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特点 挤和按是太极拳的进击招

2016-03-26 04:45 17 1 收藏

太极拳的特点 挤和按是太极拳的进击招,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在练习太极拳前要做好准备,首先要心静,然后在练习中找到练拳的感觉,太极拳的好处是修身养性,太极拳教学有详细讲解,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太极拳的特点吧!

【 tulaoshi.com - 太极拳的特点 】

太极拳的特点 挤和按是太极拳的进击招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在练习太极拳前要做好准备,首先要心静,然后在练习中找到练拳的感觉,太极拳的好处是修身养性,太极拳教学有详细讲解,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太极拳的特点吧!

  挤和按是太极拳的进击招

  太极拳具有技击的作用,而想到达到技击效果,要理解挤和按,这两要素也是太极拳进击招术,在武术中是比较独特的招术。

  挤和按是同方向劲,一般是弓步向前。分长劲,短劲,抖擞劲,单发劲,复合劲。

  按和挤看似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动作,实际是一个最吃基本功的动作。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手形,挤分前后,前手为棚,后手为挤。前手要柔,后手才能挤出劲来,否则会出现呆滞的现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滞在哪里?滞在前手难以变劲,滞在后手的劲难以尽情发挥。这就是太极拳中常容易犯的双重之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按,是双手劲,和挤一样是由棚履之劲转换变化过来的,大部分是复合劲,也叫做换手劲,是顺势而为的一款劲。要求手法轻灵,不能硬拨,硬抽,带有罗旋缠絲,一旦碰到硬顶之势,需要一个顺对方劲路的搓揉,拔根后发劲。

  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常用劲,难就难在他完全运用到了太极拳的全部内涵。运用到了完整的太极拳动作要领,即;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气沉丹田。要起到的效果是;力由脊发,植于根,发于端。

  在练习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发劲的一瞬间,低头、挺胸、叠臀等,都会形成三角支撑的劲力和劲点。

  再加上前膝过脚尖,后腿跪膝的毛病。这两个毛病的根源在于前者腰软,后者胯沉不了。所以俗语讲,腰胯求之。求什么?求腰胯一致,求整体一致劲,求身体协调性。

只有练,架中练,单式练,劲中练,错中练

  求是求不到的,只有练,架中练,单式练,劲中练,错中练,反复练,不断练。练出柔,柔中练,柔出刚,至柔出至刚。

  挤按劲,亦分长劲、短劲、毫厘劲。长劲要求绵长,在拔对方根的情势下顺对方的退势出劲,此劲可发人丈外。此劲也一般有前跨步的动作。短劲的特点在于沉,掌根突袭。

  毫厘劲,是抖擞劲,劲点短而促,俱有震的味道,此劲体现的是内劲,不能用,极宜伤人。

  控发是太极拳比较高深的修为了,劲的长、短、轻、重、深、浅的量化控制。其中的掌控是经过体验、感觉、辨识出来的。也是修炼出来的。精准的力点,机会的掌握,内心的冷静,功夫的自信。缺-不可。

  太极拳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运动,无论从练功角度,强身健体,修身养生的角度都不是靠杜撰出来的,也不是玄虚,神化出来的,是靠切实运化出来的,是努力得来的。是一步一步攀登出来的。

  太极拳的七大特点

  一、神情安详、意识主导

  练习时要保持神情安详,排除思想杂念,避免情绪干扰,以神领气,以气领形。这样做是因为只有神静才能以意导气,气血才能周流畅通。

  二、气沉丹田、含胸拔背

  含胸,即胸略内含而不挺直;拔背,即指脊背的伸展。能含胸、拔背,气则更能沉于丹田。

  三、全身放松

  身体自然放松到上要沉肩坠肘,下要松胯放腰。体松则可使经脉畅达,气血周流。

  四、形气神协调、浑然一体

  要求外动于形,内动于气。在外在的形式上,太极拳强调根在于脚,发于腿,轴于腰,形于手指,只有手、足、腰协调一致,浑然一体,才能上下相随,流畅自然。

太极拳的特点 挤和按是太极拳的进击招(2)

  五、以腰为轴

  太极拳中,腰被作为各种动作的中轴,要求始终保持中正直立,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所以腰宜松,宜正直,腰松则两腿有力,正直则重心稳固。

