有衣着,没有五脏六腑,全身上下轻飘飘、虚灵灵、白森森。
在此种意境中行拳,身心必定两轻灵,头不悬而悬,最后达到的深层境界应该是轻盈虚灵如一纸、一叶、一影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步骤:
1.实法阶段。先须扎扎实实进行观想训练,一块一块骨头进行观想,意念在褫退肌肉后白骨显现,其操运过程中心法显得十分重要。
2.半实靠虚及虚实互转阶段。从预备式始,便有白骨森森的观想与感觉,然而运拳中这种感觉则时有时无、时断时续、时显时隐,白骨感渐渐茫然、渺然、不真切。这个阶段需要经过稍长时间,随练拳深入上述感觉会向虚灵空无转化。
3.虚法阶段。白骨不再存在,什么都没有了,运拳时轻灵灵、光闪闪、柔软软、松活活。此时,也只有在此时,才可能出现孙禄堂先生描绘的太极境界: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笔者冒昧添上两句:心在无处拳似水”,意在似中法还虚。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3683.html
看过《杨式太极拳 学好杨式太极拳的四大口诀》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