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 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四大融合之处,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您了解八极拳的好处吗?今天我们一同讨论八极拳与太极拳的相同之处,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跟着太极拳教学一起学习一下吧!
【 tulaoshi.com - 太极拳教学 】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您了解八极拳的好处吗?今天我们一同讨论八极拳与太极拳的相同之处,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跟着太极拳教学一起学习一下吧!
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四大融合之处
八极拳与太极拳都是我国古老的武术,流传至今,如今,八极拳和太极拳已经流传至海外,成为很多人的养生运动。
一、八极拳与太极拳名称的产生源于古老的传统文化
中国百年武术风靡全球,中国千年文化光耀世界。武术这个词,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因为现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武术。
这些竞技技术与中国的武术很相似,但似乎又相差很大,无论相似还是相别,这些都是各国不同文化造成的。无论国际上如何称呼,在中国的武术中,有一个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道”字。
道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武术诞生的根源,八极拳与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在谈到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可融性时,一定有人会问,中国的传统武术都与传统文化有直接的关联,为什么只谈八极拳和太极拳的相融性,其他拳种也可以相融啊。
笔者认为,武术之间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由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武术理念都有相同之处。但是,相比八极拳和太极拳,其文化渊源和拳理特点远不及这两个拳种。
八极”和太极”两个词,早于八极拳和太极拳两千多年,唯一区别的是八”和太”这两个字,八”是指广,乃其广无边,其近无沿。因此,八极拳有劲于外而达八方极远”之意。
太极拳中的太指的是大,其意义是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极两字指宇宙天地广阔之意,从这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通的的意思。
今天的八极拳和太极拳在拳架和拳理方面就有很多相通之处,只有练过多年八极拳和太极拳者,方可对其有深刻的领悟和体会。
中国的传统武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要弘扬中华武术,首先要懂得民族科学,了解民族文化,而不是抽象的、单纯的去练习武术,解释武术。
八极拳与太极拳都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著名拳种,八极拳与太极拳的诞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能以八极”太极”两个富有哲理的名词作为拳术的名称,足以说明古代先人对八极”和太极”两个词的了解与运用。
以八极、太极两个词作为拳种的名称,同时也证明两级”拳术,是按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哲理命名的。在我们了解八极拳和太极拳两个拳种之间有何不同,有何相同时,就必然会涉及到古老的传统文化。
传统拳种与传统文化是根与干的关系,既无法脱离,更不可分开。八极拳与太极拳这两个传统拳种以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点,在中国数百个传统拳种中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是有着深厚的、统一的古老文化渊源的。
看似两个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的拳种,却是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共同体,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将八极拳与太极拳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阴阳合德,刚柔有体”。
阴阳”为中国传统武术孕育了即神秘而又多姿的文化底蕴,刚柔”则诠释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运动轨迹。中国的传统武术如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犹如宇宙般的浩瀚、深邃,但无论是起源还是今天,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如同基因一样的相似之处。
