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 简述杨式太极步的练习方式

2016-03-26 03:06 26 1 收藏

杨式太极拳 简述杨式太极步的练习方式,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传统流派之一,现在学习的人占多数,我们要想将其学好,需要从下往上练好它的步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杨式太极拳的太极步练法,希望对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可以有所帮助。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视频 】

杨式太极拳 简述杨式太极步的练习方式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传统流派之一,现在学习的人占多数,我们要想将其学好,需要从下往上练好它的步法,下面,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杨式太极拳的太极步练法,希望对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可以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中的基本要领,掌握要领,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学习。

  两脚宜分虚实,起落尤似猫行;迈步如临深渊,腰胯带领下肢。配合拳架、推手练习的太极步不是散手技击的实战步,而是一种功力步。太极步是活桩的体现,如没有较好的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那是练不到位的。

  太极桩功是太极步的基础,把桩功融入太极步就是步桩合一,这样练法长功较快又较好。对下肢松沉力量的锻炼效果较明显,练步一段时间后会觉得下肢走步更稳重。

  所以说,这需要我们练好自己的下肢力量。

杨式太极步也是松胯的体现,如没有较好的开胯、落胯、扣胯、塌胯、坐胯

  杨式太极步也是松胯的体现,如没有较好的开胯、落胯、扣胯、塌胯、坐胯、托胯,那也是练不到位的。练步一段时间后会觉得下肢走步更轻灵了。当然,太极步还有虚领顶劲、松肩、松腰、气沉丹田的结合。

  杨式太极步与腰胯、中定关系极为密切,若不练好腰腿功夫,则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制约拳艺水平。杨式太极拳的太极步有前进、后退、横走三种练法,太极步还是诸如马步”与弓步”等步型相互转换的中间动作。

  太极步是动作虚实转换的一个过程,而非是一个简单的步式、步法。讲到太极步的虚实,如果只意识到人的体重在两腿上分布重量的多少是不够的。在练习太极步的过程中,不仅两腿分虚实、两手分虚实,还要上下分虚实、左右分虚实、前后分虚实、思想意识分出虚实。

  分清当中的辩证关系,我们才可以熟练运用步法。

  一边结合盘架的拳式拳势,一边用心体悟身体的每一分微妙变化,劲力的走向,攻防的转换。以下太极步是我在恩师林墨根先生传授的练法基础上融合了松绪金老师的开胯碾脚等练法。

  前进太极步

  以初式右弓步开始为例:

  一、站好一个身正势稳的弓步,什么是身正势稳的弓步呢?

  1、前脚要落胯下沉,后脚要塌胯下沉。

  2、左右胯骨要垂直地面,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面向正前方。

  二、松开右脚(前面实脚)的腹股沟,开右胯,一边沉一边转的带动右脚外碾。

  1、碾脚要领是:。什么是杨氏太极拳的碾脚?由碾步而得名,相似于摆脚、扣脚,所不同的是要以脚跟为轴,脚掌、脚趾轻贴地面碾转(或以脚掌为轴碾转脚跟),如同碾砣在碾盘上转动一样。

  整个脚底都要贴地,以脚跟为实,脚掌和脚趾为虚,脚跟为中心的贴地转动。还要明白以下功理:意想前面右胯是转动的轴心,通过松开右胯而带动右脚外碾。

  右胯是主动,右脚是被动,要一边松沉一边转动,缓慢又均匀的运转。不要把身势松沉和胯脚转动分开,亦不要以前脚为轴心的转动,因为这种拧膝盖的练法容易损伤膝关节。如果前脚不能自然转成45度角的,就不要硬转求得,能转多少算多少。

  2、碾脚的感觉是:一边沉一边转的实脚外碾,腰胯松沉下来,与脚跟上下贯通。如练到位,胯转带动脚外碾时会有一股暖流从脚底热串到腰脊之上的感觉,而且越沉暖流越大。实脚跟劲沉于地,但是实脚膝盖是不大受力的,这才是松膝的效果。

  三、扣右胯(前面实脚之胯)。

  1、扣右胯的目的一是使前面实脚更加沉稳;二是带动后面虚脚提起离地。

  2、扣右胯(前面实脚之胯)要恰到好处。如果扣少了,一是达不到更加沉稳,后脚虚脚提起来亦提起不到位;二是身势不利于技击。如果扣多了,虽然前面两点目的达到了,但容易造成身势过于斜了,影响了虚领顶劲和松腰塌胯,不利于技击和养生。

  3、要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重点在沉”字下功夫。要气沉丹田,胯根上下面贴紧,把松胯和气沉丹田结合起来。

  四、垂右臀,松左肩。垂臀就是垂实脚之臀,松肩就是松虚脚之肩。

  1、实脚垂臀目的:一是使实脚更加沉稳;二是调整身势中正。

  2、虚脚松肩目的就是有利于身体动作的平衡。

  五、左脚(后面虚脚)之胯松开向前转动,通过托胯(实脚胯托住虚脚胯)、腰胯尾骨向前翘翻的带动左虚提起离地,走弧线的上前一大步,脚跟着地。

  这样的练法是被动性练法,受腰胯带领而走弧线的上前一大步。左虚脚离地大约1至2厘米高,不宜离地过高,因为离地过高的动作会引发下肢僵滞,也耗费落地时间。

  部分人不是这样用腰胯带领虚脚上步的练法,是虚脚脱离腰胯带领而主动的走弧线上前一大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用虚脚在地面画一条弧线。走弧线上前一大步的动作与腰胯带领无关,这样的练法是主动性练法,多见于练习国家竞赛套路的太极拳爱好者。

