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 如何学习杨式太极拳的拳势转换,我要说,杨式太极拳的拳势转换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师父冯志强大师,一再告诫我 太极阴阳认真求”,一阴一阳一太极”,始于无形,成于无迹,循环无端”。
【 tulaoshi.com - 杨式太极拳 】
我要说,杨式太极拳的拳势转换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师父冯志强大师,一再告诫我 太极阴阳认真求”,一阴一阳一太极”,始于无形,成于无迹,循环无端”。
后来他明确指出:转换见真功”,输赢在转换”。《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変转虚实也。”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步随身换”。
练杨式太极拳中最普遍存在的毛病
(1)起伏过大;
(2)定势做的还好,过度势随意;
(3)动作漂浮,不稳 ;
(4)松、懈不分,干瘪无力;
(5)协调性差,周身不整合;
(6)气喘嘘嘘,僵力大。
我知道这些毛病多出现在拳势的转换上。即使是松沉和呼吸的毛病,但也是在转换中出现的。我在教学中针对此类毛病不断讲解,我认真的做,认真的教。
如何才能转换得好呢?
前些日子,我在徒弟的网上看到了转载安徽阜阳一杯茶”标题为逢转必沉”的文章,我为之一振。
即刻仔细地读了一遍,受益匪浅。使我找到了落实师父转换见真功”的途径。逢转必沉”针对练杨式太极拳的毛病指出了解决的办法,真是一语中的,令我茅塞顿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比如,相当一部分人练拳换势时后脚蹬地而起,这里一是虚实转换不好:二是飘浮不稳,起伏过大。如能逢转必沉”问题就解决了。
我立刻在网上告诉我的徒弟和学生们,并在次日的教学中讲解了我所理解的逢转必沉”。实践中我越练越觉得逢转必沉”对练好杨式太极拳的重要。我把它称为练好杨式太极拳的一大法宝。
逢转必沉”,一杯茶”是这样论述的:‘逢转必沉’是叶大密前辈教拳时用的口诀。
89年在指导我学拳时,温州何国梁老师就常掛在嘴边,并用手扶着我的两胯,每一转动,必须先沉,架子是越动越低,腿的酸热痛几欲让人跪倒。
前进,后退胯均需有向下运动的弧线,两腿撑蹬感明显,有如逆水行舟,实在受不了,只好摆架重新再来,就这样是恩师扶我走上了认知太极的路。直到现在我仍时时体验这种滋味,不敢忘怀。
我理解的逢转必沉”,不一定是拳架越转越低。如果是那样,一套拳打完,应该低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最关键的是怎样理解沉”。
沉的前提是松,不松好,怎会沉呢,实际是松沉结合的。因此,沉也必须是由内到外,由心意到躯体,凡有神经的地方都要松沉。
沉也不是懈,同样要提起精神,向四周膨展,对拉拔长。
拳论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大海的波涛是一浪接一浪,无断续,后浪推前浪,势如破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每一浪都有个转换,都有蓄劲到发劲过程,转换时都有下沉曲蓄到向前向上膨放过程。这便是阴阳转换过程。
同样,在练拳中必须深刻理解杨式太极拳中的阴阳互换、互根、互包、互变性,以及阴阳变化的整体性、有序性、渐变性和旋转螺旋式前进的规律。
拳论又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十三势歌》曰:十三势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这里都说明一个问题,即在转换中必须分清虚实。
分清虚实才能避免双重。《王宗岳杨式太极拳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要做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避免双重后,还要把转换做得轻柔、圆活
《十三势说略》曰:每一动,犹须贯穿一气,不外起、承、转、合”;转接要一线串成,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
《杨式太极拳解》有一气呵成”,随转随接”;拳论有周身节节贯穿,务令丝毫间断耳” 之说等。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5791.html
看过《杨式太极拳 如何学习杨式太极拳的拳势转换》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