二、八极拳与太极拳是武术中刚与柔的体现
太极分两仪(这里的太极”一词并非指太极拳之意),是为阴阳。武术有两极,分为刚柔(此两级”即指八极拳和太极拳)。
说到阴阳与刚柔,很多习武者都会想到这是武术的专用术语,其实不然,阴阳、刚柔两个词,并非武术的专用术语,就如同八极”与太极”两个词,并非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固有名词一样。
阴阳存在于自然界中,中国古人以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非具体事物。武术则不同,武术一词并非有阴阳就有武术,武术是古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创造、发展起来的。万物皆有阴阳,武术则称刚柔。
八极拳是以刚而著称,称为刚八极”,太极拳则是以柔而闻名,称为柔太极”,这只是以两个拳种的外在特点来区分的,虽然两个拳种在练法上有明显的刚柔之别,但并非八极拳无柔,太极拳不刚。
柔润而不脆弱,刚强而不折断”,是对八极拳与太极拳特点最好的解读。
极刚方可极柔,极柔亦可极刚。刚柔在两端,变化在中间,即是柔变为刚,刚化为柔的过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八极拳与太极拳二者,无论是刚化为柔,还是柔转为刚,都是动的结果,但无论怎样动,都离不开两级”之道,即八极拳的刚和太极拳的柔,即刚八极”和柔太极”,也就是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的拳理。
我们现在习练八极拳和太极拳的人非常多,但几乎都是练其一者为多,而能将八极拳与太极拳相融并练者少。这只能说明我们现代习武之人的传统观念,随着武术的发展而没有改变。
社会在发展,传统武术也是在发展的。八极拳与太极拳的相融并练,即是以养生为宗旨、以击技为中心的结合,也是刚与柔的结合,这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将刚柔变化体现得更加完美。
将强身养生之道演练的更加完善,将武术击技展示的更加巧妙。刚柔相济,劲在两级”,这就是八极拳与太极拳既不同又相同之处。以共性求发展,以个性求互补,相辅相成的两级”,相得益彰的互补,才是我们练习八极拳和太极拳所应研究的对象。
三、八极拳与太极拳相融,是武术中的优化组合
曾流传着关于齐教授的一句经典语言:齐教授把式高,太极架子八极招”。这说明齐德昭老师已经将八极拳与太极拳巧妙的融为一体,并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
现在长春的八极拳弟子们大都已接受并练习八极拳,这和当年齐德昭老师提倡并教授八极拳与太极拳有着直接的关系。
企业之间为了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搞强强联合。武术之间为了传承、完善、发展,也可优化组合,八极拳与太极拳则是这一组合的典范。八极拳是以刚著称,之所以有刚猛的风格,是因八极拳的特点而形成的。
八极拳是一种短拳,因为短才有快、刚、猛的动作,由于八极拳十字劲与沉坠劲的特点,八极拳的动作才体现的棱角分明,刚健有力,才可爆发出无坚不摧的爆发力。
太极拳是以柔而闻名,其动作如同行云流水,圆润无滞,由于这一特点,太极拳的动作才可球体一般柔化得体,灵活自如,才可产生坚不可摧的圆活力。从运动的轨迹来看,八极拳为方,太极拳为圆,方和园是可以变化的。
从运动的特点来看,八极拳的刚和太极拳的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刚柔相济。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刚强体而柔养生是可以互补的。从技击的角度来看,刚猛则以动制动,刚可制柔。
柔化则以静制动,柔可克刚,这就是武术中的哲学理念。正如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一样,劈挂的长弥补了八极拳的短。
现在经常有人谈论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会说是击技,我认为这种说法仅是武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说, 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境界”,只有虚实(刚柔)。从武术技击的角度来看是为刚柔,从武术养生的角度来看则分虚实。
在武术运动中,无论是击技还是养生,肢体动作要随心意而动,要达到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这就是虚实(阴阳)与刚柔在武术运动中,即奥妙又神奇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八极拳以刚猛著称,刚有余而柔不足,适合击技,不宜健身,这就如同有些人认为,太极拳太柔,只可健身不宜击技一样,这些都是对八极拳与太极拳自身特点的片面理解。
易筋经”,在八极拳中被称为软架子”,也被称为八极拳中的太极拳”。
八极拳的特点是刚猛,但八极拳中的易筋经却以另一种形式,即极柔之式,充分体现了极刚则极柔,极柔则极刚”的武术理念,体现了八极拳先刚后柔、刚中有柔、极刚则极柔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八极拳与太极拳的纯熟技术,不但对健身养生起到一种积极良性互补,对于武术击技亦起到了一个如虎添翼的效果。
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可融性就在于,以相似之处相融,以不同之处互补。在拳理方面:八极拳讲究挨、傍、挤、靠。太极拳讲究沾、粘、连、随。都是近身之意,不同之处在于八极拳主动(刚),太极拳主随(柔)。