  六、松开左虚脚的踝关节,脚掌、脚趾落下贴地,同时开胯圆档。

  开胯圆档的要领是:左虚右实的重心不变,松开两腿腹股沟,两对胯关节和膝盖分别向外松开的身势下沉,成为半马步。

  七、右实脚沉着蹬地

  撑起(撑起要恰到好处,如撑起过低,会使两脚的重心转换不到位;如撑起过高,会影响身势的松沉质量。)一边松沉一边向左转动,左脚内收胯根下沉,右脚胯骨微向前挺出,松腰塌胯,成为左正弓步,这是一个下沉中带转动的整体落胯、塌胯动作。

  如果前脚步子迈的太小时,后脚可以稍微弯曲。弓步的后腿不用时允许微曲,为虚;后腿用时才蹬撑,为实。后腿用时不一定需要伸直,看实际情况而变化,重要的是有蹬撑劲即可。

  后退太极步

  以初式左半马步开始为例:

  一、扣右胯(实脚之胯)。一是使右脚更加沉稳;二是通过沉提劲带动左脚跟、脚掌离地起来。

  二、垂右臀(实脚之臀),松左肩(虚脚之肩)。

  垂右臀一是使右脚更加沉稳,二是调整身法于中正状态。松左肩是有利于身体动作的平衡。

  三、松左胯往后转动,带动左脚走弧线的后退一大步,脚尖点地,后脚跟斜45°左右。

  四、沉右胯(实脚之胯)。

  松开右脚(实脚)腹股沟的身势下沉,沉到左脚跟、脚掌、脚趾(虚脚)贴地,这是腰胯带动左脚底的被动贴地,而不是左脚底脱离腰胯的主动贴地,左脚底贴地使沉势有了重心转换的支点。

  五、转换两脚重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左脚开胯下沉的由虚变实,右脚由实变虚。

  六、一边松沉一边左转。

  松腰塌胯,一边松沉一边左转的带动右脚内碾,成为原方向的右半马步。

  横走太极步

  假如初式是左侧弓步为例:

  一、开左胯(实脚之胯),脚内碾。松开左胯,一边沉一边转的带动左脚内碾。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二、扣左胯(实脚之胯)。顺着沉势扣左胯,一是使左脚更加沉稳;二是通过沉提劲带动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

  三、左脚垂臀(实脚之臀),松右肩(虚脚之肩)。

  垂左臀一是使左脚更加沉稳,二是调整身法于中正状态。松右肩是有利于身体动作的平衡。通过腰胯带动右脚走弧线的往左横进半步。

  四、右脚由虚变实,成为开立步,亦俗称小马步。

  五、扣右胯(实脚之胯)。扣右胯的右脚下沉,同时左脚跟、脚掌顺着右脚的沉势提起离地。

  六、右脚垂臀(实脚之臀),松左肩(虚脚之肩)。

  垂右臀一是使右脚更加沉稳,二是调整身法于中正状态。松左肩是有利于身体动作的平衡。左脚往左横进半步,脚尖轻轻点地。

  七、右脚撑,左脚沉。

  右脚蹬地撑起,左脚顺着地面反座力而开胯下沉,左脚掌、脚跟贴地后,松肩、松腰、气沉丹田,身势沉于地面,成为松胯圆裆的大马步。这样的一撑一沉要恰到好处,如撑起过低,会使两脚的重心转换不到位;如撑起过高,会影响身势的松沉质量。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3763.html

延伸阅读
杨式太极拳 简述杨式太极拳的练功次序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基本流派之一,练太极拳的人是无人不知杨露禅的,今天图老师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练功次序,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可以对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有所帮助,并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太极拳的学习是学无止境的,虽然我们可以将其学习分成几个阶段,但要...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24式的练习法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练太极拳。以前只有中老年人喜欢练太极拳,现在很多年轻的帅哥美女也喜欢练太极拳。24式太极拳是最基础也是最好学的太极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杨式太极拳二十四式的练习法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杨式太极拳二十四式的练习法则 1、起式(一)左脚分开半...
杨式太极拳 简述杨式太极拳养生和技击 杨式太极拳的拳法,包含养生”和技击”两路,要想将其学好,需要了解这两者当中的特点和演变历史,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找出学习的方法。下面我就以杨式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为大家做简单讲解。 学习太极拳,我们需要学习相关流派的一些历史。 杨家教授拳法,...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身法的基本练习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流派,学习的人非常多,要想学好杨式太极,当然需要学好它的身法,身法在杨式太极拳的学习中非常关键,下面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学习杨式太极拳的身法,我们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太极拳的学习中,身法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技击和推手中的运用更是重中...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的推手如何练习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技法是通过推手练习来掌握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初学者必须掌握四种劲,这四种劲分别为黏劲、走劲、引劲和拿劲。 从技击的角度讲,四种劲又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化劲和发劲。黏劲和走劲属于化劲;引劲和拿劲属于发劲。 初学者先学会黏劲 作为推手练习的初学...

经验教程

578

收藏

2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