  六、连绵自如

  太极拳动作要轻松自然,连绵不断。不得用僵硬之拙劲、宜用意不用力。动作连绵,则气流通畅;轻松自然,则意气相合,百脉周流。

  七、呼吸深匀

  太极拳要求神、气、形的统一和协调,神、气、形的统一协调关键在于气的作用,而气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呼吸。呼吸深长均匀则意味着气能达于根,气机和调。

  通常,吸气时,动作为合;呼气时,动作为开。呼气均匀,气沉丹田,则气血舒畅,开合有度。动作讲究沉”、匀”、连”、缓”。

  太极拳的四大功法要领

太极拳的四大功法要领

  1、动作连贯,柔和缠绕,劲力完整

  太极拳要求手、脚、头、眼神配合一气,保持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连续圆活,轻松自然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在每一个动作的转换过程中不能有停顿和断续的感觉。

  似停而非停,在似停的一瞬间,动作表现得极缓,但仍要保持所有的动作能缠绕不断地进行。整个一套太极拳的劲力配合也较讲究,自始至终尽力均匀。

  动作的速度须保持大致相等,不能妄动拙力,要快均快,慢均慢。尤其是初学者开始速度要慢,反复练熟后,再逐渐加快。

  2、呼吸配合,意念集中,以意导动

  太极拳在准备开始时,首先要调整呼吸,初练时用自然呼吸,循序渐进后用腹式呼吸。练习中呼吸应配合动作。一般呼气时间稍短,此时动作均在推、展等末段部分;吸气时间稍长,此时动作处于收、提等动作的开始阶段。

  3、保持体位,以身带臂,自如舒展

  起势后,架式的高低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条件和掌握程度决定。初学者可略高点,熟练后可把身体逐渐放低,越低运动量越大。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腰用力得当,可加强发力,提高发力的速度。腰部须竖直,才能坚强有力。

  4、动作协调,刚柔相济,柔中寓刚

  一般来说,动作的终点,定势为实”,动作的转变过程为虚”。实的动作和做动作的部位,用力要求沉着、充实,各动作体现出松沉、稳定、有力;虚的动作和做动作的部位,要求轻灵、含蓄。

  太极拳的锻炼要点体现在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刚相济”。柔与刚始终贯穿在各式太极拳的运动之中,也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特点

  (一)从战形上看,太极拳技击具有刚柔相济性

  从战形上看,太极拳是刚柔相济、以柔为主的技击,与其他武术的技击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太极拳讲究松柔、技击和走架子一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松、柔、圆、缓的特点。

  太极名家吴图南对此曾云:太极拳以柔克刚、也就是柔柔韧韧地不用力,就能战胜力气很大的对方;太极拳能以弱胜强,在年岁体质相差很悬殊的状况下、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太极拳的特点 挤和按是太极拳的进击招(3)

  但是,松柔只是修炼太极拳的手段,是运用中正安舒,轻松柔和的动作促使内气无微不至地运行、进而达到运用意念主导吞化和发放的技击目的。

  抓住刚柔相济的特点,在技击中灵活运用,可以使对手捉摸不透,从而让自己占据优势。

  其实质上则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外柔内刚、刚柔互用。正如拳经云: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说:用刚不可无柔,无柔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催迫不捷。”

  太极拳技击的力量柔化”,一是能麻痹敌方,促使敌方造成错觉,率先行动,过早地暴露重心和弱点;二是更好地柔化身体,使内气在体内通畅、积聚内劲;三是更好地引进落空”,引动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为我的取胜创造条件。

  太极拳这个显著的技击特点,实质上就是将先柔化全身之劲、然后聚于一点刹那间如迅雷爆发出来,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只有具备了这种先柔化,后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力量,才会掌握技击格斗的主动权,给对方以重创,稳操胜券。

  太极拳劲力的爆发,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刚柔的转换,这是练习者需要知道的,并且要加以学习的。

  (二)从战力上看,太极拳技击具有内外合劲性

太极拳的技击战力

  太极拳的技击战力、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比其他武术更强调做到内三合”和外三合”的高度统一讲求的是身体系统整体发劲。