在拳技方面八极拳讲求以动制动,豁打硬开,不招不架。太极拳讲求以静制动,避实就虚,不丢不顶。
在拳架方面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动作有很多相同之处,用法亦可相通,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其用法的变换多体现在刚柔的转换上。
如八极拳的双撞掌,太极拳称如封似闭,八极拳的反臂砸,太极拳称撇身锤,八极拳的探马掌与退步掌,太极拳称高探马和倒卷肱,八极拳的迎风朝阳手。
太极拳称野马分鬃,八极拳的胯打,太极拳称白鹤亮翅等,在八极拳和太极拳的拳架中,还有很多这样相似地动作,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八极拳与太极拳虽然在拳架上有很大反差,但在拳理及拳法上却有很多相近之处。
习练八极拳乃至很多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李书文的过继子李萼堂前辈乃八极拳一代大师,但很少有人知道,李萼堂的太极推手也十分了得,齐德昭老师的太极推手,就是当年和李萼堂前辈练的。
霍老师有着深厚的八极拳功底,太极拳的推手,霍老师称为摸手”,在晚年时,还经常不忘摸手”。
齐老师一生以八极拳和太极拳练习为主,直到晚年,其八极拳的对练和太极拳的推手在长春市仍是无人能比。
太极拳大师王培生老师也曾经练过八极拳。只要熟练掌握八极拳和太极拳的拳理特点,用心去练,熟练运用两个拳术的技巧,就完全可以做到八极架子太极招”或太极架子八极招”这一高超的技艺水平。
四、八极拳与太极拳相融是对武术职能的完善
优化意识(优化思维)是现代社会武术发展的一个新观念。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是以自身的优势才能生存,不具备自身优势者将被淘汰,这就是自然法则,是生存之道。
武术也无法冲破这一规则,在冷兵器时代,实用武术被发展,那时武术是保卫国家、防身自卫的唯一实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热兵器出现逐渐取代了冷兵器时代,大炮取代了大刀,机枪取代了扎枪,在保家卫国战争中,武术的实力显得那么脆弱,这在晚清政府时代,体现的尤其明显。
那么,中国的武术是否也会随着这一时代的发展而衰落消失呢,答案是No。武术为何不会被淘汰,因为武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是肢体动作,更主要的是:武术是一种文化,是具有系统性、传统性、民族性的多领域的百家文化。
个别武术套路可能失传,但大武术文化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但不消失不代表发展,这就是摆在中国武术界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谈到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首先就涉及到完善”二字,完善是发展的前提。如何才能做到完善,这就是我们习武之人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很多人将不断提高武术技击水平作为发展武术的一种手段,而忽略了武术总体综合性发展的思考。
武术技击只是武术职能当中的一项运动,而非武术运动的全部。大家知道,武术的基本职能有三项,健身、表演、技击。
杨澄浦老先生在《太极拳选编》一书中指出:我国拳术发明最早,而迄今反无统一之术者,盖缘后世学者,言术不言理,视为技击,而不用做锻炼身心之具而”。其意不言自明。
武术也是一门讲求修养的学术,在海纳百川的古老武学文化中,能做到修学并行已是不易,若在会行则非常难得。若只修不学,或学而不修,则知识都不能深造,修与学即成,仍须以修与学功夫去养护,不然,会功行退转。
这是由于不修以养,则杂念丛生,心意不静,不学以养,则固步自封,会脱节而落伍。即修即学,还须会行,三者结合,始成人之上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八极拳与太极拳的相融,首先是将传统的武术观念与现代的科学大武术观相结合,即是在利于武术发展的修、学、行上提出一个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的新观念。
在技击方面展示出一种刚柔变化、更加灵活自如的技艺,在养生方面体现出由刚柔为主导的强体(外练筋骨皮),转换成由虚实为主导的养生(内练一口气)。
八极拳的练习是同人的一定年龄段成反比的(更适合青壮年练习),而太极拳练习可与人的年龄同步进行(更适合中老年人练习)。在养生阶段,武术的刚柔理念逐渐淡化,虚实理论则成为武术养生阶段的主角。
至此,武术刚柔的变化过程,随着人的年龄老龄化而由刚柔有体”过程,转化为阴阳合德”阶段。掌握武术的拳理与拳法,重视武术的修、学、行,是传承武术、发展武术的重要内容。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相信您已经对八极拳与太极拳有了一定的了解,两者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古老文化文明的象征。可以将两者结合,能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修为。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7664.html
看过《太极拳教学 八极拳与太极拳的四大融合之处》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