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简要介绍,太极拳的流派众多,每一个流派都有一个优秀的创始人,今天小编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他的一生功绩显著,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吧!
【 tulaoshi.com - 太极宗师 】
太极拳的流派众多,每一个流派都有一个优秀的创始人,今天图老师小编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他的一生功绩显著,下面请大家跟着图老师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吧!
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简介
陈照奎(1928.1.24--1981.5.7日),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随父定居北京。为陈氏第十八代的代表人物,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陈照奎先生是著名陈式太极拳泰斗陈发科的幼子。四岁随父赴北京,七岁从父学习家传拳术。他学拳刻苦,拳走低架,胸腰折叠,手法多变。拳架中正、流畅,精于闪、战、弹、抖。推手、擒拿功夫可达出神入化境地。
陈照奎先生生前所传授的陈氏家传传统大架、低架太极拳(一路83式,二路又名炮捶71式),是当代最受世人喜爱的太极拳精品。
陈照奎生平:
1942年,陈照奎先生毕业于北京市志成中学,之后在家中专心练拳,并开始帮助父亲教拳。
50年代初,陈照奎先生到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材料科工作。
60年代始,陈照奎先生应其父陈发科的弟子、上海市体育宫主任顾留馨之邀,前往上海市传授陈氏太极拳术。以后辞去公职,先后在北京、上海、郑州、石家庄、南京、焦作、开封等地专心授拳。
1965年2月,陈照奎先生返回故乡温县陈家沟,向其堂兄陈照丕学习太极单刀、太极枪等器械套路,以后又到北京等地进行传授。1973年、1974年、1978年陈照奎先生曾三次应邀到陈家沟教拳。并率陈家沟武术代表队外出参加比赛。
1963年,陈照奎先生赴上海市教拳,这是他首次出京完整地传播由他定型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一、二路。
1964年,陈照奎先生赴南京市教拳,这是他辞去公职后专职太极拳师生涯的第一个年头。
1974年——1981年,陈照奎先生曾经南下郑州市约8次之多,其中7次在张志俊家中开班授拳或单独传艺。这里是他十年动乱时期的主要教拳基地,也是他往来最为频繁的城市。
1977年、1979年、1980年陈照奎先生还曾三次到石家庄马虹处授拳。
1981年5月7日,陈照奎先生在焦作市教拳,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在焦作市矿务局第二医院不幸病逝,年仅53岁。
陈式24式太极拳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太极拳教程 如何练习陈式太极拳斜行拗步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二十、闪通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陈式太极拳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 拳架要点
立身中正是第一要紧的事,应当贯穿太极拳练习的始终。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弯腰,旋转等动作。它是指做到支撑八面,体现太极拳沉稳从容的气度。这一点可以在推手中得到检验,只有保持立身中正,才能使自己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主动地位,才能从容应付对方的各种劲道,不至于手忙脚乱。另外,从拳架外形美观角度上看,立身中正的拳架能给人一种大不一样的感觉。
具体到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如下:
1. 头顶正,不可以歪脖,不要仰脸,也不可勾头。目光平视,下颌微向里收,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到虚领顶劲。
2. 注意含胸,这有助于背部的脊柱放长。臀部下敛(但不是指重心下坠),不可突出臀部,有助于尾闾中正。于是,相应于头部,就有了上下对拔之意。
3. 四肢自然舒展放长,注意不可完全伸直,应该让关节保持适当弯曲。手臂做上举动作时,千万不要忽视沉肩坠肘。
第二部分 发劲
太极拳的劲是整体劲,由全身各部位协调运动产生。
发劲要从练习拳架开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身体各个部位已经符合太极拳要求。如果感到重心不稳,心气上浮,便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动作,看看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可以对照书本上的拳架要求检查自己),通过自己不断揣摩就能找到正确的感觉,有人说,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与别人推手来检验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发劲时,应当按照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和具体要求练习,正确的发劲练习步骤是:
1. 力求肢体外形正确,按外形要求检查自己,这个阶段是肢体动作引动内气,所以练好拳架很重要。
2. 动作协调后,自然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这时要求内气催动外形,古拳谱中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
3. 第二步的这种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技击的对抗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
第三部分 意、气、力
练拳时要求放弃杂念,呼吸自然,气要沉,神态如猫捕鼠,凝神敛气,不能散漫。同时又要做到神态镇定,防止动作僵硬变形。太极拳谚常讲"用意不用力",初学者应当好好体会。用意不用力决不是要人缩手缩脚,动作拖沓无力。相反,用意不用力,正好有利于产生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有人比喻为绵里藏针,有人形容说动作外形看上松柔,一旦接触到,犹如碰到钢筋铁骨。我认为,用意不用力,是要去除天生的蛮力、拙力,譬如练习举重时,屏住气,使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所产生的那种力。太极拳应当锻炼出来的是内劲,是意、气、力三者的结合。通过意识指挥,使身体协调气血通畅,在发劲时,就能运用自如。太极拳练习者的肌肉力量比不上专业举重运动员。然而,前者优势在于他能在意识控制下,瞬间发劲,给人迅雷不及掩耳之感。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间"。
总结:这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先生,他创建的陈式太极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要多注意它的要点知识,在此图老师小编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6816.html
看过《陈式太极宗师陈照奎简要介绍》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