  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肢体外表的要求、其运用要以腰为主宰,上与两肩两膊相系、下与两腿两胯相随、上中下三节相适应。

  其锻炼目的是全身协调配合发出整力,一动无有不动”,所修炼的是明劲即外劲。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锻炼的是意念和内气的整合、一触即发,势势揆心须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其所修炼的是暗劲即内劲。

  人体的一切运动和一切形式的发劲,都是筋骨运转和肌肉收缩的结果,是在神经系统(意念)的支配下由多个或多组筋骨运转和肌肉收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正如李亦畲云: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就是内劲和外劲有机结合的结果,是以内劲为主导,牵动关节、骨骼产生人体各部位间的相对运动。

  由于各环节的相对运动作用于地面或其他对象,而获得外界环境给予的反作用力也即外劲,从而引起整个人体的相对运动,发放出同时包含有内劲和外劲的整体劲。

  因此,在太极拳的技击中,外三合”通过内三合”驱使,形成意念主导下调动人体206块骨头和500余块肌肉形成的力从足起、主宰于腰,发至手”、肩催肘、肘催手”等全身用力(腿、腰、肩膀、手臂)的强大整劲。

  需要指出的是,在太极拳技击中、这个强大整劲,还包括借助的天地之力,即地球重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对手作用于我的力量。

  (三)从战机上看,太极拳技击具有攻防合一性

  攻防合一是太极拳的显著特点。一般武术是把攻与防分别来讲,攻则踢、打、摔、拿:防则格挡、躲闪等等。

  而太极拳则往往是把攻与防、化与打、引与进包含在一个螺旋式的动作之中、从而化打结合,化中有打,打中有化,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对立统一、阴阳相济。

  在技击中边化边打、化打同时,往往敌人刚一进手即被击出一丈开外,而不知其原因。而打人者,也不知自己如何用招的、这叫攻防合一,意动神随人已倒、敌我双方两不知。

  特别是高人交手比技,出手极快,防即是攻,攻又是防,打人于无形之中、达到了犯者应手即仆”的上乘境界。

  正如《用武要言》所云: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同时,太极拳技法中的顺势借力、造势借力,从反面入手,劲走三节、打空打回、特别是其顺逆缠丝、螺旋进击、松活弹抖等等都是太极拳固有的攻防合一的独具特色技击法、是我们应该认真继承发扬的。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学习太极拳要掌握太极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调整好自身,然后静心修炼太极功夫。坚持练习太极拳,不仅对你的身体有好处,还会让你心情愉悦,每天拥有好心情。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7672.html

延伸阅读
太极拳视频 如何学太极拳用意的特点和方法 太极拳的练习中,强调用意”,这是因为意念在太极拳的学习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支配作用,也是贯穿太极拳技法学习的核心技巧,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太极拳的用意”呢?下面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 学习太极拳的用意”,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太极拳用意”的两个...
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推手特点 虽然太极拳流派众多,但是每套拳路都有自己的特点,太极拳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图老师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视频是大家很喜欢的 杨氏太极拳视频教学 ,文章中给大家讲述了几点孙氏太极拳的推手特点,一起来学习一下。 孙式太极拳推手的特点 一曰中&rdquo...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和五种功法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脱胎、换骨易筋、洗髓。它有五种功法:坐、卧、站、行、动。 坐调丹田之息,卧则守脐下之珠,站则筑基养气,行则借足于坦途,动则练养结合。它有内外五形十大练法: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练法共分三部。 第一部脱胎法 该法静功为主...
太极拳视频 认识太极拳中的特点之处 太极拳讲究的是以柔克刚,这也是练习的原则。只要是学习过太极拳的人,都是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练习太极拳不但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还可以达到技击的目的。太极拳的特点是其他武术拳种所没有的。 练习太极拳有一定的前提,其中心静就是最主要额前提之一。 太极拳走化论 太极...
太极拳视频 了解关于太极拳力的特点 太极拳中的力都是相对立存在的,不是单独的存在的。每一种都是互相联系的,只有把握这些力的关键点,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些力。在太极拳的拳架和技击中力的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是离不开力的。 力存在很多方面,无论是拳中还是走架到处都有力。 一、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

经验教程

824

收藏

90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